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

午間,羣臣在太極殿東邊的側殿裡用餐。

只是簡略充飢的飯餐,不見葷腥,只有不限量供應的熱茶,以及菜餡兒包子。

殿外檐下,田信面前擺著小火爐,爐上砂鍋受熱正用蒸汽加熱田信自己帶來的羊肉餡兒包子,其中也有兩籠素餡兒包子。

其中一籠包子田信正吃著,是乾地衣泡發後混合嫩韭菜的地衣包子,這是小妹冬季樵採的收穫之一。

樵採不僅僅是打柴,還有挖野菜,搜尋山珍等等之類……其實就是郊外遊玩。

醋碟裡有新化開的紅糖粉,配著地衣包子,吃到嘴裡滿滿的都是充實感,感覺時刻都與家人在一起。

呂乂猶豫再三,還是趨步到田信六部外,恭謹施禮:“外臣不知陳公胸襟,莽撞冒犯幾犯死罪,多賴陳公之恩得以活命。此恩,外臣銘感五內。”

“實不必如此,你我皆爲國、爲民而已。”

田信拿起最後一個溫熱包子捏在手裡,想了想,就說:“我爲三恪陳君,君乃漢臣,分屬不同,所求亦不同。今日保君性命,非爲挾恩圖報;今後君若有失,我也不會因呂君今日致歉而法外施恩。”

“是,外臣明白。”

呂乂眉目沉定,後退幾步,告辭離去。

他的司金中郎將一職已被劉禪免除,外放義陽郡做個縣令,做個百里君,從頭開始發展。

田信緊抓著地衣包子一口咬掉一半,閉著脣嚼動,吞嚥後飲茶,戀戀不捨看一眼最後半個包子,送嘴裡咀嚼。

因爲素養關係,殿中、殿外用餐的官員大多都不做聲響,彼此交談也壓低聲音。

龐林端著茶碗來到一側,落座在蒲團,看著白日照耀的殿外平坦地面,微微瞇眼:“孝先,真要拆分北府?”

“話已出口,勢在必行。我知士衡公捨不得,我也捨不得。”

田信取一籠羊肉包子,遞一個給龐林,龐林心思不在吃喝,擺手一副沒胃口模樣:“唉……就怕自此北方多事。”

“無礙,如大將軍所言,今我大漢英才濟濟,何愁魏逆?”

田信咬破羊肉包子,肉味兒四散,明顯看到龐林喉結滑動:“也該拆分,他們隨我爲漢披荊斬棘,也該尋一片樂土,安置家室,男耕女織,積蓄財富,繁衍宗族。”

北府還留八十個營,只打算留虎牙、鷹揚兩個番號在南陽積蓄軍屯,保留二十個營的兵力戍守南陽。

這批兵員籍貫多是南陽本地,以及關隴籍貫的單身士兵,他們的家屬還在曹魏控制區域內,他們要打回去。

餘下的要麼撤銷府兵身份解甲歸田,再要麼返回兗豫二州老家,再要麼跟隨他開發嶺南。

改易封地已勢在必行,已經給南陽地區打好基礎,沒必要浪費時間繼續強化這裡的經濟、農業基礎。

話說完一個羊肉包子入肚,田信又拿起一個遞給龐林,龐林想了想還是決定給個面子,先握在手裡暖手:“恐陛下不快。”

“使陛下不快者比比皆是,不多我這一樁。”

田信拿一個羊肉包子送嘴裡咬破吸湯水,龐林拿起包子咬破小口,頓時眉目舒展。

吃素的哪能提神?

油花葷腥入肚,整個人由內而外涌現活力,更是咬了一大口,痛快嚼著。

龐林一個包子吃完,伸手自拿,就聽田信吃了包子講述:“嶺南雖不受北方戰亂波及,但這些年以來豪強、土民部族相互攻殺,以及時疫傳播,正是土人勢衰喪膽之際。我遷北府四萬戶府兵於嶺南,可使土民忌憚不敢作亂。”

“如此十年生聚,可使土民歸化,省卻無數煩惱。”

遷往嶺南的除了四萬戶府兵,大概還會有兩萬戶江東流放到嶺南的罪囚、封君。

有張溫在,江東流放到嶺南的罪人,最少也在兩萬戶。

除了罪大惡極需要處死的外,能不殺人就不殺人,這是田信,也是張溫的底線。

以嶺南的生產力,急切間也無法安置這麼多人,大概明年秋季前才能將北府四萬戶遷移、安置到嶺南。

己方移民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水運,遷移的主體又是軍隊,所以跟曹操當年遷移漢中百姓是兩碼事。

見田信開發嶺南心意已定,龐林快速拿了第三個包子,遂問:“北府多有書吏,可否抄錄經典,以供我啓蒙豫州軍民?”

他知道雕版印刷這麼個事情,這是北府大批量印製戶帖、軍帖、旗號的核心技術。

也只限於雕版印刷,這個技術概念已經外流,算不得機密。

雕版印刷,包括印刷糧票,都缺一個微不足道的核心技術:合適的油墨。

見田信思考,龐林又說:“豫州本是文風熾烈,黃巾以來,士人離散,鄉間教化停滯,實在可惜。我欲推廣縣學,就缺許多典籍。當今也只有孝先能助我一臂之力。”

“此小事也。”

田信撤掉蒸籠,露出最後一籠,拿一個想吃,眼睛左右轉動:“恐令各家震怖,招惹非議。”

各家,自然是經學大家。

對此龐林攤手做笑:“呵呵,如此正遂我願。去官後,也好歸隱鹿門,與徐元直坐而論道,何等暢快?”

隱約摸清楚龐林的目的和顧慮,田信自然應下。

這是要用雕版印刷的書籍逼著各家讓步,以達到建立‘龐氏私立鹿門山大學’的目標。

論打仗、陣前參謀,龐林跟龐統沒法比,也就比普通中高級軍吏多打了四年勝仗,算不得什麼寶貴經驗。

田信去嶺南經營根本,鞏固基礎;龐林經營鹿門山也是同樣意在長遠發展。

只要鹿門山在大漢站穩跟腳,那龐氏家族就立於不敗之地。

今後哪怕改朝換代,鹿門山學子維護之下,龐氏家族也能代代公卿,屢世公侯。

這是改私學、族學爲公學的一大步,必須要支持;這種學閥出現也是必然,隨著公學授學的科目增多,知識的不斷髮展,這種學閥很難維繫專斷的地位。

不似經學各家,握著幾乎壟斷的學術地位,世代掌握某一部經的解釋權。

隨著生產力恢復,各種私學、族學肯定會寄生到新的公學體系裡,龐家只有先發優勢,遠遠達不到一騎領先。

龐林離去後,關興湊上來,詢問:“兄長,夏侯國籌建可有眉目?”

田信左右看一眼沒見到關羽身影,就說:“不宜在此討論,還需等陛下歸來。若是陛下首肯,我便遷丹陽鐵坊於夏侯國。”

說著做笑:“倒是宋國究竟要選在丹陽郡,還是吳郡,這麼懸而不決,也非長久之計。”

關興也跟著笑笑,從影響力、財富、人口方面來看,改吳郡爲宋國,好處最大。

吳郡有鹽場,早晚會跟鹽鐵專營的政策撞上。

可選一個山民密集的丹陽郡,又有些虧……關羽本人也在爲此爲難,在漢朝廷利益、宋公國利益之間做猶豫。

關興稍稍斂笑:“兄長盡收南海之利,可會煮鹽?”

“我既是南海之主,如何不能取南海之鹽?”

對此關興沉默以對,嶺南的食鹽幾乎影響不到荊湘,兩漢又是對嶺南持散養狀態;而吳郡、淮南的食鹽,則是朝廷重要的鹽場,周圍又人口密集,鹽稅收益實在是太大,大的可以發動一場七國之亂。

所以自家老頭兒肯定會捨棄鹽場,選地域廣袤,丘陵較多的丹陽郡。

不是愛不愛錢的事情,而是受田信影響,這種妥協、委曲求全的態度讓他有些不舒服。

有一種因噎廢食,彷彿擔心手拿刀會殺人犯法,就把手砍掉的荒謬感。

天真的小腦袋裡,只有這麼點不滿,還沒有想更多。

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二十章 夜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五十章 計較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
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二十章 夜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五十章 計較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余姚市| 古丈县| 彭阳县| 南丹县| 台北市| 双桥区| 上犹县| 鄂尔多斯市| 锦州市| 葫芦岛市| 嘉鱼县| 收藏| 定陶县| 会宁县| 靖江市| 竹山县| 罗甸县| 绥德县| 兴义市| 通城县| 莒南县| 偃师市| 厦门市| 湘潭市| 大冶市| 新沂市| 泉州市| 漠河县| 武川县| 元氏县| 措勤县| 安阳市| 平山县| 普安县| 湾仔区| 西林县| 宿州市| 视频| 扶沟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