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

約在二更,夜色濃黑之際。

張郃、曹洪齊齊率軍出逃,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回北岸,北岸落到曹真、司馬懿手裡,絕對會被狠狠收拾,毫無還手的餘地。

西邊是絕路,北面是絕路,南邊也是絕路。

唯一生路就在東邊,無非一個向東南郾縣走馳道,還是想東北方向走許都方向的區(qū)別。

各自追求不同,張郃想帶著中軍返回洛陽,於是向東北方向行進,想跟夏侯尚、曹休匯合。

夏侯尚、曹休擔任過中領(lǐng)軍、中護軍,在中軍有較高的威望,中軍與之匯流,能迅速重組,恢復(fù)戰(zhàn)鬥力。

曹洪純粹想帶著軍隊回譙沛老家,又有太多的兗豫士民遷移,此刻就停留在郾縣。

曹洪想去郾縣試試運氣,是家屬跟著軍士迴歸兗豫,還是軍隊崩散,跟著家屬往南陽遷徙。

不管前者還是後者,對曹洪來說都不虧。

於是乎,南北相隔二十餘里的兩支魏軍集團齊齊開始移動,北邊的曹洪衛(wèi)軍向東南郾縣移動,南邊的張郃中軍向東北移動。

黑夜中彼此相遇,氣氛頓時有些嚴肅。

張弓擡弩,白刃相向,隨時可能爆發(fā)內(nèi)戰(zhàn)。

張郃策馬抵達前隊,曹洪也不約而同抵達,兩軍主將出現(xiàn)並未緩解彼此對立情緒,後方陣列也開始移動,準備填充兩翼戰(zhàn)線,預(yù)防對方整肅軍紀,也都有先下手爲強的心思。

曹洪資歷再深……唯獨大魏中軍不可能給曹洪面子。

官渡之戰(zhàn)那一夜結(jié)緣的兩個人,此刻又在黑夜裡相遇。

當年是緣起而聚,現(xiàn)在是要絕緣離散。

火把林立,外圍漢軍斥候遙遙觀望下,張郃高聲詢問:“衛(wèi)將軍欲往何處去?”

“奉大司馬之令繞葉縣,襲劉備大營!”

曹洪也理直氣壯回答,手中也有現(xiàn)成的軍令,這是昨天曹真、司馬懿簽發(fā)的軍令,命令曹洪繞過葉縣,襲擊劉備大營。因爲起霧迷路的原因,曹洪沒能深入。

這封軍令轉(zhuǎn)遞到張郃手中,張郃頗爲無語,左右將校更是鬆一口氣。

這時候就聽曹洪厲聲喝問:“右將軍何故提兵阻路?”

“誤以爲敵軍來襲,特來劫殺。”

張郃派人送還曹洪的軍令,依舊扯著嗓子:“衛(wèi)將軍先行!”

“哼!”

曹洪接住令文,對張郃冷哼一聲,擡手一揮:“出發(fā)!”

戎車向前,所部親軍列陣在前,引著行軍陣列闊步前進,越走越快。

張郃看著眼前不斷經(jīng)過的曹洪部魏軍,見並無輜重車輛,也無傷兵隨行,許多軍士腰間纏著滿滿的糧袋,不由露出冷笑。

待最後一支斷後的衛(wèi)軍離開視線後,張郃神情沉肅,環(huán)視周圍靠上來的將校說:“衛(wèi)將軍懷有貳心,今非追究之時。漢軍必然察覺追擊,傳告各營拋棄輜重車輛,只帶隨身乾糧、器械,向許都進軍,與大將軍匯合?!?

衆(zhòng)人心中最後一點不滿、愧疚也被寒冷夜風吹散,留下的只剩下慶幸和冷靜。

道路不難找,張郃已做了最壞打算,重申:“若戰(zhàn)況不順,各軍各營自行退往許都!”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他們投降,大魏也就完了。

大魏完之前,控制鄴城的譙沛人不會放過他們的家屬。

北岸,曹真大營。

司馬懿狼狽逃竄至此驚魂未定,現(xiàn)在戰(zhàn)爭走勢越來越兇險,也越來越讓他糊塗。

他坐在篝火邊思慮前後,寶劍橫在膝上,食指不斷敲擊劍鞘噹噹噹作響,心裡亂的一團糟。

不由瞥到一側(cè)望著篝火發(fā)愣的兒子,司馬師年紀不大,卻一眼識破耿頜、曹洪的詭計,認出了假田信最大的漏洞:田信隨身攜帶的神兵利器沒有出現(xiàn),田信若死,怎可能搶不到隨身的神兵利器?

自己將信將疑,也樂於傾向於田信被計謀刺殺,不願這個人活著。

感情上、情理上願意相信曹洪、耿頜的說辭,半推半就應(yīng)和了這些人的說法。

可田信如果沒死,活的好好的,那誰最危險?

張郃危險、曹洪危險……自己的朋友朱鑠更危險。

現(xiàn)在曹真握著四萬餘騎士等待漢軍撞上來,豈會輕易救援這三人?

稍作猶豫,司馬懿起身:“備馬,隨我巡夜!檢閱鄢陵侯所部夜禁諸事?!?

司馬師也驚醒過來,詫異看自己父親,這是要壞曹真的佈置。

如果朱鑠帶著軍隊退避,那爲最理想的戰(zhàn)場就會失效,決戰(zhàn)地點變動,萬一不利於騎軍衝奔,那豈不是獲罪於廟堂?罪無可赦?

朱鑠退避,漢軍東橋營、西橋營兩個據(jù)點羣就能封死張郃、曹洪向北的退路,在滍水南岸就能消滅、迫降這兩支軍團。

漢軍從容不迫消滅這兩支軍團後,不需要有什麼舉動,曹真麾下的騎軍可能戰(zhàn)意就自己垮了。

所以朱鑠控制的曹彰軍團不能後撤,必須釘在那裡,保住張郃、曹洪的退路,必須在那裡吸引漢軍來打,然後潰敗向魯陽方向跑。

漢軍追擊時,曹真以絕對的騎兵優(yōu)勢力量反衝,足以擊垮任何一支漢軍……足以擊垮北府兵以外任何一支漢軍追兵。

現(xiàn)在促成朱鑠轉(zhuǎn)移,那曹真戰(zhàn)後推卸責任……朱鑠要掉腦袋,自家也落不得好。

朱鑠按照曹真佈置的計劃來做,才能活命,雖然有可能陣亡。

與田信對陣,就要做好主將陣亡的心理準備。

司馬師反應(yīng)很快,用一種哀求的目光看司馬懿,這不是身爲人子該勸的事情,這種事情也說不出口。

他明白,司馬懿也明白,可朱鑠是司馬懿的朋友、老搭檔、同僚。

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看著朱鑠被算計,吃一個大敗仗,甚至戰(zhàn)死殉國?

“父親?”

司馬師語腔顫抖,用一種恐懼目光祈求著。

如果決戰(zhàn)大敗,洛陽宮中的那位追究責任,誰都沒好下場。

南岸的軍隊已經(jīng)失控,現(xiàn)在朱鑠、曹彰這支軍團就是唯一的受控的棋子,如果避戰(zhàn)退讓,那什麼都就完了。

苦惱,深深的苦惱涌上司馬懿腦海。

他將剛擡起準備戴上的頭盔狠狠砸在地上,頭盔彈起滾到篝火裡。

司馬懿、司馬師互看一眼,司馬懿頹然落座,司馬師勸慰:“天意如此,非人力能改?!?

“嗯。”

司馬懿情緒漸漸鎮(zhèn)定,說:“此轉(zhuǎn)守爲攻,以靜制動之際,關(guān)係社稷存亡,容不得仁慈。”

也算是自我安慰,司馬懿情緒好太多:“此戰(zhàn)兇險,你且持我密信回洛都。”

帶兒子出來長長見識就可以了,如果讓兒子捲入搏殺……妻子肯定會讓他生不如死。

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diào)整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五十章 計較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jié)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guān)鍵與樞紐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四十章 轉(zhuǎn)化第九章 局勢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九十七章 樂鄉(xiāng)翁主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huán)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zhì)的憤懣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zhì)的憤懣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
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diào)整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五十章 計較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jié)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guān)鍵與樞紐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四十章 轉(zhuǎn)化第九章 局勢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九十七章 樂鄉(xiāng)翁主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huán)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zhì)的憤懣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zhì)的憤懣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教| 秀山| 迭部县| 金塔县| 垫江县| 将乐县| 太原市| 临夏市| 长岛县| 新源县| 大渡口区| 西盟| 大田县| 旅游| 吴川市| 焉耆| 雅安市| 彭水| 洱源县| 资阳市| 贞丰县| 罗山县| 兴海县| 闽侯县| 沙坪坝区| 洛浦县| 五寨县| 元阳县| 永胜县| 都兰县| 富民县| 河曲县| 芷江| 安岳县| 个旧市| 巩留县| 蒙自县| 镇安县| 靖宇县| 兰坪|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