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

零陵郡,始安縣,這裡在孫權統治時期設立始安郡,如今撤銷恢復如初,是零陵南部都尉治所。

靈渠就修在始安縣與零陵縣之間的位置,零陵南部都尉的主要職責就是維護靈渠的運轉,以及周邊的倉儲、轉運是設施。

離開象邑到始安縣,前後走走停停也就兩天時間,然後江都方面的使者就來了。

隨後就是一波又一波的使者,終於將最終的消息帶來。

傷心?

田信的確傷心,但也只是傷心,還不至於意志消沉,性格大改。

皇帝的離去,還不及王直戰死時帶來的悲痛。

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人,對命運的變化有一種如同麻木的坦然。

這段時間裡,田信只是在偏僻山中結廬而居,每日作畫消遣時光。

直到有一天孟達從二百六十餘里外的象邑趕來,孟達來時正下著一場小雨,道路泥濘溼滑,稀爛難行,爬山更是困難。

等孟達到田信所居的山坡時,已渾身泥染,半山腰有山溪沖刷的石子路,孟達搓著手上泥團,漸漸走近,見田信就在山溪源泉旁生火烹茶,懸吊的三耳小鐵鍋裡茶湯熬煮成黑褐色,裡面是雞蛋。

田信見是孟達,只是笑了笑,這是個矜持的人,專程跑過來絕不是爲了講述什麼大道理,或者要幹什麼事情。

這個節骨眼跑過來見自己……不需要說什麼,姿態足夠讓朝野明白孟達的立場。

孟達不需要講什麼事情,可自己有話要講,要借孟達宣揚出去。

畢竟,皇帝不在了,自己也是有安全顧慮的。

田信指了指面前的木樁:“子度公,觀此處景色如何?”

孟達左右環視一圈,才落座:“荒山野嶺,樹木稀疏,雜草叢生,必多蛇蟲之類,非是善地?!?

“是呀,不是善地。”

田信用木勺舀濃茶,給孟達舀了一杯熱氣滾滾的濃茶,感慨不已:“我最初以爲,這種地方可以開墾梯田,也能成爲人煙密集之所。就如我那幾處茶莊、茶山一樣,能在山丘阡陌縱橫。若是種植油菜,屆時滿山金黃,開始何等的心曠神怡?!?

“走近其中,才察覺是惡地?!?

嶺南的平原地區都沒有開發完全,更別說山嶺地帶,田信用腳剷出一堆褐紅色爛泥,垂眉打量:“這種土壤,要向改造成肥沃黑土,非三代人,百年耕耘不可。我與子度公相識也不過五年,人生又有幾個五年?”

褐色土、黃泥,不適應開墾、種植的土地實在是太多。

這需要氾濫、充足的人口去精細耕耘,以現在人口之寶貴,用來開發這種爛地……治下百姓會用腳來投票。

嶺南適合耕種的只有珠江干流、支流周圍的土地還算肥沃,易於開墾。

再遠一點的山林地區,治理成本、難度都大,目前不具備開發價值。

自己是帶著人來過好日子的,不是讓他們來白白犧牲的。

孟達也不嫌泥髒,手上泥還沒搓乾淨,就抓一把泥重新揉搓,手感確實有些粗糙,這種土壤不蓄水。

“公上曾言因地制宜,嶺南之土,的確不適合精細耕耘?!?

孟達搓掉手裡的泥團,轉身在一側近處的細小泉溪洗手,然後才捧著黑陶碗飲一口田信煮雞蛋的濃茶,頓時身子暖融融的:“那依公上之意,嶺南該如何是好?”

“北人多不適應嶺南溼熱?!?

田信陳述一個事實,就連自己也有些不適應,雖說在熱帶沙灘散步,帶著妻妾旅遊,有許多妙處,可這隻限於晴天。

這樣的晴天並不多,好看的也只有沙灘……除了沙灘外,其他地方,這個時代都是要人命的。

除了這些,嶺南最大好處就是可以開啓大航海,掠奪南洋資源,其中奴隸人力資源可以極大彌補自己的需求。

因此,嶺南不能精細耕作,只能粗放。

如同放牧一樣,珠江流域是血管,北方人不適應嶺南氣候,只能由湘州人作爲構成血管的主材料。

這些血管汲取嶺南土民的人力、資源,將嶺南土民漢僮化,使之形成血管外的皮肉。

然後就是大航海,在南洋建立一個個資源點,吸納、消化當地的資源、人力,進而反哺嶺南,加速嶺南的開發。

能做到這一步,後面的事情就不需要自己親管了,這個集資源汲取、消化、拓展的機構就如汪洋裡的鯊魚,會不斷膨脹、生長。

諸夏之地,哪怕被打爛了,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市場,也是黑暗中的文明燈塔。

嶺南、南洋再如何發展,也離不開中原大地。

田信思索著,恍然一笑:“陛下故去後,我也不能再天真,一廂情願。我以爲開發嶺南不難,可非常難,這也是我駐屯始安的因由。”

過了始安,再南一點的氣候,就明顯不利於這支南陽籍貫爲主的大軍。

南陽地區潮溼多雨,氣候與湘州接近一點,對嶺南氣候應該有一定適應性。

然而在配備防暑藥劑的情況下,依舊有中暑而死的情況,這讓田信很難受。

如果死於土人襲擊,可以歸類於軍事素質下降,警惕性不足……可在有預防情況下,卻死於中暑,這就不能再忽視大意。

孟達忍著內心激動,顫音詢問:“那公上意思是?”

“我會留南陽各軍修繕靈渠,事後,我將遣返南陽各軍,使之與家人團聚?!?

這樣的話,北府八月遷移南陽府兵家眷的計劃也能宣告停止,節省大量的資源。

所謂的靈渠修繕計劃,只是重新疏浚河道,清理靈渠河道里的砂石,增加水深,以方便今後船隻往來。

這是個小工程,甚至不需要動腦子。

朝令夕改?

不,這是順應人心。

田信神色坦然,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繼續說:“子度公,軌車於嶺南開發並無大用。還請子度公移步武昌,在武昌開建木軌,以方便夏侯國轉運物資?!?

夏侯國圍繞著武昌鐵礦建立,轄地方圓五百里,如果以木軌連接夏口、武昌、夏侯國鐵坊,自能精簡運輸人力,提高效率,加速發展。

孟達面有難色:“公上,軌車原理簡易,恐敵國效仿?!?

“無礙,曹丕大力修築軌車,雖方便魏軍轉運,也能方便我軍?!?

田信正色回答,見孟達欲言又止的模樣,知道他不願意把這麼重要的技術分享給漢室朝廷。

如果有專利法案就好了……自己都有些不樂意,更別說有些小器的孟達。

可問題也在這裡,大漢帝國現在也用不上軌車。

皇帝在,中原大地修築軌車,加速物資運轉效率,能極大裨益北伐。將後勤,由不可能,改爲可能;這是質的改變。

可現在皇帝不在了,今後一段時間裡,是要採取守勢。

守勢的話,中原大地修築軌車,等於幫魏軍修築。

益州、荊州的交通、運輸依靠長江,現在人力寶貴,哪有精力修築荊州、益州之間的軌車線路?

益州的北伐關中,大片道路是崎嶇山道,是陡峭棧道,能修築木軌的地段是碎片化的,雖有作用,但起不到絕對作用。

唯一有作用的是在南陽修築木軌,修好後,還不是方便了北府調兵、運輸?

別的不說,修一條鄧邑通向葉縣的木軌,曹丕肯定要搬家。

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八十二章 貓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三百章 精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二十章 夜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
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八十二章 貓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三百章 精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二十章 夜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社旗县| 衡阳县| 钦州市| 定边县| 峨眉山市| 静安区| 报价| 盘锦市| 宜黄县| 东海县| 湘西| 车险| 青铜峡市| 高雄县| 太仓市| 屏边| 广宗县| 郎溪县| 石渠县| 上饶市| 潍坊市| 政和县| 晋州市| 香格里拉县| 济阳县| 昌乐县| 吴江市| 罗山县| 鸡泽县| 衡南县| 万山特区| 交城县| 云林县| 昭苏县| 余姚市| 定边县| 岳普湖县| 若羌县| 桓仁|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