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

夏曆八月十三日二更時間,北山之南,臧霸以輕兵設伏,封鎖宋謙部的信息交流。

至三更時刻,曹仁從睡眠中甦醒,在淝水岸邊營壘裡徘徊。

此刻他就在淝水東岸,北山西側,北邊也是淮水岸邊,可以說是背水紮營,自置於絕地。

“敵軍有何舉動?”

“並無異動。”

長子曹泰守夜,回答時疑惑不解:“潘濬大營並未發大兵來襲,八公山上宋謙所部亦無舉動。只是有數股遊兵不時侵擾,欲突破封鎖溝通宋謙,不過已被臧宣高擊走。”

曹仁飲茶,聽著眨眼,此刻夜中寂靜,有的只是風聲,涓涓河水聲,還有遠近的馬蹄聲,以及巡夜的輕緩梆子聲。

皺眉,難道宋謙真的準備易幟?

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江東軍這兩年太慘,比逍遙津還要慘,逍遙津雖然狼狽,但戰死不足五千;這兩年死在關羽、田信手裡就有近十萬。

江東的將領一茬又一茬的更替,老兵也是一層層的倒下。

還是有些難以置信,曹仁嘀咕:“江東無大將,以宋謙爲先鋒,可知其窘迫……宋謙所軍夜中可有火光訊號?”

“回父帥,宋謙麾下只在路口多設火把,再無異常。不僅夜中無火訊,昨日傍晚時分也無煙訊。旗幟佈置如常,也無變化。”

曹泰詳細稟報:“臧宣高遣人來報,說是猜疑宋謙失聯,潘濬纔派遣遊兵欲突破我軍封鎖,意在詢問、探查宋謙狀況。”

曹仁閉目沉思,思考宋謙的心態變化,這是一個跟自己年歲相差無幾的老將軍,絕不是衝動、莽撞,渴求表現機會的青壯年將軍。

老將軍年紀大了,物慾寡淡,面對選擇時很少會考慮自己,肯定優先考慮子嗣宗族,更懂得衡量。

宋謙有沒有舉兵歸附的心思……這肯定有,可顧慮很大。

難道要自己前往勸說宋謙,給出親口承諾促使這個老將舉兵來降?

可自己的人頭比這場局部戰爭重要,不過即便宋謙犯糊塗俘虜自己,孫權也不會殺自己,這是與曹氏家族真正的死仇。

國仇,多加點籌碼還是能談的;可私仇……沒得談。

前線,相距吳軍打贏十五里左右,臧霸環車爲營,與曹仁也就相距八里地,臧霸佈置的伏兵星羅棋佈落在八公山各處路口。

不時有廝殺發生,夜中只有魏軍騎士明火執仗而行,將各處戰鬥俘虜的吳軍銳士,或死屍運往臧霸所在的車營。

將軍尹禮審訊完成,帶著一卷竹簡找到臧霸時已到天色拂曉之際。

篝火旁,臧霸翻閱竹簡,內容是潘濬所部的新軍編制,果然是漢軍五軍體系編制,足足有新軍九十六個營,除了兩個營充任孫權宿衛外,餘下九十四個新軍營都已集結在此地。

尹禮在一側敘說:“今夜來襲者,系賊子武將軍徐盛、申武將軍駱統二部。據捕獲吏士言語,似乎潘濬並不信任宋謙。原本潘濬舉駱統爲前鋒,並不中意老將宋謙。”

臧霸看著竹簡上許多編制、名字,反而笑說:“潘濬也會取巧,十二時辰,每時八刻。這九十六營新軍,正好編爲十二部,以十二名正將,二十四名中郎將統率。”

“隱隱又有夏侯信所立軍階之形意,潘濬這賊,還真是個好賊。”

不好稱呼田信,夏侯是尊稱,單獨稱呼爲夏侯,又有些敏感;直接叫名字又有羞辱之意,中和一下,也就夏侯信合適,比夏侯孝先妥當許多。

這個時候橘紅色太陽漸漸升起,待臧霸細細研讀、分析竹簡上新軍十二正將及少部分有印象的中郎將後,對尹禮說:“今日不論宋謙降或者不降,曹仁必會號令我軍向南攻敵。此非好事,務必謹慎。”

尹禮重重點頭,略作猶豫,遂表態:“我統前軍,宣高留守營壘即可,萬不可輕動。”

臧霸欲開口,尹禮垂眉哀色勸諫:“自於禁投降關雲長以來,泰山諸將、鮑氏一族人人自危。武帝薨時,彼輩欲以譙沛之人統管天下郡國、兵馬。宣高又受青州軍、牽招別部連累,屢受朝廷猜忌。”

“若非漢軍勢如破竹,若非孫權屢屢作妖,我等焉能保住麾下部曲健兒?”

“宣高無恙,即便天下有變,我等妻兒亦可無恙。若宣高遇險,我等青徐外人,豈有活路?”

徐州軍不是臧霸一個的徐州軍,從呂布時期,再到曹操時期,再到現在,整個青徐二州一度交由臧霸代管軍務,實際上臧霸始終只是個盟主,徐州軍的盟主,跟青州軍關係不深。

臧霸這個盟主下面,就是一名名如尹禮這樣的朋友;馬超、韓遂是關中諸將的聯盟首領,臧霸就是徐州各將的首領,只是徐州各將內部更團結,始終沒出過事情。

臧霸最終只是一嘆,他不僅跟劉備關係好,跟張飛、關羽之間也不錯。

只要他活著,徐州人就有明媚的未來。

只要他活著,孫權永遠別想踏入徐州核心地帶。

不然以曹丕的大手筆,轉手把徐州送給孫權也是有可能的。

沒人能摸清孫權的想法,也沒人能弄清楚曹丕的想法。

這兩個人作出任何奇怪的事情,都是正常的。

若天下真的有變,他活著見到劉備、關羽、張飛任何一個人,那徐州就能平穩過度。

可天下會不會變?

備羽而飛,唯缺一田。

看看有了荊南基業的劉備,壓著擁有大半個天下的曹操打,未逢一敗。

再創高祖偉業,似乎也就兩三年的時間罷了。

看一看,從高祖、項王彭城之戰再到韓信橫掃河北、齊魯,最後垓下一戰確定全勝……期間才用了多少年?

或許自己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大漢火德之旗重新飄揚在青徐大地。

再想想劉備數次得到徐州時的舉動,呂布篡奪徐州後,劉備統兵在外抵禦袁術因此斷糧,寧可吏士相食也沒有侵害徐州士民;第二次得徐州後,見曹操親率大軍來徐州,劉備連多餘的話都不說,就往河北跑,讓徐州和平交接到曹操手裡。

別的不說,當劉備的漢軍旗幟抵達徐州時……自己有選擇麼?

自己沒選擇,也不想做選擇,順應良心、意氣做事即可,必然十分暢快。

這種暢快,就如當年帶著夥伴劫囚車,救父親一樣。

哪怕因此而死,也是暢快的,無有悔恨。

可曹仁、曹丕、曹植會給自己機會?會給徐州人機會?

總之,做人要講良心。

潘濬大營在天色啓明時升帳擂鼓,十二元辰將軍裡有六位陸續抵達大帳。

計有子武將軍徐盛、申武將軍駱統、辰武將軍孫晞、未武將軍孫承、酉武將軍周承、戌武將軍蔣休。

另有長史、孫權女婿劉纂;左督軍校尉諸葛恪,右督軍校尉施績。

八公山上駐屯的萬餘新軍計有十六個營,醜武將軍宋謙爲主將,午武將軍孫興爲副。

兩支偏軍,右部督、寅武將軍全琮,配副將巳武將軍孫安;左部督、卯武將軍滕耽,配副將亥武將軍陳表。

大吳新軍編制科學,體系嚴謹,訓練精良,伙食充足。

除了士氣有些低之外,似乎再沒缺點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二十四章 彩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三十三章 塔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七百章 抉擇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九章 局勢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十八章 先登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七百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
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二十四章 彩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三十三章 塔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七百章 抉擇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九章 局勢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十八章 先登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七百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兰考县| 郴州市| 九龙坡区| 定日县| 德兴市| 霍林郭勒市| 双辽市| 扎囊县| 平利县| 涞源县| 张家界市| 古交市| 平湖市| 保山市| 岳池县| 泸溪县| 威信县| 景东| 宜良县| 天门市| 固阳县| 成都市| 绍兴县| 香港 | 元江| 镇原县| 那坡县| 商河县| 年辖:市辖区| 正安县| 普兰县| 涞源县| 镇巴县| 乐陵市| 菏泽市| 信阳市| 茶陵县| 荆门市| 甘洛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