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

周魴出使北山,自不是孤伶伶一個人,還有大將軍曹仁的使者王覽同行。

其實這是一場很簡單的戰爭,淮南早已被搬空,曹丕所割淮水以南的廣陵郡南部各縣戶口也就數百,百姓的租稅養不活當地的官吏。

整個淮南地唯一重要的據點是壽春,次要的是芍陂,再次是合肥。

魏軍打掉壽春,那吳軍自然守不住所謂的淮南地,可偏偏負責封鎖肥水、巢湖通道的曹休發兵前要奔喪,貽誤戰機,沒能第一時間封鎖肥水口。

沒能鎖住肥水口,吳軍主力順利增援壽春城,戰爭走向了魏軍極力避免的……相持局面。

南陽漢軍已開始動員集結,魏軍也開始漸次動員兗豫青徐四州軍隊,在中原決戰爆發前,必須要解決淮南問題。

要麼打掉孫權最後的顏面,逼孫權徹底臣服;再要麼徹底打廢吳軍,讓其自亂,等後面騰出手再來收拾江東;或者扶立新的吳王,以繼續牽制漢軍側翼。

所以參戰的魏軍很著急,要急著返回中原參加決戰。

周魴只是出使北山的擔保人,真正負責與周魴談判的是王覽,曹仁身爲大將軍,能給出比曹休權限更大的優厚待遇。

只要北山的宋謙部易幟,作壁上觀,那曹仁、臧霸,以及兩天後抵達的夏侯尚三萬人足以橫掃肥水東岸的吳軍。

宋謙需要考慮這件事情,故司徒王朗的侄兒王覽與周魴順道拜謁山中劉安廟。

王覽兄長王祥是二十四孝‘臥冰求鯉’的主人公,給生病的繼母朱氏求魚;又因爲母親朱氏要毒殺異母兄長王祥,王覽也是二十四孝‘王覽爭鴆’的主人公。

這件事情怎麼說呢,只能說‘王與馬共天下’很厲害。

祭拜劉安廟後,王覽、周魴在八公山俯視二十餘里外的潘濬大營。

現在潘濬大營還在採伐樹木加固柵欄、鹿角,或開挖塹壕,以加固營壘。

“吳軍意在固守,以待劉備出中原,那時我軍腹背受敵。”

周魴爲王覽解釋形勢:“壽春系淮南堅城,呂範又是江東三世老臣,此公守城不出,非十萬大軍猛攻不可破?!?

“吳軍主力在側,我軍難以合圍壽春,故強攻之法不可行,即便破城也得不償失?!?

周魴指著潘濬大營說:“宋文信若易幟反正,以潘濬新立之營,及歷戰久敗之軍,又猝然遇襲,其勢必崩?!?

對自己說的話周魴深信不疑,他眉目平靜,彷彿已經看到宋謙易幟,曹仁長驅直入襲破潘濬大營。

即便打不破倉猝遇襲的潘濬,也能干擾吳軍,使之無法繼續加固營壘;等到兩天後夏侯尚三萬人主力抵達,以五萬魏軍,打潘濬五萬,怎麼看都能摧枯拉朽解決戰鬥。

到時候不論和談,還是調頭來打壽春,都能快速解決這場局部戰爭。

魏國需要壽春麼?

不是很需要,可參戰的魏軍很需要吳軍來練刀,帶著破吳勝利,自能士氣高昂調頭去迎戰漢軍。

淮南吳軍,只是魏軍祭旗之物,僅此而已。

唯一的失誤就是曹休這裡出了差錯,沒能堵住吳軍增援來的主力;也沒想到孫權這麼瘋狂,接連慘敗後,還敢再起傾國之兵。

也沒辦法,江東實在不缺糧,糧食生產不是很依靠壯年勞動力;外出打仗又有舟船之利,腳程便捷,糧食虛耗還小。

能一次帶夠三個月的口糧,自然可以如此高效率集結軍隊。

王覽抹開摺扇遮在額眉,瞇眼審視遠處略模糊的潘濬大營,略有近視的他看不清楚具體,只看到旗幟、服色以翠綠爲主的吳軍出沒於墨綠蘆葦叢中,應該在收割蘆葦,或砍伐樹木,混在一起不好辨認。

山下,曹仁領著長子曹泰,與臧霸一同視察八公山上駐紮的宋謙部。

宋謙資歷很深,跟程普、黃蓋是一個級別的,之所以不顯山漏水,就是因爲在江東部曲制盛行的情況下,宋謙欠缺發展、保護部曲的能力。

這個缺點在潘濬編訓新軍時反而成了優點,所部皆是新編訓的大吳新軍。

新軍精銳則被孫權發展爲新的宿衛部隊,即解煩營、無難營,與孫權朝夕相處,從中選拔新軍軍吏。

此刻碧綠服色的吳軍在山間草木中列陣,旗幟飄揚與林木混淆。

隔著五六里路,粗略來看,吳軍彷彿與山上草木融爲一體,兵似草木。

曹仁多看了幾眼山上佈防的吳軍陣地,眉目低垂不由想到了漢軍。

如果漢軍會怎麼打?

纔不會在意山上的吳軍,關羽頂多留一支預備隊警戒,其他張飛、馬超、田信會從山下穿插,直撲潘濬而去。

甚至劉備也會這麼打,仗著鎧甲堅固、士氣高揚,現在的漢軍在戰場上就這麼驕橫。

根本不在意側翼是否安全,目標往往是敵人的中樞首腦。

漢口一戰,漢軍反擊時的戰鬥熱情很高,只盯著吳軍軍吏打。

照搬漢口戰役時的漢軍心態,現在肯定看不上宋謙的人頭,保準會去拿潘濬的頭。

如果面對的是漢軍,潘濬不可能這麼大膽的佈陣,應該不會輕易下船。

山上林蔭下,宋謙掛一領墨綠披風,正按劍踱步。

大吳新軍怎麼了?新軍也是吳軍,也是人,士氣高的有限。

此刻若作壁上觀,放任曹仁率軍通過,那淮南一役吳軍很難打贏,除非天降閃電劈死曹仁。

可曹魏這裡需要自己發揮的餘地?

不可能,于禁降軍兩千多軍吏,目前還在臨沮山裡伐木、種地;連缺少軍吏的漢軍都不怎麼情願招納降軍軍吏,更別說內部競爭激烈的魏軍。

自己已經老了,轉換陣營後,即得不到重用,還會牽連子孫、姻親、朋友。

投降的成本一直很高,除非孫權出現在戰場,有一網打盡的機會。

可孫權已經學乖了,現在放火燒船,孫權也不願下船參戰。

猶豫再三,宋謙不能決定。

王覽、周魴轉了一圈回來,宋謙爲難:“我效力江東以歷三世,他將可降,我不能降?!?

王覽指著山下列陣,隨時準備開拔的魏軍土黃軍陣說:“孫權殘害民物,不恤生民艱辛,與桀紂何異?今我大魏帶甲百萬,大將軍親提三十萬大軍伐吳,江東上下必爲齏粉,將軍何愚也?”

周魴也拱手勸道:“將軍不妨深思,越明日,鎮南大將軍所部十餘萬大軍順淮水而來,八公山不足以爲憑?!?

宋謙看一眼周魴,又看王覽,拱手:“我生是吳將,死亦吳鬼,再勸無益,領兵廝殺就是?!?

說完扭頭去看一側,見其親兵湊上來,王覽也就拱拱手:“將軍珍重?!?

王覽轉身而去,周魴長嘆一聲:“將軍若回心轉意,可遣使再議?!?

說罷也轉身甩袖,袖子裡一節小竹筒飛出,輕輕落在身邊草甸裡。

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九十四章 議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三百章 精兵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九十三章 畫第七章 夷營督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
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九十四章 議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三百章 精兵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九十三章 畫第七章 夷營督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靖江市| 万州区| 双桥区| 石楼县| 资中县| 栾川县| 丰台区| 沅陵县| 军事| 鹰潭市| 鹤庆县| 富蕴县| 上犹县| 高邮市| 南雄市| 祥云县| 富宁县| 金塔县| 满城县| 紫云| 长宁县| 石渠县| 简阳市| 荆门市| 梓潼县| 库车县| 兰州市| 阿克陶县| 花莲县| 独山县| 中江县| 磴口县| 突泉县| 昔阳县| 成都市| 贵德县| 自治县| 平邑县| 容城县| 分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