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

譙縣,夜色下曹休靜靜跪在母親新墳前。

一路疾馳而來的馬匹就在不遠處不時長嘶,一匹曹丕賜下的大宛良駒已經(jīng)躺到在地上,再也起不來。

隨曹休而來的二十餘騎皆癱軟在地,吃著寒食。

對淮南地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開始,曹植以東中郎將統(tǒng)領(lǐng)徐州軍佯攻廣陵,大將軍曹仁主攻壽春,負責(zé)穿插的曹休因母親病故,已將軍隊交給護軍賈逵,本人棄軍返回譙縣治喪。

周魴等隨同而來的騎從也都紛紛戴孝,一起守孝。

曹丕哪敢放任曹休守孝,僅僅天亮後侍中蘇則、傅巽就從洛陽抵達這裡。

曹休少年時隨父母在外避難,不久喪父,一名門客追隨他左右,借了墓地埋葬父親後有帶著母親去吳郡避難。

直到聽說曹操在中原站穩(wěn)腳,更是與母親橫穿混亂的袁術(shù)轄區(qū),成功返回中原,被曹操稱讚爲(wèi)千里駒。

曹休痛苦的一度以拳捶胸,左右親近勸阻不得。

這種情況下,蘇則、傅巽依舊傳達曹丕的奪情詔書,蘇則、傅巽一個奉詔剝下曹休身上的孝服,另一個奉詔強逼著曹休吃肉食補充體能。

曹休已然麻木,自他當(dāng)年從吳郡返回時,就依曹操的命令跟曹丕朝夕相處,關(guān)係自然是極好的。

可現(xiàn)在曹丕的焦慮、督促和壓迫,讓他渾渾噩噩,感到整個世界是陌生的。

沒有了母親,一切都是陌生的。

曹肇、曹纂傷心之餘,又擔(dān)心曹休身體。

僅僅在譙縣待了不到一天,傍晚時有司已備好馬匹,曹休被扶到馬上,對湊上來的兩個兒子說:“爲(wèi)父未盡之孝,你兄弟務(wù)必盡到。”

“遵命。”

兩個兒子關(guān)切盼望,曹休強忍著悲愴,面容沉靜微微頷首,自有虎賁牽馬。

彷彿囚徒,被虎賁、羽林送回前線軍中,侍中傅巽陪伴左右,監(jiān)督曹休的一日三餐。

曹休返回軍中時,鎮(zhèn)南大將軍夏侯尚也率軍近三萬走淮水參戰(zhàn),淮南之地魏軍四路大軍集結(jié),曹植萬餘人是佯攻之外,曹仁有兵一萬餘匯合臧霸萬餘人集結(jié)於下蔡從北攻壽春;曹休所部兩萬餘人走肥水直趨巢湖,意在堵住肥水河口。

魏軍參戰(zhàn)總兵力近十萬,卻分割爲(wèi)四部,還未集結(jié)。

又因曹休突然返回譙縣奔喪,所部鎮(zhèn)南軍在護軍賈逵指揮下並未穿插去隔斷肥水,所以吳軍主力順利北上經(jīng)過濡須水、東關(guān)、巢湖,走肥水增援壽春,搶東岸陣地。

先鋒老將宋謙萬餘人搶佔肥水上游、壽春城北的北山,宋謙是孫策的騎從出身,勇名、資歷遠在潘璋之上。

孫權(quán)拜潘濬爲(wèi)前部都督,潘濬統(tǒng)率三萬以荊州軍法度編訓(xùn)的新軍爲(wèi)前部,其後是左部督滕耽萬餘人,右部督全琮萬餘人,整個前鋒部隊六萬人,都是潘濬主抓訓(xùn)練的大吳新軍。

淮南都督呂範(fàn)擁兵萬餘死守壽春,孫權(quán)統(tǒng)大軍六萬跟隨戰(zhàn)船駐留巢湖觀戰(zhàn)。

諸葛瑾擔(dān)任長史,中軍有右司馬朱桓、御史朱據(jù)兄弟、朱治次子朱才爲(wèi)解煩督、韓當(dāng)之子韓琮爲(wèi)無難督、孫奐爲(wèi)左司馬、將軍孫韶等;後方還有濡須督蔣欽、孫胤及孫瑜之子孫彌共三軍兩萬餘人。

整個江北吳軍總兵力十五萬;步騭、太子孫登、吳景之子吳奮、吳祺守南岸的丹陽、會稽、吳郡,約有衛(wèi)戍軍兵兩萬餘。

這兩萬,加上江北十五萬,就是目前孫權(quán)的直屬,是他能指揮動的軍隊。

此外廣州都督呂岱的萬餘人太過遙遠,有和沒有沒區(qū)別,如果漢軍從南中支援交州,那士燮驅(qū)逐呂岱是一種必然。

只是目前諸葛亮不想刺激南中,沒有跨越南中向士燮輸送軍吏的意願;士燮也不想額外搞事情,也樂得與大漢皇帝隔一個廣州。

另武昌都督賀齊的四萬人,江夏都督潘璋的兩萬人,這六七萬人已經(jīng)不是孫權(quán)能輕易指揮的部隊。

賀齊、潘璋也不敢輕易聽從孫權(quán)的指揮,維持目前都督地位,對彼此都好。

自襲擊荊州以來,吳軍接連慘敗,在孫權(quán)手裡已累計陣亡、被俘十萬之衆(zhòng)。

賀齊已經(jīng)不願再聽孫權(quán)指揮,潘璋是不敢再聽。

再聽的話,賀齊不一定會死,潘璋絕對會死。

此次孫權(quán)傾巢而出,打贏了什麼都好,打輸了真的是死路一條,直接讓人擁立太子孫登繼位就行了,再多的事情他也管不了、幫不上。

就連前線的指揮也全交給潘濬,指揮大纛也交給潘濬。

唯一干擾潘濬的就是把諸葛恪、施績兩個人派到潘濬身邊擔(dān)任軍法官……沒有兵權(quán),也沒有監(jiān)軍、護軍的權(quán)力,完全是單純的軍法官,替潘濬彈劾軍紀(jì),執(zhí)行軍法。

夏曆八月十二日,潘濬所督三萬人抵達預(yù)定戰(zhàn)場,全綜、滕耽爲(wèi)後繼,沿著肥水東岸、壽春之南紮營。

而壽春在肥水西岸,即增援來的吳軍與壽春不在一個戰(zhàn)區(qū),屬於隔岸觀火,除了搶佔北山的宋謙部外,餘下各軍並未直接與魏軍對峙。

孫權(quán)吞併魏國鄧塞水師的好處就此顯露,此刻的魏軍拿吳軍水師運糧、運兵部隊沒有辦法。

而吳軍整體服色、旗幟崇尚翠綠,儼然是木德之國,就是來克土德大魏的。

曹休也是這個時間返回陽泉,這裡在芍陂、合肥之北,下蔡、壽春之西偏南一點。

從陽泉至下蔡,不過八十里路;陽泉至壽春六十里路,下蔡向南三十里就是壽春……都有水路連接。

強忍悲痛,曹休投入戰(zhàn)爭中,領(lǐng)百餘精騎出現(xiàn)在壽春城南,肥水西岸,在這裡觀察東岸吳軍營壘。

一個仰仗舟船之利,肆無忌憚運輸兵員、物資;一個有騎兵優(yōu)勢,封絕對方水道之外的信息傳遞。

吳軍視覺受限,無法觀測魏軍主力動向。

就因騎兵劣勢,只能看著曹休在城南西岸的地方從容觀察己方虛實。

“大約兩日後,鎮(zhèn)南大將軍將會與我合軍,大將軍亦將自下蔡向南。”

曹休馬鞭遙指北山,北山在壽春之北,中間隔著肥水,所以北山在肥水東岸:“破北山之賊,我軍可三路齊出,大將軍自肥水東岸北,向南侵攻潘濬新立之營;我軍再走故道,掐斷肥水?dāng)鄥琴\舟船通道!”

“鎮(zhèn)南大將軍走淮水直撲壽春,呂範(fàn)困守孤城不動還好,若動,必爲(wèi)鎮(zhèn)南大將軍所破。呂範(fàn)若不動,鎮(zhèn)南大將軍將率麾下將士爲(wèi)大將軍後繼,隨同大將軍破東岸吳賊。”

馬鞭指著北上炊煙所在,曹休看向身側(cè)跟隨的周魴:“孫權(quán)倒行逆施,江東將領(lǐng)各思退路。大將軍有意勸降宋謙,此江東老將也,子魚可願前往北山與宋謙一敘?”

周魴出列,洋溢笑容,又深吸一口氣:“下官願往,只是宋文信系江東老人,不知該如何許諾?”

“他若舉北山之衆(zhòng)來降,封侯食邑千戶,拜爲(wèi)將軍。”

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八章 文字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zé)任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八十章 糧食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zhàn)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xiàn)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xù)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wèi)先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jié)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yán)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fā)制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yún)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二十六章 戰(zhàn)後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十八章 先登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三十四章 豬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fēng)口的姚氏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二十六章 戰(zhàn)後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jù)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六十二章 戰(zhàn)江陵五
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八章 文字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zé)任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八十章 糧食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zhàn)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xiàn)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xù)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wèi)先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jié)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yán)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fā)制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yún)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二十六章 戰(zhàn)後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十八章 先登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三十四章 豬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fēng)口的姚氏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二十六章 戰(zhàn)後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jù)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六十二章 戰(zhàn)江陵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封丘县| 青州市| 盐池县| 遂宁市| 微博| 新蔡县| 西畴县| 大埔区| 弋阳县| 阳朔县| 东乌珠穆沁旗| 长寿区| 三门峡市| 清丰县| 红桥区| 长海县| 襄汾县| 盐山县| 阿图什市| 成武县| 云梦县| 大石桥市| 民权县| 彰化市| 镇巴县| 成安县| 屏东县| 卓尼县| 大名县| 永胜县| 呼伦贝尔市| 罗城| 荆州市| 渭源县| 洛南县| 太湖县| 介休市| 肃宁县| 哈巴河县|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