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

招降江東是肯定要招的,怎麼招,具體什麼條件,這些需要劉備回來拿主意。

具體尺度的把握,各人心裡也有一桿秤……可這麼大的事情,也只有劉備能來做主,也只有劉備能把江東帶來的收益分配圓滿。

這個提案沒必要深入討論,你說的越多越全,把劉備要做的說完……對你有什麼好處?

因此關羽兩個提案,重點還是鄧國封邑改易爲南???。這一改,還會帶動唐公主的封邑更改,作爲對稱,她也可能也將獲取實質(zhì)的封邑。

就封邑改易一事,田信啓程回荊州前就有相關書信,由關姬轉(zhuǎn)交關羽,已在高層小範圍討論過,也到了劉備許可。

改易是肯定改易的,可牽扯的人力、物力需要交割乾淨。

議案討論前,關羽先定基調(diào):“當年孝先欲革新兵制,徵得陛下同意,才創(chuàng)立北府。爲方便孝先養(yǎng)軍,施行府兵制度,才假借公主封邑之名,授陳國實土。孝先建功於東征、北伐,屢有增封,纔有如今鄧國千里疆域?!?

說著扭頭去看田信:“孝先,我之言論可有不妥?”

連自己女兒封邑都黑,田信還能說什麼:“正如大將軍所言?!?

關羽又問:“士衡公也是當年親歷者,可證真假?!?

龐林微微頷首:“確有如此說法?!?

關羽纔看向一衆(zhòng)侍中、議郎、各種議事大夫:“因此,鄧國改易,有國土疆域、人口、物力、北府四方面要詳細議論。首是疆域人口,經(jīng)陛下屢次酬功加封,鄧國已有南陽之半,足有十八城,戶十三萬,其中北府兵戶五萬。”

“南海郡有七城,有口三萬五千戶;缺少十一城,四萬五千戶。諸公,以爲該從何處割補?”

“大將軍,陳公轉(zhuǎn)封南海,路途遙遠,恐不利於治理封國,及統(tǒng)轄北府之衆(zhòng)?!?

這時候宗正卿劉豹開口:“本官以爲,嶺南荒蕪偏僻之地,不應改易南海。零陵、桂陽二郡,及江夏郡皆是佳選,諸公以爲如何?”

見改易目標要變,關羽糾正:“鄧國改易南海,乃陛下首肯之事。若諸公以爲南海不妥,欲另改他地,就非我等能議,應請陛下裁定?!?

劉豹皺眉:“南海偏遠,中土有若變故,待陳公來時,必有延誤?!?

作爲劉協(xié)許昌朝廷的漢家議郎、陽泉侯,劉豹追隨劉備以來,該有的見識還是有的。

現(xiàn)在吞併江東,與魏的戰(zhàn)爭容不得失敗。

他目光掃一眼朝堂,關羽是不可能再出徵了,在座的將軍裡,龐林是田信的護軍出身,沒有較硬的戰(zhàn)功;而衛(wèi)將軍趙雲(yún),讓趙雲(yún)守禦方面,可保方面無憂;讓趙雲(yún)去打仗,能保證不敗……但勝利,有些懸念。

以現(xiàn)在漢魏之間的形勢來說,漢軍的不敗,就是敗;魏軍的不敗,就是勝利。

朝外的張飛、馬超,都很難充任決戰(zhàn)統(tǒng)帥。

將心比心,誰願意離開中原花花世界,去嶺南不毛之地?

這肯定是田信的避禍之舉,都已經(jīng)提出,朝廷只能答應??呻y免的,這種事情輪到自己頭上,自己也會失望很久……也就別指望接下來的戰(zhàn)爭裡自己出手。

自己都如此負氣,田信怎可能心平氣和接受改易?然後又充滿幹勁的來北方統(tǒng)兵?

漢軍現(xiàn)在很尷尬,缺少一名代替關羽、田信的決戰(zhàn)指揮者。

這跟北伐歸來時的規(guī)劃很不同……誰也沒想到關平會敗的那麼慘,誰也沒想到滿寵一把火會燒掉江東的士氣,而燕王劉封的自盡,更加速了漢軍的兵權危機。

劉豹的擔憂被關羽忽略,不做迴應。

難道沒有田信,還打不贏一場關隴決戰(zhàn)?

關羽是真心不想讓自家女婿沾染勝利,勝利越大,漢內(nèi)部的危機就越強烈。

需要營造一個平靜的過渡期,把田信封到南海去,自能平穩(wěn)過渡。

關羽目光觸及,撤掉軍職擔任中大夫的郭睦開口:“可並蒼梧郡於南海,如此有城十八,戶也近有八萬戶?!?

這些戶口是士家、江東統(tǒng)治時期的版籍數(shù)據(jù),肯定有各種原因造成的縮水。

交給田信來治理,三年間,這八萬納稅的戶口最少能翻一倍。

誰都知道郭睦額頭寫了個宋字,這樣一來封國疆域、人口問題解決,就剩下物力、北府方面的交割。

北府是個編制,隨時可能更換個名稱,換個名目繼續(xù)存在。

田信不願意交出北府兵,那朝廷只能拿走北府番號、編制;北府兵將以陳國兵的番號繼續(xù)屯種在原地,甚至可能會追隨田信去開發(fā)嶺南。

所以北府兵暫時不需要動,唯一麻煩的是物力。

見討論到交割物力,等待許久的呂乂見機開口:“殿下,陳公交割鄧國封邑,可否補交麥城木坊、丹陽鐵坊遺漏稅金五億八千萬錢?”

五億八千萬,除以一百,就是五百八十萬個直百錢。

現(xiàn)在要鑄造這麼直百錢,大概需要三萬漢斤的銅。

撈不到這麼多現(xiàn)成的直百錢,弄三萬斤銅也不虧。

劉禪驚訝,第一次聽聞這種事情:“稅金?”

“正是,陳公麾下以物易物,逃避金市,令臣難堪由來已久。臣計算木坊、鐵坊三年以來產(chǎn)量,不計關稅,應有商稅五億八千萬。”

呂乂說完額頭貼在冰冷地板上,殿內(nèi)落針可聞。

劉禪看著這個常年玩伴,又扭頭爲難詢問:“孝先兄長如何看?”

“既要交割明白,這賬算清楚也好?!?

田信也回頭看劉禪,理解他的爲難,所以口吻平靜:“不過稅金有許多說法,可否容我詳細說明白?”

劉禪趕緊回答:“正該如此,兄長明言。”

“是,想來殿下與朝中諸公也知民間缺乏錢幣,升斗小民更是缺乏錢幣。故我所賣器械,皆由郡縣擔保,使百姓服役折錢。百姓農(nóng)閒時要服徭役,還要服我之工役,以役期衝抵錢幣?!?

“是故,我無錢,百姓也無錢,只有役期?!?

田信餘光察覺關羽的臉色黑了,也看到面前趙雲(yún)臉上笑容僵了,田信對趙雲(yún)露出個笑容:“例如織機一項,每臺織機折算一戶十年工役。每年工役除去徭役、農(nóng)忙之餘,約有六十天?!?

“這前後才一年時間,如今交割物力,每戶還欠我九年工役,合計五百四十天。今交割民戶於朝廷,太子,這工役該由我徵用,還是朝廷徵用?”

劉禪沉默了,農(nóng)閒時的工役,如果繼續(xù)由田信控制,這些人跟陳國國民、田氏部曲沒區(qū)別。

可如果由朝廷接手,那就要償還折算爲工役的錢。

此前百姓工役折錢抵充織機物價,雖然服役,可不管徭役還是工役,都是被官府組織起來在家鄉(xiāng)附近工作,或者平整土地,或者進行水利工程,最終獲益者依舊是當?shù)匕傩铡?

所以百姓樂於服役,樂於用工役折錢購買織機。

現(xiàn)在這個賬目置換後,等於朝廷出錢買了織機,再由百姓向朝廷以工期折役的方式賒買織機。

可朝廷沒錢,難道繼續(xù)由田信控制這些賒買織機的民戶?

再難道逼著百姓上繳織機、工具,把賬目強行勾銷……你敢逼迫百姓放棄財富機器,百姓就敢?guī)е依闲「镄胚w往南海。

亂世之中,農(nóng)民有一種流民趨勢,爲了活命和更好生活,對故土並無太重的眷戀情節(jié)。

見劉禪不語,田信又看呂乂:“既然呂君算出五億八千萬,以三十稅一來看,折算工役也就二十天。如今賒欠織機者一萬五千戶,交割於朝廷,每家尚欠五百四十天,減去朝廷稅金折役二十天,應有五百二十天。”

說著田信側(cè)頭去問龐林:“士衡公,當時每日工役折錢幾何?”

龐林不假思索:“當時我等要計較子錢利息,公上慷慨不與計較,故每日工役折錢二百。工役期間,公上提供食宿。”

“是啊,二百錢,兩個直百錢罷了,加起來還不如一個蜀五銖重?!?

田信見大殿裡幾百人靜悄悄聽自己算賬,也感到荒唐:“僅木坊織機一項,就有一萬五千戶,五百二十天,二百錢,合計應是十五億六千萬錢。這是朝廷應償還於我的,若不願,可徵收織機,銷燬於市,就此了賬。”

“另丹陽鐵坊賬目也需細細覈算,呂君可願再聽?若不願聽,我也明言,前後朝廷應予我近四十億錢。摺合四千萬個直百錢,也就二十餘萬斤銅。我也體諒呂君鑄幣工序繁複,不妨交割銅料,我也好鑄造器械。”

關羽臉始終黑著,用看死人的眼神看呂乂,忽視王連的祈求目光。

話都已經(jīng)說出口了,朝廷看著辦吧,要麼拿出四十億錢,要麼暫停改易。

整個荊州、湘州今歲的上計,撐死也就五十億錢的預算,這錢是各種稅租布帛、糧食折算來的總數(shù)據(jù);其中糧食一項還要另算,因此真正受控的錢幣……不到五億。

至於嶺南交州、廣州,整個前漢、後漢,這片地方前前後後才繳過幾個錢兒?

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zhàn)盔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二百章 遺憾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四章 孟達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zhàn)盔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diào)整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九十四章 議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zhàn)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shù)所在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三百八十章 調(diào)整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
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zhàn)盔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二百章 遺憾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四章 孟達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zhàn)盔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diào)整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九十四章 議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zhàn)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shù)所在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三百八十章 調(diào)整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景东| 仁化县| 贵阳市| 武夷山市| 尼勒克县| 铜鼓县| 比如县| 鄂尔多斯市| 恭城| 河源市| 洪雅县| 马公市| 新乡市| 榕江县| 凉城县| 滁州市| 大方县| 黔东| 通山县| 房山区| 江西省| 阜新市| 塘沽区| 专栏| 秦皇岛市| 临汾市| 阿城市| 呼伦贝尔市| 呼和浩特市| 巍山| 扶绥县| 公主岭市| 沽源县| 桐庐县| 富蕴县| 叙永县| 灯塔市| 渝北区| 中方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