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

度量衡的權重重新進行統一,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因地域交流困難的原因,所以漢有大畝、小畝之分,也有大石、小石之分,糧食也有重量單位,也有容積單位。

標準度量衡的‘權’重,則統一由朝廷中樞鑄造,以天平進行嚴格測量後,纔會下放郡國,作爲郡國一級的‘權重’標準。

季漢立國以來,各地區法律標準尚且沒能迅速統一,關於布匹、糧食的度量衡傳承已久,還能勉強使用,所以沒有必要花費巨大心思去做度量衡的統一。

不是不做,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民力休養兩三年左右,交易、商業需求增加時,纔會全面推動標準的度量衡。

現在先在關中區域推動度量衡的統一標準,確實有一點早。

按著預期,應該是冬季開始鑄造各種規格統一的標準度量衡器具,然後開春後推廣於郡、縣、鄉,在明年夏收、秋收時以標準度量衡進行結算。

可現在又不缺銅……魏平這些人交待的呂布寶藏就埋在昆明池裡……直接就是船載著沉到這座人工湖裡,正好方便昆明池邊的鑄幣坊就地取材。

度量衡不單單是影響民生的東西,更是一種象徵。

所以標準的度量衡工具,又叫做權。

己方與朝廷的度量衡工具,絕對存在誤差,哪怕同一套模具、同樣的金屬配比,依舊會存在‘誤差’。

這可比夏曆、漢歷的差別還要大,曆法差距還能相互換算解決,可度量衡之間的相互換算……豈不是意味著陳國的制度,可以跟漢的制度相提並論?

甩開朝廷單幹,肯定引發輿論譁然,會讓老丈人爲難。

田信多少有些爲難,正好陸議即將離開關中前往嶺南,田信諮詢此事。

沒有一個標準的度量衡單位,本身就不利於各處工坊合作;不像之前,主要木坊在麥城,鐵坊在丹陽,在一個坊間,使用一套度量衡就能完成工作的計量。

田信諮詢的問題,也讓陸議陷入爲難。

從理智上來說,目前己方領先朝廷一步進入休養狀態,那度量衡標準統一的迫切性也比朝廷那邊要高,提前推動度量衡的統一存在實際需求。

只要領先朝廷完成地區內的度量衡標準統一,那朝廷絕對不可能使用跟北府一致的度量衡標準,肯定有誤差。而朝廷的度量衡標準,又很難在北府控制區域內鋪展、推廣。

因此,等朝廷在各地區完成度量衡的推廣,就會形成陳制、漢制兩種對立的度量衡,從生活息息相關的度量衡上產生意識對立。

這個事情並不新鮮,王莽改制時就有各種區別於漢,讓士民無法是從的度量衡制度改動。

所以領先朝廷開始進行度量衡標準的統一,是很佔便宜的事情,新的度量衡權重可以參照現在流行、經過變化,受目前人羣認可的度量衡。

這樣推廣的度量衡,是貼合目前百姓實際生活的,利於推廣,也利於百姓接受。

爲區別北府,朝廷要麼保守一些,蒐集兩漢舊有的官方度量衡器具,重行推廣舊有的度量衡標準;再要麼激進一些,重新改造度量衡,制定另一套度量衡。

必須有別於北府,這是朝廷最大的執政、議政的底線和注意事項。

有點像惡意搶注,只要北府先動手,那被動的就是朝廷。

進而逐步引導,從度量衡的對立,發展爲意識形態的對立。

理智、道理上來說,惡意搶注度量衡是很佔便宜的事情;許多士民根本不清楚掌握度量衡標準一事意味著什麼。

都說神器更易,神器是什麼?傳國玉璽?

不是,是標準,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的標準,標準就是秩序。

然而目前沒人主動提議度量衡方面的事情,主要原因就兩個,一個是大家都很忙,沒工夫去招惹朝廷;一個是會刺激大將軍,造成田信翁婿之間的信任危機……這個責任沒人願意承擔。

朝廷是一個集體,絕對不能跟大將軍敵對,跟大將軍敵對,那今後宋公國、衛公國這兩股龐大的力量會積極支持丞相,不利於己方下一步行動。

所以要奉承大將軍,配合大將軍,把大將軍哄高興一點。

這樣大將軍退下來後,宋公國這股力量從感情羈絆上,從地緣位置上來說,都是親近己方的力量。

衛公國那裡可以進行各種遊說,保證其中立。

這樣一來,就能合關隴、荊湘、嶺南、揚州之力壓制丞相的益州、南中,這種劣勢情況下,以丞相的智慧,絕不會主動挑起內戰。

因此田信意動,也僅僅是心裡很渴望,卻依舊猶豫。

特意諮詢陸議,就是想借陸議之嘴,讓陸議經過江都時轉達給老丈人,讓朝廷早點動手,大家合力完成度量衡標準的重新統一。

畢竟北府休養的節奏比朝廷快,對標準度量衡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越早制定,對北府更有利。

還有廖立,如果老丈人因爲各種原因準備延遲、壓制度量衡相關的事情,那就到了廖立出場的時刻。

廖立目前在野,可如果論資歷,廖立是跟馬良、李嚴齊平的,比楊儀高,廖立發動輿論攻勢,可以嘗試跟少府卿楊儀一起制定度量衡標準。

如果依舊有人做阻撓,朝廷不願立刻推動度量衡相關工作……那北府只好撇開朝廷自己幹。

就算有了問題,也不是己方不給老丈人面子,這一點宋公國衆人也是能看得見,能想明白的。

陸議也只是爲難片刻,事情有輕重緩急之別,想明白各方面得失後,以對田信性格的瞭解,陸議不徐不疾反問:“公上已有心得,何復問臣?”

“唉……話雖如此,人苦無足,得隴望蜀啊,”

田信感慨,察覺陸議及周圍近臣神色有異,自知失言擡手輕拍自己嘴,莞爾做笑另言:“此事對大司農、少府皆有大作用,卿入江都拜謁大將軍時,也可與楊少府多多走動?!?

“是,臣竭力遊說楊少府?!?

陸議不敢做保票,現在的楊儀已經不是去年時的楊儀,少府衙署可以自己在郡縣設立分支機構,能從豪強那裡催徵山林湖澤礦藏開發許可的許可金,或者直接拿分紅。

有了錢,還有田信許可、支持的徵稅部隊也順利建立,能自己徵稅,還有自己的直屬武裝力量,楊少府的腰桿子自然也就硬了許多。

雖說少府衙署徵來的稅還要分給北府三成……可現在楊少府兵強馬壯,又得到大將軍的器重、支持,多少有了點別的想法。

有軍隊就能建立功勳,少府又在郡縣有分支機構,本身又有錢……楊少府的心思,越發不好猜測。

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四章 孟達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八十四章 蛹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四章 孟達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九十二章 勢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
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四章 孟達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八十四章 蛹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四章 孟達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九十二章 勢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顺昌县| 梁平县| 漾濞| 昆山市| 金山区| 新丰县| 庐江县| 大安市| 南华县| 荔浦县| 西宁市| 德州市| 元江| 沙洋县| 弥渡县| 独山县| 乌拉特中旗| 望都县| 光泽县| 肥西县| 尤溪县| 香港 | 名山县| 莱阳市| 沅陵县| 芦溪县| 青阳县| 招远市| 景德镇市| 达孜县| 平乡县| 赤壁市| 宣恩县| 多伦县| 抚宁县| 三原县| 安陆市| 望都县| 收藏|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