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

江都,左中郎將衙署。

姜維收到表兄楊先發(fā)來的書信,厚厚的一疊,裡面有三封他母親分次發(fā)出的書信,因中轉(zhuǎn)原因積壓在一起,由楊先一併轉(zhuǎn)發(fā)。

相隔三千里與母親保持書信聯(lián)繫……這在亂世中是一件奢靡的事情。

亂世中的書信,全靠往返的鄉(xiāng)黨攜帶,各方勢力只能維持公文的傳遞,對於私信家書之類的傳遞工作,則缺乏轉(zhuǎn)運的必要。

一連三封家書被中轉(zhuǎn)積壓,肯定是家裡有事情。

如他所料,第一封信是講的是過去一段時間裡天水發(fā)生的許多與自家有關(guān)的事情,比如丈量田畝,授田、撥發(fā)兩戶漢僮到家中聽用,協(xié)助打理家中田畝。

姜維家中也有部曲,寥寥十幾戶而已;但匯合其他姜家分支的力量,舉族湊出千餘武裝也非難事,再加上姻親、世交的盟友武裝,自然是多多益善。

所以豪強抱團、動員後,就能有一筆可觀的兵力;在平時,就是普通聚族而居的寒門小地主,單獨一家有三五十戶部曲,就可以自豪的宣稱自己是豪強一份子。

豪強武裝素來都是一個聯(lián)合性質(zhì)的武裝,是有首領(lǐng),與諸胡部族性質(zhì)類似。

按照北府的稅制,姜維家中的部曲是要繳納正常的口賦,也在服役徵發(fā)範圍內(nèi)。但撥發(fā)的兩戶漢僮不需要徵發(fā)口賦,也不需要爲地方官府服役……爲姜維家裡幫工、做事,就是服役。

這種漢僮普遍是立有功勳的諸胡家庭,已經(jīng)有了姓氏、名字,現(xiàn)在分配給姜維家中做幫傭,就是一個向漢人過渡的過程。

這個過程裡,他們的官方身份是白身,完成工作期限,他們將取得漢籍,享受漢人的待遇。

凡是家裡有擔任官吏的,都會根據(jù)優(yōu)先度不同,得到符合品級的白身漢僮。

也只有這樣的家庭,才能教授白身漢僮基本的文化,加速他們?nèi)诤稀w化、

作爲立有功勳的白身漢僮,他們已經(jīng)渡過了最艱難的競爭時期,自然會積極學習漢家風氣,努力從服飾、行舉、口語習慣等等方面與過去做一個徹底的分割。

正常的漢人或許會隨意穿戴胡人服飾跟著跳舞什麼的,這類身份發(fā)生躍遷的人,會很忌諱這類涉及文化的東西。

姜維母親第一封信裡講的就是家裡兩戶白身漢僮的各種事情,分配兩戶白身,是因爲姜維官拜正七品左中郎。

就郎官體系來說,姜維晉升的速度太快了……

郎官有正八品虎賁郎、羽林郎、左郎中、右郎中,五官郎中;再高是從七品的虎賁中郎、羽林中郎、左侍郎、右侍郎、五官侍郎;最高的正七品的虎賁左右僕射、羽林左右監(jiān)丞、左中郎、右中郎,五官中郎。

還有從六品的虎賁左右陛長、羽林左右監(jiān),正六品的議郎。

五品爲邊郡長史、郡尉、校尉、都尉;四品是郡守、國相、中郎將、雜號將軍;三品是州三司佐貳官、名號將軍;二品是三司正官、重號將軍、九卿;一品則是三公、重號大將軍、大司馬。

雖有品級之別,可具體職務的俸祿還是跟漢制一樣。

說個小知識,明朝縣令的俸祿折算糧食後,跟兩漢縣令、縣長的糧食俸祿持平。

姜維半年時間晉升爲左中郎,在非戰(zhàn)爭時期是飛昇,可比起戰(zhàn)爭時期升官的那些人來說,也不算扎眼。

地方舉薦的孝廉要經(jīng)過考覈,考覈成績優(yōu)秀的,進行擢升任用,姜維跨過左郎中這一級,直接任命爲左侍郎。半年時間升一級爲左中郎,在天子腳下也算不得多大的事情。

偌大的都城內(nèi)外,品級比姜維高的太多了。

只是以左中郎外放,起步就是大縣、名縣的縣令,而非偏遠小縣的縣長,或縣尉之類。

從目前漢室朝廷設(shè)計的晉升體系裡,與田信同齡的姜維已經(jīng)站在了起飛的風口。

哪怕沒有軍功,姜維三十歲時也能升到大郡郡尉、小郡郡守的位置。到了這一步,就得排隊慢慢等機會了,還要給各種插隊的傢伙讓步。

作爲章武四年這一批孝廉、郎官裡的領(lǐng)袖級別人物,姜維從年號上來算,是先帝舊臣……在同批郎官裡,又是年齡最小的,他的存在已如黑夜裡的璀璨燈火,讓人無法忽視。

更讓人無法忽視的是,姜維還未成婚。

可惜因爲衆(zhòng)所周知的原因,整個大漢朝野各家都沒有適齡、代價的女子;倒是小寡婦有很多,可明顯不適合與姜維聯(lián)姻,只適合與軍中提拔的軍吏進行聯(lián)姻。

身爲同年郎官裡的領(lǐng)袖人物,加上十二三歲就繼承父親留下的部曲,早早開始吃魏國的俸祿……所以姜維不缺做官的經(jīng)驗,更不缺氣質(zhì)、禮儀。

他緩緩默讀母親的家書,心裡可以模擬出母親說話的語氣、神態(tài),只覺得暖融融的。

因爲直覺和智慧,他在翻開第二封家書時已做了心理準備,可還是被新的消息所震動。

主要講的是族裡伯父姜敘去山裡打獵時被山風一吹,中風腦卒,雖被隨從運到城裡,用盡了辦法,可還是沒留下一言半語。所以家裡有了繼承糾紛,讓族親們即傷心又憤怒。

只好請求官府裁決,按著陳公國的繼承法案,將姜敘的家產(chǎn)進行均分繼承。

均分繼承時,每個庶子、養(yǎng)子、義子能拿到嫡子、嗣子二分之一的財富。

姜敘家產(chǎn)一經(jīng)析分,部曲分割到八個兒子手裡後,八兄弟又因繼承紛爭有了矛盾,於是各自遷徙,大有不再見面的意思,最遠的一支因母家在敦煌,竟然去了遙遠的敦煌。

姜敘一家是妥妥的豪強,卻成了繼承法案第一個刀下鬼。

對絕大多數(shù)天水姜氏成員來說這是一個壞消息,他們原有、穩(wěn)固的核心領(lǐng)袖沒了。

對姜維來說倒是一個機會,今後有可能繼承姜敘的影響力,成爲天水姜氏的主枝。

消化這條消息後,姜維也沒有太多情緒,從治理國家長遠來考慮,打擊豪強是很正確的事情。哪怕挨刀的是自己近親,可又恨不起來。

隨後是第三封信,翻開掃一眼他就收了起來,又是母親催婚的書信。

唸叨他一個人身在京都生活不易,希望他不要太過挑剔,找一個健康、又能識字,能爲他操持家業(yè)的女人趕緊成婚纔是最重要的事情……哪怕這個女人拖兒帶女也行。

這種女人吃過苦,肯定懂得報恩,會努力照顧好自己兒子的生活起居。

用了許久時間,姜維才穩(wěn)定情緒,翻開表兄楊先的書信。

“韓城守將經(jīng)營瓜田二百畝,大熟,公上使船運瓜於各處。三戶一小瓜,五戶一大瓜,甜入人心。皆留瓜種,越明年,家家瓜果豐足。”

“我聞瓜種源自江都,朝堂英才濟濟,可有這般利民之舉?”

楊先話裡另有寓意,挖苦一句後,轉(zhuǎn)而說起正事:“馬使君擅自發(fā)兵七千,越境五百里擊敵,反爲所困,遺笑關(guān)隴矣。我聞魏主體弱神迷,恐不久於人世。伯約不妨出任弘農(nóng),以濟大事。”

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四章 孟達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五十章 計較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xié)的結(jié)果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八十二章 貓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zhuǎn)移支付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四百零六章 戰(zhàn)機所在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lián)姻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六百四十章 轉(zhuǎn)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quán)第九十五章 借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
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四章 孟達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五十章 計較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xié)的結(jié)果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八十二章 貓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zhuǎn)移支付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四百零六章 戰(zhàn)機所在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lián)姻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六百四十章 轉(zhuǎn)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quán)第九十五章 借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休宁县| 襄樊市| 天镇县| 康平县| 嘉义县| 罗定市| 历史| 思南县| 通州市| 北海市| 旬邑县| 吉林省| 望江县| 永德县| 忻城县| 商洛市| 友谊县| 庄河市| 乐亭县| 贡山| 高雄县| 华坪县| 邵阳市| 广水市| 吴川市| 兴化市| 特克斯县| 吴桥县| 泸西县| 乌恰县| 罗江县| 通城县| 皮山县| 紫金县| 顺义区| 田阳县| 枣强县| 衡阳县| 前郭尔| 沈丘县|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