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

譙縣,北接樑郡,馬超與田信已經連在一起。

馬超半夜中從睡夢中驚醒,大營冷寂安寧,他披一領羊裘大氅走出寢帳,見馬岱坐在篝火前烤肉,用餐。

察覺馬超出來,馬岱起身挪了半個身位,見馬超神色不寧,詢問:“兄長?”

“又夢到父親了。”

馬超落座,接住馬岱遞來的溫熱奶茶飲一口,喉嚨舒服許多:“父親呼喊著報仇……還夢到我與孝先提兵殺回冀城、上邽,將楊阜滅族。”

曹操殺了馬騰、馬鐵等二百餘人,涼州豪強則當著馬超的面,將他妻妾、子女一刀刀砍死在城頭。

可北府兵已經決定後撤支援宛口戰場,現在全須全尾跑回南陽,就已經奠定了未來的絕對勝利。

北府兵要撤,還通告左軍一起撤,望著包圍的譙縣,馬超心緒糾結。

這一撤,自己這輩子不可能再統兵,也不可能帶兵復仇。

現在回援中軍不存在任何可供攻訐、辯論的疑點,只要與中軍匯合,大軍安全退回南陽,那就是一場戰略上的極大勝利。

不需要殺傷多少魏軍,魏軍會自己打起來,或一鬨而散。

咕嘟咕嘟喝光杯裡的奶茶,馬超閉眼養神:“就此退軍,我不甘心。”

“兄長,陳公已髮長書於我軍,軍令如山,絕難更易。”

馬岱臉上沒有情緒:“我軍已立於不敗之地,此必孫權所不願見之狀。吳軍將出淝水,意在隔絕淮水,我軍唯有與北府兵匯合,走中原馳道返回宛口。今若躊躇不定,樑郡爲敵虜所佔,我軍休說破譙縣復血仇……恐將覆沒於此地。”

“我自知之,我如何不知!”

馬超苦惱沮喪,憤懣難平:“如此退兵,我實不甘心!”

“兄長,若歸路斷絕,我軍吏士多系降軍出身,你我焉有活路?”

馬岱壓低聲音:“全賴我軍連戰連捷,軍中吏士才傾心盡力。若是困頓受阻前路無望,吏士必懷二心,屆時如何是好?”

縱然能帶著嫡系騎兵突圍跑回荊州,建國以來如此巨大的敗仗,足以毀掉一切。

馬岱伸出手抓著馬超小臂用勁抖了抖:“兄長,你我已非壯年,今何必執念於舊人之事?兄長效力陛下以來,受爵趙公,光耀門楣與漢休慼與共,應知足了。也該爲家中新人做長遠打算,想來伯父復生,也會如此衡量。”

“是啊,你我已老了。”

馬超推開馬岱的手,攏了攏背上的羊裘大氅,目光遲鈍打量周圍,低聲嘀咕:“該知足了……可我不甘心。”

兒子、女兒的身影從面前閃過,早年遇害的子女已經模糊記不清楚。

馬岱又勸:“兄長乃當世虎將,朝廷豈能長久閒置?”

迴應馬岱的只是馬超的一聲喟然長嘆。

孫權上表內附的使者繞道彭城,正向曹植、臧霸轉達一同匡扶漢室的意願時,馬超主動撤圍,向北與田信匯合。

十八日時,北府兵爲前隊,三十二營新軍與願隨漢軍遷往南陽的四萬戶百姓在中,馬超斷後。

此時的宛口如同當年長阪坡,潁川、陳郡、樑郡、陳留郡早前逃竄來的百姓扶老攜幼,如溪流匯聚,終於在宛口匯合爲一。

每日主動遷移避難的百姓少則三千,多了五千。

沒有選擇,百姓會苦苦忍受;如果有選擇的話,百姓會用腳來投票。

從曹休丟棄舞陽防線時,從夏侯尚退避、丟棄郾縣防線時,潁川、汝南的百姓就開始向宛口撤離。

當地官吏止不住,不能撫民導致治內人口流失,是要追責治罪的,索性一些官吏也跟著百姓出逃,聰明一些的官吏會詐死,製造自己死亡的假象,混在逃難百姓羣體中向南陽遷移。

義陽郡的百姓更簡單,翻山越嶺向荊州遷徙。

整個中原,隨著田信、馬超千里行軍橫穿豫州,以及東漢皇帝新立,這前後兩起事件造成大範圍士民惶恐,紛紛加入逃難隊伍。

就沒聽說過漢軍殺良冒功的,只要碰到漢軍,漢軍總不可能坐視自己餓死。

劉備積攢三十餘年的好名聲,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裡得以兌現。

而新的兗州牧楊俊畏懼漢軍進擊兗州,正將各處屯田客、官府最近兩年抄沒的奴隸組織起來,向陳郡調動。

這些屯田客、抄沒的奴隸裡,許多人是因子弟、丈夫投降漢軍的牽連而貶爲屯田客、奴隸。

田信沒有時間去細細甄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人口。

宛口決戰隨時可能爆發,自己沒時間去拯救軍中將士的家屬,可也必須拯救。

楊俊如果不動手,田信會分兵進入兗州去解救降軍家屬。

好在魏軍主力集結在許都以西,許都以東還是漢軍說了算。

遷移人口對糧食後勤消耗非常大,唯一的好處是人口主動遷移,願意配合,有行軍積極性。

至二十日,田信抵達陳郡時,身邊已聚集七萬戶左右的移民,還有更多的百姓在趕來的路上。

“公上,陳郡膏腴之地,漢末之際各縣人口多近十萬口,乃昔年陳王劉寵稱雄中原之依憑。”

路邊休息時,張溫忍不住開口:“如今天氣寒冷,我軍糧秣轉運艱難,若戰事不順,我軍則有斷糧之險。臣以爲公上當稟明陛下,在陳郡施行軍屯,擴立府兵,且守且屯。待明年漢軍再出宛口時,自能席捲中原!”

糜竺精氣神不是很好,坐在一邊目光無神,徐州人跟著擁立劉協,這對他的打擊有些大。

徐州人聽王家、陳家、諸葛家的,不認糜家,也不認他糜竺。

龐林沉默不語,在陳郡落腳,現在還能來得及種植冬麥,這裡有魏軍廢棄現成的熟田,也能從兗州、徐州、青州索要過冬的糧食。

只要熬到明年春,以府兵制度下的生產積極性,陳郡或許能達到三十萬人口。

以田信治政的水準,以及領軍作戰的能力,三年內,陳郡可以生聚五十萬左右的人口。

繼續遷移,百姓幸苦是有目共睹的,組織新軍在沿途設立收容點,提供熱食、簡陋避寒的草廬,可百姓遷徙過程中依舊遭受疾病折磨。

“不,我軍屯留陳郡,曹丕、曹植、楊俊、孫權等人畏手畏腳,會聯合自保,成長遠禍害。我軍唯有退回宛口,孫權、楊俊之間必有爭鬥,曹植、曹丕之間也難善了。”

田信看著馳道兩邊扶老攜幼,背井離鄉的兗豫百姓,眨著眼睛:“再行五百里,我在葉縣、昆陽、魯陽安置百姓屯養。”

太多的人是奔著劉備名聲來的,不是因爲自己能征善戰,而是他們相信跟隨劉備,能過上好日子。

兗州士人喪心病狂重立劉協爲漢帝,引發了兗州寒門士人、百姓的極大惶恐。

不是怕劉備的漢軍打過來,而是怕魏軍打回來,到時候真的是血流成河難以善了。

想著楊俊幹下的好事情,田信有意無意看一眼隊伍邊緣跟著的郭奕,戴著斗笠白紗遮面,不時咳嗽幾聲。

總覺得楊俊這夥人做的事情,背後有郭奕的授意。

郭奕背叛曹丕的原因太簡單,也很直接,郭奕不想死的無聲無息,也不想病死,想找自己治病。

耳朵裡卻聽到遠近遷移百姓隊列裡的許多哭聲,田信側頭去看楊儀:“向留守長史郭攸之、留守司馬傅肜、陳相陸議發令,命北府留守兩番府兵出一番,由陸議統率,向宛口押運禦寒布匹。麥城、昭陽邑竭力籌措布匹,以八萬匹爲限。若不足,限發十萬石糧票,向民間兌換布匹。”

把陸議調到宛口,手裡握著八營北府兵,總能把張遼帶來的隱患抵消掉。

楊儀捉筆書寫,眉頭不展:“公上,此舉有邀買人心之舉,恐惹人非議。”

“我良心安,何懼有司非議?”

田信看著馳道邊的難民,長出一口氣,擡眉看灰白的天空,估算著落雪的可能性。

一場大雪,遷移的百姓最少也要凍死十分之一。

若還留在中原,如果魏軍向東平叛,魏軍若是打瘋了,鬼知道能做出什麼事情來。

也正是察覺這股龐大,不可遏制,日益壯大的移民潮,田信才放棄進攻曹植。

保護百姓退回荊州,使魏國分裂,這一戰就圓滿了。

也不需要重創魏軍主力,魏國都裂了,魏軍哪有不裂的?

就是不知道曹植背離後,曹丕會不會發瘋,如果發瘋,會做下什麼驚世駭俗打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章 嚮導官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九十三章 畫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章 嚮導官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九十三章 畫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禄丰县| 浦东新区| 黔西| 威远县| 嘉禾县| 桦甸市| 寿宁县| 广宁县| 辉县市| 嵊州市| 梅州市| 儋州市| 巩留县| 綦江县| 镇远县| 信丰县| 德庆县| 绵阳市| 吉安县| 辰溪县| 通山县| 衡山县| 信阳市| 泊头市| 霍山县| 东乡县| 芒康县| 辉县市| 长春市| 河池市| 高台县| 上栗县| 雷山县| 林西县| 阳东县| 方正县| 兴宁市| 河间市| 阿城市|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