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

春耕之後,漢軍會有所行動,魏軍也會有所行動,唯有孫權、劉封處於被動地位,以不變應萬變。

漢軍將發動局部戰役,魏軍也將發動局部戰役,目標正是太原郡的匈奴五部。

太原郡的地形……怎麼說呢,對匈奴五部而言如同一個大大的監牢。若匈奴五部敢作亂,幾乎很難逃走出塞,僅僅一個雁門塞就能堵死他們北出之路。

匈奴北部安置在定襄郡陽曲縣,這裡有個赫赫有名的亭,叫做霍亭,即霍去病出塞時的歇腳地。

這裡跟劉邦也有關係,據說解白狼山之圍後,大軍南撤經過這裡時才終於放鬆警惕。原因就是這裡南北一線,兩邊都是險峻山嶺,這種地勢下,漢軍的車騎步兵根本不怕匈奴合圍。

同時跟呂布也有關係,當年夏育、臧旻三路徵鮮卑全軍覆沒時,五原、雲中各郡的屯軍只能後撤躲避鮮卑報復,呂布隨父親五原守將呂良後撤,被安置在陽曲駐屯。

內遷的匈奴五部有五部王庭,北部王庭就在陽曲縣,開春時匈奴部族要麼四散於山野中放牧,或耕種,或爲漢豪強幫工。

自南匈奴開始,匈奴漢化深入,以至於如今匈奴王族改欒提氏爲劉氏,貴族普遍開始漢化,學習耕種、紡織比比皆是。

而欒提氏……還有另一個音譯,祁連氏。祁連山的祁連,匈奴王族以發源之處的祁連山爲氏族名。

可以理解爲趙城趙氏,韓城韓氏,秦邑秦氏。

匈奴王族更易欒提氏爲劉氏,在這個姓、氏還算分明的年代裡,也不算什麼大事。

兩漢魏晉之際,貴族、士族譜系傳承明白,誰傢什麼姓、什麼氏都是有根本可查的,很難冒篡。

不改姓,根據官職、爵位或經歷更改氏,也算社會風潮所在。

每個人都想創造輝煌,讓自己的輝煌烙印在子孫身上;所以馬超重開趙氏,是符合潮流時尚的。

欒提氏改劉氏,就是這一環境下的產物,本姓不改,改了一個更光榮的氏而已。

他們也有資格改,南匈奴衰敗直接因素就是當年夏育、臧旻、田晏三路討伐鮮卑;當時的羌渠單于與匈奴中郎將臧旻一路,戰敗時羌渠單于重傷,王庭直屬力量遭遇毀滅打擊,引發匈奴國人普遍不滿。

隨後就是如火如荼的張舉、張純叛亂,羌渠單于派長子右賢王於夫羅率軍協助漢軍平叛。

匈奴國人勞苦於軍役,另立單于攻殺羌渠,而於夫羅領兵在外始終無法迴歸匈奴,只能天天去求靈帝,請靈帝允許他回國。

結果於夫羅逗留雒陽時爆發了一輪又一輪政變,跑到河內又跟關東聯軍攪合到一起,可憐的一點匈奴義從部隊在袁紹、張楊之間的戰鬥中被消磨乾淨。

於夫羅死在外面,留在匈奴內部的弟弟呼廚泉被擁立爲單于;於夫羅的兒子劉豹成爲匈奴左部的左部帥。

呼廚泉去鄴城拜見曹操時,被曹操軟禁,現在呼廚泉轉移到洛陽。

匈奴五部除了劉氏王族擔任部帥外,還設有五部司馬,負責匈奴僕從兵役徵發工作。

因呼廚泉被軟禁留在洛陽,五部帥中就左部帥劉豹出身最高,故匈奴部族多有依附,有近兩萬戶。

除左部外,餘下四部加起來堪堪也就兩萬戶出頭。

其中安置於陽曲縣的匈奴北部只有四千餘戶,這四千餘戶及他們的奴隸們合起來不過六千餘戶。

這六千餘戶能有多少動員力?

時間足夠,頃族而出,能動員兩萬騎!

當幽並都督吳質率領萬餘精騎自雁門南下時,匈奴北部毫無反應時間,所有貴族被吳質擒捕,不做審問就以謀反罪斬首一切男丁。

從曹丕奪嫡爭鬥中勝出的吳質,見多了漢魏之際發生的清洗。

殺漢室舊臣、昔日朋友、同僚尚且不手軟,更何況所謂的匈奴貴族?

建安年間的大瘟疫,並不會因爲你是匈奴人就能放你一馬。

現在的匈奴五部也處於嚴重衰落期,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可以視爲引頸就戮。

徐晃沒打出的長驅直入,吳質打了出來。

匈奴王族、貴族成批被殺,匈奴部族、匈奴別部即附屬的雜胡、奴隸則被收編爲奴隸。

奴隸自然是朝廷的奴隸,哪怕赫赫有名的左部帥劉豹,也沒做出有效反抗,就被吳質抄擊王庭,隨同其他貴族男丁被一起處斬。

管你呼延部,還是獨孤部,都沒逃過吳質的摧殘。

一路凱歌,吳質不僅解決了隨時可能叛亂的匈奴五部,還給大魏增置了奴隸五萬餘戶。

這些匈奴、雜胡奴隸想要贖回自由,只能加入魏軍,以軍功贖身,贖回親族。

前後斬殺貴族男丁三千餘級,繳獲牛羊馬匹加起來一百二十餘萬口,吳質帶著這份堪稱完美的答卷回到洛陽。

不管有心算無心,還是消耗了魏國的外交信譽,反正吳質解決了困惑魏軍許久的問題。

五萬餘戶奴隸,最少能動員三萬義從騎士,以及兩三萬的奴隸兵;緩解了鷹山失利以來捉襟見肘的兵力劣勢,也振奮了各軍士氣;同時剝奪、繳獲的牲畜緩解了近乎枯竭的財政。

尤其是牛馬的繳獲,對農業的幫助是極大的。

這場勝利,也將給低靡的魏國士民注入新的活力、鬥志。

至於一夥信仰祆教的匈奴奴隸變成了大魏奴隸這種小事兒,自然不會被吳質在意。

風風光光回到洛陽的吳質只在意一件事情,皇帝究竟會拿什麼來封賞自己。

昔年四大密友,陳羣官居尚書令,司馬懿是御史中丞,朱鑠是中領軍,自己是幽並都督。

經此一役後,自己也該回中樞任職,什麼崗位適合自己?誰又會接替自己?

曹丕也在思索這個問題,特意爲吳質舉行招待宴會,除了中護軍夏侯楙、武衛將軍許褚沒來外,其他在職的領軍將軍悉數赴宴。

宴會上,吳質與大司馬曹真分坐左右首席,觥籌交錯漸漸喝開。

吳質酒酣,詢問:“夏公之威風,某遠在涿郡亦有所知。聽聞夏公舊傷發作,可有此事?”

坐在曹真那一排排序第三的車騎將軍吳班冷著臉拱手:“確有此事,此各方皆知之事。”

“唉……可惜不能領教夏公兵法。”

吳質輕嘆惋惜,笑著看曹真:“大司馬,某家中優人新編一戲頗爲有趣,可願同賞?”

曹真笑著應下,隨著一班舞妓退下,一名身高只有五尺餘,長得圓滾滾一臉喜相的優人抱著小鼓走來,走路姿勢左右搖晃,又因腿短、頭圓而大顯得笨拙可笑,引發席間將軍鬨笑不已。

曹真與身邊坐著的朱鑠也是呵呵做笑,優人就是活躍氣氛的。

只是這優人故意一本正經落座後,輕拍小鼓,一人分飾兩角,說唱起來。

話題就一個,肥與瘦。

曹真坐在那裡猶如一堵牆,身邊朱鑠彷彿還沒曹真胳膊粗,對比鮮明。

坐在他們兩人對面的吳質彷彿沒看到這兩人,認真聆聽優人說唱,不時暢快做笑,飲一口酒稱讚,彷彿目中無人。

吳班看著眼前這一切,面容無一絲情緒波動,環視左右神情各異的將軍,心中倍感荒唐、淒涼。

曹真忍不住,拿起酒杯砸向優人,嚯的起身怒容:“某宗室重臣,豈可受此屈辱!”

吳質也嚯的起身,按劍大罵:“我爲陛下出謀劃策無有不中,出鎮河北三州平靖!回師雒中令匈奴滅種!爾爲宗室重臣,又有何作爲!又有何顏面與我作色!”

朱鑠起身拉住怒氣衝衝的曹真,就對面吳質堆笑:“季重,大司馬醉酒失態,非是有意衝撞。”

吳質目光落在他臉上,喝斥:“此我與曹子丹之事,幹汝何事!還不坐下!”

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九十二章 勢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
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九十二章 勢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桐乡市| 辛集市| 新巴尔虎右旗| 萨嘎县| 渭南市| 浦东新区| 来安县| 义乌市| 东乌珠穆沁旗| 襄垣县| 兴义市| 靖安县| 新津县| 紫金县| 青州市| 阿克苏市| 三台县| 乾安县| 礼泉县| 遂川县| 德保县| 皮山县| 资源县| 安康市| 枝江市| 墨竹工卡县| 满城县| 竹山县| 合水县| 宁晋县| 灌云县| 凭祥市| 眉山市| 大埔区| 阿坝| 新田县| 永城市| 锦屏县| 台前县|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