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

鄧國,冠軍邑。

第一批受田信徵召的工匠、府兵隊伍攜帶家事已向鄧城集結(jié),隨後將乘船向嶺南遷移,包括孟達手裡配屬的工匠團隊。

猶豫再三,孟達一把火燒燬倉儲。

火焰騰空,菸灰飄落。

孟達仰天長嘆不已,很是失落。

沒了丹陽鐵坊的傾力支持,也沒了四周不要本錢的木料供應(yīng),即便把研究出來的木軌、車廂技術(shù)上交大漢,又能有多大作爲?

懷著某種積壓已久的怨氣,孟達將一年來的積累付之一炬。

待夏侯俊奉令前來傳詔時,看到的只是一片白地,種種大家期望的新式戰(zhàn)車、車輛都沒一點蹤跡。

孟達走丹水回江都,途徑丹陽邑。

丹陽邑以一種意料之中的速度在衰敗,往來運輸?shù)拇b少了,碼頭與匠坊之間土路上也長出了許多頑強雜草,丹陽邑軍糧製造、軍服制作產(chǎn)業(yè)也陸續(xù)轉(zhuǎn)移到鄧城,這裡人口益發(fā)稀薄。

船隻暫做停泊,夏侯俊陪孟達在碼頭散步:“朝廷對孟公寄以厚望,今卻失火燒倉,恐孟公難以交代。”

“朝廷即對我寄以厚望……怎不見朝廷所撥工匠、錢糧?”

孟達雙手負在背後,姿態(tài)從容:“自我研製戰(zhàn)車以來,所用木料、銅鐵、工匠皆出自鄧國。我太僕寺名下連一座牧場、林苑都無,何處自籌錢糧?此巧婦難做無米炊也,朝廷若有詰問,我自以此相答。”

夏侯俊遂不語,只是陪著孟達散步。

雖不知道孟達到底研究出來什麼,可也有相關(guān)傳聞,似乎是一種能高效率運輸軍糧的戰(zhàn)車。

有巧奪天工之妙,比鄧國生產(chǎn)的獨輪車更爲靈巧。

具體怎麼樣,也只有寥寥少數(shù)人知曉。

可現(xiàn)在北府分批次南遷,也就木坊、鐵坊還有許多訂單需要交付,不然已經(jīng)加入遷移序列。

越早遷移到南海,就能越早恢復(fù)生產(chǎn)規(guī)模。

船過鄧城時,揚武將軍孟興前來送別。

父子兩人在碼頭涼亭裡用餐,孟興不解:“父親何故燒燬所存器械?公上即留器械,就無藏匿、自珍之意。”

“我非是爲陳公考慮,而是慮北伐。”

孟達冷靜分析:“本以爲北伐關(guān)隴建功,會由陳公接任關(guān)中都督,總理軍政。那樣,爲父這太僕卿正合適。可看朝廷舉止,陳公遷往嶺南避嫌,恐今後我這太僕卿也會由丞相、宋公親近之人接替。”

“既如此,又何必上供軌車建造法?”

孟達說著用手捏著小茶盅飲茶,可能是生氣,手捏住小茶盅時略有哆嗦。

己方預(yù)定的關(guān)中都督?jīng)]了,那關(guān)隴的牧場也就談不上全面控制。

與田信一起造福鄉(xiāng)梓的夢想就此破碎,田信對未來的規(guī)劃因吳國請降而改變,那自己的也不得不跟著變。

把軌車建造法藏在腦子裡,就有跟朝廷談判的底氣。

如果軌車樣品落到朝廷手裡,那還要自己這個不聽話的太僕卿做什麼,換一個更順手的豈不是更好?

軌車利潤之大,足以顛覆天下格局。

如此重要的東西,孟家守不住;必須拉上足夠多的鄉(xiāng)黨,圍繞著田家,才能被大夥共享。

可吳國投降,徹底改變了天下形勢,也改變了大漢朝廷內(nèi)的格局。

看著傻乎乎的兒子,孟達飲茶自酌,思索回江都述職可能遭遇的各種詢問。

軌車技術(shù)必須掩藏……其實這對自家也沒什麼用,卻對天下形勢、格局有極大影響。可以通過對軌車製造、控制,來編織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網(wǎng)絡(luò)、集團。

這個鄉(xiāng)黨親緣爲紐帶的集團,核心自然是田氏家族,孟氏家族可以成爲內(nèi)環(huán)。

可惜吳國不經(jīng)打,自己降了,己方規(guī)劃已久的關(guān)中都督?jīng)]了,自己編織一個集團的立足點也沒了。

既然都沒了,還要軌車做什麼?

懷著私心,以及失落、憤怒,孟達一把火燒到了劉備的心頭。

雖不知軌車概念,可言語中也有一些流傳,只是因爲發(fā)音的原因,軌車在情報中記錄爲‘鬼車’。

傳說四匹馬可以拉載的鬼車可以裝載五百石軍糧,一鬼車可以裝載一隊甲兵快速行軍。

而且鬼車還能前後相連,一次據(jù)說能運輸一個營的甲兵。

可孟達竟然一把火將鬼車燒了,究竟此前是放出謠言惑衆(zhòng)欺人,還是故意使朝廷難堪?

又細心想一想,四匹馬馱運軍糧,至多也就八石;若是拉車,也就能運三四十石。

到底怎樣的車,竟然能裝載五百石,還能被四匹馬拉著?

越想,越覺得這是孟達譁衆(zhòng)取寵之伎倆,突然一把火燒乾淨,也就是消滅證據(jù)罷了。

這種現(xiàn)象很常見,向朝廷獻祥瑞的奏表也有很多,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能發(fā)生。

孟達這裡製造鬼車,被陰兵燒倉這點奇異故事還算是有理有據(jù),有因有果,能讓人信服。

劉備不跟孟達計較鬼車一事,卻有別的事情要計較。

待孟達抵達江都後,劉備召見,詢問:“卿與孝先相善,素知孝先爲人。今孝先說北伐非三年積蓄不可,說錢糧需三年之積,民心亦需三年?這民心三年,如何做解?”

“臣以爲陳公所言民心,是爲荊揚二州百姓。自交戰(zhàn)以來,吏士破家淪落者比比皆是。今江東歸附,吏士重聚家室,重操生計,最少需要三年。”

孟達穿黑亮蜀錦衣,頭戴進賢冠:“也在生聚兩淮百姓,兩淮、中原百姓求存亂世,多避居山林、湖澤之中。朝廷休養(yǎng)三年,淪落山野江湖之民紛紛來歸,編戶齊民,可得許多徭役。如此,江東錢糧轉(zhuǎn)運至兗州,有專人也,無需另發(fā)徭役。”

稍稍停頓,孟達又說:“大義在漢,我軍重聚營伍,如使臂轉(zhuǎn)。魏人詭詐上下相疑,其兵易散,實難重聚。故我休養(yǎng)三年、五年,朝廷有所徵,大軍頃刻復(fù)聚;魏軍休養(yǎng)愈長,其勢愈散,兵力衰竭難用,自非我軍敵手。”

魏軍動員力不如己方,這是肯定的事情。

劉備聽著覺得有理,就說:“大司農(nóng)王文儀已赴江東,其奏表中有言,說是據(jù)有江東府庫,我軍可得一歲收益。孝先又言之有理,朕以爲我軍應(yīng)有三歲之積。”

劉備臉上沒什麼笑意,親兒子劉封自殺後,就無什麼笑容了:“朕欲施行虛實之計,贊同孝先三年積蓄北伐之論,以欺瞞曹丕。卿乃孝先鄉(xiāng)里人,可往見孝先,使孝先一同施計。”

“具體也要看明歲府庫積蓄,若風調(diào)雨順府庫充盈,那就施行此計,伐賊於不備之際。若是府庫不足,就依孝先,生聚三年!”

他都這麼說了,孟達也只好就勢下坡,領(lǐng)命前往湘州茶莊拜訪田信。

皇帝回來了,這個有名無實的太僕也沒意思,最好換一個實權(quán)崗位。

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八十五章 心結(jié)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quán)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四十三章 關(guān)姬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三十四章 豬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quán)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七章 夷營督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五十章 計較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zhuǎn)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jù)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yīng)對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
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八十五章 心結(jié)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quán)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四十三章 關(guān)姬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三十四章 豬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quán)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七章 夷營督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五十章 計較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zhuǎn)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jù)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yīng)對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霍邱县| 荔波县| 酒泉市| 洞口县| 新乡市| 乌兰察布市| 甘孜| 道孚县| 嘉义县| 宁津县| 景宁| 奉新县| 镇坪县| 福清市| 慈溪市| 丽江市| 凤山县| 内乡县| 穆棱市| 永新县| 丹凤县| 晋中市| 始兴县| 申扎县| 安多县| 红原县| 当雄县| 榆林市| 新化县| 乌鲁木齐县| 永福县| 龙州县| 疏勒县| 米易县| 会泽县| 鹤庆县| 峨眉山市| 治县。| 静安区|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