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

令關羽頭疼的北府鹹魚事件還算好處理,事情也勉強有解決的辦法。

就按裴俊的說法,對鹹魚事件進行常規化處理,以鹽鐵專營爲由禁止鹹魚銷售,如果無法禁止,就降低鹹魚的含鹽量。

起碼,不能現在這樣一條鹹魚用幾斤鹽裹著運輸……

事情也不能拖延,派遣專人前往南陽進行正式通告。

關羽提筆書寫兩封信,一封是邀請關姬帶外孫來南陽一起守歲,一封則關係鹹魚事件,遣從事中郎胡班去送信。

裴俊送胡班出行,細細囑咐:“長公主怒火至今未消,伯序兄此去南陽,當以慰問、走親爲主,兼帶捎信,其中主次不可顛倒?!?

胡班神情莊重,眉宇間有愁意:“長史勿慮,其中輕重下官明白。只是下官擔憂長公主拒而不見。”

如果真的拒而不見,強闖鄧邑城……被亂箭射殺絕非玩笑。

裴俊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拍拍胡班的肩膀,大概是示意他隨機應變,不要強硬。具體胡班能領會多少,只能看機緣、悟性。

胡班這裡領了從騎護衛著北上,槐裡侯田睿則來到大將軍府,磋商婚期。

關羽與田睿會面就隨意許多,一起在內宅用茶……今年秋季的時候,關羽已遣人去湘州收集茶樹,也準備置辦更多茶莊。

如果再不動手,湘州的那些土人,非把田信、關興茶莊範圍外的茶樹紛紛砍光不可。

茶葉的暴利正爲朝野所認知,王連在江東抄家時,主要精力就在各種產業的復興之上。只是許多技術工人普遍是孫氏、江東文武的部曲、家奴,因此這些人已經被篩選一次。

在張溫、諸葛恪以及江東降臣的配合下,這些寶貴的技術工人並沒有落到王連手裡。

除了部分陶瓷工匠送給了李嚴,餘下工匠分別調派到南陽、武昌夏侯國,以及走海路去廣州南海國。

而茶作爲一個新興產業,並不依賴原有的技術傳承,所以王連在會稽、吳郡置辦了許多小茶莊,已經圈地,漸漸發展經營即可。

只是丹陽郡守諸葛恪處處頂撞王連,又積極推行三光道、瘟神道去懷柔丹陽山民。

諸葛恪帶頭朝拜瘟神廟,引導丹陽風氣,很快獲取了丹陽山民的信任……自孫氏入江東以來,丹陽山民終於拾起了對地方官府的信任。

有了彼此信任,那什麼都好說;不管是從丹陽山民中招募勇健僱傭軍,還是勸說山民到平原定居,編戶齊民……都方便了很多。

因諸葛恪勸說下山的丹陽山民數量與日俱增,諸葛恪對丹陽郡的掌控力也不斷高漲。

這種情況下,諸葛恪在山民配合下搜尋茶樹,就地或尋找合適地址建立茶莊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丹陽有了自己的掌控的茶莊,哪有道理白白讓給大司農府的道理?

揚州地區如此,關羽原本就有兩座茶莊,現在繼續擴建;益州丞相府也經營茶山設立官營莊園……對茶葉的生產資源爭奪,大半年的時間裡已經完成最初的跑馬圈地,今後就看彼此的經營手段。

爭奪茶葉生產地的過程中,最讓王連惱怒的是江東降臣的陽奉陰違。

江東降臣在這個詭異的時代裡,頗有些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聽朝廷的,還是去聽最能打的。

шшш ?тTk án ?C○

不管是朝廷,還是北府,惹怒任何一個,都能引來殺身之禍。

顯然,朝廷處置人的名義、花樣更多一點……可江東降臣還是言行不一,雖配合王連,卻處處敷衍了事,極大拖延了王連的工作進度。

以至於十月收齊江東一半的賦稅後,王連才乘押送錢糧送往江都的機會回來參加今歲年末的上計。

方方面面都有事情需要處理,現在全靠一個團結的中樞壓制了各處的問題。

一旦團結的局面瓦解,那誰都沒好處。

想要重整先帝積攢下來的局面,非得再花五年、一代人、兩代人的時間不可。

而現在,田睿又以老父病危爲由催促婚事,可這場婚事哪有那麼簡單?

最起碼,皇帝的婚禮得有一個名正言順的負責人操持各方面事務。而太常卿賴恭捲入費禕董允一案,已經被罷免,勒令返回益州老家閉門閒居,不準與外人交流。

選一個新的太常卿就能解決這個關係朝廷威儀、體統的事情,可目前誰合適?

老臣凋零了太多,青黃不接的問題終於爆發出來。

三公九卿、次卿的官位哪能輕易找半路入夥的人充任?

讓這些人上去簡單,讓他們下來可就難了。

這幾十年的戰爭裡,這些人的風骨已然盡顯,是真的不能相信。

前腳把這些人擡上去,後腳這些人就會思索進路、退路,能保持安靜當個木偶已經是難得的品德了……這些人絕對會搞風搞雨。

這是一種必然,不然等小一輩成長起來,這些人就得讓路。

他們一讓,今後可沒有青黃不接的隱患,一代接著一代,足以將這些臨時工的子子孫孫壓的死死!

因此,朝中公卿之位寧可空著,也不能濫竽充數,引狼入室。

可皇帝皇帝婚事這麼重要的事情,難道舊臣之中就找不到合適的太常卿人選?

有是有,可關中戰役的最終封賞還沒有確定,而太常卿這個十分榮譽,卻職權不重的卿位,顯然是一個很好的籌碼。

能用太常卿安置一個北府高級軍吏,簡直大賺;如果不給太常卿,就得給衛尉卿這個權利能大能小的要害職務。

九卿位置就這麼多,也是目前最適合安置北府高級軍吏的崗位。

其他州牧、三公、三孤之類的,顯然不適合。

關羽又不能對田睿細細講述太常卿人選、任命一事內外隱情,這種事情田睿應該有所覺悟纔對,應該體諒朝廷的難處、不便之處。

在一國之事面前,一家之事顯然是那麼的渺小。

田睿何嘗不知現在朝政的緊張程度,可老父病重隨時都可能離去,目前只是想完成最後的心願,早早把婚事落定。

可如果這麼一直拖著,難道不怕引發更大的災難?

神色不甘,田睿又覺得有些荒唐:“宋公,我家已去信關中,以孝先秉性,勢必星夜奔赴江都。若孝先來,此人倫大事卻不見一點溫情……我恐孝先不快。”

關羽聽聞皺眉,田氏給關中發信通告病情一事,他自有所聽聞。

可田信派遣的使者郤楫已經抵達江都,按著路程、時間推算,再把武關道的路況考慮進來。田信一定是先得到田氏家書,後派郤楫來江都參加年終上計,以及封賞談判。

談完後,會在新年大朝會時頒詔昭告朝野。

新年大朝會完成後,在春耕之前,完成皇帝的婚禮。

新年大朝會時,將會採取新的年號,在新年的年號裡,革新氣象,完成新的婚事,寓意也是很好的。

可田睿身爲人子,哪能顧慮這麼多?

心中難受,也不怕關羽不高興,語氣悲痛:“陛下即已下聘我家,理應給與尊重。若拖延敷衍,未免流於形式,朝廷不怕天下人恥笑耶?某爲人子,今父心願如此,若不能成,實無顏面再見世人?!?

“唉……”

關羽長嘆,給出一個準確答覆:“槐裡侯且寬心,這兩日我就與黃公衡議定此事。歲末前,太常卿必然履新?!?

皇帝的婚事不是簡單的工程,歲末前也不適合成婚;新年正月十五前是漫長假期,正好跑禮儀規程。

也就最多一個月,能把婚事辦妥。

如果拖到正月十五的大朝會時拜授新的太常卿,那麼婚事最快也要在二月十五前才能完成。

“謝宋公體諒,某銘感五內,不敢有忘。”

田睿起身鄭重施禮,關羽詫異起身要阻攔,就見田睿行了叩拜大禮:“唉,槐裡侯禮重了!”

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八十二章 貓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
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八十二章 貓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桂林市| 抚松县| 巴林左旗| 顺义区| 昭通市| 阿克陶县| 三门峡市| 闸北区| 水富县| 台安县| 建德市| 乳源| 沽源县| 绥芬河市| 天气| 堆龙德庆县| 余江县| 马山县| 红原县| 拉萨市| 麻阳| 鄂州市| 丰城市| 称多县| 沾化县| 雷州市| 福安市| 宜兰市| 潮安县| 永康市| 缙云县| 昌吉市| 安义县| 和田市| 台江县| 淮南市| 兰坪| 新津县| 洛浦县|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