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

“宛口之東,已成囚牢。”

田信領百餘騎出現在宛口戰場,身邊帶著李基,指著魏軍東二營、東一營所在說:“此爲砧板,我爲鐵錘,汝兄便是鐵砧上的銅豆。不僅汝兄所部,凡不受曹魏信賴之外軍,多會調入此處,以消耗我軍銳氣。”

李基眺望魏軍東二營上飄揚的一面李字戰旗,深深凝望,還是垂頭一嘆:“君上,我兄眷顧家室,絕非言辭能動。”

“既如此,你隨我再靠近些,看他如何迴應。”

田信也不強迫李基去勸降李緒,戰爭已經開始,漢軍磨刀霍霍而來,首戰要勝。

如果可以做選擇,各軍傾向於用刀刃殺出一場勝利,而不是以策反的方式取得一場乏味勝利。

這是中高層軍吏的一致看法,也是中低層吏士的普遍心態……誰都想要軍功。

哪怕是應徵來的輔兵,偶爾也會有擒斬敵虜的夢想。

好在關羽還能壓得住,不會出現拒絕魏軍投降的惡劣事情發生。

若是主帥壓制不住,極有可能出現拒絕納降,故意放縱士卒斬首建功的事情發生。

雖說首級軍功與俘虜的生口等值……可實際有很大不同,比如降軍的個人財物。

接受對方投降,那降軍能保住命,還能保住許多貼身財物;若拒絕接受對方的投降,殺死對方,那麼軍功含金量更高一些,還能得到對方的全部財物。

牛馬牲畜、鎧甲弓弩等軍器一類的戰利品是要歸公的,可許多小物件不在這個範圍內,也管不了。

當田信百餘騎靠近宛口長城一箭半距離時,就在淺淺,只能淹沒馬蹄的澧水河牀上飲馬之際,城牆上李緒拔劍揮動,鼓聲催發,弓弩箭雨朝田信這裡射來,箭矢紛紛揚揚落下。

守軍箭矢連發不停,田信沿著河牀後撤,去與上游水壩邊立營的馬超匯合。

戰馬顛簸,虞忠從馬具裡取出竹簡握在左手,右手抽出毛筆,毛筆在嘴脣捋順,他品嚐墨味兒,書寫:“夏曆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午前,公邀戰,守將李緒弓弩拒戰,敵吏士喪氣,箭矢無力。”

李緒望著田信身邊的弟弟,李基領著十餘騎,背後皆掛‘李’字背旗,更有一面營督級別的戰旗在,哪能認不出。

見田信退走,李緒對身邊軍吏高聲囑咐:“報捷!敵將夏侯信率輕騎來襲,我以強弓勁弩攢射,出其不意,彼無功潰走!我軍大勝!”

這場決戰的序幕就此拉開,第一戰將由馬超的左軍,與魏軍四品振威將軍閻圃交鋒。

隨著李緒報捷,他身後東大營守將閻圃、駐守葉縣的張遼,屯守摩陂的曹洪先後得到飛騎奏報。

這類飛騎,正以戰前佈置的速度、方向向舞陽的曹休、郾城的夏侯尚、許都的曹仁、雒陽的曹丕彙報。

也在今天,吳太子孫登率軍三千走汝水北上參戰,他已被名義上的丈人曹丕徵爲侍中,拜爲三品虎牙將軍。

閻圃是宛口防線東大營守將,宛口防線唯一的漏洞就在東部。

這是敵我皆知的事情,不是張遼不想補救,而是真的沒辦法。

補救的成本太過高昂,性價比很低,只能妥協。

自昨日北府八軍抵達宛口戰場,就在出現在馬超左翼,在這裡擋住張遼在葉縣的主力,充當馬超的西面屏障。

馬超的左軍已沿著澧水展開,逐次以火攻煙燻的方式拔除魏軍外圍土樓據點。

攻城器械也運輸到位,隨時可以對宛口長城東部防區發起攻擊。

張遼用閻圃來守漢軍首輪攻勢,曹丕很放心,曹休、夏侯尚、曹洪也都很滿意。

閻圃本人也滿意,馬超也跟著滿意。

就連關羽、劉備也滿意、放心,用馬超打閻圃,馬超極有可能打出最爲輝煌的致命一擊。

閻圃東部守軍先天防守劣勢,就因澧水上游握在漢軍手裡。

問題是馬超行軍速度有些慢,逼的關羽將田信所部派到前線,只能賭一賭運氣。

因行軍速度遲緩,現在澧水已被馬超阻斷,正積蓄水勢,跟後方田豫築壩擡高水深,方便己方小船、竹筏運糧不同。

馬超似乎純粹是要等洪水,想要借洪水衝潰宛口東部防線,以彌補他行軍謹慎而耽誤的時間。

水道本就是當下最爲高效的運輸手段,他阻截澧水積蓄水勢,倒也方便了漢軍的攻城器械、糧秣物資運輸。

只需要三五個人輪流拖拽,或者撐船,一船糧食或一竹筏的材料就能輕易運輸到前線。

後方歷水、比水在田豫指揮下分段蓄水,每個分段節點設立儲糧邸閣,以邸閣爲節點,紮下水壩積蓄水量。

這樣一來,李嚴從江陵走漢水向襄陽運輸軍糧,因爲漢軍水師的絕對優勢,李嚴的運糧任務最輕鬆。

而關平守衛襄陽,軍糧從這裡一分爲二,繼續往前線運輸,一部分走淯水運往宛城,供給劉備中軍日常消耗。

宛城屯有三十萬石軍糧,這是全軍前線最後的生命線,由劉備親自看護,是不能動的救命糧。

因淯水流量大,又在己方腹心,所以每月十萬石的軍糧運輸任務並不重;徐祚有許多輕型運船,宛城軍糧運輸由北府負責。

礙於陸議的降將身份,田信將這件事情交給留守長史郭攸之負責。

襄陽往前線的第二條軍糧運輸路線由田豫統率的南陽兵負責,走比水、歷水接入方水,直入方城大營。

前線大軍七萬,騎士八千之衆,每月軍糧運輸額度以二十五萬石爲最低限額。

不僅要滿足前線軍隊日常消耗,還要充實方城的儲糧,這裡也要儲備三十萬石軍糧,以作長遠打算。

田豫運輸壓力很大,既要防範魏軍、吳軍小股部隊破壞,還要保證軍糧能按時、按量輸送到前線。

手裡的兵力、人力有限,要麼側重於防守,要麼側重於運輸。

受限於人力不足,也就採取了一種折中的辦法,除了留下必要的機動部隊外,田豫沿著河道走勢選定節點,即是南陽兵營壘,也是屯糧的邸閣,也是蓄水河壩所在……也是南陽軍屯據點。

東征戰役裡南陽兵表現拙劣,這次在家鄉本地負責運糧,如果這個事情還幹不好,那南陽豪強兵團就可以徹底解散,換一個核心繼續重組。

田豫從比水運來的軍糧,到歷水後,因水淺就採取分段運輸,幾乎可以晝夜不停的往前線運輸軍糧。

歷水、方水河段邸閣相連,下游邸閣運來五六船糧食,運到本處邸閣正好也是水壩所在,採取人工裝卸的方式搬到水壩河面,這裡停泊空船,裝船後沿順水往上游邸閣繼續運輸。

白日運糧不入邸閣,一站站接替傳遞,只有入夜時,糧食會就近搬入邸閣進行保護。

根據水位落差,或三四里一個邸閣節點,或一兩裡一個邸閣節點。

所以漢軍有兩條運糧路線,前線將有兩到三個軍糧囤積點,哪怕方城的糧食被焚燬,大軍也能得到宛城的糧食供應。

再不濟,也能撤回宛城重整旗鼓,只要有糧食,現在的漢軍不怕任何規模的野戰!

算來算去,魏軍、吳軍還有己方……基本上是明牌打法。

除非曹操從土裡爬出來,作爲底牌,帶著亡靈加入戰場。

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二百章 遺憾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九十三章 畫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
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二百章 遺憾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九十三章 畫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醴陵市| 浦北县| 石家庄市| 安仁县| 日照市| 徐州市| 古交市| 清丰县| 侯马市| 诸城市| 崇阳县| 兴义市| 清苑县| 泾阳县| 遵化市| 安阳县| 麻江县| 墨竹工卡县| 微山县| 五指山市| 和田县| 九江市| 内乡县| 福州市| 天门市| 巢湖市| 汪清县| 广平县| 宝坻区| 广西| 渭源县| 南溪县| 永川市| 南丹县| 明光市| 吉木萨尔县| 拉萨市| 宜阳县| 临汾市|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