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來如風(fēng)雨,去如微塵。”

田信起身長嘆,仰頭看漫天雨絲,耳際是步夫人與孫家姐妹的哭聲。

起身出列,向劉備拱手:“陛下,孫權(quán)猖狂,已讓臣失手打死。”

劉備瞥一眼死不瞑目的孫權(quán),那邊步夫人已重新?lián)伍_青絹傘將孫權(quán)遮住,她低聲哭泣。

有些掃興擺擺手,問:“今孫權(quán)已死,江東歸附。孝先,當(dāng)初射箭書者何人?”

“不知,只有一句密語。或許已然殞命,爲(wèi)孫權(quán)所害。”

田信見一側(cè)幾個御史在提筆記錄,又側(cè)頭餘光可見己方陳國史官也在提筆記錄。

羣臣班列中,虞世方圓領(lǐng)緋紫衣袍坐在前排,是陳國臣子領(lǐng)班首席,察覺田信目光,主動起身取來一支筆,並從袖中取出奏摺空本。

田信捉筆書寫千古難句‘煙鎖池塘柳’五個字,劉永也起身上前來接住這道奏本,轉(zhuǎn)遞給劉備。

劉備細細閱讀,眉頭緊皺:“適才,觀孝先與孫權(quán)言語,似是孝先深謀,斷定孫權(quán)必叛?”

“陛下,臣非聖人,哪能料事於未然?剛纔不過是見鬼說鬼話,戲弄孫權(quán)。不想他恨我入骨,自尋死路。”

殺死孫權(quán),一種身心疲倦感襲來,田信拱手:“嶺南多事,容臣告退。”

“那……孝先珍重。”

劉備起身欲相送,田信也有些不捨得,扭頭去看謝夫手中拄著的方天戟,劉備也側(cè)頭去看。

謝夫?qū)⒎教礻偷教镄攀盅e,田信在手裡掂了掂,也捨不得,還是雙手橫握上前遞交到劉永手裡:“孫權(quán)背盟來襲時,我鑄方天戟抵禦吳寇。今孫權(quán)國滅身死,我留方天戟無用,且獻於陛下。”

劉永身子終究沒長開,抓不住方天戟,田信遂立在地上,由劉永扶著。

劉備望著方天戟,武臣班列的首席武臣是馬超,他也望著方天戟,又看看躺展在地,血泊漸漸散開的孫權(quán)所在。

馬超一雙眼睛左右轉(zhuǎn)動,分析著、思索著。

孫權(quán)有太多的死法,這種死法是超出劉備預(yù)料的,也不在田信計劃中,沒想到這這個人脾氣這麼壞。

不過死在自己手裡也算合適,沒讓劉備染血,不會繼續(xù)惡化孫劉兩個家族的關(guān)係。

田信臨走時打量孫家四姐妹,又看看孫權(quán)幾個小兒子,四姐妹中哭的最傷心的反而是孫權(quán)的養(yǎng)女,幾個兒子含恨望著他。

對此,田信只是搖頭笑笑,仰頭看天空垂落的雨絲,攏了攏兩肩狐裘,走了。

虞世方也引領(lǐng)陳國三司官吏起身,隨田信離去。

劉備後退兩步,坐在榻上,眼睜睜看著田信越走越遠,虎賁陛長領(lǐng)著兩名虎賁郎上前擡走方天戟,改由太常卿賴恭開始宣讀針對孫氏的封邑。

吳國太子孫慮受封歸命侯,食邑三千戶;上虞侯孫紹的兒子孫奉受封烏程侯,食邑兩千戶。另宗室中遴選十人,俱封爲(wèi)建寧亭侯,各食邑五百戶。

南中的益州郡已經(jīng)諸葛亮平定,改益州郡爲(wèi)建寧郡。

建寧亭侯,即封地、食邑由建寧郡提供的亭侯。

爵位制度也將逐步改動,今後除了縣侯有單獨的封號、食邑外,餘下鄉(xiāng)侯、亭侯以郡爲(wèi)封號。

孫權(quán)的諡號也當(dāng)場討論,由鴻臚卿擬定,今後孫權(quán)就是吳煬王故權(quán)。

孫氏族譜中對孫權(quán)的稱呼則是‘故吳煬王權(quán)’,日常口語簡稱‘故權(quán)’,剝奪孫權(quán)的姓氏,也爲(wèi)了跟今後叫孫權(quán)的後裔做區(qū)分。

故權(quán),即以前那個叫做權(quán)的人;不過,今後願意給兒子起名叫孫權(quán)的人,估計沒幾個。

江都碼頭,田信走來時,雨水漸收。

太多人都會遷移,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wù)。

田信登上運船眺望熟悉的江都南城,又看看沱江河灣裡停泊,前後相連的船幫,太多人捨棄了新建的家宅,要追隨自己去開發(fā)嶺南。

哪怕形勢惡化,跟帝國爆發(fā)內(nèi)戰(zhàn),也是下一代人的事情了,這一代人將享受嶺南來之不易的安寧、太平。

碼頭邊,夏侯氏族人、部曲也有序換船,作爲(wèi)一支千人規(guī)模的武裝,沒有田信的擔(dān)保,早就讓李嚴給收拾了。

夏侯彩頭戴白紗斗笠,顧盼四方,聽夏侯玄在岸上跟人談?wù)摗笠亍蛦枺骸鞍㈡ⅲ笠卦谀难e?”

夏侯徽不知道,一旁戴黑紗斗笠的曹綾開口:“在零陵縣東北,灕水、灌水交匯處。”

零陵縣在零陵郡的最西南角,臨近靈渠。

夏侯玄登船,對三姐妹說:“才問明白,麥城有七千戶將隨陳公南遷。”

“七千戶?麥城有戶數(shù)多少?”

“原有一萬三千戶,若非運力、沿途儲糧不足,或許會有更多人戶南遷。”

夏侯玄神色沉肅,這一批遷移的人口將近四萬人,其中孩童就有近萬。

繁華的江都尹,年初時人口稠密,足有二十萬出頭的戶數(shù);江都士戶隨關(guān)羽遷移到江東,這一下就沒了五萬戶,現(xiàn)在麥城也要南遷,又是一萬戶,再加上江都周圍軍屯的大部分衛(wèi)軍也要南遷。

雖不知多少衛(wèi)軍要南遷,但粗略估算,最少也該有十幾個營,一萬戶左右。

換言之,江都尹的生產(chǎn)人口沒了一半,還是繁華的江都、麥城人口,江都幾乎快要癱瘓。

偌大的朝廷,又需要龐大的人口進行服務(wù);原本由江都士戶承擔(dān),後來由衛(wèi)軍的軍士承擔(dān)許多徭役、工役,現(xiàn)在這些人都遷走了,誰來爲(wèi)朝廷提供各種服務(wù)?

江都士戶,是江都技術(shù)力量糅合的集體;原本還有軍士、麥城承擔(dān)這部分技術(shù)工作,現(xiàn)在都沒了。

朝廷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人手,需要各行各業(yè)的人員,光有官吏,能做成什麼事?

夏侯玄看到了一個空前空虛的江都,也看到了一個重新充實人口,百廢待興的江都。

對事態(tài)的關(guān)注重點不同,他思考片刻,感慨聲:“一葉知秋。”

周侯張紹也來碼頭邊送自己姐姐、姐夫一家,夏侯獻是陳國啓蒙字典的編撰之一,字典的編纂工作將在鄉(xiāng)邑完成。

現(xiàn)在的麥城只留下一部分不願遷移的人口,以及部分造紙工匠,他們將重複勞作,直到將儲備的生產(chǎn)資料耗光。期間關(guān)家、張家、朝廷少府的相關(guān)人員會隨同工作,以學(xué)習(xí)造紙技藝,能學(xué)走多少就看他們自己的機緣。

今後麥城造紙坊還將繼續(xù)運轉(zhuǎn),以生產(chǎn)技術(shù)要求相對較低的草紙、麻紙。

麥城那麼大一片桑園,又有沮水、漳水,自然是利於工坊運作的。

夏侯獻在另一艘船上,他望著夏侯氏宗族所在的船幫,心中無比的踏實。

麥城來的船隊裡,羊家兄弟三人再次分家,羊秘、羊衜、羊耽兄弟就在江都碼頭依依惜別。

只有老二羊衜、蔡貞姬夫婦會追隨船隊南遷去象邑,羊秘、羊耽兄弟則留在江都。

處於世家的發(fā)展理念,留下的羊秘、羊耽兄弟兩個只會有一個尋求出仕的機會。

如這樣親友道別的場景,發(fā)生在碼頭各處,俱是戀戀不捨,又別無辦法。

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zhàn)前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xiāng)情蘇則思歸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yīng)對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二十四章 彩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quán)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八章 文字第四十章 糜芳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zhàn)前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五百八十章 戰(zhàn)術(shù)重現(xiàn)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九十一章 易第二十三章 待發(fā)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zhàn)機偏移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zhì)的憤懣
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zhàn)前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xiāng)情蘇則思歸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yīng)對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二十四章 彩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quán)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八章 文字第四十章 糜芳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zhàn)前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五百八十章 戰(zhàn)術(shù)重現(xiàn)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九十一章 易第二十三章 待發(fā)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zhàn)機偏移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zhì)的憤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育儿| 南和县| 根河市| 无极县| 湾仔区| 康平县| 万全县| 肃宁县| 芦溪县| 灌南县| 永宁县| 大余县| 岚皋县| 扶余县| 石阡县| 喀喇沁旗| 合山市| 白银市| 宁安市| 济源市| 三都| 喀喇| 平遥县| 陵水| 额济纳旗| 厦门市| 平舆县| 峡江县| 仲巴县| 盐津县| 延长县| 吉木乃县| 缙云县| 安丘市| 江西省| 霞浦县| 新巴尔虎右旗| 荆门市| 珠海市|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