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

二月初二日,江都風和日麗。

廷尉府衙署,自己把自己軟禁在這裡的廖立正與老鄉蔣琬下棋。

半個月前諸葛亮完成麥城的調研工作回來後,就積極投入政務工作中,並沒有直接聯繫廖立,依舊把廖立晾著。

廖立也是要面子的人,哪能沒個說法就離開廷尉衙署?

而廷尉卿劉琰不時拜訪廖立之餘,就剩下蔣琬了。

再有最遲一個月,朝廷就要啓程遷往雒都;這是個龐大的遷徙工程,爲保證物資平穩供應,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因此朝廷要分批遷徙。

這次遷徙,更多的軍隊會遭到拆分。

既有吏士在駐地生活慣了,不願意追隨朝廷去雒都的;也有軍隊籍貫不同,要遣返原籍的。

更主要的是軍制不同,朝廷養不起這麼多的軍隊。

之前北府臣服,朝廷還能獲取州郡物資用來養兵。

可現在形勢不同了,北府不允許朝廷掌握這麼軍隊,自然會從財政上面著手壓制。

所以軍隊早日縮編,越利於朝廷減負。

目前朝廷縮減軍隊,就有探索、完善軍制的用意,這也是蔣琬屢次拜訪廖立的因由。

府兵制度是一種戰事制度,時刻要經歷戰爭,在戰爭的壓迫下,以及戰爭紅利的催發下,府兵制度才能保持健康。

可天下長治久安的話,府兵制度一定會腐朽。

所以府兵制度之外,要有另一種兵制做輔助。

這個兵制就是先秦、兩漢的徵兵制;只是這個徵兵制要重新確立細則。

徵什麼人爲兵,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問題。

給與兵士何等規格的政治待遇,是急需要重新探討、定位的大事。

按著廖立的看法,兵士兵士,兵自然是士的一種,或者是士的補充、預備成員。

所以未來郡國徵兵,要堅決貫徹原本就有的優選政策,不僅要從富戶、強戶、多子戶裡選,還要規定應徵家庭的最低固定家產和年收入。

即,家庭財產少於標準線,你連當大頭兵的資格都無。

要保證高於某個財富標準線的家庭,必須要服兵役。

怎麼提高軍人、軍吏的社會、政治地位,是北府現在一直頭疼的事情。

府兵基本盤已經固定,今後就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那一套;府兵是重要的入仕渠道,自有特殊的地位。

這種特殊地位不能氾濫,一旦氾濫,會形成更大的矛盾;所以府兵有上限,在府兵之外需要存在其他方式的軍事力量。

漢僮僕從軍是一種軍事力量,郡國徵兵也是一種軍事力量。

將徵兵的資格線拔高,只允許大戶、富戶、強戶子弟應徵;再佐以軍中教育、軍中選士,那徵兵體系內的兵士、軍吏自然會有較高的地位。

如果今後的國子監、州一級的大學只從現役軍隊中考覈、選拔學員……那就能徹底瓦解私學,將當代士人地位與軍吏融合、捆綁爲一。

秉持著優選這一原則政策,那現在朝廷的軍隊就必須裁撤、縮編。

今後兵士的待遇那麼好,自然要縮編,不然會形成更大的財政負擔。

內戰的陰雲漸漸消散,已經用不上全面動員的吏士,如今春耕陸續開始,正好大規模遣散、撤編。

絕大多數的兵士並無遠見,嗅覺並不靈敏,也就樂的全身而退,錯過了這場能改變自己、家庭命運的機會。

軍吏階層有學識,會思考,能相互交流……自然能大致明白未來道路在哪裡。

他們自然羨慕府兵有嚴密的教育體系,也有選士、晉升、入仕渠道。

北府主導朝政,相應的政策自然會向各軍蔓延。

因此這個撤編過程裡,撤掉、裁減的多是新兵、底層軍士,留下的都是軍吏、骨幹老兵。

不管今後用他們重新擴編部隊,還是競爭上位,這些人都有優秀的適應力。

蔣琬作爲一個不熟悉北府機制的人,也非北府核心的人,自然不清楚田信的想法。

軍人是最好的工人,工人也是最好的兵源。

經過啓蒙教育的底層軍士,入仕無望退役後務農、經商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將他們轉移安排到工人崗位,他們的紀律性,還有學習能力,遠勝於其他途徑獲取的工人。

而最好的工匠、技師除了自己培養,從軍吏轉業外,就剩下罪官這麼一個途徑了。

今後的工業發展,需要各種生產資源,也需要各種高素質人才。

廖立雖在廷尉府住了小半年,可他終究是北府核心,知道北府發展重點在哪裡。

因此,徵兵制改革的側重點在哪裡,他也能準確抓住。

未來徵兵制是爲獲取優質兵員而存在的,優質兵員要有出衆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他們的出路就是去各類工場,最次也能做個班組長,當個小頭目,成爲未來工業裡的基層骨幹力量。

廖立能抓住北府發展重心的脈絡,與廖立對話,自然方便朝廷在兵制改革時規避錯誤,免得刺激北府。

若把北府伺候的面面俱到,那朝廷還有繼續存在的機會;若是不經意間觸及底線,那遷往雒陽的過程,就是朝廷的滅亡過程。

再怎麼說……朝廷中人都想試著延續一下。

朝廷在一天,那在格局、體系上,依舊能小小的壓北府一線。

這就是優勢,哪怕不圖什麼,身在朝廷之中,也要維繫朝廷……朝廷姓劉不假,可構成朝廷的是他們這些人。

除非北府能給與肯定的保證,否則未來融合的過程裡,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抗拒情緒。

這是人之常情,誰都不想失去目前有利的地位。

就在蔣琬、廖立密切互動時,廷尉卿劉琰得聞妻子胡氏從宮裡出來。

哪裡還能坐得住,急衝衝奔回家中。

胡氏本就心有不安,見劉琰怒發須張的模樣,也只能咬牙撐到底,強擺出一副你霸道、你無情,你無理取鬧的無可奈何狀。

劉琰質問:“皇太后究竟有何事,挽留夫人至今?”

“皇太后心向浮屠道,這才留妾身暢談至今。”

“就算探討經學,也不至於如此吧?難道就不能放夫人歸家數日,或使夫人回信說個明白?”

劉琰強忍著怒氣,口氣不善,咄咄逼人:“我家在元戚里,距離永樂宮不過三四里路程。究竟是什麼經學,能使皇太后、夫人癡迷至此?夫人眼中,可還有我這夫君?”

胡氏見狀更不可能認錯、祈求原諒,猶自強撐,瞪目質問:“夫君此言,可是質疑妾身不貞?可是侮蔑君上?”

“豈敢?”

劉琰怒氣突然散了,臉上沒有表情:“只是夫人如此乖張,殊爲無禮,令本侯十分難堪。我欲行家法,好叫裡外人明白,我家雖小,亦有法度。”

不再聽胡氏說什麼,劉琰積蓄多年的親隨武士就出列上前,反剪住胡氏雙臂,輪流左右開弓,抽打胡氏臉頰。

一張花容月貌的精緻臉頰,硬是打破嘴角、眉骨,腫成一團,沒了人形。

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四十章 糜芳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百章 預估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三十二章 貪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
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四十章 糜芳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百章 預估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三十二章 貪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望谟县| 安阳市| 洪江市| 黔西| 博野县| 星座| 清流县| 呼伦贝尔市| 张家界市| 定安县| 清苑县| 高雄市| 阿城市| 灵山县| 南昌县| 嘉荫县| 西平县| 陇南市| 罗江县| 鹰潭市| 崇文区| 长宁区| 青铜峡市| 政和县| 和静县| 洞口县| 中宁县| 三亚市| 永川市| 布尔津县| 泗洪县| 浦江县| 龙游县| 郯城县| 永新县| 福海县| 金堂县| 卫辉市| 长治县|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