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

江都,正處於一年中最悶熱的時節,且溼氣極重。

入七月以來,周邊郡縣的夏收入庫糧食數據陸續送抵,終於讓關羽懸著的心放鬆、舒緩了許多。

起碼,按著現在的預期,入冬後國家有基本的戰略儲備糧,最少可以支援關東四州,把這塊兒基業保住。

幾乎可以預見,魏軍主力南下侵攻關東四州時,田信及北府吏士,肯定會作壁上觀,準備漁翁得利。

甚至會傾向於、希望魏軍、漢軍能反覆蹂躪、踐踏關東四州;如果漢魏相持、拉鋸於中原,而天下人又渴求統一,厭倦戰爭。

那等北府充分休養後,自能席捲天下。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反而是要向魏軍展示拳頭,警告魏國君臣不要癡心妄想,希望他們能慎重、客觀的認知形勢,不要盲目發動決戰。

就現在彼此的戰爭儲備,除了打爛仗外,再無一點好處。

唯有雙方休養的龍精虎猛,才能在一場決戰後,依靠己方的雄厚儲備,以及對方的儲備,以滾雪球、山洪暴發、河道決堤的勢頭完成天下統一。

甚至,漢朝廷與曹魏的爭執、矛盾核心在於正統;不論誰勝誰敗,大的人文環境不會有改變,世界不會變的陌生、難以理解。

與此相比,北府就有些違反當世的普世價值……若是北府贏了,那天下就會大變。

究竟還會變成什麼樣的?

雖然是自己女婿、外孫一系,也不會虧待自己的子孫……可就怕遭到反噬,漢室、三恪、漢室舊臣家族全都輸了,輸的一無所有。

帶著這點憂慮,關羽的態度漸漸偏向保守。

就在他心態發生偏移之際,田信的一封公文抵達尚書檯,又火速將副本謄抄送到關羽這裡。

見奏摺主題是:論匈奴存續。

如此直白的話語,也只有田信能寫出來;北府相關的公文、政令,哪些是田信的手筆,幾乎稍稍有點常識的人都能分辨。

正常公文、政策公告先要追溯上古典故,爲自己援引典故增加說服力和正義性,摘除公文發起者的存在感。大概用意就是古代先賢都這麼幹,俺尋思著咱們最好也這麼幹,效仿先賢麼,能有什麼錯?

田信不一樣,公文風格直白,直指核心:簡單來說就一句話,我要求你怎麼做;如果重要的事情,會多一些說明、解釋,以增加執行者的積極性,減少抗拒、牴觸心理。

比如現在這封公文,就是反駁田豫重立匈奴單于、左右賢王的奏疏。

田豫出發去兗州前就上奏朝廷,希望能從匈奴貴族中推選譜系、血脈親近漢室,又賢良忠順的貴族繼任單于。如果不適合冊立單于,也該冊立一個右賢王或左賢王,以幫助對抗敵國的胡騎。

上一個漢室合法的羌渠單于,真的是爲大漢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田豫還沒到兗州,朝廷就通過了他的提議,向關中發去公文,希望關中有司官吏能舉薦合適的人入朝接受考覈,作爲冊封的備選人物。

如果因爲吳質殺的太狠,可以推舉關中金氏家族的子孫出任匈奴右賢王。

金日磾是匈奴休屠各部的王族後裔,休屠各部被霍去病懾服前,就是匈奴右賢王本部,跟匈奴單于、單于太子左賢王一系有很大的繼承爭議。

匈奴有兩座祭天金人,一個在單于手裡,一個就在右賢王手裡。祭祀的重要禮器在手裡,可想而知右賢王與單于之間是個什麼關係。

從血統上來說,金日磾後裔中選一人繼任匈奴右賢王,甚至擔任單于,也不算什麼離奇、出格的事情。

反正,比三恪家族要正經的多。

金氏家族是兩漢望姓,三恪家族出身就顯得有些低微。

田信自然反對,有了這封反駁公文:“匈奴本牧於河西,以牧地祁連山爲姓氏,其王族乃祁連氏也,因音譯有異,國內稱之爲欒提氏、孿鞮氏、虛連題氏。後爲大月氏所敗,遁居河套,正值秦滅六國之時。”

“後匈奴興盛於河套,遂以詭計滅東胡,又挾東胡國力向西破昭武城,斬月氏王,以其頭顱爲酒器。月氏遂西遷,又受匈奴別部烏孫追擊,狼狽奔逃越過蔥嶺,攻奪大宛之國。”

“後匈奴強盛,自東海向西域疆域廣闊萬里,南北六千里,乃漢初勁敵。”

“若非其單于欲分右賢王之權,若非天授孝武皇帝衛霍奇才,焉能速敗匈奴?”

漢匈決戰時期有很多的事情可以挖掘,比如右賢王就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整個匈奴右部是被霍去病打崩的,擔心逃回去受到單于王庭清算,才決定投降。

投降時又後悔,纔有了霍去病數十騎馳入匈奴隊列,擊斬叛亂者,神威震懾,迅速消弭事端。

匈奴單于約定成俗的繼承人是左賢王……單于、左賢王一般是父子、兄弟關係,以繼承關係爲紐帶完成聯合,爲的就是以王庭、左部的實力壓制右部。

爲持續壓制右部,放鬆了對烏孫的管制,又設立專管西域的日逐王、僕僮都尉府,以此斬斷右部對西域的控制。

總之,單于王庭貴族與右部王庭貴族的對立情緒是很嚴重的,這又牽扯到匈奴壯大之前的繼承法。

“漢匈天命之戰,漢雖勝,亦慘勝。此亡國滅種之戰,豈能因一時之勝,存養虎之心?”

“匈奴爲漢壓制四百年,因吳質而亡。今若復國,析分其民,驅之以戰,我深以爲此乃大不仁之事。”

“其貴庶之民久慕漢化,以使用漢家禮儀、服飾、言語、器具爲榮耀,改風易俗由來已久,自詡漢家外甥,乃文明之邦國,不同於鮮卑蠻夷。”

“今在三輔已編戶齊民,授漢家籍貫,皆有漢家姓氏,其士民無不歡樂,以做中國之人爲榮。”

“若依田豫之請,析分其民重立匈奴,依我看來,實屬唯恐天下不亂。”

“還請告知田豫,我治下無匈奴一人,皆漢家兒郎。若朝廷非要立匈奴單于、左右賢王,何不在宗室中選立英偉賢達之人?以漢家之貴胄,有何不可?”

一句話,朝廷鐵了心要冊立單于之類的,還請隨意冊立,想冊立幾個都行。

反正關中沒有匈奴部族,只有編戶齊民的關中籍貫百姓,或者是身在軍役冊的漢僮。

不僅沒有匈奴,也沒有什麼羌氐、巴人、秦胡,只有立功授予漢籍的新關中人,和漢僮。

可關羽看這份奏摺,只覺得女婿援引漢匈決戰的舊事,實屬借古喻今,是在警告朝廷。

後面的話語,更是有一種嘲弄口風。

隱隱有朝廷冊立新單于,關中也有可能冊封新單于的意思。

如果田信不滿意,瞎胡鬧,冊封自己外孫做大漢單于……那就真的無法收拾局面了。

不然田信好端端的要提匈奴單于冊立的戲劇性?

重要的信息肯定在後面,田信看不上匈奴單于,刻一個單于金印給兒子當玩具,朝廷除了乾瞪眼還能做什麼?

第四十章 糜芳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二百章 遺憾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十章 糜芳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九十四章 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七章 夷營督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
第四十章 糜芳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二百章 遺憾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十章 糜芳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九十四章 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七章 夷營督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镇县| 乌拉特中旗| 湖南省| 忻城县| 肃南| 竹北市| 海兴县| 哈巴河县| 绥江县| 若羌县| 德江县| 贵南县| 英德市| 上林县| 云霄县| 玛曲县| 崇阳县| 韩城市| 卢龙县| 洛宁县| 镇沅| 兴义市| 景东| 孝感市| 云南省| 佛冈县| 建平县| 高密市| 合川市| 汽车| 大洼县| 彰武县| 浠水县| 陇川县| 奉节县| 漯河市| 墨玉县| 旬邑县| 千阳县| 重庆市|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