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

十一月末,冰雪覆蓋關中大地,北府開始第二輪動員漢僮義從。

第一輪動員的義從則解散,發放長書,讓他們驅趕獵物返回居住地,隨後要在春季前依照百戶建制完成聚落重組。

即退出原來的部族,跟隨現在的百戶一起駐屯。

到夏曆二月時,田信會帶人巡視關中,爲各百戶駐屯點劃分草場、地界;其中一些百戶會進行遷移,將佔據適宜灌溉的農耕荒地讓出來。

出於保護水土、林木資源的目的,六百個百戶據點就是田信規劃的上限,會隨著開發遷移到山區、丘陵、山谷、河谷及林木密集之地。劃分地界,讓這些遊牧爲主的人口靠天吃飯,不要去過渡汲取地力、水資源。

畜牧生產的牛馬,將極大豐富關中的農耕畜力。

至於第一輪的圍獵,有兩頭老虎配合驅趕,不僅獸羣易驅趕,諸胡也因神秘崇拜而積極參加,即達到了圍獵訓練軍事配合的目的,也初步磨合了漢僮義從。

至於他們名義上是田信奴隸一事……這些人會反感麼?

不會,這是對他們的保護。

說的難聽了,各地辦事的吏員,經手時不欺負這些諸胡俘虜、敗者就很不容易了,更不可能積極去改善諸胡俘虜的生活。這些吏員,自己家族發展還來不及呢,怎可能去扶貧諸胡俘虜?

各地吏員第一想做的是在關中新時代裡發展自家、家族;然後是自己的仕途;其後是公務要求,最後纔是關中籍貫百姓的生活改善諸事。至於扶貧諸胡,公平公正對待……大漢主義從未經歷過衰退,吏員、關中百姓甚至北府吏士普遍是傲慢的。

如果不明確處置關中諸胡,那十二萬戶人口會在今後三十年的時間裡消亡殆盡,要麼忍不住欺壓逃亡出走,要麼成爲家奴、部曲。

北府在南陽清查部曲、奴籍人口,以徵發稅租、口賦的方式,逼迫南陽豪強放棄了許多奴役的人口。這些人口是南陽豪強幾代人攢下的家業,以關中、中原、南陽本地破產百姓、受災流民爲主。

解除他們的奴籍,授予他們自由身份,是符合輿論大勢的。

而這股自由之風,是吹不到諸胡身上的。

捕掠諸胡爲奴,隱然是一種時代的正義和呼喚。

如果正常處理諸胡,那麼這十二萬戶人會漸漸消亡,淪爲勞動積極性很差,還需要監管的,甚至只服務於私人的劣質勞力。

唯有保護諸胡,才能保證他們積極性的同時逐步吸收,完成同化。

而將他們劃歸爲田信本人的奴隸,那所有事情就暫時都能得到解決。

奴隸就是財富,短期內誰敢欺壓、竊取、傷害田信的財富?

諸胡改編爲漢僮後,也要執行分戶法;每個百戶區域內,能供養的牲畜、人口是有限的。因此,田信會根據分戶法以戶爲單位收取稅收,繁衍超出的人口,則做遷移處理。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諸胡又不傻,世上哪有主人無緣無故處死牛羊的道理?

不過一口氣多了十二萬戶奴隸,田信需要一個專業的機構來管理這批‘家產’;此前茶莊、鐵坊、木坊都是委任官吏管理,造成了一些混淆。

比如委任的官吏是北府編制內的官吏,那麼他們管理的產業,是官產,還是私產?

直到三恪制度建立後,這批官吏身份纔得到真正落實,以陳公國的官吏,即田信的臣屬的身份去管理這些產業,這些產業也就成了私產。

到目前爲止,唯一性質不明的是武當的道理學院山長一職;此前是虞翻、虞世方以陳國奉常、夏祭長的身份兼任道理學院的山長,以及兵主廟的主祭。

後來補償夏侯蘭,讓夏侯蘭擔任道理學院的山長,而夏侯蘭最大的俸祿來自於漢室朝廷,所以道理學院的成分又有些複雜。

現在不管方方面面,漢室朝廷都準備設立少府一職,那陳公國也有必要設立一個類似少府的機構,以管理公室私產。

歸根到底,是北府這個招牌已經鎮不住場面,現在需要一個更高級、功能更全面的機構來統合這些組織。

這個機構的設立、名稱,都需要在下一輪江都談判裡產生,唯有關羽這裡許可,這個機構才能合法存在於漢室朝廷。

這個機構設立之前,有必要先設立管理公室私產的機構。

就在月末時,也因第二批漢僮動員引發的瑣碎政務,陸議向田信建議此事。

關中三輔地區,京兆尹由鷹揚將軍羅瓊兼任,鷹揚二衛就駐屯驪山南北;左馮翊由揚武將軍孟興兼任,揚武二衛駐屯在臨晉、蒲阪津一帶;右扶風由虎牙將軍謝旌兼任,虎牙軍三衛駐屯陳倉、五丈原、武功一帶,圍繞著成國渠、渭水駐屯,以方便種植冬小麥。

動員漢僮僕從軍,需要三輔郡守、各軍的聯合支持,政務壓力極大。

如今還忙著統計人口,釐清稅務,三輔整個冬季都得不到空閒,還要分出精力協助調轉諸胡,政務壓力極大。

也缺乏一箇中轉調度的機構,無法單元對接,所以公文交接存在遲滯、延誤,甚至忙裡出錯,把公文發錯位置。

從制度上來說,秦國的內史一職就能承擔這一切政務運轉,甚至還能兼管三輔。

秦國的內史職務太過權重,分成了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這三輔三個轄區。

所以新的機構不可能復興內史,權柄還要繼續細分,一個負責漢僮僕從部隊的檢閱、集訓、徵調;一個負責漢僮家庭的徵稅事宜。

不能讓一個人管著軍隊又管著錢糧,特別是眼皮子底下,更不能鬆懈,要從開始杜絕這種源頭。

田信與陸議騎馬遊獵於雪原,田信詢問:“此事合乎實際,的確不該拖延。只是關隴處處需要人手,我恐無人能擔負此任。”

“公上過謙了,如今公上麾下英才濟濟,何謂無人?”

陸議小鬍子油亮精緻,爽朗回答:“夏侯靖國沉毅大度,可堪一用。”

田信當即搖頭覺得不妥:“如今正是跟朝廷相爭之際,靖國兄擢入中樞,必左右爲難,無地自處。”

給朝中報功的請封二十一侯表裡,夏侯平被田信舉爲上郡郡守、食邑三百戶的昌達亭侯。

陸議略作考慮,又說:“驍騎將軍統軍威嚴,可否借來一用?”

田信還是搖頭:“我已表爲安定郡守,不宜再動。”

陸議所舉的夏侯平適合治民理政;馬岱長於軍略和撫慰諸胡,如何搭夥一起工作,一個管兵役徵調,一個管戶口稅收,三五年裡不需要再調整。

見不妥,作爲提案發起人,陸議又提議:“公上麾下侍從許文行,謹慎細微,或可一用。另有西府兵白虎營督王平,爲人廉勇,行事苛刻,倒也適合目前所用。”

許踐字文行,汝南籍貫,當年夷兵營七曲長中的土曲曲長,目前是安遠率上校率長。

王平就比較倒黴了,魏延爲了增強所部戰鬥力,臨時將輪戍漢中的王平所部拉著走子午道。

田信略略想了想,許踐轉職管理漢僮的稅務,王平負責徵調工作,兩個崛起於微末的寒門軍吏,應該能配合、搭檔。

起碼,許踐不會歧視王平。

至於這個機構,不妨做的複雜一點,可以暫時歸入陳國郎中令衙署。

郎中令衙署也要跟著建立,以王平做個奉義中郎將負責漢僮徵調,許踐可以擔任輔翼中郎將負責稅租徵發。

可誰適合做郎中令?

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四百章 衛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四十章 糜芳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八章 文字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三十四章 豬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三十六章 烏頭
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四百章 衛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四十章 糜芳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八章 文字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三十四章 豬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三十六章 烏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泽州县| 会理县| 当雄县| 南安市| 山丹县| 巴彦淖尔市| 丰都县| 舒城县| 江川县| 武定县| 定州市| 临澧县| 宝鸡市| 伊金霍洛旗| 宁河县| 青田县| 瑞安市| 土默特左旗| 阜南县| 饶河县| 潮安县| 韶山市| 华蓥市| 呈贡县| 鄂州市| 赣州市| 哈尔滨市| 西乌珠穆沁旗| 日照市| 齐齐哈尔市| 娄烦县| 南江县| 合山市| 辉南县| 四川省| 温州市| 汉沽区| 册亨县| 恩平市|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