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

北宮,重明苑,皇帝修身、治學所在。

在關羽巡查江都春耕事務後,便每日入宮到這重明苑裡,旁聽皇帝的學業。

關東四州有許多在世大儒,可偏偏是躲過曹操、曹丕父子屠刀的大儒、名士,這些人跟曹魏有著難以磨滅的關係。

這種人自然不能徵辟爲博士,入宮爲皇帝講學。

這也是曹魏境內的悲哀,竟然沒有幾個‘不食周粟’的隱世名士。世家、名士連幾個像樣的、裝模作樣的人都無,那與如今的漢室朝廷之間,自然缺乏緩和的餘地,也沒有可以溝通的橋樑。

元從老人也都盯著,誰敢跟善變、無底線的關東世家、名士合作?

元從舊臣們追隨先帝披荊斬棘,家屬親舊、鄉黨多受牽連,遭到迫害、誅連;或死在歷次的戰鬥中。

這筆仇很重,誰敢輕易去與關東士族媾和?

教育資源、傳承、話語權多集中在關東士族手裡,現在不徵辟這些人入宮講學,那爲皇帝講學的博士人選,只能從荊州、湘州、益州、司州里推選。

這類偏僻地方上的‘名士’,也就關起門時可以充一充門面,若是讓這些名士、博士去關東四州進行學術討論。

別說討論、爭辯,這些人面對關東四州的學閥時,連腰桿子都直不起來。

那該怎麼辦?

只能從關東四州里搜索,將那些背景相對乾淨、與魏國牽連不深的名士徵入朝中,爲皇帝講學。

算來算去只有一個胡昭,名聲既能壓得住當世的誹議,教學本事也是天下皆知的強悍;可胡昭的兒子胡纂是魏國的郎官,很不巧在漢軍北伐期間,胡纂在司馬懿軍中做事,陣歿軍中。

然後呢,司馬懿又是胡昭的學生;司馬懿目前僅有的兩個兒子,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師昭二字,可見胡昭這位孔明先生在司馬懿心中的地位。

身爲朝廷的執宰,關羽不能單純考慮自己的喜惡,這要從大局整體來考慮、衡量此事。

在黃門侍郎諸葛緒、將軍孫朗的再三舉薦下,關羽才同意徵辟胡昭,並把這個重要的事情託付給豫州牧龐林。

爲了表示對胡昭的尊重,侍中諸葛喬前往陸渾山拜謁胡昭,以公車迎胡昭入朝。

如今的胡昭已年近七旬,年青的時候正值關東羣雄起兵,他拒絕了袁紹的屢次邀請,索性逃到山中隱居。不經營產業,在山中講學,啓蒙、教化山中避難的士民子弟。

後曹操穩定局勢邀請胡昭,胡昭不得已去見曹操,當面拒絕入朝爲官,曹操以人各有志爲由放還胡昭。

再到襄樊戰役前期,陸渾縣吏孫朗率吏民響應關羽,與許多難民一起向荊州遷移。

關羽爲孫朗補充了軍械、吏士,命孫朗返回陸渾一帶騷擾魏軍後勤,孫朗率軍到陸渾南邊的長樂亭時駐軍,就一起盟誓,說這位孔明先生是一個賢良的人,相互約定不去侵擾胡昭周圍。

而現在,年近七旬精神依舊抖擻的這位孔明先生正在亭中講學;聽講的除了皇帝外,還有許多黃門侍郎、當值的宿衛郎官,以及侍中、常侍。

關羽也不時來聽講,他的那一套學問只適合做家傳,不適合教育皇帝。

胡昭長期有教無類,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講課方式生動、生趣;爲皇帝分析當下形勢、事件時援引典故信手拈來,能講的十分通透。

今日胡昭又在爲皇帝分析陳國的六部卿、少卿的人選優劣;陳國的六部的名稱、指責與漢尚書六部稍稍有些區別。

陳國六部以式部爲首,式部既是漢室尚書省的吏部,是確定禮儀規格的機構。

比如羅蒙的兩個兒子羅式、羅憲,式憲有楷模、標準的意思;式,可以解釋爲公式、教條;憲,本身就是法度、典範、曆法的含義。

將吏部改名爲式部,合乎一定的道理……但這卻是對儒家士人的挑釁。

很早之前田信確立陳國官制之時,草擬、最初的六部就是以吏部爲主;現在漢室尚書省跟進,田信自己卻把吏部改爲式部,這引發的議論、推測涵蓋朝野、敵我。

陳國官制可以用六部、五寺、三院,兩監、一府來概括,先是六部,有式部卿胡潛、兵部卿虞世方、吏部卿楊阜、工部卿周白、戶部卿遙授徐祚、刑部卿遙授張溫。

此外還有奉常寺、鴻臚寺、光祿寺、大理寺、內務寺這五個六部外的補充機構;三院是督察院、樞密院、議政院;兩監是國子監、欽天監,一府是專管田氏宗族的宗人府。

從先秦傳承至前漢、後漢,再到季漢的三公九卿制度,終於在田信手裡完成了全面的改組。

這一套官制裡,並不涉及府兵、漢僮義從的指揮、統率機構;顯然一切兵權,還是以‘北府’爲核心。

到目前爲止,北府裡所有的中將、少將,並不兼任地方郡守,或中樞職務。

這種有目的的分割,很受胡昭的推崇……再推崇,也要詬病禮部改名爲式部。好端端的改這樣一個無意義,卻象徵性很大的機構名稱,那目的就是衝著‘禮’字的象徵性去的。

對此胡昭能有什麼辦法?

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如今天下絕大多數人士人都是叛臣,或家族、本人有過背叛的履歷、污點。兩漢對待孔家不薄,既有二王三恪奉殷商子姓宗廟的宋公,也有幾乎半世襲的博士。

漢軍北伐期間,關東還一度鬧出復辟漢帝的鬧劇來。始作俑者楊俊、顏斐、郭奕這些人齊刷刷的跑到嶺南做官去了,弄得黑鍋黏在關東士人頭頂上,甩都甩不掉。

現在好了,孔家的宋公沒了,由大將軍爲宋公,嗣奉殷商宗廟。

至午休時,胡昭與關羽一起用餐,討論皇帝的課程、學業。

午餐相對豐盛一點,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大將軍體型勻稱,終於可以放開飲食,偶爾能吃一些大油重鹽之物……比如田信冬季送來的煙燻肉。

風乾、鹽淹,做醬是常見的肉類保存方式,煙燻屬於少見的儲存方式。

指南車、煙燻肉一起送到江都,關羽想明白用意後,心中那點芥蒂也就消散了。

很顯然,白虹劍當衆旋轉去找什麼妖魔,一定是因爲指南車的磁石手段;讓曹丕吸菸,純粹就是爲了用煙氣去嗆、折騰、戲弄曹丕。

肉條都能用煙氣薰成黑乎乎不腐的乾肉,就別說人的肺腑。

自己能想明白這些關鍵,可就怕皇帝想不明白。

彼此有心結,自己去說不一定有用,得讓胡昭這樣深受皇帝崇敬的人來引導。

同時最重要的是,不能泄露指南車、煙燻肉,與當日的關係。

通過這段時間的旁聽,關羽大致認爲胡昭是個可以託付心事的人,就夾起燻肉薄片送服入口:“孔明先生,可知關某難言之隱?”

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九十四章 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五百章 預估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
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九十四章 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五百章 預估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泊头市| 探索| 濉溪县| 兰考县| 新昌县| 利津县| 汪清县| 乌恰县| 阳春市| 岢岚县| 宜兰市| 东源县| 浮山县| 巧家县| 天台县| 安泽县| 安丘市| 华宁县| 唐山市| 儋州市| 襄垣县| 获嘉县| 徐州市| 南溪县| 平凉市| 瑞安市| 兴业县| 都江堰市| 运城市| 新乐市| 文安县| 兴隆县| 甘德县| 惠水县| 青海省| 东兰县| 集安市| 马山县| 芜湖县|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