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

野王城郊,魏軍軍營。

又是一個清晨,魏軍主要將領準備匯合開會,總督六郡軍事的大將軍曹真從洛陽抵達這裡時就接過指揮大權。

可問題是明擺著的,漢軍雖然被圍,不敢出城作戰,可論防守,憑藉堅城和野王囤積的糧秣,足夠漢軍吃個小半年。

所以現在輪到魏軍要打一場攻堅戰……令人棘手的攻堅戰,連著打了七八年仗,終於輪到魏軍來打攻堅戰,怎麼都有一點不適應。

攻堅戰……何止是秦朗,就連曹真都想放開一角,直接放漢軍突圍。

無意義的攻堅戰,曹真手裡幾乎就沒有一支敢戰的精銳步兵。原來的精銳留在洛陽,隨他前往太原的只有不足千人的舊部,這批骨幹力量投入攻堅戰?

秦朗的驍騎軍是騎軍,也不可能拋棄馬匹,去做攻堅的甲兵。

河內郡兵、夏兵、上黨郡兵……也都不能指望他們去攻堅,甚至讓這些人去填護城河,或在城外堆砌攻城用的土山,都有潰敗的危險。

現在始終沒有發生過有意義的戰鬥,如果攻城部隊在攻城過程中一觸即潰……那弘農郡的虞世方,關東四州的張飛,肯定要派兵做試探性的進攻。

而大魏內,先是司馬懿觸及勳貴、豪強、世家的軍制改革才進行到一半,沒有貫徹到位,這需要時間貫徹、運轉。鄴都又發生了流放、驅逐皇帝這種駭人聽聞的大事,目前也不適合進行戰爭。

所以這是一場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發生的一場錯誤的戰爭,應該早早結束纔對。

這日會議前,秦朗與曹林、曹茂一起用餐,出於防範、警惕心理,參加會議的只有秦朗一人,而曹林、曹茂會留守軍中,牢牢掌握兵權。

喝著飯後茶水,秦朗觀摩懸掛的地圖,盯著河東位置:“趙儼尊奉鄴都爲正統,以陳公巡視河津需要防備爲由拒不發兵。上黨兵駐屯長子觀望形勢,夏兵更是三心二意,河內兵弱又素有不滿,強驅攻城,必然一觸即潰,遺笑敵國。”

田信在巡視夏陽、韓城後,又沿著黃河岸邊向北巡遊,跑去看壺口瀑布了……自然地,引發河東郡守趙儼的極度關注。

現在別說派兵支援河內戰場,明明是河東更需要援兵。

“從國家長遠來計較,野王漢軍如鯁在喉,若不拔除,國家有口難言,必窒息而亡。”

空有河北之地,在這個軍制改革又遭遇政變的時刻裡,還真有被漢軍輕輕一推,就推翻的可能性。

秦朗持悲觀態度,做著囑咐:“今國內父不父子不子,君非君臣非臣,已有亡國徵兆。驍騎軍乃我等安身立命之所,我若被擒,二位不可以我爲念,引軍退往洛陽即可。”

曹林慎重點頭,追問:“兄長,北府此刻真的會勒兵不進?”

秦朗心中也在打鼓,稍作考慮,做出肯定答覆:“絕不會此時進兵,縱容魏國滅亡。雖不似脣亡齒寒這般利害關係,但也有鳥盡弓藏之慮。”

“我圍野王不攻,放其求援信使突圍,就爲引北府解圍之兵而已。此圍一解,河北暫且無事,我等也好迎接親屬遷往洛陽。”

洛陽終究是大魏的五座都城之一,各自都是宗室近親,把家人接到洛陽生活也是符合情理、法理的。

決不能把親人放在鄴都,否則當年袁紹麾下士人相互攻殺、清算的慘烈景象,就有可能在魏國宗室中發生。

曹真、秦朗都不願打一場無意義、慘烈,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的攻堅戰。

鄴都方面似乎也沒有強硬攻拔野王縣、殲滅馬良、田豫的心思……有點擔心砍掉這兩個人,使得漢軍同仇敵愾,發動更爲猛烈的北伐。

田豫、馬良是漢室重臣,級別等同於九卿級別,砍掉這兩個人,對敵我來說意義非凡。

可漢軍若發動北伐,並形成慣例,那麼魏軍就連最後賭一把的機會都沒了。

北伐,不一定是爲了攻城略地……也可以就食於敵。

漢軍每年來一次小規模的北伐,既能破壞魏軍生產、打擊鄴都朝廷的威望、統治力,還能緩解自己的糧食支持,不出三年,魏國必然崩潰。

好在……關東四州的漢軍缺乏騎兵;能就食於敵的北府更喜歡自己種地。

雖說秦朗、滿寵莫名其妙打了個勝仗,更像是撿便宜。

就是撿便宜,中書令孫資的次子用自己的命、整個孫家人的信譽做擔保,換取了田豫的信任,才釣來這麼大一條魚。

恰好國內又發生變故,皇帝、監國太子都命令秦朗、滿寵向清水口集結,正好堵住漢軍,取得俘斬八千的偉大勝利。

一場巧合的勝利不能說明什麼,當初能制定詐敗、示弱的整體國策,那現在更需要示弱。

總不能一邊想著示弱,一邊集合所有軍隊去跟對方拼命?

鄴都方面又沒瘋,怎可能做出前後衝突,違背整體戰略規劃的決定?

鄴都不想打,曹真手裡缺少可靠的軍隊也不想打,秦朗更不可能帶著騎兵攻城,周圍郡兵也不能指望……那這場圍城戰還能指望什麼?

難道指望把漢軍活活困死?

這就是一場局部無解的戰爭,唯有外部力量介入,纔能有所改變。

雖然無解,但卻牽掛著各方面的主要心思。

而跑到洛陽的曹丕終於睡了個安穩覺,開始向鄴都頒發詔書……雖然尚書檯沒有跟隨,可皇帝的手書,應該也是詔書纔對。

他一邊向鄴都發詔書,遷移洛陽駐軍吏士的家眷,從秦朗、曹林等人的家眷、近親,到普通洛陽駐兵的親屬,都在遷徙範圍內。

這可是個好機會,是唯一能把人口遷移過來的機會,鄴都方面現在不敢跟他翻臉。

否則大家……一起完蛋。

皇帝當到這一步,曹丕也感覺有些愧疚,與新任的大司馬滿寵商議:“國內頗多蜚語,以朕德行淺薄爲由,大肆攻訐,散播德不配位之言,殊爲可惡。”

滿寵身形高大盤坐在地,也顯得身形挺拔,讓直不起腰的曹丕覺得有些礙眼,每次看滿寵的臉,他都要擡下巴,總是很難受,很不方便。

洛陽宮殿不如銅雀臺,銅雀臺有明顯的高低位差,他不需要挺直腰背,也不需要揚起下巴就能看到所有人的臉。

現在洛陽宮殿內平坦的地面,給了他很大的不舒服。

曹丕忍耐不快,試探著說:“兩國士民攻殺不止,朕甚憐憫。有遜位稱臣,罷兩國刀兵之意。卿以爲如何呀?”

滿寵目光落在曹丕臉色,曹丕神色不自然扭頭左顧,滿寵只覺得悲哀,莫名憤怒……漢中決戰以來這七八年死的那麼多吏士、百姓,難道就這麼無意義的死了?

當了個沒聽到,滿寵低頭,語氣低沉:“陛下,臣年老昏聵,耳背,沒能聽清陛下教誨,臣有罪。”

曹丕斜眼看滿寵,越覺得這個人面目可憎……這般年紀,還長得這般健碩,實在可惱。

更可氣的是無人可用,淪落這一步,曹丕心中越發悽苦。

淚水不爭氣的從眼眶流淌出來,察覺到自己落淚,他情緒崩潰就在殿中啜泣。

聽著滿寵也傷懷不已,以袖子輕輕抹去眼角點滴淚水。

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八十四章 蛹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三十四章 豬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
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八十四章 蛹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三十四章 豬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嘉义市| 沁阳市| 巫溪县| 佛山市| 奉化市| 包头市| 皮山县| 彰武县| 灌云县| 张家口市| 射阳县| 神池县| 西平县| 临澧县| 苍南县| 龙岩市| 凤凰县| 隆化县| 洱源县| 鹤庆县| 无为县| 成安县| 嘉黎县| 成安县| 丽江市| 韩城市| 夹江县| 宝坻区| 昂仁县| 五寨县| 来凤县| 陵川县| 永川市| 桑植县| 新野县| 平和县| 邛崃市| 尼木县| 贵港市|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