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

丹陽鄉郊外的鍛造坊裡,關平轉了一圈頗感失望:“陛下還以爲孝先會督造許多神兵利器,我來丹陽探望小妹是私事,還有許多使命。”

丹水沿岸村社中設立小型燒炭場,燒好的木炭向丹陽鄉匯聚,採集來的礦石也會在這裡進行熔鍊。

有成熟的炒鋼法,唯一的問題是每一爐的鋼水材質不同,小概率可能是優良的鋼水,往往更有可能炒過頭,炒成熟鐵。

這裡有熔爐兩座,炒鋼爐兩座,鍛爐一座,農具生產以澆鑄爲主。

田信好歹也有熟鐵含碳量少,生鐵含碳量高,鋼介於兩者之間的知識;也知道高溫環境下分子……應該是分子,或者是碳原子更活躍。

所以已經有了原始的滲碳處理辦法,也有了穩定的農具澆鑄生產流程。

先是以炒鋼法炒鋼,不追求控制炒制技藝炒出鋼水,一步到位炒出熟鐵;再以熟鐵澆鑄農具。

澆鑄模具受限於技藝,有少許的瑕疵,熟鐵澆鑄農具後乘熱打鐵,鍛打成型,備用。

然後熔鍊生鐵,生鐵融化的溫度低,熟鐵需要的溫度高……把熟鐵澆鑄的農具泡到生鐵液裡,保持溫度浸泡一天時間,然後取出來用尿液淬火,再燒熱回火,覆土冷卻。

只要造出來的農具比熟鐵澆鑄的耐用,在田信眼裡就是合格的。

工具的重要性不需要細說……一個營步兵,裝備的手斧往往不足五十口;軍屯時,都是採伐硬木以火燒打磨、刀削的辦法制造工具,這種工具聊勝於無,要花費許多人力製造、修繕,以維護這些工具。

與其浪費人力維護木製工具,還不如開設鍛造坊自己製造工具。

南陽本就是冶煉中心之一,恢復建造冶煉基地難度不算大,比其他地區簡單許多。

只要能源源不絕產出優質農具,農具帶來的生產力提升,足以養活鍛造坊相關產業的人力。

工具提升的生產力,能養活工具製造的人力,那就是賺的。

也因爲這樣,鍛造坊真沒必要追求兵器打造,徵北軍、昭陽邑的根基太薄弱,技術儲備也不足,打造兵器事倍功半,無益整體局勢。

田信是真的沒有打造兵器、鎧甲,劉備、關平的期望註定落空。

哪怕關平轉了一圈鍛造坊,又來到倉庫溜達,看到的只有農具,並無兵器鎧甲。

他很失落,打秋風的想法落空,轉而說正事,先問:“孝先可知陛下爲何不處置來敏?”

這不需要田信思索,張溫早就跳出來勸慰田信,解釋了其中因由。

來氏家族的影響力……說有,還真有,也不斷在擴大;說沒有,其實也沒有。

來敏去益州避難,南陽又長期遭受戰亂,後十來年時間裡又受控於曹魏,所以來氏家族對南陽鄉黨的影響有限,父祖積攢下來的人脈並沒有繼承、經營。

不殺來敏,純粹是不想染血開一個壞例子。

田信忍住怒火沒殺來敏,不是怕來氏家族影響力,更不是怕南陽鄉黨,只是不想在關姬、劉備面前殺人,也不想開啓擅殺大臣的頭。

劉備不殺來敏也是一樣的考慮,不想開一個惡劣的頭。

不然殺來敏泄恨事小,眼前固然痛快,也會給田信埋下長遠的禍患。

爲了消除這個禍患,田信不肯犧牲自己……那隻好殺更多的人。

正是珍惜這種寶貴的氣氛,來敏纔有恃無恐。

“殺之無益,後患無窮。”

田信隨意回答一聲,腦子裡還在想孫權、潘濬商議變法的情景,腦袋裡自動帶入嬴渠樑的剛毅、硬朗、豪爽氣質……只覺得怪異非常。

“是呀,殺之無益,幸好孝先當日忍耐克制,不然會陷陛下於兩難。”

關平興趣乏乏朝倉庫外走,田信跟上,就見關平手裡遞來一小團帛書,接住抖開只有幾十個簡體字,內容就一個。

丞相諸葛亮以‘來敏疏狂亂羣,甚於孔文舉’之由,罷免來敏太子家令一職,還勒令閉門思過。

劉備不好處置,田信肯定會記仇,早早處置來敏,事情也就揭過,沒必要爲一個來敏去跟北伐集團鬧彆扭。

爲掩飾、壓蓋潘濬身上的污點,太多的人跟著倒黴,到頭來沒保住潘濬,潘濬還出走江東,荊人種種幸苦付出如同一個笑話。

潘濬有幹才,又年輕,值得保護,可來敏呢?

關平遲遲不見田信給準話,就問:“丞相處置,孝先可能滿意?”

“尚輕。”

田信將帛書遞還:“我不殺人,依舊禁錮來氏子弟、門生故吏仕途。”

摧毀一個經學家族,禁錮仕途就可以了。

汝南袁氏之所以發展迅速,就在於投機、站隊的技能優秀到爆炸,幾乎沒犯過錯,逢賭必贏。

袁氏世治《孟氏易》,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又有庶流子弟在宮中擔任……中常侍,幾代人積累威望、人脈,到袁紹兄弟時已經達到質變。

如果袁氏家族站隊失敗,如江夏黃氏那樣站隊失敗遭受黨錮,那也會衰敗、四分五裂。

田信沒有權利禁錮來氏子弟、門生故吏,可有這個影響力。

關平不糾結來氏子弟的仕途,田信答應不用武力復仇、激化矛盾就可以了。

走在路上,關平斟酌說:“此外還有兩件事,第一是徵北軍編制狀況,陛下想深入瞭解徵北軍屯戍具體方針。第二是太子私信,事關瑞獸。若瑞獸不幸夭亡,真會折損氣運?”

“兄長,氣運之說虛無縹緲,難有定數。”

田信長吁一口三尺長白氣笑說:“人之氣運變化無常,就如木瓢舀水,大瓢水多,小瓢水少。損傷幾隻瑞獸,如同水瓢有洞。再大的瓢,有了孔洞裂痕,恐怕也只能小用。”

這樣的解釋勉強符合關平的理解,緩緩點著頭,解釋:“太子也只是好奇詢問,並無他意。”

“我知道,丞相管教甚嚴,太子想養瑞獸,也無從著手。”

田信更是笑笑,諸葛亮如果不帶兵出征,始終留在劉禪身邊處理政務……簡直是劉禪的噩夢。

別說養嬌貴、蠻橫的大爺,就是常見的虎豹犀牛大象,甚至獵犬、寵物犬、鮮豔鳥雀都不可能讓劉禪接觸。

估計劉禪也只能農耕時趕牛扶犁做做樣子,日常騎馬健身,平日裡也就抱一隻貓玩玩。

同有默契,兩人齊齊爲劉禪默哀片刻後,田信才說:“徵北軍屯戍編制體系繁複,兄長不妨先用餐,餐後我在暖閣裡細細講述。”

“也好,是我心急了。”

關平訕訕做笑,一來就拉著田信檢驗鍛造坊,完全就是一副先來先得,要見面分一半的樣子。

田信也不見怪,能讓關平在意也就剩下軍械、糧食了。

至於徵北軍征戍編制改動,純粹是向隋唐府兵制靠攏。

這不僅僅是世兵制的發展,也是昭陽邑、武當侯國、麥城的經濟趨勢。

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三十五章 攻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三十二章 貪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三章 嚮導官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
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三十五章 攻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三十二章 貪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三章 嚮導官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平阳县| 临朐县| 扶沟县| 时尚| 镇沅| 诸暨市| 无为县| 米林县| 乌拉特后旗| 乌苏市| 新宁县| 乌恰县| 舞钢市| 开远市| 天全县| 盐山县| 乌兰浩特市| 鲁山县| 胶州市| 舞钢市| 平定县| 连云港市| 南城县| 五华县| 遂溪县| 宁化县| 玛多县| 合川市| 泸水县| 邵阳县| 霍州市| 天柱县| 惠东县| 北宁市| 卓尼县| 鹤庆县| 阜南县| 松潘县| 扶余县|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