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

十一月初二日,廣州番禺城西北三十里,第一座外圓內(nèi)方的土樓修築完成。

土樓修好,附屬的冶煉、鍛造工坊也陸續(xù)完善,開爐生火,對荊州運來的工具進行二次加工。

這是爲(wèi)了避免土人部族爭搶工具引發(fā)仇殺、械鬥,或者盜竊、變賣漢軍分發(fā)的工具。

所有的工具都將統(tǒng)一敲打鋼印,確定工具所屬的郡、縣邑、部族、受賜家族。

換言之,漢軍分發(fā)的工具,獲取者將登記造冊,會有一個體面的名字;如果有一定功勞,或許登基造冊的軍吏大筆一揮,對方就能有一個姓氏。

湘軍已完成全員賜姓、賜名工作,湘軍軍吏對這種事情很拿手。

在這個工作中,文字會附著在工具上,讓家家戶戶的土人近距離接觸文字,文字今後將與他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每日觸手可及;並擁有自己的姓氏、名字。

爲(wèi)了保護自己的工具,學(xué)習(xí)、認知、掌握工具上的文字,也就成了必須掌握的技能。

好在這種對工具的二次加工不算複雜,只要有木炭升溫,再造好鋼印,就能在工具上留下無法磨滅的烙印。

寧肯事情複雜一點,也要將最初的根基打好。

荊州支援來的工具,今年特殊能多一些,以供打開局面。

只要管好最初的十年,後面的事情蕭規(guī)曹隨,土人自己就會學(xué)習(xí)、適應(yīng)。

也容不得他們不適應(yīng),過去兩個多月時間裡,湘軍征討、奔襲東江、西江、北江流域的犯事部族,無有不克,所戰(zhàn)皆速勝。

乾淨(jìng)利索解決戰(zhàn)鬥,懲戒犯事土人,所部酋長往往以管教不嚴之罪罷免,另從部落中搜尋賢良爲(wèi)酋長。

而犯事土人,及罷免,或被殺的酋長近支宗族則判處徒刑,拘爲(wèi)勞役,做些力所能及的土木工作。

畢竟?jié)h軍也只出沒於珠江流域,能與漢軍有衝突的部落都是靠近河流的部族。

哪怕有無辜的,原有的酋長被撤掉、抓走,扶立的新酋長也會努力證明老酋長存在種種過失,以增加自己的合法性。

對漢軍有怨言的酋長、近親家屬都拘禁罰做勞役……整個嶺南地區(qū)自然不存在敵視漢軍的酋長。

珠江流域的部族被漢軍砍瓜切菜收拾了,更外圍的部族看在眼裡,他們能怎麼辦?

本來還沒來得及接觸、發(fā)生衝突;現(xiàn)在漢軍又開始分發(fā)工具……這真的讓人很難選擇,畢竟?jié)h軍工具實在是太好用了……

步騭、呂岱時期,吳軍雖然狠厲,但也打不出漢軍這樣的戰(zhàn)果,各部多少有些還手的力氣,打不過也能逃走。

可漢軍三五百人的奔襲作戰(zhàn),每次都能打出致命戰(zhàn)術(shù)。

各部最強大的武士,也擋不住田信一擊……這還打什麼打?

原本還能指責(zé)吳人、漢人打仗時能靠計謀以多打少,現(xiàn)在漢軍以少打多,每次都能幹淨(jìng)利索解決戰(zhàn)鬥。

不服不行,服了還有工具拿,只能服了。

可有一種人不會輕易屈服於田信,這種人仗著有獨特的技藝,技藝越精湛,脾氣也就越大。

比如,造船的匠人,他們勉強能理解重心,和基本的力學(xué),可海船圓圓的肚子,讓他們很難理解。

田信不給個說法,他們就不肯動工。

這怎麼給說法?

田信也是一知半解,只要抽空來船塢,這是一座修在西江河灣裡的船塢。

士徽之子士範(fàn)負責(zé)船塢運營,這裡永遠不缺造船的優(yōu)良木材,只缺工匠。

就連士範(fàn)本人也有所疑惑,按著正常的常理來推斷,船底應(yīng)該是箭簇狀纔好。

不解決造船匠的質(zhì)疑,那海船製造工作就不容易推進。

田信討厭處理這種意外因素,前往船塢路上正值午間,衆(zhòng)人在林蔭下歇息、用餐。

期間鄧艾遞上一卷竹簡,闡述此事的前因後果。

按照鄧艾的理解、推論,絕大多數(shù)造船匠的質(zhì)疑呼聲,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他們想造其他款式的海船。

根由就在田信一句‘重心’,點明瞭海船、江船的根本區(qū)別,一衆(zhòng)造船匠人思維啓發(fā),都想製造自己腦海裡構(gòu)思的新船。

個個都想開宗立派,把自己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造一艘符合自己認知、推論的海船。

因此對田信規(guī)劃的圓肚海船持質(zhì)疑態(tài)度,想以此駁倒田信,按著他們的計劃造船。

而這些造船工匠,普遍漢人豪強出身,是大族子弟。

普通人也就在船塢幹些苦力工作,絕無可能接觸核心工作,更別說是相關(guān)理論。

土人尚且狡猾無比,知道暫時忍讓、服從;精明的漢人造船匠人,怎可能抱團發(fā)出異論,這種行爲(wèi)在軍中可以理解爲(wèi)譁變,是抗令行爲(wèi)。

田信沉吟思慮這起事件背後的其他因素,鄧艾結(jié)巴解釋:“臣,以爲(wèi),彼,彼……欲,偷學(xué)。”

鄧艾擡手指了指自己腦袋,眨著眼睛不疾不徐:“公有,墨家,學(xué)問。嶺南百工,欲,學(xué)習(xí)。此,聲動,擊西。”

同行的龐宏恍然,自幼生活環(huán)境讓他處於知識環(huán)繞之中,現(xiàn)在與田信朝夕相處,更不缺汲取新穎知識的渠道。

他略作思考,表達態(tài)度:“吳寇擄走許多船工,船塢內(nèi)種種學(xué)識、技藝傳到江東,乃資敵也。何況,嶺南與中土離心已久,不可姑息放縱。”

要區(qū)別對待,己方荊州、湘州造船基地還沒有的知識、技術(shù),不能先教授給新附的嶺南地區(qū)。

龐宏多看了幾眼略有激動、忐忑的鄧艾側(cè)臉,心一狠,對田信說:“公上寬厚待人,易使小人生出驕橫之心。今小人失德無狀,鼓譟喧譁,意在脅迫公上。臣以爲(wèi),公上當(dāng)專斷。”

田信微微頷首,笑說:“我也不是木像泥偶,本就因此不爽,聽士載、巨師如此說,反倒多了些樂趣。取手斧來。”

“是。”

被關(guān)羽流放到嶺南的詹渠一頭短髮,搶先應(yīng)一聲,從馬具裡取出一柄手斧,小步跑到田信面前,雙手遞來。

田信接住,有右手拇指輕輕刮擦斧刃,對周圍樹蔭下乘涼的親隨、吏士說:“斧刃寬厚而圓,我設(shè)計的海船底艙與斧刃類似同理。既然船塢內(nèi)諸人不能理解其中深意,就盡數(shù)遷往蒼梧山中,命伐木半年。”

目光巡視一衆(zhòng)親隨,幾個想外出做事的親隨挺直腰背,等待田信點明。

事情很明顯,原來的工匠被強制抓走伐木,就需要補充新的造船工人,也需要一個管理者。

造船工人肯定從湘軍中選拔,管理者只能來自軍吏。

田信目光最終落在顏斐身上:“文林兼任坊監(jiān),稍後我調(diào)二百人聽命於你。”

士範(fàn)是造船工坊的坊丞,工坊主管是監(jiān)、令。

坊監(jiān),是直屬於北府,由北府幕僚兼管;坊令則是一個完整的機構(gòu)負責(zé)人,指責(zé)相對單純。

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xù)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二十章 夜中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zhǔn)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diào)整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二十章 夜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zhàn)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八十五章 心結(jié)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qū)別對待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三十三章 塔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zhǔn)備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guī)劃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yīng)對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quán)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diào)整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lián)想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zhàn)機第八十章 糧食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fēng)火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
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xù)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二十章 夜中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zhǔn)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diào)整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二十章 夜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zhàn)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八十五章 心結(jié)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qū)別對待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三十三章 塔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zhǔn)備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guī)劃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yīng)對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quán)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diào)整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lián)想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zhàn)機第八十章 糧食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fēng)火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南区| 绥中县| 宣汉县| 淅川县| 黄石市| 定兴县| 平山县| 黎城县| 苏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新野县| 崇左市| 永修县| 贵德县| 滁州市| 江华| 遵义市| 恩施市| 万宁市| 枣阳市| 广饶县| 泸水县| 玛纳斯县| 开江县| 大悟县| 嘉善县| 武山县| 马公市| 大竹县| 阜新| 莒南县| 白河县| 石林| 嘉定区| 南郑县| 资讯 | 高雄县| 延川县| 武强县| 靖宇县|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