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

北府在渭水南岸處決近百官吏子弟,魏國也在鄴都漳水橋處行刑,將公孫恭、公孫晃斬首、棄市。

司馬懿是大忠臣,識破了公孫氏的連環計……所以公孫氏沒有無辜的人,都得繩之以法。

這也沒辦法,司馬懿屠戮遼東斷絕退路繳納了投名狀,大魏朝廷也該有所表示纔對。公孫恭叔侄的頭顱,就是給司馬懿的答覆。

公孫恭叔侄揹負冤屈而死,這給自詡公正,並一貫持以修身的廷尉高柔帶來了許多心理壓力。

當年有魏神宗皇帝執意處死鮑勳,現在當今皇帝要處死公孫恭叔侄……還有種種宮廷傳揚出來的種種匪夷所思的風言風語,這種很受市井追逐的熱點話題已通過百官家裡的僕僮之嘴層層流傳,傳入公卿百官耳中。

自然地這些破事情讓人很是焦躁,漢成祖皇帝遺留的恩澤何其深厚?

可其子就是沉湎女色,以至於弄得漢室舊臣離心離德,紛紛倒向北府;而大魏呢,到目前爲止,公卿百官連個穩妥的,可以用來跳槽的備胎都無。

這能怪誰?

神宗皇帝受禪之前有十子一女,可受禪之後就不曾再生育,十個兒子陸續夭亡,如同詛咒一樣。

到現在爲止神宗皇帝就留兩個兒子在世,偏偏另一個就扣在關中。

至於找其他帝室近親……很遺憾,帝室繼承法度也要遵守基本的規則,優先度最高的是神宗皇帝的同母兄弟血脈。

從宗法、過繼、立嗣的角度來說,曹植不合適,曹植的兩個兒子與曹叡同輩,也不合適。也就曹植的孫兒可以過繼給曹叡,以繼承皇位。

可惜曹植意在迎走太皇太后卞氏,根本不關心鄴都的局勢,也沒興趣來鄴都做一個大魏公卿百官殷切盼望如盼甘霖的鮮明能君。

曹植這一脈不能指望,曹熊又絕嗣,唯一延續血脈,又輩分恰好的是曹彰的孫兒曹芳……可惜,曹芳一歲半的時候就送到北府爲質,對大魏、曹氏什麼的根本沒有概念。

廷尉卿高柔感嘆著亡國不遠矣,繼續閱讀手裡整合的資料。

普通士民對戰爭另有看法,跟沒有退路的公卿百官不同,普通在這場前途悲觀的戰爭中存有極大的牴觸情緒。

士民厭戰,甚至可以說是‘南望王師又一年’。

王師遲遲不來,士民只好主動採取行動,主要體現在各種各樣的結伴出逃。

不需要跑太遠,跑到山野之地即可,只要脫離城邑、鄉里的管理範圍,那就跳出了稅租、兵役、徭役的多重枷鎖。

不止士民出逃,各處也有吏士逃亡;自然也有專司緝捕、捉拿的。

特別是吏士逃亡影響範圍大,還很惡劣;因此要整治吏民之心,就先要整合官吏的態度……必須要先抓住逃亡的吏士,予以嚴懲,自能以儆效尤。

作爲大魏司法最高主官,高柔對各地的逃亡、緝捕狀況瞭如指掌,如何能樂觀起來?

帶著悲觀情緒,高柔入宮遞送公文。

與往日一樣,皇帝並沒有見他,更沒有當年處理、或協商此事。

還是由中書省的孫資、劉放二人代收,並留中書省處理批示……這令高柔益發的不滿。

論資歷孫資、劉放是個什麼出身?

現在國家機密大事盡數由這二人操持,許多仕魏已歷三世、追隨武皇帝南征北戰三十餘年的老臣卻只能俯首聽命……怎麼看,這大魏都是一副要完的氣象。

心中壓抑著這點想法,也不知道這偌大朝堂又有多少人與自己一樣暗暗壓抑內心的憤懣、不滿,等待一個爆發的時機、窗口。

而這種猜疑令他如履薄冰……過去同僚之間的信任正隨著國勢衰敗而漸漸崩解,誰也不清楚對方究竟有沒有跟南邊進行聯繫。

說不好今日把酒言歡的好友,已將你的腦袋、你一家的腦袋明碼標價的與南邊聯繫、討價還價。

亂世中的爾虞我詐,此刻就瀰漫在每一個內心自疑不安的魏人重臣的日常生活中。

戰爭終究沒有爆發,鄴都局勢一片平靜。

越是平靜,就越是敏感的人感到惶恐,誰也不知道平靜之下掩藏著多少洶涌暗潮。

這種平靜氣氛中,司馬懿終於來到鄴都。

此刻的司馬懿不復以往的豁達開朗,整個人氣質陰鬱,可又身形高大、壯碩,更有壓迫感。

他乘車經過漳水橋時,目光瞥到棄市的公孫恭、公孫晃叔侄,遂擡手:“停車。”

同車而行的司馬師披戴粗麻短衣,也是神情反應遲鈍,感覺車停下後回頭去看,就見自己老爹一躍下車。

有心跟著去看,可又有什麼好看的?

整個大魏已經沒了退路,唯一的退路是遼東,陳羣暗示、逼迫、引導之下,發生了遼東屠城事件。

屠戮公孫氏舊部的真正原因不僅僅是斷絕退路給大魏繳納投名狀,而是泄怒。

本以爲公孫氏會悄悄經營、建造海船,以方便躲避漢軍鋒芒。

可公孫恭根本沒有那麼長遠的顧慮,公孫恭本就身體有缺無法正常生育,對於宗族、部屬退路之類的事情並不看重。

加上公孫恭本人又在之前與張飛有各種聯繫,自以爲在漢軍那裡有大腿可以抱,也就對瀛洲潛藏的妖魔持淡然態度……妖魔血肉再神奇,難道能治癒他的不治之癥?

公孫恭自始至終就沒有恢復遼東水師的雄心壯志……於是想撿現成的司馬懿倒黴了,拿到了遼東,短期內因爲種種原因無法出海。

事情就是這麼的可笑,現在自己父子就像一頭撞在陡峭山壁上被彈回來,與大魏百官縮在角落裡固守……不,更像是擠在劍鞘裡的蟲羣,待利劍對著鞘口推進來時,血肉必然會化爲齏粉。

慷慨報國?

司馬師腦海裡就沒有這種概念,武皇帝、神宗皇帝已經用血淋淋的漢室老臣及家屬、親友的頭顱、生命告訴了大魏的百官:做忠臣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所以刀子沒有砍下來之前,不妨好好考慮一下究竟要不要做忠貞不屈的報國烈士。

司馬師默默思索著,而司馬懿下車後找到已經腐爛,被蛆蟲啃食只剩下骨骼的公孫恭遺骸。

盯著眼前灰黑污垢堆積的白骨,司馬懿太多的怒火此刻都莫名的不見了。

情緒也漸漸恢復,趨於冷靜。

人死不能復生。

生人還有生人的事情要操持,不應太過掛念前塵舊事。

可以娶新妻,甚至可以納妾,還能生育更多的孩子。

望著腥臭污垢堆裡的白骨,司馬懿恢復理智,但依舊是一副陰鷙神情,彷彿非常的想不通,眉宇間有一股蠻橫、自以爲是的兇頑。

儼然一副我很不好惹的神情,令人不由退避三舍,不敢與爭鋒。

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五百章 預估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九章 局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九十三章 畫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八十四章 蛹
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五百章 預估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九章 局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九十三章 畫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八十四章 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临漳县| 广东省| 深圳市| 齐齐哈尔市| 白沙| 遵义县| 宁陵县| 松原市| 新宾| 卢龙县| 宁德市| 罗江县| 黄石市| 灌南县| 霍州市| 博湖县| 林口县| 台东县| 左云县| 南投县| 渭源县| 惠安县| 清水河县| 天祝| 井冈山市| 五台县| 杭锦旗| 东源县| 蛟河市| 武陟县| 桂平市| 农安县| 东方市| 廉江市| 涿州市| 扶余县| 新乡市| 赣榆县| 江源县|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