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志有意排擠廖淳,分撥人馬的時候沒有分給他一丁點兒人馬,職位也相當於一個虛職,不能統兵。當然,就算什麼職位都不給,廖淳也不會介意的。他目前可沒有深入太平教的打算,頭頂這黃巾,也是迫不得已才戴上的。不過,正是這一條黃巾,他們得到了民間賜給的一個雅號:黃巾軍。朝廷給的稱號更雅:黃巾賊!
打造十萬人用的兵器耗時良久,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好歹這羣人都不求好,都是將就著用的,因此也就沒有什麼繁瑣。唯一的缺陷就是鐵匠爐子少,需要打的兵器多。即使臨時建造了許多鐵匠爐子,依然是供不應求。那些黃巾衆剛剛從鐵匠那裡學到丁點的打造本領就匆忙領了鐵去打造去了!其打造出的兵器自然也不能用,還需要再造。無形中也就浪費了時間。鐵匠們傳授給大家的打造手藝是清一色的長矛矛頭,但打出來之後什麼樣式都有,五花八門的好不熱鬧。唯有爲數不多的統一型號,很明顯是鐵匠們親手打造的。
目前這個城池程遠志說了算,因此他也就一手操辦了收集鐵器的事情。其辦事手段凌厲,搜刮程度之狠,較那貪婪的縣令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只剩下農戶的鐵鍋還沒有收繳。不過有礙於這邊有十萬人馬駐紮著,農戶們自然也就拿他沒辦法。養得十萬軍隊,害苦十方百姓。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會。
黃巾衆不愧是黃巾衆,縱使勉強籌夠了兵器,裝備也是不堪入目的。除了頭頂清一色的黃巾還算整齊外,其餘裝備都雜亂不堪。十萬軍隊,只有四匹黃鬃馬,盔甲一千多套。這盔甲還是廖淳收繳的,裝備問題上也由廖淳分配了,武裝了家鄉的一千多兵丁。整個行軍路上連個斥候都不能派,因爲這馬只夠幾個頭目騎乘的。
臨出發之際,程遠志再度示威,徵用了一些農用人力、畜力車,將自己儲備的糧草統統帶走了。還好他沒想到要搶百姓的糧食,要不然鄴城的百姓可就真的沒辦法生存了。在廖淳的建議下,他們還帶走了衙門口的大鼓。當然,此時那大鼓早已經不在衙門口了,東挪西借的已經搬了好幾個場景,費了好大的勁才找到。有了他以後打仗就有戰鼓了。臨出發前,他們還拿縣令一家老小祭了刀!儘管廖淳不忍看到這一幕,不過這是歷來興兵的規矩,他也就默許了!
十萬人馬依次北進,這次不再是木棍軍隊了,木棍上都已經安上了鐵頭兒。當然,不是鋤頭、鐵耙子什麼的,而是槍矛。(儘管都不成造型,但我們還是姑且稱之爲槍矛吧!)
這夥黃巾兵本來就沒有逃跑的壓迫感,行軍速度也不是很快。再加上有糧草隊伍拖著,行軍速度更加緩慢。他們沒有既定路線,只知道繞過兵力雄厚的郡城,沿著官道一直走。他們知道去鉅鹿要向北,卻不知道在繞過郡城的時候就已經走錯了方向。鉅鹿在魏郡東北,而他們繞過郡城之後所選的方向卻是正北偏西。也許是領導者的無能,也許只是歷史的一個小小玩笑,這十萬人最終因爲走錯路而傷亡過半,四處逃奔。
“程渠帥,我們到大賢良師那裡要走多久?”隊伍前面,廖淳追上了慢悠悠帶隊的程遠志。
“我沒去過鉅鹿!”程遠志老老實實地回答了廖淳的問題,“不過我聽馬總渠帥說過,鄴城到鉅鹿要經過好幾個縣城,往北走沒錯的!”
“官道也有很多岔路口的阿!”廖淳比較鬱悶,“你又沒有去過鉅鹿,怎麼知道你選擇的路就是去鉅鹿的路?”
“鉅鹿在北方,錯不了的!”程遠志懶得理會廖淳。在他眼中,廖淳這個觀點是愚夫之見,而且顯然是太過慮了。鉅鹿那麼大地方,還能跑了不成?他心中如是想著。
廖淳受了冷刺,自然悻悻然退去。十萬人馬綿延很長,總得有人帶隊阿。程遠志和杜遠在前面走,廖淳押著糧草在中央,後面杜遠帶隊尾隨。他們分工是很明確的,廖淳自然也沒機會長期離開。因此也只有悻悻而回。
廖淳退下去後,程遠志又仔細想了一下,問旁邊的鄧茂道:“老鄧,你經常打探消息,知不知道前面是哪個縣!?”
“我一直往京城方向打探,往北最遠就到過魏郡。”鄧茂鬱悶地回了一句,“這條路我走都沒走過!”
“那豈不是很糟糕?”程遠志也有點不知所措,“不會走錯路吧!”
“錯就錯唄!”鄧茂很不以爲然,大賢良師攻佔了很大的一片地方,鉅鹿周圍廣宗、廣平都是我們的地盤。只要往北走,怎麼也會經過那裡的。現在,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沿途的問題。郡城城高,我們打不下來,只有繞道。可是縣城也很難打,如果也繞道的話,我們還真有可能在深山老林裡就迷路了!”
“進了縣界有界碑,只要一見到界碑,我們就讓廖淳去取縣城!”程遠志自以爲出了個好主意,“廖淳這小子很有一套,鄴城那麼高的城牆,我帶十幾萬人都拿不下。他一千多人就輕鬆取了縣城,還活捉了縣令!”
“真這麼厲害!?”鄧茂有點難以置信,“就是韓信也不過如此吧,等一下我要見識見識了!”
這一次程遠志不說話了,鄧茂好歹還認識韓信,他連韓信是誰都不知道。見識不在一個層面上,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話可說。
界碑很快就到了,是毛城!鄧茂識字不多,還虧得認識毛字!至於城字,他經常到處走動的人自然也認識。得知前方是毛城,他們也就放心了。只是一個小縣,又不是郡城,終於不必繞道了。希望這廖淳不負所托,能一舉拿下城池。
前軍忽然間不走了,廖淳自然會過去看看什麼情況。這邊剛走半路,那邊消息就到了,是讓他領兵去奪縣城。
領兵?那也要有兵才能領!廖淳鬱悶地想著,然後又開始止步想想自己可以領哪些兵!十萬人馬分了三份,自己只是管理糧草什麼的,沒兵可領。押糧兵是程遠志的人,他只是監督。當然,即使讓他選,他也不會選那些雜牌軍!唯一好領的就是那一千多兄弟了,而且穿的是清一色漢兵服裝,摘去黃巾,或許能騙開城門也說不定。再者說,他們的裝備是全軍中最精良的,戰鬥力相對也要強一點。只是,這隊人現在在誰手下呢?他還得去向程遠志問一下情況。
黃鬃馬並不是好馬,但速度比普通馬還是要快一些。這麼點距離,實在經不起馬蹄一陣顛簸。廖淳趕到的時候,程遠志他們倒也沒有等太久。
“廖兄弟,鄧某人知道你攻城有能耐,所以特地交給你一個任務!”他還沒到,鄧茂那邊就開始喊話了,“前方是毛城縣,縣小城微,但依山建城,難以繞道。你有沒有把握把它拿下,讓我們迅速通過!”
“我試試吧!”他心裡也沒有底。
“要多少人?”程遠志有點含糊,既怕他帶的人多了都死在那裡,又怕他帶的人少了拿不下縣城。
“我先帶我中盧縣一千多號兄弟過去,打先鋒。你們領大軍在後面壓陣!”他沒準備硬打,而是準備了巧取方針。
“一千多人?”鄧茂有點不敢相信的樣子,“你那些老鄉不過裝備好一點,沒有這麼厲害吧!”
“我不保證能拿下縣城!”他纔不立這種軍令狀呢,能詐開縣城就詐開,不能詐開就原地等候。人家吊橋收起,他也不能飛身上城阿!
“好吧!你那些同鄉在杜遠手下,你去找他要人!”鄧茂知道希望不大了,少給他一點人也行。就當是賭博,賭贏了就是一座縣城,賭輸了不過是一千多兵。
“中盧縣兄弟軍前集合!”廖淳高聲喊著飛馬而去。
十萬人馬組成的長隊,怕有十幾裡地遠。好在廖淳往後飛馬奔去的時候軍隊也在緩緩前進,而且聲音傳的比較快,弟兄們再口口相傳,他很快就見到了同縣這一千多弟兄,當然,這些弟兄之中並不都是大漢軍服,還有一百多黃巾裝備。這是唯一的不足之處!
廖淳喊上這一千七百五十四人,開始了倍速行軍。途中,他清點了一下,有漢軍服的一千六百三十三人,沒有軍服的一百二十一人。
他又和一位穿著什長衣服的小兵換了服裝,自己冒充起了小官,然後對那一百二十二人道:“你們幾個領著這些弟兄快步過去詐城。到城邊你就高聲喊話,就說大賢良師派我們來取他城池,我們大軍二十萬就在後面,讓他太守開城投降!只需站在城前一箭之地喊話即可,不必靠近城池!”
“是!”那小頭目裝的人應了一聲,帶著一百二十一人風風火火地趕去了。
廖淳帶著一千六百多人自然也沒閒著,他們開始了緊急行軍,而且上山抄了小道。總不能和黃巾軍一條路去詐城吧!不過,即使如此,他想要詐開城池恐怕沒那麼容易。他們畢竟還沒有大漢的旗號。只有衣號也不知道能不能矇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