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連續(xù)打敗護院,惹怒了特來觀戰(zhàn)的少年。自己教出的徒弟五個打一個都打不過一個商人,這可是奇恥大辱。明擺著是說自己教徒無方嘛。
少年一聲怒喝,讓現(xiàn)場的熱鬧氣氛頓時冷了下來。其實,現(xiàn)場的氣氛在少年一出場就冷卻了一半了。他的一聲喝斥,另一半也冷了。一時之間,諾大的院子,針落可聞。
廖化一臉苦澀,艱難地轉(zhuǎn)過了頭看著說話的少年。他很好認,穿著打扮都比這羣護院高一個檔次,往那裡一站,恰如鶴立雞羣。而且,那羣護院似乎是怕他,都和他保持著一定距離,沒有人敢靠近他。
這少年下巴上還沒有長鬍須,個頭也不高,看上去大約十八九歲的模樣,顯得十分年輕、稚嫩。儘管對方怎麼看都顯得年輕,但武藝的高低並不按年齡大小而分。有些庸才苦練一輩子也達不到三流水準,但是有些奇才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已經(jīng)出類拔萃了。對方既然聲稱是這羣護院的師父,老廖自然也就高看了一眼。
那少年看廖化不言語,他也不答話,只是右手攤開向外一擺,道:“拿我刀來!”
他話音剛落,兩個丫環(huán)擡著一把大刀出來了。儘管那刀不是很重,但是於小丫環(huán)而言,還是吃力的。她們勉強將刀交刀少年手中,就揉著雙臂退下了。
“好大的譜阿!”廖化心中暗暗驚歎著。一把刀都要丫鬟擡,莫不是這家的公子學(xué)藝回來了?索員外說他義子十年前上山學(xué)藝,算算年齡,大約也就十七八歲的樣子吧。這少年架子很大,一臉傲氣。這樣於功夫無益,要殺殺他的威風(fēng)纔是。
“請了!”少年身子一斜,左腳向前邁了一步,左手壓低一攤,做了一個請的姿勢。於廖化而言,此刻對方的身體和刀已經(jīng)成了一條直線。他右手後垂,緊握刀柄,那口大刀正在他身後拖著。
“請!”廖化帶住大刀,雙手一捧,也做出了一個請的姿勢。就在這個時候,那些護院頓時默契地後退了幾丈遠,閃開了一片巨大的空間。
周圍沒有了阻攔,少年左腳腳尖向外移動了一下,然後右腳跟上一步,立在左腳之前,兩腳尖都朝外,雙腳呈一字形分開。這時,他的雙手都伸到了背後,似乎是雙手握刀。這種奇怪的進攻方式廖化還真沒有見過,因此他也不著急出招。進攻之前,還是先看清對方套路爲(wèi)妙。
少年第一步走出後,第二步緊跟著就來。那小碎步走起來搖搖擺擺,身子也隨著步伐滴溜直轉(zhuǎn)。但是不論如何,他的雙手始終都隱藏在身後,連同大刀,都擺在廖化看不到的地方。近了,更近了,但是二人的距離遠遠高於一刀之隔。也就是說,廖化此時不能出刀,出刀就意味著失誤。
少年的小碎步還在移動著,他的雙手也來回交換著,每次交換都用力甩出一次,這不得不令廖化提防。誰知道下一次甩手會不會帶出一把刀來呢?
眼看著對方接近大刀的攻擊範(fàn)圍了,老廖不願意再等了。他搶先一步,提刀就要攻擊。就在這一刻,那少年的小碎步忽然呈現(xiàn)出了後退姿勢。然後,一柄大刀隨著他甩動的右手揮舞而出。
這一刀在廖化的預(yù)料之中,因此他隔擋起來也就不慌不忙。儘管他有防備,隔擋得時候也被這旋轉(zhuǎn)的一刀震了一下。那少年以雙腳爲(wèi)圓心,輪著的大刀加速度很猛。若不是廖化雙手抓得緊,揮刀擋得快。這一招,他已經(jīng)人頭落地了。
這一刀被廖化撥開,少年藉著大刀往回蕩的力度,身子反轉(zhuǎn),小碎步反踩,一刀又從左側(cè)輪來。這一次老廖沒有硬接,他很識相地抱刀就地一滾,離開了少年的攻擊範(fàn)圍。
刀法講究大開大合,但馬上刀和步下刀開合角度是不同的。相比較而言,馬上刀笨拙,開合幅度要小一點,步下刀靈活,開合角度可以更大一些。但大歸大,像這種一百八十度的開合、三百六十度的旋轉(zhuǎn)式開合,他生平還是第一次遇到。而且,對方的身法和步伐配合的完美無缺。進攻的時候藉助手臂的長度,大刀左右攻打;防守的時候自己根本就看不見他的刀,無從下手。想要擊敗他?談何容易!
廖化不前進了,只是龜縮在對方攻擊不到的地方靜靜地看著。他似乎是想等待對方轉(zhuǎn)暈的時候再出招。轉(zhuǎn)暈?這個恐怕更不容易了。人家畢竟是常年練出來的技術(shù),已經(jīng)轉(zhuǎn)悠了這麼久,也沒有頭暈的傾向。當(dāng)然,他還會繼續(xù)轉(zhuǎn)悠下去。
對方轉(zhuǎn)悠著,廖化靜靜地看著。一個隨時進攻,一個一副防禦姿態(tài),似乎並不打算進攻。當(dāng)然,不是不打算,而是他找不到突破點。自己只要一前進,肯定就遭到對方的攻擊。在沒有明顯的破綻之前,還是不要亂出手的好。
轉(zhuǎn)悠的少年忍不住了,對方不出招,轉(zhuǎn)悠下去也不是辦法。只見他轉(zhuǎn)悠的過程中將雙手都轉(zhuǎn)到了背後,往前一躍。就在這個空當(dāng),大刀從身後過頭頂,直直劈向了廖化。這一次大劈來勢凌厲,行刀中夾雜著風(fēng)聲,頗具備雷霆的氣勢。
這一刀兇猛凌厲,廖化自然是要避避風(fēng)頭。應(yīng)付這一類的劈砍,只需要向旁邊閃躲即可。一般人選擇向左右閃躲,但廖化不然,他是向後閃避。這類刀法講究迅猛,如果向左右閃避,對方刀鋒一轉(zhuǎn),馬上又會形成殺傷性的攻擊。這樣一來,自己就只能招架了。向後閃避則不然,躲開對方第一擊攻擊範(fàn)圍之後,馬上出招,纏住對方的刀,這樣興許能找對方的破綻。
果然,少年刀被躲開,一刀劈中地面。刀風(fēng)席捲之下,地面都震得龜裂。當(dāng)然,將地面震得龜裂不是他想要的目的。一刀不中,他馬上擡刀桿,掉刀頭,意欲再擊。
這一招劈到了底,招式基本已經(jīng)用老。他想回刀,哪有那麼容易?廖化早就看準了時機,掌中大刀往下一壓,死死鎖住了對方的刀頭,讓他不能抽刀。
大刀抽不回,也擺不動,少年只好用力往前頂。刀鋒入地,往前一滑,廖化鎖住的刀頭頓時解鎖。不過,他也是自幼耍大刀的主,自然不會這麼簡單就鬆手。對方大刀往前擠,自己不能擡刀再壓。於是乎,他打蛇隨桿上,刀鋒橫指,沿著刀桿削了上去。
這一招比較陰險,少年的手在刀桿尾部抓著,不具備還手的可操作性。對方已經(jīng)前跨了一步,刀鋒沿著自己的刀桿馬上就滑到了手跟前。放手吧,刀就沒了;不放手吧,手就沒了。
少年刀法也不是白練的,對方大刀近前,他果斷放下了自己的刀,保手要緊。當(dāng)然,他也不白放下。手鬆開了,他的一條腿卻纏上了自己的刀桿。廖化大刀近前,他身子向後一打拱,如同一個拱橋一般,避過了攻擊。之後,他纏繞住刀桿的腿一使勁,那大刀翁的一聲飛旋了起來。恰恰在這一刻他也起身了,迎面接住了刀桿,雙手再一擺,讓大刀在自己的腰間盤旋了起來。
廖化一刀削空,馬上就要回刀,用刀背拍對方一下。沒想到,對方這個時候居然能把放棄的大刀再撿回來並且舞動起來。因此,他回刀的時候也就放棄了攻擊的打算,而是丁丁當(dāng)當(dāng)?shù)睾蛯Ψ浇讳h了起來。
這一次,老廖使用了槍招‘出海探雲(yún)’。這一招出海探雲(yún)是四平槍中爲(wèi)數(shù)不多的花招之一,出槍速度奇快,如同銀龍出水一般,分打左右,藉以撥開對方的兵器,尋找空隙。
廖化左右撥打,少年也開始了沉著應(yīng)戰(zhàn)。只是他刀法花巧,廖化刀法虛無,二者還真都沒敢冒險搶招。刀重劈砍,但廖化的刀卻只停留在中門,少年不知道什麼意思。刀重凝實,而少年的刀法卻總是虛影一片,廖化也不知道對方在耍什麼。二人打來鬥去,轉(zhuǎn)眼幾十招過去了。少年身形多動,這幾十回合下來,已經(jīng)有些步履不穩(wěn)了。廖化大刀守在中門,步伐緊緊壓著,倒是沒有消耗太多的力氣在身形上。
花槍槍桿抖動,守的是中門?;ǖ兜额^晃悠起來,只能打兩邊。廖化表面上是在耍花刀,實際上是在?;尅R虼?,小小的開合完全不離中門。對方呢,那少年花刀擺起,漸漸被逼到了外圍。表面上看是他在進攻,廖化在防禦。但實際上呢?實際上他中門已經(jīng)空了,廖化想要他的命的話,他已經(jīng)死了N次了。之所以不當(dāng)場將他拿下,是因爲(wèi)廖化不想讓他在自己徒弟面前太丟臉。反正對方快沒力氣了,不如索性贈送給他一個面子。
儘管那少年儘管經(jīng)歷的陣仗少,但他也看出來對方讓著自己了。自己刀快,他也跟著快;自己刀慢,他也跟著慢,節(jié)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哪裡有這種巧合的?表面上看,是自己佔上風(fēng),但實際上完全是對方讓著自己。
“呼……不打了!”少年明知抵敵不過,於是斷然選擇了收刀。他沒有當(dāng)著徒弟的面說輸贏,而是轉(zhuǎn)身收刀走人,鑽出了人羣。
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些個家丁護院圍了一圈,但大多數(shù)都是看熱鬧的主。偶爾幾個人看出了點門道,也不知道自己的觀點是不是正確的。但就眼前而言,二人是平手的,這似乎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