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正值鄧小平經(jīng)濟改革,南方珠三角經(jīng)濟正當飛速起步之中,直到90年代初,外面的世界一片火熱。
這改革的春風是吹遍了神州大地,但我們家鄉(xiāng)依然滯後,彷彿與世隔絕。
大家仍在觀望這南下風潮,仍在繼續(xù)著祖輩事業(yè),辛勤耕耘土地,當個好農(nóng)民。
農(nóng)閒時,大家除了喜歡湊在一起摸牌閒話,還喜歡攪點風波,罵罵架。
那時的鄉(xiāng)間,寧靜和諧,無人偷盜,白天可不閉門,但是夜間,就有無數(shù)風流暗涌。
當年,我們一個小村落人口不算多,但男人佔去一大半,誰家有新媳婦上門,那是眼饞得很。
在我們村,重男輕女的觀念那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生個兒子那是了不得,生了女兒就是賠本貨。
就比喻我們倆姐妹,終日不待我奶奶見,自打出生起她抱都沒抱過,嫌棄到骨子裡。
我媽媽年齡雖不大,但是幸好性情剛硬,能獨立自主,雖然備受村人嘲諷,依然堅持自己本心,在生下妹妹後理智的選擇了結(jié)扎。在當時,也正當國家計劃生育大改革,媽媽順應(yīng)了這波改革,選擇做一個新時代的女性。
媽媽的決定是對的,至少她從今以後不用愁娶不到兒媳婦。
而我們村,山多地多,野獸飛禽多,唯獨男多女少。
長年的這種要男不要女的觀念,只會導(dǎo)致一個結(jié)果,娶不到老婆的窮漢子大有人在。
我們村當時就有好多光棍漢,其中有一戶人家生了四男,而立之年過後,四男都娶不到老婆,愁得這大人還未到花甲之年,就早已經(jīng)白了滿頭髮。
而且當年,我們村還有許多小青年不學無術(shù),整天無所事事像個小混混,到處打架生事,有的甚至在外盡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可能跟當時彪悍的民風有關(guān),鄉(xiāng)下閉塞,總有一些野蠻的人。
我就極不喜歡某些人。
他們有些是盯著我媽媽色瞇瞇的人,有些是老恐嚇我的人。
夏天太陽光烈,白熾熾的照射在大地上。
這成片剛收割過的稻田裡,只剩下一片禾堆,留在光脊的泥田裡。
我牽著我家的黃牛,手裡拿著爸爸剛買的圖書,走在田地邊上。
我將黃牛扔在一片開闊的田地裡啃禾堆,自己找了個蔭涼的樹下看圖書。
在我孩童時期電視還不普及,我平時最大娛樂就是看圖書。
那時電視上熱播的名著紅樓夢、西遊記、封神榜還有水滸傳等都印成了一本本小圖冊,我就深深迷看那些圖書,雖然識字不多,但卻十分熱愛,常常要求爸爸從外給我?guī)Щ?,一拿到手就會反覆的看,有時還會隨身攜帶。
今天我就正好帶著一本出來放牛。正當我看得入迷時,我手中的書突然飛了出去。
“哈哈哈,鬼妹,看牛啊,看牛就看牛,看什麼書啊?!?
“哈哈哈哈……”
伴隨著一陣訕笑,三個身影突然出現(xiàn)在我身後。
一個平頭矮個男孩正用一根樹枝伸到我的臉邊。
一個身著黃衫的高個子青年迅速的去撿剛纔被他挑飛了的圖書。
我氣呼呼的站起來,轉(zhuǎn)身陰沉著臉,看著這幾個人。
他們就是村子裡的幾個大男青年,平時見著我不是吐我口水,就是罵我是鬼妹。
最可恨的是,他們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搶我的圖書。
“還我圖書!”
我向已經(jīng)撿起圖書,正在翻閱著還帶一臉譏諷的黃衫高個青年大吼道,同時跨步伸手向前想要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