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

千百年來中國的老百姓一直都在呼喚天降青天爲民做主。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在歷史長河中真正的青天大老爺卻是鳳毛麟角。正如戲文中清官鬥倒奸臣的情節永遠只能是百姓茶餘飯後聊以自*的談資。許多時候“青天”亦不過只是老百姓一相情願的臆想罷了。然而中華朝的不少百姓卻十分堅信青天就在自己的身邊。不過這個青天既不是老天爺賞賜的,也不是皇帝選拔的,乃是由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民意凝聚而成的輿論。而承載這些民意的正是幾張薄薄的報紙。

說起來報紙對於中原大地來說既不是泊來品,也不是稀罕物。早在唐朝時中國便有了“邸報”,但那只是通行於官府內部的參考資料罷了。真正屬於民間大衆的報紙是起源於北宋的“小報”。小報並非報名,只是人們對區別於官方邸報的民間傳播物的稱謂。與官方的邸報一樣,小報所報道的也不外乎是一些有關皇帝諭旨、大臣奏議、臺諫章疏、官吏升遷任免等之類的內容。不同於官報,小報的發行速度上比邸報快;時效性更強;爲了迎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其傳播信息中往往夾帶著許多官方尚未公佈或禁止公佈的消息。因此小報往往受到士大夫知識分子、在野的官僚的歡迎。然而在封建統治者看來小報卻是一種大逆不道的刊物。

試想皇帝發出一道命令或大臣奏議一項政策,連相應的官員都還沒來得及得到消息,外界的草民卻已經人盡皆知了。這對想要掌控一切的君王來說是一樁何等恐怖而又膽戰心驚的事情。無怪乎,民報一經出現就立即被歷朝的君王定爲非法刊物嚴格查禁。

然而中華朝的弘武女皇卻偏偏就是這麼一個不信邪、不怕鬼的皇帝。在尚未登基前她便已經頂風作案明目張膽地資助開辦了多家民間報社。在登基後,也沒有因爲身份的變化,而轉變之前支持民報的態度。或許正因爲是受了弘武女皇的影響,中華朝民報的底氣比之前任何一個朝代的小報都要足。他們不僅在老百姓面前大膽地揭開了遮掩在高高朝堂之上的神秘面紗,更以犀利而又強硬的筆鋒直接道出了蠅頭小民們的心聲。這讓久盼青天大老爺的老百姓似乎從民報的身上找到了傳說中“青天”的影子。這纔有了直擊朝堂、解析政令,真神眼;扶弱責強、伸張正義,庶青天的“青天眼”美譽。

弘武五年六月的劉富春一案則更是將民報的聲威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雖然劉富春事件最先是由侯方域發現,出面上書女皇的也是方以智、陳子龍等人。但出於政治原因,東林黨這次完全是以媒體的面目向民間公佈事件。以至於外界的不少老百姓都以爲發現併爲劉富春做主的是《東林時報》而不是侯方域等人。這麼做固然是讓侯方域等人喪失了一次揚名利萬的機會。但由此能爲整個東林黨提高聲譽,喪失些個人的榮辱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於是《東林時報》的一炮成名讓京畿乃至整個江南的報社眼前爲之一亮。他們這才發現原來報紙不但可以充當清議的角色,還可以過一把青天大老爺的隱。覺得有利可圖的各個大小報社立刻派出了各自最得力的記者到處探聽消息,希望能在自己的地界楸出一兩樁相似的不平事來。另一方面,亦有不少在鄉里受了官府委屈的老百姓照葫蘆畫瓢的學習劉富春。不同的是劉富春是上京告御狀,他們則是跑去當地最有影響的報社門口大呼冤枉。而已然被老百姓譽爲“東青天”的《東林時報》更是三天兩頭就能一兩個前來喊冤的百姓。

顯然無論是在什麼時代“刁民”與“小報”的無敵結合都是官僚們的終極噩夢。一時間京畿各地的大小衙門如臨大敵,各級官員更是人人自危、如坐鍼氈。而百姓上訪找報紙伸冤的情緒卻爲之更爲高昂起來。畢竟去司法衙門打官司,要先交一筆訴訟費,然後等開庭,即使贏了官司還要等執行。可媒體只要發現你反映的事情有新聞價值,或者是社會熱點問題,非常講效率的記者們就會在第一時間把新聞搶到手發出去。一旦事情經過那些有影響力的報紙傳播開來,過去你找他都不理不睬的官老爺,現在則可能主動來登你的門,甚至還可能倒過來向你打招呼。如此廉價而又高效的途徑又怎能不讓老百姓趨之若騖。

當然久經沙場的官老爺們可不會就此被一幫泥腿子刁民所束縛。在司法院忙於爲劉富春案開庭做準備之時,來自各地衙門的摺子也像雪花一般堆滿了女皇的案牘。這些摺子有些寫的痛心疾首,有些寫得正義凜然,還有些寫得聲淚俱下,更有甚者還寫下了血書以銘其志。雖然風格與內容不盡相同,但這些文章卻無一例外的都將箭頭指向了同一個目標——嚴懲小報。

“陛下,這是杭州監察使上奏的摺子。上面還附有杭州府十四名官員的聯合署名。”御書房中董小婉小心翼翼的將一份奏章遞給了女皇陛下。奏章上的字跡工整而又秀麗,讓人一看就覺得賞心悅目。然而龍椅上的孫露卻連正眼都沒看那摺子一眼,只是冷冷地開口問道:“又是一份讓朕嚴懲民報的摺子吧。”

董小婉先是楞了一下,但見女皇冷若冰霜的表情,當下便不敢怠慢的回答道:“回陛下,杭州監察使蔡大人奏稱錢江民報……”

“妖言惑衆、誹謗官府對吧?”未等董小婉說完,孫露就已不置可否的接口道。這也難怪,這些日子類似的奏章實在是不少,以至於孫露才聽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了。卻見她跟著欣然起身渡步而下圍著底下紫檀桌上堆著的奏摺轉了一圈後,向著不敢作聲的董小婉沉聲問道:“這麼一大堆東西,該不會同你手重的摺子說的是一樣的內容吧。”

“回陛下,這些摺子敘述的事件雖各不相同,但都是請求陛下嚴懲民報的。”董小婉鎮定的回答道。事實上,她也覺得這些奏請嚴懲民報的官員太過糊塗。說起來這幫官老爺也都是飽讀聖賢之書的人,怎麼連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典故都不知曉。而今不少民間小報都在揭官府的短,此時跳出來說要嚴懲民報,不正表示自己心中有鬼嗎。難怪女皇陛下連看都沒看多少摺子,臉色已然氣得鐵青了。

“好嘛。這一堆紙張算起來也值不少錢了。卻給這幫蠢貨寫了連篇鬼話,還真是盡職盡責呢。”氣急間孫露也顧不得自己的身份,咬牙咒罵起來。

“陛下請息怒。氣傷了身子可不值。”董小婉趕忙上前柔聲勸慰道。

“氣,朕當然生氣。試問遇上這種事情那個君王能不生氣。哼,這些大老爺平日裡欺上瞞下的手段是一等一。現在遇到比他們更蠻橫的主就沒轍了。還好意思說那些去報社喊冤的百姓是刁民。也不想想若是他們真是克盡職守了,老百姓還用得著去報社當刁民嗎。若是民報的報道真的是在妖言惑衆,他們大可去告報社誣陷誹謗啊。但他們卻沒去司法院告報社,一是因爲他們中的某些人心中本就有鬼;二來是他們也好面子,不敢告報社,怕被老百姓戳脊梁骨。所以呢,現在就跑來向朕哭訴叫屈了。不過,好在他們還有些自知之明只敢上書進言,沒敢跑來京師丟人現眼。”孫露自嘲地一笑道。雖然她從不認爲中華朝是一個路不拾遺,吏治清明的理想社會。但她也曾一度爲國家欣欣向榮的氣氛鼓舞感動,並將此歸咎與自己一手創辦的新制度。然而她卻不曾想到自己引以爲傲的高效制度在幾張小報的一翻折騰之後被弄得人仰馬翻。氣憤之餘一種沮喪之情也跟著油然而生。這是自公社問題後,孫露心理上所遭受的第二次打擊了。比起前一次的自責,這一次孫露更多感到的是無奈。

“陛下英明。其實姑且不管那報紙上說的是不是真的,至少是給那些官老爺敲了敲警鐘。說起來倒是爲朝廷節省了上百名言官、巡撫呢。現在外面的老百姓都說報社是‘包公’再世。是爲民請命的青天。可見而今報紙特別是民報在百姓心中已佔據了不小的聲威。不過真正讓地方官員投鼠忌器的並不是百姓的衆怒,而是陛下您的威嚴啊。”董小婉滿臉崇敬的說道。

“朕的威嚴?董夫人,朕現在可沒心思聽什麼奉承話啊。”孫露苦笑著搖頭道。

“回陛下,臣妾並沒有故意奉承陛下的意思。臣妾只是實話實說罷了。”董小婉一臉認真的說道:“歷來民間小報都是朝廷查封打擊的重要對象。惟有陛下您心胸寬廣、虛懷若谷,不僅親自出資開辦民報,還鼓勵帝國民間開辦各類報紙。正因爲有了陛下您的這種態度,底下的官員纔不敢貿然動用手中的權利干涉民報。但民報爲了贏利不斷挖掘官府的事情,來滿足百姓獵奇的心理。底下的官員被越逼越緊。所以現在纔不斷上書奏議民報一事,來試探陛下您的態度啊。”

給董小婉這麼一提醒,孫露發現好象確實是這麼一回事。她不禁讚賞地朝董小婉點頭道:“恩,董夫人分析的在理。朕剛纔確實給氣糊塗了,沒想到這一層。看來這些大人們可不是什麼昏庸之徒,各個精著呢。你看啊,若是朕因爲他們上奏的摺子治了民報的罪。或是著令文教部對民間的報社嚴加管束。那底下的官員勢必會拿著雞毛當令箭大肆整治民間報社。可若是朕沒有懲治民報,而是轉而治上書的官員,並下令各府縣對報紙所報道的事件嚴加撤查。那底下的官員們又會見風使舵,根據報紙的報道特事特辦或是對涉及案件的有關人氏嚴加懲治。甚至可以不顧事實來迎合輿論。看來無論朕如何選擇,他們總有辦法應付啊。”

“陛下英明,不過臣妾以爲這報紙上雖也有一些不實的報道。但他們的報道對於老百姓的來說確實是件好事。就算底下的官員只是爲了迎合陛下和輿論的意願,而嚴辦案件,那至少也是做了實事嘛。所以臣妾在此斗膽建議陛下對上書的官員嚴加懲處,以鼓勵民間報社監督官府。這樣一來,我朝不就能青天遍地了嗎。”董小婉激動的建議道。說實話,她也經常閱覽民報,並被上頭的報道所感染。

“哦,董夫人希望我中華遍地是青天嗎?”孫露饒有興趣的反問道。

“回陛下,那是當然,有了這麼多青天老百姓還怕冤情得不到聲張,天下的貪官還敢就此胡作非爲嗎。”董小婉一個勁的點頭道。

“董夫人說的沒錯,我中原的百姓歷來都有一種青天情結。總是希望老天爺或是皇帝能派個青天大老爺來爲民做主。可是董夫人你可曾想過,那些在報社門前叫冤喊屈的老百姓,他們是冤也好,狀也罷,本來是應該由朝廷的法律來解決的,即由法而治。然而現在的現實卻是有老百姓背井離鄉、千里迢迢跑來京城告御狀,跑去各地的報社喊冤。這說明我們的法治出問題了。老百姓越依賴媒體這個青天就證明帝國的法治存在問題。因爲只有人們對法治或是地方衙門不再保有信任之時,纔會將希望寄託於人治,寄託於青天降臨。”孫露波瀾不驚的說道。

“陛下……”

“好了,董夫人。朕知道帝國的法治還很完善。還需要報紙充當一下‘報青天’好好煞煞那些大老爺們的威風。”眼見董小婉聽得一臉的疑惑,孫露當即將話鋒一轉道:“你現在就替朕草擬一份詔書斥責這次上書要求嚴辦民報的官員。記住言辭一定要犀利嚴厲,不能給他們留有任何猜想或異議。另外著令廉政司派專員去這次聯名上書的府縣給朕撤查一下當地的吏治。”

“是陛下。就這一點嗎?”董小婉趕忙將女皇的要求逐一記錄了下來。

“恩,就這些了。”孫露想了一想點頭道。

“陛下,那有關府縣民報報道的事件就不做批示了嗎?”董小婉跟著追問道。

“不用了。難道因爲報紙報道事件就應該特事特辦,其他事情就要因此被推延嗎。若是這樣的話,那日後老百姓倒真的不用去衙門了,直接找報社不就行了。不僅能優先處理,還能特事特辦。”孫露秀眉一豎道。

“陛下所言極是。”董小婉唯唯諾諾的應和了下來,隨即又忍不住追問了一句道:“臣妾冒昧的問一句,陛下是否認爲我朝不需要有青天呢?”

面對董小婉的疑問,孫露低頭沉思了一下後,斬釘截鐵的說道:“朕希望後世的中原不再有青天這一事物。因爲法治的天下無‘青天’。到那時侯普天之下,莫非法土,率土之濱,莫非法民。”

【……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 法治人治女皇明志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11節 海盜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26節 蜀中攻略(三)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9節 新安財閥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43節 桑稻之爭(三)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42節 王神甫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43節 長路漫漫第4節 狗熊?英雄?第15節 本相第4節 風口浪尖(四)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十六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四節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四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二十四節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23節 君與臣(上)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7節 盛京之戰(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14節 盛宴(六)第9節 盛宴(四)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二十九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八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6節 路(一)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4節 燃燒的營口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2節 首相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18節 國會(二)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三十八節第15節 本相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9節 盛宴(四)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1節 宗族會議第6節 路(一)第19節 國會(三)第298節 駕龍艦施瑯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5節 大投資第46節 忠烈廟
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11節 海盜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26節 蜀中攻略(三)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9節 新安財閥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43節 桑稻之爭(三)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42節 王神甫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43節 長路漫漫第4節 狗熊?英雄?第15節 本相第4節 風口浪尖(四)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十六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四節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四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二十四節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23節 君與臣(上)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7節 盛京之戰(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14節 盛宴(六)第9節 盛宴(四)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二十九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八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6節 路(一)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4節 燃燒的營口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2節 首相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18節 國會(二)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三十八節第15節 本相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9節 盛宴(四)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1節 宗族會議第6節 路(一)第19節 國會(三)第298節 駕龍艦施瑯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5節 大投資第46節 忠烈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南安市| 武平县| 河池市| 贡嘎县| 梁平县| 定陶县| 永丰县| 阳泉市| 姚安县| 广丰县| 清水河县| 古田县| 台南县| 宝丰县| 克什克腾旗| 盐山县| 澄迈县| 邹城市| 玉溪市| 深泽县| 江西省| 广水市| 白朗县| 淳化县| 辽阳县| 三河市| 抚远县| 登封市| 拜泉县| 申扎县| 隆林| 龙泉市| 兴文县| 宕昌县| 长海县| 临邑县| 青岛市| 静安区| 大理市|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