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們的情緒暴動讓秦世傑十分不爽,因爲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然而現在還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雖然這次對擊他並沒有佔到啥便宜,甚至之前還付出了一些代價,吃了個暗虧,但他認爲值得,他成功的擊退了狄海的進攻,破解了狄海極有威懾力的連環三擊組合拳,一句話,他秦世傑破局而出。
這個時候就再次體現出了秦世傑豐富的實戰經驗,牢牢的抓住這次破局而出的機會。秦世傑沒有任何的停頓,迅即象猿猴一樣猱身而上,發揮自己身法敏捷的優勢,對狄海展開了暴風雨般的狂攻。反觀狄海,到底還是欠缺實戰經驗,雖然秦世傑猛烈的反擊也早在狄海的預料之中,但真正面臨的時候,狄海還是出現了一秒種的恍惚,哪怕只是短暫的一秒鐘,但對於秦世傑來說已經足夠,於是,攻防轉換,秦世傑用一陣近乎眼花繚亂的快攻,成功奪取了進攻的先機,迫使狄海不得不回防。
不過,在狄海制定的戰術方案中,本來就有快攻、快守這個環節,所以,秦世傑奪回進攻權並沒有令狄海感到意外,更不可能讓狄海因此手忙腳亂、驚慌失措,這一切仍在狄海的計劃之中,並沒有脫離掌控。
冷靜下來的狄海迅速調整步伐和節奏,繼續執行自己的戰術方案,堅持以快打快,以快制快的方針,只不過從開始的快攻,調整爲現在的快守,集中精力加強防守,見招拆招,與秦世傑展開拉鋸戰。
兩人你來我往戰在一起,很快便到了十招,當第十招秦世傑使出雙風貫耳,雙拳快速襲擊狄海的兩邊太陽穴時,狄海突然身形一矮,險之又險的堪堪躲過,旋即趁勢轉身倒地,使出一記漂亮的倒掛金鉤,右腿以一種極其刁鑽的方式反踢秦世傑的面門,而這一招已經是第十一招了。
當看到第十招狄海成功地躲過時,演武廳的掌聲和尖叫聲再次雷動,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過關了,勝利了,我們勝利了!耶!耶!耶!”。
在學員們的眼裡,只要十招過關就意味著勝利,而且他們普遍把狄海的勝利當成了自己的勝利,因爲狄海屬於學員的一份子,這就是他們所謂的團隊精神吧,全然沒有想到其實狄海的勝利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狄海是過關了,成功了,可是他們卻闖關失敗了,等待他們的將是“死馬教練”的最殘酷的強化訓練,不過現在他們還沒有從狂熱中清醒過來,根本忘記了還有這茬子事。但有一點要說明,從狄海過關的那一刻起,狄海就成了大家的希望,狄海在中級班領袖的地位已經無人可替了,大家以狄海爲榮,以狄海爲傲,就因爲大家和狄海都在一個班級,這個班級的每一個人都會因爲狄海而感到自豪。
“因爲我們有狄海”這句話後來竟成了這屆中級班的口頭禪。當不久狄海在武館晉級賽中一戰成名後,還有人在外面經常打著狄海的旗號惹事生非。
“知道我是誰嗎?啥?不知道?那好,狄海你總知道吧,我告訴你,狄海就是我老大!!”。
象這樣諸如此類,拿著雞毛當令箭的事還真沒少發生,這是後話。這時候的秦世傑和狄海卻戰得更兇了,主要是秦世傑加快了進攻的節奏和力度,而狄海也毫不相讓的加強了防守反擊的力度。
對於狄海順利過關的事,秦世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從觀看狄海表演的擒拿格鬥拳,秦世傑就已經知道狄海過關並非難事,況且肖強館長看中的人物如果連十招都撐不過的話,那就不是狄海的問題了,而是肖強館長的問題了,實際上,在秦世傑的心目中,肖強館長的形象甚至比他的師父司馬教練還要高大。雖然武館高層看好狄海,但秦世傑怎麼也不相信狄海能真正的戰勝自己,就算戰平也不可能,畢竟狄海是才入門的新人,能有多大能量?自己可是久經賽場的老將了,光每年的武館大比自己就參加過三次,更不用說平時的大戰小戰不知經歷了多少,沒有一千怕也有數百了。
看完狄海表演的擒拿拳後,秦世傑做了個預估,他估計狄海在自己手上也就最多能撐個二十招左右,絕對不會超過二十五招,二十五招被秦世傑認定爲狄海的極限,同時也是自己的底線。
因此,十招一過,秦世傑便加大了對狄海的進攻力度。兩人的速度都非???,風馳電掣般戰在一起,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不過如果光論速度的話,還是秦世傑稍快一線,所以進攻的主動權仍然掌握在秦世傑手中,狄海幾次實施反擊都未能奪回先機,不過,秦世傑也攻不進去,先不說狄海大部分時間防守得是風雨不透,毫無破綻,偶爾秦世傑抓住機會,使出絕招強攻入狄海的心腹之地,也被狄海以兩敗俱傷的猛招震退,爲何?實在是狄海的力氣要比秦世傑大上一籌,秦世傑不敢與之硬拼,因此很多時候束手束腳,不敢放手猛攻,反而有幾次被狄海使出的新組合拳打得是措手不及,差點將進攻的主動權丟失,還幸虧秦世傑實戰經驗相當豐富,及時補救,才維持住了這個優勢局面。
兩人你攻我守,你進我退,一來二往,眨眼間二十招就過去了,這時候的秦世傑開始著急起來,因爲按照他原來的預估,二十招狄海應該就差不多了,就算還能夠堅持,也應該是筋疲力盡、漏洞百出的時候,然而他卻發現,直到現在狄海仍然是龍精虎猛,防守得滴水不漏。最關鍵的是,秦世傑仍然沒有找到攻破他的防守、徹底擊敗他的辦法。當第二十五招過去時,秦世傑再也保持不了淡定了,此時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他們的二師兄要開始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