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世傑微微有點吃驚,心想,這狄海勁力還真不小,恐怕與之前的鐵塔相比也不遑多讓,這勁不小,速度也快,我得小心了,看樣子不能再留手了。敢情這秦世傑在之前的這幾場比試中還沒有盡全力,竟然有所保留。
打定主意,秦世傑不再有所遲疑,瞧著虎虎生風、當胸打到的拳頭,一記順手牽羊,右手閃電般搭上狄海的拳背,同時身形滴溜溜一個旋轉,借力打力,用巧勁極其漂亮的將狄海的拳頭牽引偏離了方向,如此輕巧的就讓狄海來勢兇猛的一擊落了空。秦世傑的武功套路偏重於敏捷類的,在這一招上得到了很好的論證,這基本上符合狄海的預判。
才第一個回合,雙方就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對對碰,狄海攻得漂亮,二師兄防的更漂亮,然而,一擊不中的狄海似乎早有預料,還沒等秦世傑變招,搶先一步、出人意料的使出了一招反彈琵琶,變拳爲爪,抓向秦世傑的眼睛。
這一招使得恰到好處,令本來一擊不中、即將失去先機的狄海,突然峰迴路轉,重新掌握了主動權。當時狄海的進攻被牽引偏離了方向之後,秦世傑已經順勢繞到了狄海的側後面,狄海完全處於了一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也就是說,秦世傑即將反客爲主,奪取到進攻的先機。然而讓秦世傑沒有想到的是,狄海應對竟然如此迅速,不但沒有絲毫驚慌,甚至連頭也不回就信手拈來使出了這一招,掌握的時機、拿捏的部位非常準確,就好像他的背後長了眼睛一樣。如果說狄海剛開始的那一招,是因爲力氣大、速度快的原因,已經稍稍引起秦世傑注意的話,那這第二招的應變能力之強、應變速度之快,則狠狠的讓秦世傑震驚了一下。
“臨危不亂,處變不驚,這樣極佳的應變速度和能力,如果不是事先安排好的話,則只能用天才二字來解釋了。”秦世傑瞳孔一縮的暗暗思忖著,他甚至覺得有點看不透狄海了。
其實,秦世傑的這些想法基本上都猜對了,狄海確實做了很充分的準備。之前秦世傑比試了五場,每一場狄海都對秦世傑進行了認真的比較和分析,然後得出一些結論,想出應對的措施和方案。當狄海上場對戰秦世傑時,狄海的心中已經準備好了一套完整的戰術方案來對付秦世傑,包括第一招的使用,以及第一招失效的情況都在狄海的預計安排之中,至於失效後所面臨的到底是何種境況,則不是狄海所能預計到的,這就需要狄海的臨場應變了,不過,狄海既然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自然也就不會心慌,而早已把擒拿格鬥拳練得爐火純青、天人合一的狄海,在遭遇到秦世傑的一招“順手牽羊”而導致攻擊失效時,隨機應變、自然而然的使出“反彈琵琶”這一神來之筆,也就不見得是一件多麼稀奇古怪的事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這一招,秦世傑心中雖很吃驚,但手底下動作絲毫也不比狄海慢。堂堂的新生武館二師兄可不是吃素的,只見秦世傑大步向前,一記“二郎擔山”,竟然非常兇猛霸道的迎擊向狄海的手臂。前面說了,秦世傑並非屬於力量型的,但並不是說他就缺乏力量,實際上這種區分概念只是相比較而言,要說力量,他也只是比鐵塔、狄海等人略輸一籌而已,真正的武林高手常常是力量和速度完美的結合體。當然,這裡面也有一個則重點的問題,有的側重於速度,也就是敏捷類的,比如象從事暗殺活動的殺手類高手,這種高手就是側重於速度,但同時也具備一擊必殺的恐怖力量。也有更側重於力量的,象上古中國南宋王朝時期,抗金名將、精通十八般兵器的岳飛就是側重於力量型的,相傳能力舉千斤,但同樣岳飛的輕功也很了得,自然速度也差不到哪裡去,否則,就不能解釋其爲何精通十八般兵器,因爲裡面包含劍、鞭等靈活型輕便武器,如果沒有速度的話,這種兵器是耍弄不起來的,更不要說精通二字了。
秦世傑這時候就爆發出了其驚人的力量,因爲他非常清楚,“反彈琵琶”這一招只是起到“出其不意,攻敵所必救”的作用,狄海用此招的確可以化解自己的危局,遲滯對方的進攻,但有一點,這招講究速度、以及刁鑽的角度,卻缺乏力量,秦世傑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纔有針對性的使出了“二郎擔山”這一純力量型的猛招,這樣既可以擋住狄海“反彈琵琶”這一招,同時又可以用大力震傷震退狄海,打亂狄海攻擊的節奏和步調,從而轉守爲攻,奪取進攻的先機。
可以說,秦世傑的這般應對,顯示了其驚人的武功功底和實戰經驗,一點也不輸於狄海。狄海的機智應對主要還是得益於戰前的充分準備,尤其是對秦世傑的觀察和分析,應該說,通過觀看秦世傑前五場的比試,狄海對秦世傑的特點和風格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並針對於此制定了戰術方案,是有備在先。而秦世傑除了知道狄海是個練武奇才外,其餘是兩眼一黑,一概不曉,完完全全憑的是個人紮實的功底和經驗,從這一點來說,這秦世傑也的的確確是個人才。
狄海知道這招力度很強,不宜硬接,急忙抽身撤掌,移形換位,迅速調整好站位和步伐,並快速打出了他早已預謀好的一個連環三擊組合拳,“魚躍龍門”,“龍遊大海”,“海闊天空”。
這三招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快,出招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攻擊部位自下而上,從雙腳到胸腹、再到頭部,呈階梯式遞進,一招比一招快,一招緊是一招,讓人應接不暇,防不勝防。
這是狄海事先制定好的戰術方案中所採取的一個重要手段,那就是執行“快”字方針,用“以快打快,以快制快”的手段去抑制對手。狄海知道,速度快本來是秦世傑的長處,雖然自己的速度同樣也快,但面對一個實戰經驗非常豐富的對手,自己這點快根本就毫無優勢可言,如果任由秦世傑發揮其速度快的特點,那麼比賽的節奏將被對方徹底掌控,自己將會非常被動,而想要抑制秦世傑的快,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率先啓動“快”,搶先一步奪取進攻的先機,以“快”字當先,快進,快退,快攻,快守,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等他回過神反應過來,要組織反擊時,也許十招、二十招早已過去了,自己則闖關成功,這就是狄海的戰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