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海想要當領導的企盼,終於在南湖警局領導走馬換將、新任局長陳更生上任後有了一絲希望。前面表述過,新局長陳更生上任後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搞競聘上崗,對初級警官進行大洗牌,清除自己的對頭、前任黃局長的親信勢力,提拔上忠誠於自己的人馬,其實這些都跟狄海無關,狄海不屬於任何派別勢力,也從不願拉山頭、找靠山去依附任何一方,包括對他陳更生也是一樣。
在競聘的前夕,據說陳更生家裡門庭若市、徹夜通明,門檻都被人踏破,手機更被人打爆,陳更生後來在召開的全局警察大會上,自己向大家坦誠說,爲了躲避說情送禮討要官職的人,他都不敢睡在家裡,都躲到賓館住去了,他跟大家說這事只是爲了表明自己的清正廉潔,顯示由他自己主導的競聘工作的公平公正,不過,他在臺上講這番話的時候,臺下有不少人在捂著嘴巴在笑,至於笑什麼,狄海不知道,總之狄海從沒拜過陳更生的碼頭。
並非狄海蠢笨如牛不懂世故,而是狄海不屑這樣做。對於拉關係走後門,狄海向來深惡痛絕,在狄海成長的過程中,從來都是憑自己的真本事過關斬將,在他所受的教育中,所崇拜、景仰和學習的典範人物中,從來就沒有趨炎附勢、奉承拍馬、見風使舵的小人和姦雄,再說狄海也沒有更多的錢去給陳更生請客送禮、丟糖衣炮彈,不過,即便不去花錢打點關係,更沒有根深蒂固的裙帶勢力,狄海還是對此次競聘抱些許期盼,至少有了一個公開競爭的平臺,這就是進步,在之前是沒有的。
先不論競爭是否公平公正,最起碼大家都有了機會,雖然機會並不均等,但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有希望,尤其是對於象狄海這樣的沒有任何關係和背景的底層警察,更是把這次競聘當成生平難得的一次機遇,因爲狄海相信,陳更生搞的這次競聘就算作假成分居多,最後的結果肯定還是那些有關係、有背景的人勝出,但他或許也會要搞幾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上來撐撐門面,粉飾一下競聘的公平公正性,如果不這樣,勢必會給人留下把柄,尤其是會遭到前任黃局長的親信勢力的反撲,因爲這些人的職位是肯定要被抹掉的,他們自然也不肯坐以待斃,定會千方百計的尋找陳更生的破綻,反戈一擊。
雖說陳更生現在有新上臺的市局劉局長撐腰,但劉局長顯然還做不到象前任馬局長那樣一言九鼎、一手遮天的地步,前任馬局長的殘餘勢力仍然還很龐大,並不是劉局長說擺平就立馬能擺平得了的,再說,誰也保不定這裡面還有個別神通更爲廣大的、能直接攀上市**要員的特殊人物,如果讓這些人抓住陳更生作假的把柄,那絕對夠他陳更生喝一壺的,而陳更生官場打拼多年,更懂得官場角鬥的複雜性和殘酷性,絕不至於輕易被人抓住把柄,所以狄海分析,陳更生搞的這個競聘不太可能百分百造假,裡面必定也會含有一些真實成分,這樣即便有人告狀,陳更生必定也會有一套說辭可以搪塞過去,不至於引起公憤,而狄海就打算成爲那種有真才實學、可以幫陳更生撐門面的人,而這或許就是狄海的希望。
“如果我能在競聘考覈中,取得總分排名前三的好成績,估計勝出的希望就很大了,而如果獲得第一名,那就鐵定坐穩了,陳更生總不可能把狀元給擼掉吧,這豈不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狄海在自己的宿舍裡邊看書複習準備迎考,邊樂觀的估摸著。有“書迷”之稱的狄海,加上苦幹多年各項業務精通,立功受獎多次,基層人緣關係也不錯,還是很有希望排進前三的。
“三項考覈前兩項都問題不大,考驗我的就只有局領導班子打分這一項了,這一項佔比分最重,竟高達40分,我如果要輸給別人也就輸在這上面了,沒有任何關係背景,領導不可能給我打高分,不過,我多次立功受獎,打分也不至於太低吧,否則就會落人把柄,因爲所有考覈的分數都會要張榜公佈,一目瞭然,要能夠大體上接受得了大家的評判,當前我能把握的就只能是過好第一關,先把書面理論考試考好,力爭第一名,其餘兩關也就聽天由命了,因爲自己說了不算,決定權都在別人手上。”想到此,狄海集中精神,投入到了理論知識的複習中。
轟動整個定州市警界的南湖警局競聘考覈終於開始了。第一關文化理論考試,考場設在定州市教育學院,滿滿的幾十間教室全都是參考警察,南湖警局1000餘名警察匯聚於此,黑壓壓一大片,場面頗爲壯觀,監考人員清一色市局派來的,就連戴白頭盔、別紅袖標的警務督察支隊都全員出動了,實行全程現場督察,嚴防考試作弊,凡發現考場作弊的立即由督察支隊帶走關禁閉,取消考試資格。
市局對於此次南湖警局的競聘考試非常重視,一把手劉局長將其定調爲“改革創新之壯舉”予以大力支持,並指示,如果獲得成功將在全市各區縣進行推廣,大力推進警察用人制度的改革,給定州市警界注入新鮮活力,傾力打造定州鋼鐵警隊。
考試中途,竟然還有新聞記者扛著攝像機進來,對著嚴肅認真、滿頭大汗參考的警察們瞄一瞄、照一照。南湖警局千餘警察競聘上崗的消息,現在連定州市社會各界都知道了,陳更生還真成了改革創新的紅人,出盡了風頭,當天考試結束後,定州市晚報頭版頭條顯著位置,登載了知名記者署名“自由鳥”的一篇專訪文章,標題爲“記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改革創新的優秀警察局長陳更生”。一時間,外界對於陳更生的評價是水漲船高,一片點贊。
“陳更生雖說用心不良,但也確實有些手段,可惜能力雖強,但卻心術不正。”這是狄海在看到這篇文章時發出的感慨。
理論考試結束後,南湖警局立即組織第二關的考覈:民主評議,由全體警察對參加競聘的人員進行打分測評,這一關也很快便結束了。緊接著便開始了最關鍵的第三關:局領導班子測評。
據說局長陳更生爲了使測評不受到外界干擾,竟然帶著所有的領導班子成員,躲到一個不知名的高級賓館去了,而沒有選擇在自己的警局會議室裡進行,而且所有的領導班子成員手機都一律關機,處於無法聯繫的狀態。不過,很快便有消息靈通人士傳來內幕消息,透露此次領導測評只是走走過場、做做樣子,實際上內定人員名單早就已經出來了,而陳更生便是這份名單的主要制定者,之所以還要走一下過場開個領導測評會,只是爲了履行手續而已。
其實就連這也都是表面現象,還有更不爲外人所知道的內幕,那就是班子成員當中如果還有什麼不同意見的話,可以通過這次會議再稍作調整一下,以平衡各方的利益關係,總不能名單裡所有入圍人員都是你陳更生一個人說了算吧,其他的副局長等班子成員總也要安插一、兩個自己的親信弟兄吧,這個會議說白了就是領導層利益再分配,緩和班子成員內部矛盾的,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90%以上的絕大部分入圍人員都是陳更生拍板說了算,只有10%左右的名額分配給了其他幾個副局長,畢竟陳更生是一把手,大權在握,且有市局劉局長做後盾,誰敢不從?讓出一個指標名額給你個副局長就算給足了你面子,如果還不識相那你就等著吃好果子,副職和正職爭權奪利吃虧的肯定是副職,輕者調離原單位,重者丟官罷職也說不定,這些官場潛規則那幾個副局長又豈能不懂?
所以,會議很快便統一了意見,陳更生事先擬定的人員名單稍作調整後便蓋棺定論了,全體領導成員都在名單上簽字畫押,以示通過,並當場形成會議紀要,只等張榜公佈後公示七天,如無人舉報告狀,入圍人員就正式確定下來了,這樣競聘纔算徹底成功,初級警官職位纔算到手,至於具體任職、是當站長還是隊長、抑或是科長,那還得重新開會研究。
這個總共88人入圍的名單裡面,狄海赫然在內,並且以總分94的高分排在第一位,三項考覈的成績分別是:理論考試30分(滿分),民主評議29分(優秀),領導班子測評35分(良好),綜合評分94分,名列全警局第一。
後來不知誰傳出來消息,透露領導班子測評裡,也就陳更生給狄海打了最低分,其餘的領導、尤其是主管刑警的副局長都本著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給狄海打了高分,所以儘管狄海因爲沒有巴結打點陳更生,使得陳更生很不高興而給狄海打了低分,但由於其他領導的高分,狄海仍然獲得了35分的良好成績,使得總分遙遙領先第二名10分的傲人成績高居榜首。而狄海之所以能入圍名單之內,沒有被陳更生暗中搞鬼抹掉,正應了狄海之前所猜測的那樣,陳更生也需要幾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來給他掙臉、撐場面,更主要的是他不能被反對勢力抓住把柄而大做文章,如果他將第一名的狄海抹掉的話,這個消息一旦泄露,必將給他捅出不小的漏子,誰能保證這幾個看似很恭順的副局長不會暗地捅他一刀?能升到副局長這樣位置的人,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不僅僅第一名的狄海,前五名的人員陳更生也都予以了保留,不過即便是前五名人員中,也有兩個早就是陳更生安插好的親信,至於排在五名之後的人員,更絕大多數是陳更生點頭認可的親信骨幹,畢竟在領導班子測評這一關中,不但佔比分最多,陳更生更是早就打過招呼,對事先擬定的名單內人員,所有領導班子成員都必須給予照顧,一句話,都往高分打,目的就是要保證他們都入圍,陳更生給出的理由是,這裡面的人大多數是上級領導關照過的,有市局領導,更有市**領導,還有稅務局、國土局、檢察院、法院等其他關係單位的領導,這不是開後門,這是從大局出發,從協調好各部門關係的大局出發,從著眼南湖警局未來發展的前途出發,要以全局觀看待這個問題,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站在長遠利益看待這個問題。明明是搞關係開後門,陳更生卻說成一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難怪狄海都佩服他是個人才。
給自己人打高分,給非自己人、尤其是對頭黃局長的親信打低分,如此一番運作,他的人不入圍纔怪呢,畢竟象狄海這樣憑自己的真才實學就能拿高分的人實在太少了,說句實在話,即便領導測評給狄海打最低分10分,狄海也都能穩穩當當排進前88名之列,因爲領導測評的考覈細則裡面明確說明,對於三年內沒有犯過錯誤、受過處分的人員,領導測評的最低分必須保證在10分以上,這也是當初對競聘方案有意見的初級警官在與陳更生交涉過程中,爭取過來的有利條件,就是爲了防止陳更生濫用職權,排斥異己,胡亂打分。而除了狄海等極少數幾個人外,其餘絕大部分人可就沒有這份本事了,只能任由陳更生擺佈。
總之,陳更生最終炮製的這份88人的入圍名單,完全實現了他的“一箭雙鵰”的計劃,而狄海也終於因爲陳更生而即將走上初級警官領導崗位,但就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意外卻突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