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卡汽車組裝間,現在一般不隨意讓人進人。這個年代的人一個月就幾十塊的工資,隨便弄丟一個汽車零件可能都賠不起。
江成帶著電工廠的人去參觀當然沒有問題,車間門口有人看守著,等人離開就會關上門的。
可看守人員沒想到自己廠裡的工程師會直接把汽車開出來,說實在的,廠裡很多人是知道自己廠造了好幾輛車的,也有不少人看見過。
但不少人在懷疑自己廠造的車到底能不能開,這可是汽車,平時在馬路上看見一輛都會停下來瞄幾眼。
輕卡在開出車間的時候,汽車喇叭響起。按喇叭是江成後世養成的安全意識,因爲在出車間之前只能看到車間外的正前方,車間兩側看不到有沒有人。
按喇叭是防止有人不注意突然衝過來,是一種提醒。但這是在廠裡的車間,又是上班時間,門口外還有站著的人看守著,不按喇叭也不可能出現那樣的情況。
而且真出現那樣的情況,突然跑出一個人被撞了。在這個年代應該是那個被撞的人考慮有沒有把車撞出問題,畢竟車子開出車間的速度不快,撞不死人。
但車子要是撞出一個印子什麼的,要賠很多錢了。
幾聲汽車喇叭的鳴笛聲很是響亮,驚動了廠裡很多人。
在附近車間巡視的黃副廠長是第一個聽到聲音趕過來的,看到沒有裝玻璃的車子從組裝車間裡開出來,震驚的口都是微張了好一會。
這個年代的人大部分眼力比較好,近視的少。副廠長黃建林仔細瞄了一下,發現開車的是江成,立刻朝汽車方向小跑過去。
“江工,這車子能開了呀?”黃副廠長震驚的詢問道。
“就是沒有玻璃,車子造就能開了。黃廠長,你要不要也上來,去外面轉一圈,體驗一下廠裡自己生產的汽車感覺。”江成招呼道。
要說汽車能開動,別說沒玻璃了,後面沒車廂,只有一個車架的時候就已經能開了。
“行,我這就上去。”
黃副廠長也不客氣,應了一聲後,就跑到後面踩著輪胎借力一下就爬上去了。
黃副廠長只是一個開始,兵工廠合併後,老康和以前一些兵工廠的幹部現在也清閒的很。有人聽到動靜後,招呼一聲,幾個人從車間裡出來看情況後,都直接跑過來的。
在得知江成要開著汽車去外面轉一圈,那還說個屁,直接帶著幾個人走到後車廂爬了上去。
江成一看,還挺熱鬧喜慶的,乾脆把車子開到辦公樓下面,連續按了幾下汽車喇叭。
果然沒有一會就有人出現在了走廊裡看看什麼情況,也就是片刻的工夫,一些自認爲有資格上車的人,手上也沒有必須要現在處理的事物的,都出門朝廠裡自己製造的卡車跑去。
真的是跑,最少是小跑。這年頭幾乎沒有什麼胖子,當幹部領導的也是健步如飛的,沒有跑不動的。
周廠長,陳主任,李科長等等。一會工夫又上了十來個人,他們不覺得這是單純的玩鬧,而是看到廠裡造出來的汽車能開,都想參與一下,感覺坐上了自己廠生產的人有榮譽感。
車後車廂護欄一圈都坐滿了人,坐不下的就直接坐車板上。那些坐車板上的人,也不怕突然一個後仰摔下來。
但那種概率很小,也就後世講究各種安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同志們,都坐好了,要出發了。”江成從車窗裡探出腦袋對著後面的人喊道。
有一句提醒就可以了,這年代真有從車上掉下去怎麼樣的,只能怪他自己。連一個車都坐不穩,爬上車幹什麼。
車後有不少人跟江成迴應的,讓他開車出發。
江成也不墨跡,剎車一鬆,油門一踩立刻出發。
車身和車板車廂都是刷的綠漆,軍綠色的輕卡拉著將近二十人朝廠大門開去。還沒到大門口,周廠長就朝著保衛科的人大聲喊著開門。
車子很順利的開出配件廠,也沒有具體的目的。但江成是腦子一抽,往市ZF方向開去。
年輕人情緒不穩定,突然起了顯擺的心思很正常。而作爲一個穿越者,對於普通人顯擺覺得沒有意思,想在一些有身份的人面前顯擺一下合情合理吧。
只是江成忘記了,昌城是省會城市。不但有兩個ZF,還有很多省裡的領導。
我從西開到東,我還要從東開到北。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
假如你看到後有點震驚,那震驚就對了。
~
現在的汽車是什麼單位的,都會在車上噴字的。
一輛大家沒見過,車身也沒任何字的卡車,帶著一羣人在城市裡轉了一圈。關鍵是有些部門還有警衛的,有就是江成沒在一些單位門口停留,路過一下就走了。
但這事還真的被警衛上報了,市區裡出現了不明車輛。
很多人看到了一輛沒見過的卡車,的確都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卡車,但要查還不容易。
江成開著車差不多轉了小半個市區,還在國營商店停了一下有人下車買菸抽。
從車子上是沒人看的出哪裡的,但車上的人有穿工作服,工作服是有單位名稱的。
江成是帶著大家轉了一圈,體驗了一下汽車的性能回廠裡了。算是一次試開,大家反正很滿意,覺得這車坐的很平穩,而且動力很足。拉著這樣多人,感覺上坡也不費力。
車子開回廠後,大家好喜笑顏開的聊著。
江成帶著電工廠的技術員在辦公室聊液壓技術,看這技術跟一些電機設備如何結合。聊到中午,就去廠裡的招待餐廳吃飯。
配件廠的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坐著輕卡在外面轉一圈,多少部門都震動了。
要知道現在國內的車輛目前基本上都是進口,內陸城市的一個市區一年都分不多少輛車。
一下能拉那麼多人,好像還不是極限,幾乎哪個行業好像都需要。
如果是進口過來的,這車分給哪個單位了。如果不是進口的,那麼問題就更大了。
很快車子的來路就查到了,因爲查到在車上的人是機械配件廠的。加上前陣子機械配件廠鬧的東西可不小,就是造汽車的事情鬧的,上了報紙的。
這是車子給造出來了,所以馬上有單位打電話去工業局那邊詢問情況。車子造出來,工業局那邊最清楚呀。
工業局的趙局長莫名其妙的接到電話員也是懵,還特意詢問了下屬,機械配件廠那麼有沒有人彙報車子造出來了的事。
然後不光是工業局,參與一起造車的很多工廠也接到了電話。被詢問是不是汽車造出來了,汽車要是造出來了,他們這些出力了的工廠肯定會被邀請過去見證纔對。
當然了,接到電話最多的還是機械配件廠。
國內進口的卡車和工程車,都是優先供應給重工企業。如果配件廠真的把車造出了,管你是拉貨的卡車還是拉人的,誰都想弄到一輛。
就連汽配廠造的外觀不怎麼樣的三輪汽車,現在都有無數單位想弄一輛。可惜的是地方單位讓他們生產一些車給供銷總社和郵政部門使用。
周廠長接到電話,也只能一個個解釋,車子還沒完全造出來。還有汽車玻璃沒裝好,今天只是嘗試了一下性能。
而且就算汽車造出來了,這東西也不是機械配件廠說賣給誰就賣誰的。
第二批汽車製造的時候,可能就要搞一個汽車票了。跟糧票和自行車票一樣,憑票購買。
這汽車票肯定是由地方政府去安排發給誰,然後有了票,還要排隊才能領到車。
因爲江成早就跟老周和老康商量好了,除了汽車產業鏈上的工廠,給他們可以弄點計劃外的汽車。
計劃內生產的汽車,就先弄個票證,車還沒造出來就先發票證。如果預計造十五輛,就發十五張汽車票。
但有汽車票想買車,不額外給一點好處,那就慢慢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