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八號,四九城。
兩輛昌江停放在某部門廣場,旁邊還有第一汽車廠的解放卡車,兩輛車的車身顏色都是軍綠色。
從車型看,解放卡車比昌江大了一圈,給人一種大氣穩重的感覺。
而昌江卡車在造型上也不逞多讓,因爲發動機不是直列擺放,啓動也不是搖桿。對比之下,一看就給人一種便捷,靈巧的樣子。
現場有好幾個汽車兵,兩款汽車都試駕過了,在彙報試駕的體驗。
得出的結果對寄予厚任的解放汽車有點不好,解放卡車除了在安全性能方面比昌江卡車強,其他很多方面都差了不少。
解放卡車的重量將近比昌江卡車多了一倍,材料用的厚實,兩者發生相撞。雖然沒測試,但從車輛板材厚度來看,昌江卡車應該是撞不過解放車的。
然後就是汽車啓動打火裝置,搖桿鑰匙肯定比電力啓動更可靠一些。因爲一旦在野外,汽車的蓄電池出了問題,發動不了發動機,那就等於是廢鐵一堆了。
但不出問題的話,也有好處,啓動汽車的人不需要在車外。運輸在戰場方面適合短線補給。
至於其他方面對比,有些方面有點打臉解放卡車了。兩款汽車的發動機是一樣的,因爲昌城那邊本來就是在一汽廠買的發動機。
那麼在同樣馬力發動機的情況下,昌江車身雖然小些,但拉的東西並不小。甚至因爲解放卡車自身車重比昌江輕卡重,可能在載貨量上來對比,昌江還佔優勢。
不過昌江輕卡好像是放棄了這方面的優勢,底盤材料沒解放卡車的厚實。意味著載重貨品過重的話,底盤的一些部件承受力可能達不到要求。
但兩種卡車拉的貨品重量一樣多的情況下,昌江卡車能更省油一些,換一個說法就是同樣油耗的情況下,輕卡跑的更快一點。
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昌江卡車在減震方面是雙減震,除了鋼板減震,每個車輪輪轂連接的上方都裝了一個液壓減震器。
還有就是駕駛室裡的汽車方向盤比較小,但打方向盤的時候很輕便。然後汽車兵也在車底查了,轉向桿和車輪轉向拉桿處有安裝新的部件,應該就是用來協助轉動方向盤省力的。
反正綜合對比下來,作爲運輸方面,昌江卡車肯定是第一選擇。但如果是放在部隊裡使用,安全和穩定性排在舒適和便捷前面。
所以部隊方面就別去搶昌江這款國內自產的汽車了,但也不是說就不要了。汽車兵訓練和執行任務的時候用解放卡車,後勤部隊在採購糧食和軍用補給的時候,配一點昌江卡車。
現在因爲昌城那邊是臨時造車的,產量肯定跟準備了好幾年的一汽廠無法比,初期肯定是弄不到昌江輕卡,但這昌江輕卡納入軍需採購範圍內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還有一點,這兩款車都是國內自產的汽車,意義重大。還有四個月就是國慶,要閱兵了的。
以前國慶,都是坐其他國家生產的汽車,這次有自己生產的汽車了,自然是要亮相的。
而汽車兵要熟悉汽車的性能,要磨合,不能出亂子。
那麼就不得不下強制命令了,昌城那邊地方上跟部隊怎麼爭奪車輛,這邊管不了。但必須在八月之前,昌城那邊得送十五輛汽車過來。
到時候閱兵的時候,解放卡車看上去大氣一些,肯定打頭陣,昌江輕卡排在後面,也正好象徵了後勤補給的意思。
“去聯繫昌城那邊,不管那邊目前的這汽車產量如何。八月之前送十五輛汽車到四九城這邊來,如果生產有需求,可以下發文件,讓各部門全力配合。”
“首長,我這就讓人去安排。”
“不行,你親自去,說明一下情況,就說十月份,四九城這邊要用。”
“是,首長。”
~~
有時候真的是來的早不如來的巧,來的巧就不如不回去了。
江成和周廠長一本正經的來到了工業局,不正經點不行,主要的是來這裡要乾的事不地道。在這個計劃經濟年代,地方企業很少被合併的,都是兵工廠被新產品和設備淘汰了,纔會跟地方合併。
當然地方上的一些工廠也不是不會有合併的情況,但一般是上面有決策,想組合一些單位共同生產什麼產品。
反正沒有出現過一個工廠看上了另外一個廠的東西,要求合併的。
江成和周廠長沒有想到來工業局,趙局長會對他們這樣熱情。
竟然留他們在局裡吃飯,不是吃食堂,是專門安排人弄六個菜的那種。
要知道機械配件廠只是市企,雖然按照這樣發展下去,變成省企也快了。省企的話就不叫昌城機械配件廠了,得叫江西機械配件廠了。
但昌城是省會城市,就算是省企也歸這邊的工業局管。除非工廠升級到國企的程度,那地位就有點超然了。
而在贛省,目前總共也就四家國企,一家礦廠,一家紡織印染廠。另外兩家廠江成也熟悉,一家是昌城的飛機制造廠,這邊造的飛機是全國調配的,不是屬於昌城的。
這也是爲什麼飛機制造廠工程師多的原因,工程師也是全國各地調過來的。譚雅萱一箇中專生,主專業學的還不好,實習沒混到工作指標很正常。
另外一家就是昌城的柴油機廠,在這個年代可不是單憑一個市區就能搞柴油機廠的。柴油機真那麼好生產,每個市區都弄一個廠,那拖拉機和柴油汽車就能滿地跑了。
昌城的柴油機廠也是接全國訂單的,不像機械配件廠,說白一點就是昌城市區別人的配套廠。
但在江成升級廠裡的設備後,能加工一些簡單的精密零件,其實就有了成爲省企的資格。
而在造出托盤車和輕卡後,現在雖然還是市區,但已經有了國企的通行證。職工人數和規模上去,企業升級是水到渠成的。
“趙局長,你別太客氣,我們這次來是有點事情要麻煩你的。”周廠長在局長辦公室裡說道。
這一來就被趙局長喊著中午留在這邊吃飯,這待遇周廠長還是第一次碰到。
按照道理,工業局是他們的上級,上級一般不怎麼招待下級單位人員的。一個是不需要,另外一個是招待不起,一個市區那麼多企業,廠長廠書記多的是,難道來一個招待一個嘛。
如果是真的有事情談到了飯點時間,能讓食堂打一份飯簡單招待一下就不錯了。單獨讓食堂開小竈,那最少級別得跟趙局長不相上下。
“周廠長,江工。你們有事來我們這裡,那本來就是工作上的事,你們工作上有事情要我們幫忙解決,也就是我們的本分工作,哪裡有什麼麻煩不麻煩。怕麻煩,那還要我們工業局做什麼”趙局長一臉大義炳然的說道。
要是周廠長不是第一次跟趙局長打交道,那還真可能相信了他的話。這局長真是好局長,有困難那是真解決呀。
可實際情況,工業局一把也就做一點協調工作,哪裡會大包大攬。
如果是廠裡生產問題,基本上是讓你有困難,得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你說有難處,他會說辦法總比困難多。
工業局也是有項目資金的,但下面的企業想申請到那不是一般的艱難。不過工業局也有自身的難處,有些企業動不動想搞擴張,要買設備。
可資金就那麼多,用錢得用在刀刃上。所以經常看到的是越好的企業越有扶持,那些真的需要的可能得不到扶持。
站在位置的角度不一樣,有時候就會覺得很不公平。
有些單位是不會管你死活的,也管不了那麼多。他們是站在整個市區的發展來看的,你不符合目前發展的主要方向,就算有困難也難有資金上面的扶持。
而企業符合發展方向,哪怕沒有困難,都會催著你發展,擴大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