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演講要看什麼場合,來參加會議的都是一些什麼人。
只要不是技術研討會議,本質上就是一場演講秀。
國內目前除了第一汽車製造廠那邊在搞汽車,其他地方根本沒有製造汽車的。
橡膠廠,柴油機廠,電機廠,彈簧,螺絲以及燈具之類的工廠,他們的業務基本都跟汽車沒有關係。
所以跟他們談技術,最多隻會讓他們不明覺厲。
什麼減震器,方向助力呀。你去談結構和原理,哪怕對江成來說是很簡單的東西,跟在場的人也沒法交流。
你只能說裝上這些東西后,會有什麼效果。
另外你還不能從享受主義的角度出發,說弄這些東西,會讓大家坐車舒服,司機開車更省力。
得從安全和實用角度出發,得說減震可以防護底盤和車身在震動中出現一些部位的斷裂。而且貨物運輸中,可以減免有些貨物因震動導致的損耗。
方向助力系統,不是爲了讓司機開的舒服。得說是減少司機的勞累,讓司機能更好的駕駛汽車。比如夏天開的輕鬆一點,的確可以減少司機中暑的情況。
碰到緊急運輸任務的時候,減少長時間駕駛的疲勞。
所以在會場裡,過多的去說什麼設計也沒有用,在場的可能一半人以上連幾缸發動機都不懂什麼意思。
江成就算把一個制動體說成是奧特曼體系,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
這也就跟後世老馬一樣,他參加很多會議,會去跟你談互聯網的架構嘛,會談他們的數據庫的內容嘛。
還不是各種吹噓各種畫餅,不需要你們懂,只要你們覺得跟著他幹,就能一起創造一個輝煌就行。
很多大佬創業初期,少不了一批瘋狂的人跟著他幹。
在國內,這個時代是計劃生產,大家是沒有危機感的。因爲不用擔心自己生產的產品會被淘汰,會賣不出去。真出現問題,也是上面來調節,安排他們做出改變。
這不像改革後,很多企業不跟上腳步就會面臨淘汰和破產。
但這個年代的人更向往榮譽方面的成就,更容易被畫餅,更容易擼起袖子就是幹。
雖然很多人沒有危機感,但同樣在這個時代沒有多少後顧之憂。因爲這是工人階級時代,個人沒什麼資產。
“江工,我想問一下我們橡膠廠能做一些什麼?!?
“橡膠廠,我們現在也是合作單位呀。我們廠的托盤車橡膠輪子就是你們加工的。你們既然能加工托盤車的橡膠輪,難道就不能加工汽車輪胎嘛。而且汽車上可不光是輪胎要用到橡膠,還有各種軟管,氣墊,密封圈。只要車子造出來,你們的產品跟上,以後完全可以成爲國內汽車領域裡的第一橡膠廠嘛”
“江工,那我們燈具廠呢~”
“柴油機廠能做什麼。”
“還有我們彈簧廠。”
~~
面對各工廠的提問,江成要的就是這效果,他指導方向就行。
很多工廠一起出力,一起研發,江成又提出可行的方向??偙人粋€人從一個個零件去加工要強。
而且他還有一些設備升級的技術,不能說把大家的升級到多先進。但起碼可以讓很多隻有原始機械動力的設備升級到半自動化的水平。能做到半自動化,其實在國際上已經屬於很高的水平了。國外工業水平高的國家也不多,只是目前跟中國有外交的國家並不多。
跟在蘇聯身後,在外交方面也不是國內想跟哪個國家建立外交就能建立的。這也是一種犧牲,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無私的對另外一個國家進行援建。
就算是後世的中國,也不可能把某島當成一個國家的國家,進行什麼援助。
江成在回答完很多關於大家能在造汽車上面做一些什麼的問題後,提出了搞一個昌城的技術學會。大家把自己掌握的技術拿出來交流,閉門造車是沒有用的。
現在很多工業產品可能涉及多個領域,江成甚至把自己前段時間犯得錯誤來舉例。像現在的橡膠已經有加入了棉纖維材質的了,自己不但不知道,還沒有調查就在托盤車上用了普通材質。
柴油機廠的柴油機也需要不少氣墊和密封橡膠品,也是可以跟橡膠廠深入合作的。
而燈具廠雖然只是生產燈具的,其實大家互相合作的領域也很多。造型和用途方面都可以共同研究。
其實南方的優勢不比北方差,在解放之前,國內本來也沒什麼重工業。而輕工業都是在魔都和廣州一帶,南方的商業貿易繁榮,服務業也發達。
現在北方工業搞了一體化,有很多優勢。南方的工業能力並不差,但有點一盤散沙的感覺。
不過一盤散沙也並不是完全不好,起碼有自主權。一旦大家朝一個方向發力,在實行過程中可能比一體化的效率更高。
依然那第一汽車製造廠來舉例,下面的很多部門就算要搞研發,還要申請,還要考慮各種方方面面。
流程費時間,資金的使用方面也受限制。因爲你們是一個部門,不是一個獨立的主體。
像昌城這邊組織一些工廠聯合起來造汽車搞研發就不一樣了,每一個工廠都是有自留金的,用於提高產量搞研發和給職工弄福利。
只要南方搞出了汽車的產業鏈,那麼北方只是有一個大型的第一汽車製造廠。而南方有第一汽車發動機製造廠,第一汽車燈具製造廠,第一汽車電機制造廠~~~。
現在大家跟著江成搞汽車,又有工業局的趙局長下了任務,而且今天開會,地方分管的領導還參加了。
十多個工廠,只要用的上的,都會回去按照江成說的,嘗試進行汽車零部件的生產。
有些問題,其實對一些工廠來說完全可以直接達到要求。比如燈具廠,目前需要的是燈具的造型符合要求。
至於燈光的強度,可以慢慢來。現在汽車的速度不快,道路也不好走,在夜晚開車,也不需要照射的太遠。
彈簧廠,需要什麼大小和尺寸的彈簧基本上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彈簧的強度和韌性要提升,可能就要嘗試進口材料或者想辦法研發了。
現在跟蘇聯關係還沒破裂,進口一些材料起碼比去進口符合要求的彈簧劃算。
進口一噸鋼材纔多少錢,進口一噸合金材質的彈簧起碼是原材料的很多倍。而且以後國內能自己生產更好的鋼材了,也能第一時間使用。
問題比較難解決的其實是柴油機廠和電機廠,電機廠的電機目前肯定也是能使用的。因爲汽車沒有多少電氣設備,但是目前也只能滿足最低使用要求罷了。
電機廠的研發方向就是減小電機的體積,或者在同樣的體積情況下,擁有更強的功率。
發動機也是一樣,減小體積增強功率。比如讓油體燃燒的更充分,動力轉換的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