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1)

所有具備健全思維能力並自以爲很聰明的人,都會或遲或早、或系統或零散地考慮一些問題:這個世界爲什麼有紅花綠樹、草長鶯飛、雞鳴狗叫?

爲什麼蜻蜓一直支起翅膀,而豆娘卻可以收起來?這有什麼區別和必要嗎?

爲什麼有的人臉特黑,而有的人臉又特白,我們中國人的臉卻是不黑不白?

我們人類有語言有思維,會唱歌會跳舞,會哭會笑,有所謂倫理和道德。這是自然的產物還是天神的教誨?人類真的和動物有所不同嗎?或者只是一種語言相對複雜一些的兩腿動物而已?

人類的眼睛和大腦構成了一套精密而複雜的光學成像及信息存貯和再提取系統,這個系統是設計出來的嗎?誰設計的?

爲什麼有人長得特高?有人又非常的矮小?而絕大部分人的身高都差不多?平庸是優勢還是劣勢?

女人爲什麼給人的總體印象是溫柔可愛?而男人差不多都要表明自己有陽剛之氣?女人塗口紅幹什麼?真存在所謂性選擇嗎?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男人爲什麼非要和女人結婚?而且都想和他們認爲漂亮的女人結婚?他們爲什麼都愛自己的孩子?爲什麼不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別人的孩子?

這到底都是爲什麼呢?

所有這些問題總結一下,那就是:這個世界爲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這麼美妙,如此和諧,讓人禁不住心存感激、抱有幻想。是設計出來的嗎?是有目的的嗎?或者,只是亂糟糟的一團,胡碰亂撞,偶然在茫茫宇宙中撞出了我們這個小小的藍色星球?而更巧的是,在這個小小藍色星球之上,人類和所有動物一道,也只不過是混亂的產物,從物質中來,最後仍要回歸到物質中去?

把這個問題上溯到源頭,其實就是一個小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在達爾文走向前臺之前,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千差萬別,幾乎所有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離奇古怪的神話故事用以解釋人類的出現:或者是女媧用泥把我們捏出來的;或者是上帝先造出了亞當,然後又用亞當的肋骨造出了夏娃,這兩個人才開始不辭辛苦地生兒育女,最後繁衍出了滿地球的人,那時根本沒有計劃生育意識;印第安人甚至認爲人是被一隻鴨子用腳上的泥踢出來的;或者,有人乾脆認爲是衆神之車從外星帶來生命的種子在地球上遍地開花。人們現在還津津樂道地傳說著瑪雅文明、古埃及文明、UFO、非洲化石、印度靈媒、新疆西藏等地離奇的壁畫石碟,等等等等。對這類事物的好奇其實包含著一個隱秘的念頭,人們仍想從此類玄之又玄的故事裡挖掘出新奇一點的人類興起的源頭。我們總是很難相信,我們其實是從那些微小的細菌之類的單細胞生物一點點演變而成爲現在的貌似高級複雜而深刻的樣子的。

其中在西方,主流的、被大衆廣泛認可並接受的理論,當然就是《聖經》所記載的程序了。甚至有權威學者經過研究後,確認了上帝創造人類的具體時間是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星期天上午9點。其言之鑿鑿,讓人不信都難。該派的觀點還認爲,自從所有物種被上帝造出來以後,他們就一直沒有改變過。

中國人當然不信這種說法,並不是中國人比西方人更講究科學,而是因爲這樣一來,我們的三皇五帝就沒地方去了。而且,不知是誤打還是亂蒙,中國人竟然有“腐草化螢”的說法,根本沒把上帝當回事。我們老早就相信生命是演化而來的事實,孫悟空就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如神創論這般就這麼簡單地把一切交給上帝,對於真正思考自然的人來說,是不能容易滿足的。藉助於上帝之手或外星人來解釋一切,其實等於什麼都沒有解釋。因爲這樣連環的問題可以永遠問下去。但是,在達爾文之前,人們又很難真正擺脫上帝的束縛。

那麼,達爾文之前聰明的人們都是如何試圖用理性的方法來解釋這個世界的呢?

先談談“自然神學”派極具代表性的“鐘錶匠理論”。

自然神學試圖以理論研究而不是靠盲信來進一步認識世界,但沒能徹底擺脫上帝的影子。自然神學者相信上帝,但又對《聖經》中明顯的自相矛盾傷透了腦筋,這時他們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既然大自然是上帝制造出來的作品,那麼,研究大自然就是接近上帝最有效的手段了,這要比單獨研究《聖經》得出的結果可靠得多。所以他們努力地研究自然,結果培養了一大批有影響的科學家,其中就包括衆人皆知的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IsaacNewton)和偉大的化學家波義耳(RobertBoyle),以及那個備受小朋友們喜愛的《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CasimirFabre)。這些學者研究的過程值得尊重,也豐富了人類的科學知識,直至改變了人類的文明進程。

19世紀年代,相信自然神學的一位富翁拿出一大筆金錢支持出版大量自然神學作品。這些作品都是由當時著名學者完成,內容廣泛,包括天文、物理、生物等幾乎所有自然科學領域,意圖用列舉科學事實的方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並感謝上帝爲了人類的生存而付出的超級智慧。

但他們在自己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的研究結論卻是:上帝是存在的,否則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將失去最終的支撐。牛頓在功成名就之後對真正的科研失去了興趣,他喜歡爭名奪利,但這不影響他對上帝充滿了嚮往之情。他對宇宙運行的終極動力非常著迷,那給他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前提與可能。但這個宇宙在一開始到底是如何動起來的呢?牛頓最終只有相信,正是上帝的奮力一推,這個宇宙才按照各種力學原理運轉了起來。

自然神學派所提出的“鐘錶匠理論”很好地表明瞭他們的態度。

“鐘錶匠理論”的大意是,如果我們在路邊看到一塊鐘錶,我們就確切地知道,肯定有一個鐘錶匠存在,正是這個鐘錶匠製造了這塊結構複雜的鐘表。由此推導,如果我們在路邊看到一塊石頭的話,也應該知道,肯定有一個製造石頭的人存在。推而廣之,我們人類,動物植物,山山水水,以至於整個地球或者宇宙,背後都應該有一個製造者。

毫無疑問,能完成如此鉅額工作量的鐘表匠只能是上帝。鐘錶製作得越是精美,越能證明鐘錶匠的心智和水平極其高超。大概除了上帝,誰也難以勝任。這就不難理解,部分精心於科學研究的學者們在瞭解了精確的自然規律以後,也只好相信鐘錶匠的存在了。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省事的解釋麼?

鐘錶匠理論有強大的吸引力,對現代科學家也是如此,例如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和霍金(StephenHawking)這樣的智者,在這個問題上也基本採取了模棱兩可甚至是迴避的態度。愛因斯坦爲了批評量子力學理論,不得不借用上帝的權威,他說“上帝不擲色子”。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說:上帝所安排的自然,一切都是有條不紊的,不會像量子力學描述的那樣無序而糟糕。霍金一再向世人表明,他對待上帝的態度是模糊的。雖然他也曾多次示意自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也曾非常困惑地問過:“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在此之前發生過什麼?”

第29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1)第7章 達爾文出場:大自然開始操縱一切 (1)第17章 樸素或華麗,性選擇在折騰誰? (1)第14章 關於人的迷局,凡夫俗子或是天之驕子 (1)第41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1)第44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2)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16章 關於人的迷局,凡夫俗子或是天之驕子 (3)第38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1)第10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1)第44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2)第38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1)第25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3)第13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2)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27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2)第8章 達爾文出場:大自然開始操縱一切 (2)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17章 樸素或華麗,性選擇在折騰誰? (1)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38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1)第42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2)第11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2)第33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2)第2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1)第43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1)第16章 關於人的迷局,凡夫俗子或是天之驕子 (3)第25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3)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36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2)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11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2)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32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1)第23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1)第41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1)第43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1)第12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1)第33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2)第43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1)第21章 動物利他行爲,你被感動了嗎? (3)第30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2)第1章 引 言第2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1)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37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3)第13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2)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8章 達爾文出場:大自然開始操縱一切 (2)第29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1)第35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1)第42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2)第22章 動物利他行爲,你被感動了嗎? (4)第39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2)第37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3)第8章 達爾文出場:大自然開始操縱一切 (2)第19章 動物利他行爲,你被感動了嗎? (1)第12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1)第6章 地質學的發展與《聖經》的尷尬第24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2)第2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1)第9章 華萊士,異軍突起的不幸的進化論先驅第3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2)第39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2)第39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2)第21章 動物利他行爲,你被感動了嗎? (3)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32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1)第35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1)第9章 華萊士,異軍突起的不幸的進化論先驅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13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2)第18章 樸素或華麗,性選擇在折騰誰? (2)第33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2)第11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2)第6章 地質學的發展與《聖經》的尷尬第5章 拉馬克主義,以及鐵匠的兒子和老鼠的尾巴 (2)第3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2)第30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2)第42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2)第43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1)第42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2)第27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2)第23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1)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35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1)第11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2)第13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2)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18章 樸素或華麗,性選擇在折騰誰? (2)第36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2)第31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3)第6章 地質學的發展與《聖經》的尷尬第23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1)第37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3)第37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3)
第29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1)第7章 達爾文出場:大自然開始操縱一切 (1)第17章 樸素或華麗,性選擇在折騰誰? (1)第14章 關於人的迷局,凡夫俗子或是天之驕子 (1)第41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1)第44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2)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16章 關於人的迷局,凡夫俗子或是天之驕子 (3)第38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1)第10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1)第44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2)第38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1)第25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3)第13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2)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27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2)第8章 達爾文出場:大自然開始操縱一切 (2)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17章 樸素或華麗,性選擇在折騰誰? (1)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38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1)第42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2)第11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2)第33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2)第2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1)第43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1)第16章 關於人的迷局,凡夫俗子或是天之驕子 (3)第25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3)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36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2)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11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2)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32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1)第23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1)第41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1)第43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1)第12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1)第33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2)第43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1)第21章 動物利他行爲,你被感動了嗎? (3)第30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2)第1章 引 言第2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1)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37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3)第13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2)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8章 達爾文出場:大自然開始操縱一切 (2)第29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1)第35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1)第42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2)第22章 動物利他行爲,你被感動了嗎? (4)第39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2)第37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3)第8章 達爾文出場:大自然開始操縱一切 (2)第19章 動物利他行爲,你被感動了嗎? (1)第12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1)第6章 地質學的發展與《聖經》的尷尬第24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2)第2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1)第9章 華萊士,異軍突起的不幸的進化論先驅第3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2)第39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2)第39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2)第21章 動物利他行爲,你被感動了嗎? (3)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32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1)第35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1)第9章 華萊士,異軍突起的不幸的進化論先驅第34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3)第13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2)第18章 樸素或華麗,性選擇在折騰誰? (2)第33章 猴子審判及平衡法案,關於科學與科學的意義 (2)第11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2)第6章 地質學的發展與《聖經》的尷尬第5章 拉馬克主義,以及鐵匠的兒子和老鼠的尾巴 (2)第3章 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 (2)第30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2)第42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2)第43章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新的爭吵 (1)第42章 對自然選擇的挑戰:分子進化與中性選擇理論 (2)第27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2)第23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1)第40章 自然選擇的對象,個體?羣體?還是基因? (3)第35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1)第11章 《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中的里程碑 (2)第13章 牛津論戰,進化論與神創論的首次激烈碰撞 (2)第26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1)第18章 樸素或華麗,性選擇在折騰誰? (2)第36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2)第31章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的對決 (3)第6章 地質學的發展與《聖經》的尷尬第23章 大爆發與大滅絕,誰在翻雲覆雨? (1)第37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3)第37章 綜合進化論,新的成果,新的內容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汨罗市| 青州市| 安龙县| SHOW| 广东省| 大关县| 永年县| 衡山县| 芦山县| 威信县| 和田县| 读书| 隆尧县| 辛集市| 阿克陶县| 婺源县| 盖州市| 承德市| 山西省| 合川市| 白朗县| 石渠县| 疏附县| 巴塘县| 施秉县| 十堰市| 肇州县| 肃北| 灵寿县| 罗甸县| 新乡县| 和田县| 铜山县| 石泉县| 嘉定区| 江津市| 古交市| 阜康市| 承德市|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