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

楊銘率領的先頭部隊,以及郭嗣本的雜兵,暫時都駐紮在村子裡。

吃的喝的,也都是從老百姓家裡搜刮出來的,以至於家家戶戶都像是被抄家一樣,雜亂不堪。

情況特殊,這個時候的楊銘可管不了那麼多了。

李淵的後續部隊很快就趕到,楊銘根本不會跟他解釋什麼,只是囑咐對方紮營休整。

李淵是個聰明人,他也意識到楊銘有事情瞞著他,而且還不是小事,眼下距離仁壽宮這麼近,自己又帶著大隊人馬,猜也能猜到是仁壽宮出事了。

Wшw T Tκan c ○

所以他現在的心裡,非常慌。

至尊眼下就在仁壽宮,太子一家子也在,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才導致楊銘這麼拼命的往仁壽宮趕呢?

而且楊銘一開始告訴自己,他們這趟出來,是去追回被擄走的廢太子勇。

追回楊勇,用的了這麼多人嗎?

李淵心裡愁的要死,他已經隱隱猜到自己被捲入一場極大的風波當中,進退兩難,走也不對,留也不對。

正當他返回本部大軍時,半路上又被楊銘的近衛陳奎叫住:

“唐國公,殿下有要事相商。”

李淵不明所以,跟著陳奎返回。

事實上,是楊銘突然反應過來,怕李淵這老小子壞事,於是趕緊讓陳奎把人給叫回來。

李淵帶回來的後續部隊中,有四千多人是左衛府軍士,楊銘不好指揮,李淵又是個不穩定因素,所以楊銘只能將李淵扣在自己身邊,以此來遙控左衛府。

現在的他,只能等待裴矩率大軍趕到,再想辦法。

不能再往前走了,一旦被仁壽宮附近的左右羽林衛發現,他們立時便會陷入險境。

於是楊銘吩咐龐牛,朝北邊派出去探子,嚴密監視各條小路及官道上的動靜,

他所在的村莊,也安排值守人員,輪流巡視,以免遭遇不測。

好在楊勇在他手上,那麼柳述暫時不敢亂來

宇文述是統兵大將,跟隨韋孝寬參與過剿滅尉遲迥叛亂,還參與過隋滅陳之戰,是知兵的。

眼下他手裡的三萬一千人,分爲四路,一路由郭衍率領,直奔扶風郡的首府雍縣,雍縣地處仁壽宮西南方向,相距四十五里。

一路由張衡率領,抄近路直奔北地郡的新平縣,此地位於仁壽宮正北方向。

而他自己,則帶著東宮左右衛率的一萬人,走官道,直奔仁壽宮南邊的岐山縣。

仁壽宮,位於扶風郡,周邊有六座軍府,隸屬於不同衛所,因爲是京兆重地,駐兵除了值守京師的軍士之外,剩下的都在大營,裴矩和史萬歲只帶了五百親兵,負責聯絡這六座軍府,能調動的就調,調不動的安撫。

四路人馬,各做各的事,以最快的行軍速度,開始合圍仁壽宮。

但是,左右羽林衛,也不是吃素的。

仁壽宮乃皇城重地,周邊郡縣一直分佈著遊散騎兵,專門負責周邊巡視。

扶風郡太守竇珉,早早察覺到不對勁,趕忙派人通報仁壽宮。

蔡王楊智積在得到消息後,趕忙往仁壽殿通報,負責侍奉至尊的給事黃門侍郎元巖,代傳旨意,令楊智積立即做出部署,守衛宮城。

近半年以來,一直都是柳述和元巖傳遞聖旨,所以楊智積沒有多想,立即令麾下將軍郭未,統帥左羽林衛一萬精銳,出仁壽宮,朝著楊銘所在的方向進發。

楊銘前方不遠,有座鄉鎮,是仁壽宮門戶所在,楊智積的打算,是駐守濮水鎮,守住這道門戶。

村子裡,楊銘收到探子傳來的消息,前方濮水鎮有大軍駐紮。

他這次率軍前往仁壽宮,出師無名,以免下面將士騷亂,只能是立即吩咐下去,但凡發現對方遊騎,一律射殺。

這麼做,是爲了避免對面散步不利於他的消息,仁壽宮的部隊,那是皇帝親衛,自己這邊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根本不敢與其正面衝突。

一旦衝突,楊銘這邊必亂。

他從來沒有過統兵經驗,所以不敢妄動,前方濮水鎮與他這裡,相距五里,對方一旦往他這個方向進軍,楊銘就得撤了。

他現在手裡的,只有一千五百人的王府部曲,和近四千五百左右的左衛府軍士,外加郭嗣本的三千雜兵。

這麼一支拼湊的軍隊,不好指揮的,何況楊銘也不懂指揮。

接下來,又有探子來報,濮水鎮的駐軍,看旗號,大概在八千到一萬兩千人之間。

這樣一來,楊銘更不敢亂動了

仁壽宮,蔡王楊智積私底下悄悄派人聯絡竇抗,兩人在宮城一處偏僻角落裡碰頭。

楊智積道:“扶風太守竇珉遞來的消息說,雍縣南邊撲來的大軍,打著東宮的旗號,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竇抗和楊智積,是分別領旨,各幹各事,所以他不知道楊智積扣著楊素,而楊智積也不知道他扣著楊廣。

這倆人分掌左右羽林衛,本來就是相互鉗制,所以一直以來,楊堅都不準兩人在私下有任何交往。

他們如果有交往,那麼楊堅就得換人了,不然左右羽林衛成了鐵板一塊,皇帝的安危都不保險。

竇抗聽到對方這麼說,瞬間大驚失色,聯想到自己手裡扣著太子,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

“情況不妙啊,我奉旨保護太子一家,本就心裡生疑,聽你這麼一說,宮內恐怕已生變故。”

楊智積一愣,道:“我也奉了旨意,看守越公。”

兩人對視一眼,大叫不妙。

難道至尊要收拾太子了?

還是竇抗先反應過來,急忙追問道:“誰給你傳的旨意?”

楊智積道:“是元巖,至尊這次來了仁壽宮之後,我這邊的旨意,都是元巖代傳。”

竇抗勐一咬牙:“我這邊是宣華夫人,我已經三天沒見著至尊的面了。”

“我特麼也是!”楊智積心內大驚道:“肯定是出事了,近來衛王突然抱恙,久不見人,我特麼就覺得不對勁,今天驟然接到竇珉的消息,我才意識到一定是出大事了。”

不是特殊情況,這倆人根本不敢私下會面,竇抗也是覺得近來有點不對勁,他手下的果毅郎將柳沮突然奉旨離宮,就很蹊蹺。

他作爲大將軍,竟然是事後才知道柳沮離開。

兩人私底下一合計,楊智積負責想辦法與雍縣方面的太子軍隊交涉,而竇抗則趕往衛王楊爽的住所,查看情況。

結果這一去,他連楊爽的面都沒見到,宗室府的侍衛說,內侍省的幾位內侍,奉旨帶著御醫給衛王瞧病,不準任何人探視。

他沒有多做停留,而是趕往仁壽殿,想著能不能找機會,見上至尊一面。

“至尊正在休息,竇將軍有事?”柳述站在殿門外笑道。

竇抗道:“沒什麼事,久不見至尊聖顏,心裡擔心罷了。”

“今天有點晚了,等明日至尊醒來,竇將軍再來吧,”說完,柳述直接轉身,自顧自的離開了,看起來和往常沒什麼不同,非常正常。

竇抗收回目光,望著殿門方向,幾次忍不住想要進去一探究竟,但又怕驚了聖駕。

仁壽殿外圍把手的侍衛,是宗室府禁衛,他要是敢硬闖,立即便會有人拔刀砍他,再者說,裡面有女卷,他不得召喚,是不敢進的。

我今夜就在這守著,至尊總會醒來一次,到時再覲見不遲,竇抗打定主意苦守。

楊智積這邊也收到遊騎兵帶回來的消息,說是濮水鎮東邊的一座村莊內,也有大軍駐守,打的是河東王的旗號。

這特麼到底是什麼情況?雍縣是太子大軍,濮水鎮是河東王,他們想幹什麼?

逼宮?不可能,太子已經是儲君,犯不著這麼做,河東王更是二聖最寵愛的嫡孫,更不會對至尊不利。

“楊城,你現在立即帶人去一趟濮水鎮,務必要見到河東王,問問他,爲何率大軍來仁壽宮。”

楊城,是楊智積的族侄,也是宗室成員,以前守過永安宮,與楊銘相識。

事實上,左右羽林衛,大部分都認識楊銘。

楊城領命後,星夜離宮,趕往濮水鎮。

翌日,太陽剛剛升起,楊銘收到消息,對面有一支二十人的騎隊,打著白旗,沿著官道向村子方向奔來。

楊銘略作思量後,立即帶上陳奎,領三百人前往與其碰頭。

既然打著白旗,那就是來商量的,楊銘必須親自去見,不能讓別人去和對方碰頭。

打白旗,一般是休戰談判或是投降,主要按當時的情況論,像眼下這種狀況,人家肯定不是要投降。

兩方人馬接觸之後,各自散開,只有楊城單獨向前,朝楊銘拱手道:

“卑職奉命求見殿下,敢問殿下率軍於此,意欲何爲?”

楊銘是認識眼前這個年輕小將的,聞言道:“你是奉誰的命?”

楊城答道:“卑職奉蔡王口令。”

楊銘道:“本王問你,最近可見過至尊的面?”

楊城老實回答:“至今已三日未見。”

完了祖父一定是出事了,楊銘瞬間大怒:

“混賬東西!你現在立即返回仁壽宮,通知楊智積,至尊恐遭不測,無論他以什麼方式,立即面聖護駕。”

楊城聞言,徹底懵了,事關楊堅安危,他不敢怠慢:

“卑職這就回去,還請殿下按兵不動。”

“要快,告訴楊智積,一旦生變,先把柳述這個奸賊抓起來,”楊銘大聲催促對方。

楊城連回話都顧不上了,掉頭就走。

蔡王楊智積是楊堅同母的弟弟楊整的兒子,對楊堅絕對忠心,跟柳述絕對不是一夥的。

事實上,右羽林衛的竇抗,也絕對不會被柳述所利用。

只要這兩人任何一個心生疑竇,前往查看楊堅情況,仁壽宮這場風波,就會消除。

一開始,楊銘真的害怕如史書記載的那樣,楊廣勾搭宣華夫人,被楊堅發現,所以欲廢太子。

但眼下看來,祖父楊堅,恐怕已經駕崩了。

皇帝三天不露面,誰都會生疑,今遭楊智積肯派人來和自己接洽,恐怕也是起疑心了

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665章 目有重瞳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556章 改換門庭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742章 日月二門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565章 嶺南之疾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763章 告狀第519章 終極目標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一五六章 薨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二六一章 寡婦第626章 不差錢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八六章 左右之爭九九章 黑吃黑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七四章 家大業大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580章 家規六條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543章 諡號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735章 創造需求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十八章 收藏家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501章 指桑罵槐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九四章 河間王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764章 牽扯太多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476章 項籍虞姬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594章 雙子同出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748章 以身入局一九六章 亂戰第669章 大冢宰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一九六章 亂戰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
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665章 目有重瞳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556章 改換門庭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742章 日月二門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565章 嶺南之疾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763章 告狀第519章 終極目標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一五六章 薨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二六一章 寡婦第626章 不差錢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八六章 左右之爭九九章 黑吃黑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七四章 家大業大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580章 家規六條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543章 諡號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735章 創造需求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十八章 收藏家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501章 指桑罵槐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九四章 河間王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764章 牽扯太多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476章 項籍虞姬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594章 雙子同出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748章 以身入局一九六章 亂戰第669章 大冢宰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一九六章 亂戰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山| 礼泉县| 灵丘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东莞市| 汪清县| 枞阳县| 新龙县| 嘉定区| 富宁县| 房产| 鸡泽县| 博爱县| 灵山县| 天水市| 肇源县| 洮南市| 克东县| 新竹市| 博湖县| 定兴县| 贵德县| 错那县| 宝鸡市| 高台县| 昭通市| 乌兰浩特市| 梨树县| 商洛市| 锦屏县| 琼结县| 阿鲁科尔沁旗| 恭城| 贵州省| 阳东县| 通化市| 达州市| 贵溪市| 循化| 福海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