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

整個荊州地區,只有兩座國庫,由專員看管。

想動國庫的錢,除非有皇帝蓋印,戶部簽發的文書,否則私開國庫,形同謀反。

這就是爲什麼歷史上經常能看到,一個地方已經是饑民遍地,但是當地的父母官就是不敢開倉放糧,因爲糧倉就是國庫中的糧庫,開庫,他死,不開,百姓死,那他肯定選擇不開。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他不敢開倉,那就是糧倉是空的。

每年的賦稅都要封存進國庫,然後各地上報來年的開支預算,一層層審批之後,再由國庫根據預算給你撥款。

至於國庫剩下的錢,會進入中央的統籌範圍,也就是大隋朝的總賬,哪裡用兵需要錢,哪裡賑災需要錢,鑄造兵器、開發礦山,對外貿易,都是從總賬裡面撥。

總賬裡的錢,只有皇帝能動。

第二天一大早,楊銘令元文都找來二十名總管府左員,安置在後堂角落,人人面前有一張長幾,上面除了算盤之外,還有紙張筆墨。

他們不是跟我要錢嗎?那我就好好的跟他們算賬。

還是先從楊玄感開始,

「江夏碼頭修繕,需錢二十三萬貫,你把細賬呈上來我看看。」

楊玄感點了點頭,將一頁紙交給面前王府僕役,再由其呈交給楊銘。

「木料一萬貫、石料一萬五千貫、儲倉兩萬五千貫、十條小船,每條一萬五千貫,雜項四萬五千貫,這也叫明細?」

楊銘一巴掌將那張明細拍在桌子上:

「木料爲什麼用到一萬貫,是購買的料,還是砍伐的料?還有這個雜項,雜項都有哪些項?你這是在湖弄我?」

誰特麼湖弄你啊以前不都是這麼幹嗎?

楊玄感皺眉道:「木料自然是從巴蜀買,至於雜項,修繕所需人力物力損耗,這都是錢。」

「人力多少,物力多少,損耗多少,你就沒有詳細計算過嗎?」楊銘問道。

楊玄感:「只是按照往年標準,估了一個大概數字。」

「我不要大概數字,我要的是詳細數字,」

說著,楊銘將江夏郡的開支文桉打了回去,要求他們重新覈對計算,精確到每一貫錢的用途。

這不是純粹鬧著玩呢?你還能給我估一個數字?

那我說總管府要修一個茅房,大約得十萬貫,也能行?

接下來,楊銘又看了其他主官的明細,雖然有些要比楊玄感這裡詳細不少,但也都是些模湖賬,基本靠估。

於是楊銘直接「怒」了,挨個的罵,

「修繕城門,不是新修一個城門,你怎麼算出來的四萬貫?人力有服力役的平民,一個錢都不花,石料能值四萬貫?你這石頭是從南天門摳下來的?」

「還有這個,縣城主幹道需要挖開重修,我查了查,這條主街道大前年剛修過,這麼快就又得修了?三年就踩塌了?」

楊銘罵的這些話,有些也確實站不住腳,多少有點蠻不講理,畢竟很多方面他也不懂,元文都也一直在旁邊小聲的糾正他。

不過楊銘無所謂,他罵的對不對,是其次,主要給這些人亮明一個態度:現在荊州是我做主,錢一個大子都不能亂花。

至於認錯?不可能的,他從楊堅夫婦那裡學會很多東西,就是沒學會認錯。

「年底了,你們也別回去了,立即派人把你們的左官都叫來,就在本王的總管府,咱們好好算算這些賬,你們可以湖弄我,但是我湖弄不了朝廷。」

說完,楊銘表現出一臉不耐煩的樣子,拂袖離開。

留下這二十二位

州郡一把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

桂陽郡太守鄭元壽挪了挪屁股下的椅子,湊到義陽郡太守趙長文跟前,小聲道:

「咱們這位小殿下很厲害啊,有些話說的頭頭是道,據說他是第一次離京,怎麼會懂這麼多?」

趙長文也小聲密語道:「人家這是早有準備啊,今年這場預算議事,只怕不像往年那般好過了。」

鄭元壽道:「各家款項多少都有點浮誇,畢竟歷來的規矩便是往高了報,避免出現額度不足的現象,但我覺得,殿下是希望咱們削減開支。」

「人家都要跟你算明細了,你不想削減也得削減了,」趙長文小聲道:「等著吧,瞧瞧別家都是什麼意思,錢是殿下上報戶部,殿下這裡如果不批,你一顆大錢也落不著。」

後堂內,衆人紛紛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

慕容三藏湊至楊玄感身邊,問道:「江夏明年的開支這麼少?」

「少有個屁用,」楊玄感皺眉道:「你沒看出來,這麼少人家都不想給你批嗎?」

說著,楊玄感轉過頭來,驚訝道:「嘶不過我說慕容,你玩的夠狠啊,直接幹虧空了?」

慕容三藏一臉苦惱道:「江陵是首府,衙門衆多,都張著嘴巴跟我要錢呢,你也知道,就咱們那點俸祿,能養活誰?我要是不多報點款項,給下面人分一分的話,從明年開始,我誰也使喚不動了。」

「那是你不行,各衙門缺錢,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別總盯著賬上的總錢,」楊玄感冷哼道:「今年是人家來荊州的頭一年,你們也都放機靈點,多給賬上留點結餘,這樣一來人家高興,上面也高興。」

慕容三藏一愣:「沒想到玄感兄竟有此覺悟,受教受教。」

站著說話不腰疼慕容三藏在心裡吐槽,你是越公長子,誰敢不聽你的話?

我算老幾啊,底下人吃不著,誰會聽我的?我這個郡守自打河東王一來,就跟個擺設一樣,再不餵飽下面的人,***脆掛職養老算了。

「上飯上飯,都快午時了,怎麼還不上飯?」楊玄感朝著僕役喊了一聲,後者趕忙去催。

內苑,

楊銘與元文都坐下議事,而楊茵絳則藉機給兩人倒茶,在一側旁聽。

「每年的款項,真正落到實處的,大概有所少?」楊銘問道。

元文都想了想,答道:「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父親任職江陵的時候,基本各府衙門能拿走六成,不過那也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眼下情況稍好,大約會拿走五成。」

「那就是一半了,」楊銘點了點頭,瞥了楊茵絳一眼,看來她估的不錯,這些錢至少有一半是可以扣下的。

楊銘又問:「看樣子這些錢都被各個衙門分了,我如果大刀闊斧的查,只怕是要動了荊州官場的根本。」

「不能查,」元文都趕忙道:

「只能一點點給他們減,真要嚴查狠辦,是要出大事的。各州郡縣除了堂官由至尊和吏部任命之外,其他左官幾乎都出自當地,這些地頭蛇最是難纏,眼中只有利益沒有國法,當初韋公初任荊州總管時,就是辦的太狠,以至於地方勢力糾集起來,聚夥衝擊了總管府,要收拾這些人,只能是慢慢來。」

楊銘點了點頭,關於這一點,他也知道不能著急。

這就是爲什麼他收拾了文家之後,立即停手,就是擔心會讓地方勢力察覺到危機,以至於彼此勾連起來,形成鐵板一塊。

等到元文都走後,楊銘看向楊茵絳,笑道:

「削減三分之一吧,多了怕是要出問題。」

「甚妥!」楊茵絳點了點頭:「他們吃的多,

孝敬你的纔會更多,大魚吃小魚嘛。」

楊銘笑道:「你覺得我是在意這個嗎?」

「不是,」楊茵將搖了搖頭:「我知道,你是真正想做事的,是想把荊州治理好的,但不可操之過急,越急,阻力就會越大。」

楊銘微笑點頭,還得是楊茵絳啊,她跟自己的想法始終是一致的,這一點真是太難得了,簡直可以稱之爲知音了。

正如大隋的科考,施行了也有十四年了,有幾個冒頭的?

一個都沒有。

爲什麼?因爲科考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必然就會遭受極大的阻力。

本來勳爵官位是可以繼承的,父傳子,子傳孫,你突然冒出來個科舉,等於是要佔了本該屬於我兒孫的位子,我如果不攔著,我的兒孫還活不活了?

正如眼下的荊州官場,

本來我一年能拿一千貫錢,自打你來了,我只能拿五百貫,你說我是想讓你留呢,還是想讓你走?

如果接下來,我一年只能拿二百貫,那就不是去留問題了,而是想讓你死。

這是封建社會的現狀,不是楊銘能改變的了。

這時候,徐景進來了,而且神色奇怪,

「裴小姐從大興來了,眼下被安置在前衙。」

楊銘一愣,下意識的與楊茵將對視一眼,後者無奈的搖了搖頭:

「我給她的回信中已經說的很清楚,我在荊州,讓她不要掛念,沒想到她還是來了。」

楊銘笑了笑,對徐景道:「前衙人多眼雜,把她請進來吧。」

不多時,一身澹青色長裙的裴淑英在徐景的帶路下,來到了楊銘的寢院,當她看到楊茵將時,歉意一笑:

「京師實在憋得煩悶,茵絳一走,我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所以特意遠赴荊州與茵絳相見,還請茵絳不要見怪。」

你真的只是爲了見我嗎?楊茵絳趕忙上前拉住裴淑英的手,親暱道:

「怎會見怪?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裴淑英終究不擅掩飾,笑容頗爲不自然,隨後眼神看向楊銘,笑道:

「殿下安好,不介意我在府上叨擾一段時日吧?」

楊銘笑道:「裴公知否?」

「知!」裴淑英點了點頭。

裴矩你個老狐貍,到底打的什麼算盤?楊銘點了點頭:

「久別重逢,想必裴小姐與茵絳有許多話要說,我就不打擾了。」

說罷,楊銘囑咐徐景安頓好裴淑英,自己返回房間休息去了。

等楊銘走後,楊茵絳微笑道:「妹妹此來,裴公真的知道?」

裴淑英點頭道:「得到父親同意,我纔出門。」

「噢」楊茵絳點了點頭,陷入沉思。

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九四章 秦王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489章 北部大人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691章 謝恩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二九一章 滎陽王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九章 河東郡王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753章 重在民部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565章 嶺南之疾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691章 謝恩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478章 倚老賣老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747章 楊老四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766章 體面第718章 北進洛陽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478章 倚老賣老四三章 爭取儲君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26章 不差錢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八六章 左右之爭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583章 荊州故人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498章 兩項技能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526章 形勢複雜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一九六章 亂戰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二三九章 江南陳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487章 (先鋒開拔第549章 家宴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22章 監門將軍五三章 楊廣進京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九章 河東郡王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645章 蘭陵蕭銑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
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九四章 秦王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489章 北部大人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691章 謝恩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二九一章 滎陽王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九章 河東郡王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753章 重在民部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565章 嶺南之疾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691章 謝恩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478章 倚老賣老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747章 楊老四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766章 體面第718章 北進洛陽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478章 倚老賣老四三章 爭取儲君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26章 不差錢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八六章 左右之爭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583章 荊州故人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498章 兩項技能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526章 形勢複雜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一九六章 亂戰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二三九章 江南陳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487章 (先鋒開拔第549章 家宴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22章 監門將軍五三章 楊廣進京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九章 河東郡王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645章 蘭陵蕭銑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邑县| 马公市| 沅江市| 马山县| 尖扎县| 景德镇市| 昌黎县| 三门县| 沿河| 巴塘县| 冀州市| 沾益县| 泽州县| 永嘉县| 揭阳市| 读书| 定襄县| 基隆市| 西畴县| 松潘县| 聂拉木县| 华阴市| 新沂市| 石河子市| 巴塘县| 商洛市| 泰来县| 遵义市| 滨海县| 建始县| 小金县| 武功县| 大英县| 葫芦岛市| 乃东县| 旌德县| 日喀则市| 河津市| 南岸区| 博客|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