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5章 蘭陵蕭銑

江南今年的賦稅,雖然收繳艱難,但還是收上來了,不過也用了不少見不得光的手段。

五六年沒交過稅,一下子讓他們繳稅,人家也不適應(yīng)。

別以爲(wèi)老百姓就好對付,他們沒讀過書,不認(rèn)識字,自然有一套自己的道理,人家的道理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與世家豪族的道理可不一樣。

所以抗拒繳稅的平民,大有人在,亂子也不少。

這就是爲(wèi)什麼楊廣親自坐鎮(zhèn)江都,催促賦稅的收繳,給你免稅是恩,你不交稅我收拾你,是威。

江南去年的賦稅,全部折算成錢的話,高達(dá)一千七百二十五萬貫,相當(dāng)於去年國庫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還多。

但是我們要明白,折算成錢,是這麼多,但眼下主要需求,是糧食,所以這些賦稅,一半會用來在江南收購糧食。

一條一條的漕船首尾相接,從江南出發(fā)沿著運(yùn)河送往洛陽,來護(hù)兒先一步帶著親衛(wèi),往涿郡去了,他得儘快見一見裴矩,謀定將來的作戰(zhàn)方針。

三路大軍,各有短板,西路於仲文,帶著的是關(guān)中的驕兵悍將,下面的將領(lǐng)一個比一個猛,不好管,中路大軍啥也不缺,但是有楊廣,他多半會瞎指揮,東路高層主將,幾乎是頂配,但是下面的兵有點雜牌軍的意思。

總之都不算盡善盡美。

十位鷹揚(yáng)郎將,也陸續(xù)上路,他們十個人,除了司馬德戡、王世充、劉德威、元禮之外,剩下六個就是傀儡,其實就是頂個牌面,下面真正負(fù)責(zé)調(diào)度大軍的,是六個實權(quán)將領(lǐng)。

王競玉麾下的副將,是朝議大夫張鎮(zhèn)周。

蕭鉉的副將,是右御衛(wèi)將軍陳棱。

蕭銑的副將,太僕丞元祐。

謝武的副將,是虎牙郎將公孫上哲。

蔡元凱的副將,治書侍御史劉子翊,這個人是鷹揚(yáng)郎將劉德威的族叔。

沈叔義的副將,是同族的吳興太守沈法興。

這六個副將,是知兵的,也是有能力的,但是有能力的也得給沒能力的服務(wù),畢竟很多時候,看的不是伱的能力。

這支驍果軍,主將加副將二十人,三個是反賊歷史上自號鄭王的王世充,樑王沈法興,還有稱帝的蕭銑。

至於那個司馬德戡,直接就是宇文化及弒君的主要參與者。

蕭銑站在船頭,迎風(fēng)而立,一身寬大的儒士長袍,風(fēng)度翩翩,棉布做的。

他今年三十二歲,正是當(dāng)打之年,他的祖父舊樑安平忠烈王蕭巖,是蕭皇后的親叔父,所以蕭銑管蕭皇后叫姑母,他和楊銘算是平輩。

也算外戚,靠著家族的關(guān)係,剛開始混了一個羅川縣令,這個縣呢,在北地郡,甘肅寧縣一帶,但是這小子幹了一年,就被吏部評了一個優(yōu)等,升遷至餘杭郡擔(dān)任郡丞。

他就是從餘杭出發(fā),從那條新疏浚的江南運(yùn)河坐船,一路往北,在長江與淮河交匯口的盱眙碼頭,見到了自己的副將太僕丞元祐。

太僕寺負(fù)責(zé)皇室車馬,統(tǒng)轄驊騮、車府、典牧牛羊等署,而元祐就是其中管馬的,徵高句麗的時候,他跟著去過,打過遼東城,在吐萬緒帳下。

十萬驍果軍,只給配一萬五千馬,這是來護(hù)兒定的而元祐的職責(zé),就是到了洛陽之後,去要這並不容易要的一萬五千馬。

軍資嘛,向來都不好要,史萬歲在這個上面吃的虧可不少。

“東郡公(崔君綽)已經(jīng)在洛陽等著我們了,不過一萬五千的馬,不一定能實數(shù)撥給咱們,給多少算多少,但是對外,咱們得宣稱都領(lǐng)到了,”碼頭上,登船的元祐進(jìn)入船艙之後,先是與蕭銑認(rèn)禮,然後坐下道。

蕭銑笑了笑:“爲(wèi)什麼要這樣搞呢?馬匹不夠嗎?”

元祐點了點頭:“陛下要二十萬馬,太僕寺湊不上來啊,當(dāng)年徵高句麗,戰(zhàn)死不少,殘疾了不少,可堪一用的,不剩多少,不是什麼馬都能當(dāng)戰(zhàn)馬的,沒有訓(xùn)練過的強(qiáng)行拉上戰(zhàn)場,只會適得其反,許國公也是湊不齊這個數(shù),所以要優(yōu)先保障中路軍,接下來是西路軍,咱們東路嘛,湊和湊合得了。”

蕭銑笑道:“可以理解,以騎兵對騎兵,本不是我大隋的優(yōu)勢,突厥生於草原,長於草原,自然比我們更爲(wèi)熟悉草原騎兵的作戰(zhàn)方式,我們以步卒爲(wèi)主力,其實最爲(wèi)穩(wěn)妥,只是榮國公那邊,將來見到的話,怎麼交代?”

“這個你放心,上面自然有人交代榮國公,這就不是咱們的事了,”元祐笑道。

蕭銑點了點頭:“臨行前,大郎(來楷)曾經(jīng)見過我,囑咐我將來行軍,要以你爲(wèi)重,我知道,你曾經(jīng)隨陛下遠(yuǎn)征高句麗,有戰(zhàn)功,但是我還是想說,此番出征,當(dāng)以我爲(wèi)主。”

元祐一愣,呵呵笑道:“賢弟並無統(tǒng)兵經(jīng)驗,雖有報效之心,但穩(wěn)妥起見,還是不要過多幹預(yù),這是榮公定下的。”

蕭銑道:“軍無二將,我雖沒有行軍經(jīng)驗,但是可以學(xué),此番入伍,我就是抱著學(xué)習(xí)的心思來的,兄可從旁輔佐建議,但拿主意的,還得是我,非是爭權(quán),而是想積累經(jīng)驗,這也是晚輩姑母交代的。”

來護(hù)兒和蕭皇后,誰大?但事實上,蕭皇后沒有說過這句話,因爲(wèi)蕭銑不夠資格見到他這位遠(yuǎn)房姑母,他是被楊銘的老舅蕭瑀看中,覺得他能幹,才把他選上來的。

元祐一臉尷尬的笑了笑,爭權(quán)嘛,肯定不可能,自己這一次乾的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兵我?guī)В趨s不歸我。

接手這種差事,他肯定是不樂意的,但是人家榮國公都交代清楚了,他必須擔(dān)起這個擔(dān)子。

“行,既然賢弟希望歷練一番,我便隨你,只是榮公的將令,絕不可違,些許小的調(diào)度安排,賢弟可以自己做主,”元祐道。

蕭銑揖道:“先謝過元兄了。”

開船之後,沒走出多遠(yuǎn),前面便停了一艘大船,有人吆喝著,讓蕭銑他們靠船過來。

蕭銑認(rèn)得那條船是誰的,於是吩咐水手慢慢靠近,然後與元祐一起登上臨船甲板。

“我的好兄弟啊,這算是咱們第四回見面了吧?”船主自然就是蕭鉉了,通濟(jì)渠漕運(yùn)扛把子,西樑末代皇帝,蕭皇后大哥蕭琮的兒子,這小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樑國公了。

他們倆都算主枝,也是平輩,但蕭鉉的地位肯定比較尊貴,畢竟人家的爹當(dāng)過皇帝,而他們擁有同一個曾祖父,樑宣帝蕭詧(cha)。

兩人的名字都是金字旁,楊銘老舅的兒子蕭銳,也是這一輩的。

蕭銑趕忙行禮:“卑職拜見樑國公。”

“欸~~~”蕭鉉趕忙上前去扶:“一家子何必如此?你這是不認(rèn)我這個哥哥吧?”

“豈敢豈敢,”蕭銑趕忙賠笑。

蕭鉉拉著堂弟的手,進(jìn)了船艙,壓根就沒將元祐放在眼裡。

是的,洛陽元家是牛逼,但是你元祐在元家是旁支,人家蕭鉉的親姑媽,是當(dāng)朝皇后,太子親孃。

站在蕭鉉身邊的就是他的副將陳棱了,這個人,是驍果軍裡面,最能打的,也是級別最高的,十四衛(wèi)當(dāng)中右御衛(wèi)將軍,從三品。

蕭鉉爲(wèi)堂弟引薦過後,蕭銑也是趕忙給人家陳棱行禮,態(tài)度非常謙卑,畢竟這個人是有真本事的。

遠(yuǎn)征高句麗,宇文述過鴨綠江之後,與高大陽的決戰(zhàn),陳棱就是中軍大將。

幾個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楊銘頭上。

因爲(wèi)聊起了高句麗,那就離不開李靖,談到李靖,自然離不開太子這個伯樂了。

“太子也讀兵書嗎?”蕭銑好奇道。

其實陳棱也不清楚,他幾乎沒有在私下見過太子,但他肯定會裝逼道:

“太子無所不讀,如果你見過太子的話,當(dāng)知學(xué)究天人,不外如是。”

蕭鉉可是私下見過楊銘的,而且楊銘也很給面子,稱他一聲表兄,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以前接近楊暕屬實不智,老二跟老三比,真的差距太大了。

只聽他道:“精煉鋼、棉布、改進(jìn)造紙術(shù),如今已經(jīng)讓江南受益匪淺,這可都是太子的手筆,平楊諒叛亂,攻滅吐谷渾,兩場大戰(zhàn)都是太子領(lǐng)軍,怎麼會不讀兵書呢?可以說太子深諳兵家之道。”

蕭銑一臉嚮往道:“不知今生有沒有機(jī)會,得見太子真顏,此番北征過後,兄長要幫我通融一下,容我回師路上去一趟京師,雖不能見到太子,但能仰首拜望東宮,也算不枉此生。”

“這個好說,”蕭鉉哈哈一笑,拍了拍堂弟肩膀:“包在我身上,我甚至可以想辦法讓太子召見你。”

蕭鉉可不是一般人,這小子眼下和獨孤家瓜分了通濟(jì)渠的漕運(yùn)生意,各路英雄多少都給點面子,自己這個堂弟想要半路開小差去一趟京師,不過就是跟來護(hù)兒打個招呼的事情。

至於去了京師能不能見到楊銘,這個得靠獨孤家?guī)兔Α?

獨孤薪跟他是生意夥伴交情很不一般,而獨孤薪的妹妹,可是獨孤鳳兒。

蕭銑一個勁的道謝,就像是粉絲即將見到偶像那樣,充滿了嚮往。

實際上,因爲(wèi)科舉的不斷改革,楊銘如今在大隋年輕一代的心目當(dāng)中,威望極盛。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楊銘就是天下士子眼中的那盞燈,指路明燈。

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650章 宗團(tuán)驃騎第660章 世嫡皇孫四三四章 通達(dá)幹練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598章 不懂政治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534章 臨洮縣公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十四章 太子妃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六零章 八關(guān)都邑第740章 留活口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三章 小狗崽子一五四章 大忌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40章 留活口第612章 一諾千金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600章 皇帝帶貨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第709章 大昏招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jié)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八十章 有罪無功二十六章 河?xùn)|裴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三八零章 我爲(wèi)棋子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70章 太平清河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wèi)丈夫八三章 皆大歡喜二八二章 做嫁衣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yī)第九章 河?xùn)|郡王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16章 世民北上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二七八章 當(dāng)然滿意第585章 你混蛋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698章 一鍋飯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670章 太平清河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六七章 御史中丞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483章 一代巨匠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712章 你別幹了二九八章 洗白第617章 楊老八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486章 軍輜開運(yùn)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752章 下手太快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第702章 紙上談兵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622章 監(jiān)門將軍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九六章 頂包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九二章 建成小兒
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650章 宗團(tuán)驃騎第660章 世嫡皇孫四三四章 通達(dá)幹練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598章 不懂政治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534章 臨洮縣公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十四章 太子妃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六零章 八關(guān)都邑第740章 留活口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三章 小狗崽子一五四章 大忌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40章 留活口第612章 一諾千金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600章 皇帝帶貨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第709章 大昏招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jié)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八十章 有罪無功二十六章 河?xùn)|裴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三八零章 我爲(wèi)棋子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70章 太平清河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wèi)丈夫八三章 皆大歡喜二八二章 做嫁衣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yī)第九章 河?xùn)|郡王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16章 世民北上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二七八章 當(dāng)然滿意第585章 你混蛋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698章 一鍋飯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670章 太平清河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六七章 御史中丞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483章 一代巨匠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712章 你別幹了二九八章 洗白第617章 楊老八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486章 軍輜開運(yùn)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752章 下手太快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第702章 紙上談兵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622章 監(jiān)門將軍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九六章 頂包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九二章 建成小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象山县| 芦山县| 宾阳县| 通河县| 犍为县| 平潭县| 九龙坡区| 调兵山市| 荣昌县| 察隅县| 天峻县| 余庆县| 宁南县| 梓潼县| 罗城| 天镇县| 大丰市| 通化市| 乡宁县| 亳州市| 安平县| 孟村| 聂荣县| 志丹县| 临桂县| 乌拉特中旗| 灵丘县| 北流市| 济源市| 和龙市| 读书| 安岳县| 尼玛县| 乌拉特后旗| 海晏县| 大田县| 九龙城区| 浦县| 外汇|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