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0章 皇帝帶貨

(今天只有這一章了,兄弟們見諒,我想去踢會球,今年的五人制足球比賽,我也不參加了,一代神鋒,瀕臨退役。)

書房內,有沈婺華,她對王羲之的字帖,也是非常鍾愛的。

而且人家親眼見過《蘭亭集序》,蘭亭集序被王羲之的七世孫智勇和尚,本名叫王法極,獻給了陳宣帝,也就是陳叔寶的爹,所以蘭亭集序一直都收藏在舊陳皇宮。

歷史上有一種說法,楊廣滅陳之後,得到了蘭亭集序,但是他看不上眼,交給了智勇和尚的弟子辯才和尚,李世民就是從辯才和尚手裡得到了蘭亭集序。

不管歷史上怎麼說,這一世的楊廣,是絕對不會放過蘭亭集序的,他在攻破舊陳皇宮之後,刮地三尺,結果沒找到,至於下落如何,他也沒有查清楚。

事實上,就是被辯才和尚拿走了,從賀若弼的眼皮子底下拿走的,賀若弼是真的不識貨啊。

大隋尊崇佛教,對於大德高僧,是非常禮遇的,辯才和尚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是陳叔寶的好朋友,經常被邀進皇宮吟詩作畫,人家自然知道蘭亭集序的價值,所以在舊陳皇宮還沒有被攻破的時候,就抱著一堆佛經以及蘭亭集序往外跑。

被賀若弼給逮住了,詢問之下,才知道對方是永欣寺的高僧,懷裡抱著的是幾卷佛經,於是賀若弼令麾下將領檢查之後,就把人給放走了。

這就是眼睛長屁股上了。

而眼下,只有楊銘知道該從什麼地方下手,但是他不會告訴楊廣,爲什麼呢?擔心楊廣駕崩之後,做陪葬品。

楊銘將來就算拿到手,也不會做陪葬品,容易被摸金校尉光顧,就算僥倖躲過了發丘天官、搬山道人、卸嶺力士,也躲不過郭沫若。

寧長真也被召來了,他對王羲之是不怎麼感冒的,他只對沈婺華有興趣。

兩人在此之前,已經見過好幾面了,時間非常短暫,主要是楊廣也在場,兩人想要敘舊也不方便。

“坐吧坐吧,”楊廣擡了擡手,示意寧長真坐下,隨後邊練字邊道:

“嶺南反了,卿知道否?”

寧長真一愣,皺眉道:“馮盎反了?”

一旁的虞世南笑道:“那倒不是,是鬱林郡出了一個叛賊,好像是哪個部落的土司,叫岑明秀,欽江公認識嗎?”

當然認識,寧長真點了點頭:“岑氏世代是桂西部落首領,岑明秀這個名字有點耳熟,見了真人應該能對上號,眼下想不起來。”

廣西很多部落,本來是有名無姓,後來最強大的部落,姓黃,最擅長養牛的,姓了莫,擅長獵鳥的姓陸,擅長養狗的姓麻,殺牛做飯的姓岑。

至於寧長真他們家,屬於外來戶,祖上是山東過來的,他其實是漢人,但是這麼多年與當地部落聯姻,血統早就不純了。

漢人心眼多,俚越人對付不了,所以嶺南眼下勢力最大的,是寧、馮兩個漢人外來戶。

岑家這一次,就是被寧家挑唆的造反了。

虞世南笑道:“朝堂諸公當中,有人提議欽江公返回桂地平叛,欽江公願去否?”

寧長真雙目一瞇,發覺沈婺華在給他使眼色,趕忙道:

“我回去了,也沒有什麼用,陛下自有安排。”

他如果敢說他想回去,楊廣就不會讓他活到明天,你回去會幹什麼,你以爲朕猜不到?

楊廣放下筆,笑道:“一羣小丑作亂而已,大軍一到便如秋風掃落葉,不值一提,嶺南明年,必須按照朝廷政策納稅,不聽話的,自有大軍剿滅之。”

寧長真嘴角一抽,你這是恐嚇我呢?我也不是嚇大的,

“陛下說的是,岑家就是一羣不自量力的小丑,不知陛下何日派軍平叛?”

“不著急,”楊廣笑呵呵的拿起字帖,吹乾上面的墨水,笑道:

“亂子太小,等他們鬧的再大一點,朕纔會鎮壓,不殺個血流成河,有些人不長記性啊。”

寧長真目瞪口呆,是個狠人啊,你特麼想在鬱林郡殺多少?

“臣以爲,還是早日平叛爲好,以免夜長夢多。”

“夜長夢多?”楊廣忍不住冷笑道:“嶺南一隅之地,值得朕夜長夢多,卿不見百萬大軍徵遼東乎?”

你現在還能拿得出百萬大軍嗎?寧長真低頭不語。

他屬實是低估楊廣了,他以爲國家眼下的形勢,是不適合再用兵的,但是眼前這個皇帝,他不顧國家不顧生民,什麼事都能做的出來。

楊廣雙手負後,傲然道:

“朕即位之後,御駕親征,攻滅高句麗,朕的兒子滅吐谷渾,疆域擴之數千裡,嶺南本爲王土,不從教化,朕不能忍,你回去吧,轉告桂州各酋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寧長真瞬間冷汗浸背,趕忙跪地道:“臣不回去,願侍奉陛下左右。”

楊廣嘴角一勾,朝虞世南問道:“麥鐵杖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虞世南答道:“洛陽的第一批精煉兵械已經運至江都,大概在年後二月份,全數運抵,舊揚州地徵兵也在籌備當中,明年四月份,便是用兵的最佳良機。”

楊廣微笑點頭,看向寧長真道:“明年四月,十萬大軍南下嶺南,不聽話的孩子,是需要好好教訓教訓。”

寧長真瞠目結舌,完全相信了楊廣的鬼話,他根本沒想過楊廣是在吹牛逼。

你敢徵調一百萬大軍打高句麗,用十萬大軍打嶺南,不是很正常嗎?

這個時候,門下省韋貞進來了:“京師有太子呈報。”

虞世南朝著寧長真擺了擺手:“欽江公請下去吧。”

等到寧長真戰戰兢兢的離開後,其它女眷也紛紛迴避,只有蕭皇后一人留下。

韋貞道:“西域的關稅,存在很大問題,走私之數量呈連年遞增之勢,太子的意思,是設置河西總管府,監管貿易,再設安西都護府,掌邊防戍衛,兩個人選分別是樊子蓋和楊玄挺,請陛下御覽。”

楊廣點了點頭,大致看了一眼後,令內史侍省傳召,召見蘇威裴矩等一衆大佬。

其實西域走私,楊廣一直都知道,爲什麼不過問呢?是顧不上嗎?不是,是沒到時候。

這些年又是修運河,又是打高句麗,楊廣不能在那種時候,追究走私的問題,眼下既然太子主動拿出來了,那麼就有必要好好敲打敲打了。

大殿內,三十多名官員落座之後,接過高野遞來的太子呈報,一一閱覽。

等他們都看完之後,楊廣淡淡道:

“這幾年的西域貿易,到底是怎麼一個情況,世矩管著民部,你說一說。”

裴矩點了點頭,道:“官方貿易,是司農寺在管,稅收伊吾郡是大頭,王朔負責,民間貿易,現在以太府寺丞何稠、國子祭酒何妥家族爲最大,隴西李、扶風竇、京兆韋次之。”

跟西域人做生意,當然最好的就是何稠他們這類粟特族,因爲西域的貿易本來就掌握在昭武九姓手裡,何家,就是九姓之一。

他們兩個家族眼下都在中原做官,但是其風俗語言與西域的粟特族相通,所以幾乎成了西域在大隋的貿易代辦,其它八姓也可以,但沒有何家這麼賺錢的。

武威郡,眼下粟特族安氏已經遷徙過來,成爲本土豪族,李淵認識的那個西域術士安伽陀,人家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昭武九姓,安國皇族後裔。

康國後裔,南北朝時期便遷移至關中居住,其中很多人也都做官了。

歷史上,唐朝時期生意做的最大的,是康家和石家。

總之,昭武九姓當中有很多,早早的就已經遷入中原了,九姓在歷史上,也都有代表人物。

康姓,安祿山本姓康,母親改嫁安延偃,所以姓了安。

安姓,北魏開國功臣安同。

曹姓,五代十國歸義軍節度使曹元忠。

史姓,史萬歲,史思明,沒錯,史萬歲祖上就是粟特人。

米姓,北宋的著名書法家米芾。

何姓,四川大賈何細胡,兒子叫何妥,有個孫子叫何稠,這三個是一家人。

石姓,石敬瑭。

剩下那倆姓氏找不到名人,應該是沒有遷入中原。

楊廣在聽完裴矩的回答後,看向在座的諸位,皺眉道:

“朕欲與諸公同富貴,但是有些富貴,是燙手的。”

李淵趕忙道:“陛下明鑑,臣家裡沒有參與西域貿易。”

裴矩頓時愣住了,你是打我的臉對吧?我剛纔還說了有你們家,你現在就不認了?

楊廣挑眉道:“你沒有摻和?”

“臣家裡絕對沒有,族內有沒有,臣就不知道了,”李淵道。

尼瑪啊,你在這跟我摳字眼呢是不是?你是家主你不知道?裴矩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楊廣笑了笑,道:“過去的事情,朕就不過問了,你們覺得太子此番安排,合適否?”

“合適!”李淵又搶答道:“簡直不能再合適,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的杜絕走私,減輕國庫損失。”

牛弘也點頭道:“關稅按照當下這麼個降法,再過幾年,恐怕也就能收個一百來萬,太子是未雨綢繆啊,兩個安排都比較合適,玄挺爲楊約繼子,算是宰相之嗣,委以重任也是合適的,樊子蓋對陛下的忠心有目共睹,太子此番安排,可見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無需再有改動。”

接下來,其它人也紛紛附和。

楊廣點了點頭,看向楊達道:“就按照太子說的辦法,明年的關稅如果再減少,那朕便新賬舊賬一起算。”

他這話,是說給在座諸位的,楊銘不敢一對N,但是楊廣敢,因爲楊廣手裡有兵權。

楊銘監政,監的是庶政,軍事是管不了的,只有建議之權,十二衛四府的虎符,都在楊廣手裡。

身在江都的麥鐵杖,知道自己明年就會領兵攻打嶺南之後,立即便奏報太子,他希望能把蘇烈給他派過來。

麥鐵杖跟蘇烈,是打出默契了。

而楊銘本來就是要大力培養蘇烈,收到呈報之後,將今年的武舉人都給叫來了。

這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如果不加歷練,就廢了,所以楊銘打算把他們交給蘇烈,由蘇烈帶去嶺南。

“嶺南終究還是免不了一戰啊,”東宮承恩殿,元文都嘆息一聲道:“陛下沒有從北方徵兵,而是徵調江淮軍府,沒有讓榮國公掌兵,而是派麥鐵杖,似乎不太妥當啊。”

房玄齡搖頭道:“叛亂不大,用榮國公,是殺雞用牛刀,麥鐵杖也是沙場猛將,又有精煉兵甲之利,應該會很順利的。”

“沒有那麼簡單,”李密凝重道:

“數百年來,王朝更迭,對嶺南地區一直是採用羈縻之策,眼下並不是改變嶺南現狀的時機,只看其反叛之迅速,就可知嶺南對朝廷政策,是非常牴觸的,他們有五嶺之險,不是那麼好打的。”

嶺南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他們想出五嶺,不容易,但是別人想進來,也不容易。

所以這個地方註定了,爭天下,不可能,但是割據一方,簡直就是得天獨厚。

封德彝道:“我們眼下收到的消息,是鬱林郡已經被叛軍攻佔,如果叛軍背後有本土勢力扶持的話,始安郡很快也會丟,那裡的軍府只有一千多人,丘和與裴宣機就算募兵,也募不到多少,所以臣以爲,整個桂州地區,只怕都會丟。”

“很有這個可能,”杜如晦道:

“陛下明年纔會派軍,這麼中間這段時間,平城郡公和駙馬,只怕很快就會撤出始安,叛軍的勢頭將會進一步擴張,兵貴神速,陛下延緩平叛,恐怕是另有深意。”

他們很多人其實都猜到了,但是不敢明說,怎麼說?難道說皇帝想賴掉欠著將士的軍餉嗎?

你敢說,那就是污衊皇帝,是忤逆之罪。

楊銘當然也猜到了,那麼多精煉兵械往嶺南運,但凡長腦袋也知道楊廣是打算借戰場賣貨呢。

而楊銘也沒法阻止,夠不著啊,他幾乎可以猜到,自己要是寫奏疏勸說老爹,百分之百等不到回覆。

打吧打吧,事情已經到這個份上了,就看打起來之後,會有什麼變數。

“不說這些了,召樊子蓋入京吧,”楊銘起身離開。

接下來幾天,他要去送一送蘇烈他們,以及準備前往江都,參加弟弟婚禮的建成。

長期心事過重、勞心費神,他實在是太累了。

何以解乏?唯有高玥。

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12章 一諾千金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540章 沒錢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540章 沒錢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四十章 爽約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738章 五鳳樓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二七九章 透心涼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六章 女賊二六一章 寡婦第714章 寄人籬下二三六章 偶遇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四十章 爽約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707章 尊師重道第672章 離強合弱六八章 入山剿匪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756章 兩全其美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22章 監門將軍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三七章 我會等你四四章 說和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526章 形勢複雜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736章 徐景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541章 嶺南爆雷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540章 沒錢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四二章 形勢大好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660章 世嫡皇孫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一九四章 秦王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四六章 一敗塗地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第670章 太平清河
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12章 一諾千金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540章 沒錢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540章 沒錢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四十章 爽約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738章 五鳳樓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二七九章 透心涼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六章 女賊二六一章 寡婦第714章 寄人籬下二三六章 偶遇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四十章 爽約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707章 尊師重道第672章 離強合弱六八章 入山剿匪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756章 兩全其美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22章 監門將軍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三七章 我會等你四四章 說和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526章 形勢複雜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736章 徐景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541章 嶺南爆雷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540章 沒錢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四二章 形勢大好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660章 世嫡皇孫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一九四章 秦王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四六章 一敗塗地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第670章 太平清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合川市| 华阴市| 花莲县| 长治市| 包头市| 静乐县| 蓝田县| 阳西县| 克山县| 资中县| 鄂尔多斯市| 杭州市| 曲阜市| 沙坪坝区| 日土县| 军事| 莱阳市| 来凤县| 丹阳市| 水富县| 许昌县| 攀枝花市| 宝坻区| 凉山| 时尚| 郸城县| 红安县| 兴城市| 桦川县| 普格县| 马关县| 永定县| 黎城县| 鄂托克旗| 凌海市| 巴南区| 丰原市| 马山县| 平阳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