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

楊銘此番回京,背後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楊麗華。

楊麗華這個人,原本就是舊周的太后,對朝局時勢變化,有著天然的敏銳性,雖然心裡不願去想,但是她明白,父親已經(jīng)時日無多了。

等到那個時候,太子楊廣繼位,老大楊勇必然會出事,而現(xiàn)在,真心想保楊勇的,只有她,以及跟她有過約定的楊銘。

所以在楊麗華看來,楊銘必須回京,與她一同謀劃。

那晚與衛(wèi)王楊爽的秘密見面,楊麗華便指使對方,務要想辦法讓楊銘回來,楊爽和她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親人,自然不會拒絕,所以纔會在楊堅面前力薦楊銘。

安頓好荊州的事情之後,楊銘這邊分作五批,依次返京,畢竟行李太多了,單是府庫中的財物,就裝了近百輛馬車。

他的離開,導致荊州總管空缺,各州郡來年的預算,將會直接上呈民部審批,直等到有新的總管接任。

從荊州到大興,一般需要一個半月左右,路程剛剛過半,楊茵絳的身體便起了反應,嘔吐不止,沒有胃口。

楊銘知道,對方這是懷上了。

唉我今年才十六歲,竟然要當爸爸了。

因爲楊茵絳的反應過於劇烈,所以不得已下,車隊暫緩行進,於淅(xi)陽郡休整,並派人速報京師,河東王妃有身孕了。

仁壽宮,收到消息後的楊廣,興高采烈的直奔仁壽殿,

「恭喜父皇,賀喜父皇,茵絳有喜了。」

此時在大殿中的,除了宣華夫人陳氏之外,還有楊素和柳述在內(nèi)。

楊素聞言大喜,趕忙朝楊堅行大禮:

「恭賀至尊,您要有曾孫了。」

事實上,楊堅早就有曾孫了,廢太子勇的那幫庶子,不少都有了子嗣,秦王俊的嫡子楊浩,去年也生了個兒子。

但是他們都不能和楊銘這邊相比,因爲楊銘是太子嫡子,他的孩子是楊廣的嫡長孫。

楊堅當然高興了,到了他這個年紀,沒有比誕下皇嗣更讓他開心的事情。

只見他心情大好,問道:「銘兒他們行至何處?」

楊廣笑道:「茵絳害喜嚴重,孩子們目下暫時住進了淅陽郡官驛,等稍好一些,纔會上路。」

一旁的柳述,面上自然也表現(xiàn)的十分高興,但心裡已經(jīng)不爽透了。

楊銘突然調(diào)回京師,讓他預感到一絲不妙,這小子是出了名的難纏,在朝堂上聲譽很高,各方大老都挺給面子。

這次回來,多半要跟自己對著幹,不得不防啊。

楊堅道:「立即派內(nèi)侍省的人,帶上服侍宮女趕往淅陽,朕要確保孩子和他母妃的絕對安全,對了,讓楊玄感也去,要伺候周到了。」

在大隋,孩子夭折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爲醫(yī)療衛(wèi)生不夠完善,好在皇家非常注意這一點,所以夭折率比平民百姓低了很多。

楊廣心裡非常開心,楊銘夫婦也是爭氣,這麼快便給自己懷上了孫子。….

當然,是男孩的話,就最好了,可惜現(xiàn)在還看不出來。

民間一直流傳著相男相女的土法子,能不能猜中,其實運氣成分居多,至於什麼酸兒辣女,尖兒圓女,都是迷信的說法,不準確的。

等到楊廣走後,楊素更是在楊堅面前大讚楊銘夫婦。

楊茵絳如果順利誕下子嗣,那可是大功一件,在楊堅心裡無異於開疆拓土之功,尤其還是太子的第一個孫子,受寵程度可想而知。

楊素心裡簡直爽透了,孫女太給力了。

仁壽宮先後調(diào)撥兩千宮人,前往淅陽郡伺候孕婦,這些人當中,都多都是非常有經(jīng)驗的年長宮女。

東宮那邊,蕭妃在得到消息後,更是親自帶人出京,去照顧自己的兒媳婦。

仁壽四年,三月,

楊茵絳胎象穩(wěn)固之後,隨隊返回大興,皇帝楊堅大賞特賞,於晉王府所在的崇仁坊,賜下一座大宅,以示嘉獎。

並且令楊銘居家照顧妻子,不必早早述職,楊玄感父憑女貴,加封勳爵第一等的上柱國。

崇仁坊新宅,命名爲河東王府。

這段時間,包括蕭妃、楊嬋在內(nèi)衆(zhòng)多女卷,一直住在王府,照顧楊茵絳,前來探視者絡繹不絕。

老大楊昭的正妃崔氏,也從洛陽趕回來探視。

這是楊銘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大嫂。

崔姮非常的細心,身爲長嫂,卻親自服侍楊茵絳,照顧的非常周到,人也很貼心,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陪著楊茵絳說話解悶。

這讓楊銘好感大增。

很奇怪,這麼好的嫂子,爲什麼就是不得大哥待見呢?人家的相貌絕對上等,人又溫柔如水,他們夫妻倆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楊銘覺得很可惜,但又沒辦法去管,連阿爺阿孃都管不了,大哥更不會聽自己的。

閒暇時,楊銘去了一趟右領(lǐng)軍軍府,他得知道,自己的手底下都有哪些人。

不需要認識太多,掌權(quán)的那幾個起碼得知道。

左右領(lǐng)軍府,設大將軍一人,下面有長史、司馬各一人,並沒有設立將軍職位。

事實上,在大隋十二衛(wèi)當中,只有左右監(jiān)門府和左右領(lǐng)軍府沒有將軍,其它八府都有。

右領(lǐng)軍府的長史,出身河東薛氏,名叫薛世雄,這個人的名氣不大,但是他有個兒子,在史書上很出名,薛萬徹。

右領(lǐng)軍府的司馬,出身隴西李氏,是前左領(lǐng)左右府大將軍李安的次子李琛,李孝恭的二哥。

從現(xiàn)在開始,楊銘就是右領(lǐng)軍府大將軍,在十二衛(wèi)中,排第八,主要職責是皇城西面的巡視以及皇城諸門的守衛(wèi)。

守衛(wèi)皇城,向來是重中之重,楊堅當年也只放心楊爽一個人,現(xiàn)在由楊銘接手,可知在楊堅心裡,楊銘是絕對信得過的人。

【穩(wěn)定運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huanyuan.】….

右領(lǐng)軍府的正常編制,是一萬八千人,分三班值守,每班六千人,一個季度換防一次,除值守軍士之外,其他人都會返回家中,該耕田耕田,該勞作勞作。

大隋的府兵制,就是這樣,沒有俸祿,但是名下的田比較多,以田養(yǎng)兵,省掉了不少開支。

至於門下省納言,掌審查政令及封駁諸事,以備皇帝之顧問,有諫議之權(quán),這是真正的實權(quán)位置,地位其實要高於六部尚書。

門下省納言,都是兼職,目下有高熲、楊素、蘇威、牛弘、楊爽、裴矩、楊銘七人。

高熲雖然被罷官,但是門下省納言的位置並未被剝除,不過眼下等同於虛職,畢竟他已經(jīng)進不了宮了。

楊銘這一次,是真正的進入了中樞機構(gòu),可以參議國家大事。

他今年,不過才十六歲。

因爲太子楊廣前往仁壽宮侍疾,所以眼下的大隋政務,亂成一團糟,所有事務都需尚書省審覈之後,再去仁壽宮稟報,這一來一回,浪費不少時間。

所以華夏曆朝歷代,天下景象如何,全在皇帝一人而已,他要是怠政,必然生亂。

關(guān)鍵是,還沒有人敢勸。

你能勸楊堅不要養(yǎng)病嗎?你能勸楊堅返回大興宮主政嗎?

勸不了的。

所有臣子,都必須將忠君放在第一位,皇帝的建康,比百姓的命重要。

皇帝便是天。

等到楊茵絳懷胎四月的時候,各方術(shù)士方士閃亮登場,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看看楊茵絳肚子裡的是男是女。

生男生女,是不一樣的。

男孩有繼承權(quán)。

太常寺那邊,每天都會來人,指導楊茵絳的起居生活以及日常飲食,這大概是楊茵絳這輩子最高光的時刻了,所有人都把她捧在了手心,只因她肚子裡懷的,是龍子龍孫。

十分之八的術(shù)士,說楊茵絳懷的是男孩,剩下的人,說懷的是女孩。

預測是男孩的,得到的賞賜要比預測女孩的多的多。

這些人說話,也是模棱兩可,比如其中頗受楊廣同志器重的道士趙昭,他的說法是:懷胎於正月,此月陽氣最重,生男的可能性大。

這純純的就是一句廢話。

楊銘本身,是沒有重男輕女這一說的,但是他這次,也希望是個男孩,因爲受身邊人影響太大了,無論母妃還是楊茵絳,都幾乎認定了是男孩。

楊麗華只是說了句男女都一樣,就被母妃蕭氏狠狠的瞪了一眼。

這天傍晚,醉氣熏天的老大楊昭來了,他是男丁,所以不得入寢室探望,只能找到楊銘,兄弟倆又坐在一起,喝了一場酒。

「幫大哥一個忙,早點將你那位大嫂,打發(fā)走,」楊昭看似醉了,說話卻很清醒。

大嫂崔姮,眼下仍住在楊銘的河東王府,照顧楊茵絳,楊銘內(nèi)心還是比較認可這位大嫂的。

「長嫂賢惠,是有德之人,」楊銘只能這麼說。

楊昭沉吟片刻,澹澹道:「大哥也不瞞你,我有意廢了她,扶韋氏爲正妃。」

「我能知道原因嗎?」楊銘問道。

楊昭搖了搖頭:「有些事情,大哥能對你說,有些事情,不便說。」

「明白了,」楊銘點了點頭。

兄弟終歸是分了家,這是人家的家事,自己確實沒必要深究,

「廢妃終究是不體面,夫妻一場,大哥還是儘量給她留條後路吧,」楊銘道。

楊昭沒有說話,只是沉默許久後,輕輕點了點頭.

圓盤大佬粗

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yè)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二四零章 秦王嬪九七章 吃軟飯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19章 總達衆(zhòng)材而不以事自任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六六章 是非之地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508章 冒失僭越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763章 告狀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709章 大昏招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三九八章 帶下醫(yī)第639章 舉個例子一零六章 不養(yǎng)閒人第722章 吾不忘矣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526章 形勢複雜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一九七章 戰(zhàn)場形勢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725章 共定海內(nèi)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762章 主動請辭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88章 豪放派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710章 蠻子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二三三章 麥秋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54章 高玥求子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560章 大封宗室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731章 可稱公子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jiān)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513章 臨陣抗命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660章 世嫡皇孫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第539章 遼東郡王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724章 傳染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
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yè)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二四零章 秦王嬪九七章 吃軟飯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19章 總達衆(zhòng)材而不以事自任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六六章 是非之地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508章 冒失僭越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763章 告狀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709章 大昏招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三九八章 帶下醫(yī)第639章 舉個例子一零六章 不養(yǎng)閒人第722章 吾不忘矣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526章 形勢複雜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一九七章 戰(zhàn)場形勢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725章 共定海內(nèi)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762章 主動請辭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88章 豪放派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710章 蠻子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二三三章 麥秋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54章 高玥求子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560章 大封宗室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731章 可稱公子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jiān)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513章 臨陣抗命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660章 世嫡皇孫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第539章 遼東郡王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724章 傳染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临高县| 嫩江县| 宝丰县| 莱西市| 桐庐县| 建德市| 清原| 甘泉县| 新田县| 泰州市| 灵台县| 旌德县| 南开区| 临沭县| 洱源县| 巧家县| 凤城市| 将乐县| 许昌市| 那曲县| 四川省| 镇安县| 正宁县| 崇信县| 连州市| 徐闻县| 深圳市| 屯门区| 津南区| 临西县| 甘肃省| 山阳县| 龙陵县| 广丰县| 长春市| 望都县| 八宿县| 花垣县| 嘉祥县|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