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

高熲無疑看的非常準(zhǔn),但他還是樂觀了,事實上用不了二十年,大隋就會被搞垮。

三徵高句麗之後,如果老爹楊廣能呆在洛陽,制定安民之策,好好休養(yǎng)生息,還有最後的一線機會。

可惜,他又去了江都,也許他害怕呆在洛陽會出事,所以選擇了自己的基本盤江南。

關(guān)中本位政策沒有削弱之前,你離開北方就是找死,王世充這樣的小人物,都能雄踞洛陽,成爲(wèi)隋末的一代梟雄,可知洛陽有多麼重要。

你花那麼多錢修的東京,結(jié)果便宜了王世充這小子。

接下來的日子,除了按部就班參加朝會之外,楊銘會詢問楊茵絳,他不在京師的這一年,都發(fā)生些什麼事情。

楊約失寵之後,內(nèi)史令的職位還兼著,但是高熲的太常寺卿,被牛弘給兼了。

眼下的朝堂,最得寵的人,是來護兒。

來護兒祖籍江都,當(dāng)年隋滅陳之戰(zhàn)時,以南人身份投靠了賀若弼,參與滅陳之戰(zhàn),居功至偉,被授予上開府儀同三司。

後來在開皇十年,江南人高智慧起兵反隋,他又跟著楊素平叛江南,被授予襄陽縣公。

接著,又討伐汪文進叛亂,爵位再提一等,封永寧郡公,楊堅爲(wèi)了表示嘉獎,將來護兒的長子來楷,召爲(wèi)千牛備身。

今年年初,他被好基友楊廣,進封爲(wèi)榮國公,封爲(wèi)十六衛(wèi)當(dāng)中的第二衛(wèi),右翊衛(wèi)大將軍。

左翊衛(wèi)是宇文述。

這兩個人,無疑會成爲(wèi)楊廣手底下,軍權(quán)最大的兩個人。

楊銘心裡也清楚,自己當(dāng)下所結(jié)交的大老,其實大多屬於開皇元老派,也就是早晚會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的前浪。

北周元老派被楊堅削弱,開皇元老派,被楊廣削弱。

而當(dāng)朝的那些最得寵的核心人物,跟楊銘都不熟。

歷史上,楊廣在任期間,有七個人權(quán)力非常大,被稱爲(wèi)選曹七貴,分別是蘇威、牛弘、宇文述、張瑾、虞世基、裴矩、裴蘊。

另外,楊廣還有幾名絕對心腹,來護兒、郭衍、張衡,好吧,李淵也算一個,楊約現(xiàn)在算半個。

這些人,除了裴矩、楊約、李淵之外,其他人,楊銘是不方便與其結(jié)交的,甚至平時都不能表現(xiàn)出熟絡(luò),因爲(wèi)他不是繼承人,如果和中樞大臣交往過密,會被認(rèn)爲(wèi)結(jié)黨。

換句話說,楊銘這次從洛陽回來之後,於朝中的影響力,已經(jīng)沒有那麼大了。

中午過後,楊銘去了王府官署與衆(zhòng)人議事。

房玄齡已經(jīng)被他從河?xùn)|召回來了,而河?xùn)|郡王府的事務(wù),交給了原先在荊州的總管府錄事段稠。

眼下,楊銘的王府幕僚算是聚齊了,大家都在。

“諸位都是本王心腹,日後共乘一舟,我損皆損,我榮俱榮。”

楊銘坐在主位上,說道:“眼下齊王總監(jiān)運河一事,諸位覺得,本王該怎麼做,才能給他添堵。”

在洛陽的糧食問題上,就是因爲(wèi)楊暕的掣肘,導(dǎo)致元文都與李百藥差點前功盡棄,這兩人對楊暕非常鄙夷,一聽說要對付齊王,都來勁了。

正所謂有仇報仇,你當(dāng)初掣肘我們,今天輪到我們陰你了,反正出了事有楊銘扛著,他們也不害怕。

其中杜如晦,更是對楊暕頗有怨恨,畢竟自己的親叔叔杜淹,直到現(xiàn)在,仍在家中養(yǎng)傷,當(dāng)初要不是楊素受秦王指派,趕去救人,只怕叔父的命都保不住。

杜如晦道:“齊王不惜百姓,貪得無厭,所以臣以爲(wèi),運河一事絕不會像洛陽這樣順利,我們只要靜觀其變,但有微小變故,使手段將其放大,必能影響工程。”

他們也只敢小打小鬧,不敢徹底破壞運河工程,畢竟這是國策。

這時候,元文都搖了搖頭:

“恐非易事,咱們在洛陽出的問題,在殿下的周旋下,得以用最好的辦法解決,齊王必然有樣學(xué)樣,所以會順利很多,何況韋尚書總管徵調(diào)民夫糧草一事,陛下又免除河北、山東、江南部曲奴婢賦稅,後勤得以保障,齊王此番總督工程,應(yīng)是高枕無憂。”

“那倒未必,”杜如晦道:“齊王之德與殿下相比,差之甚遠,何況他與咱們殿下已有嫌隙,我認(rèn)爲(wèi),十六條國策,齊王有可能全部推翻,畢竟這十六策,是殿下當(dāng)初提出來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齊王爲(wèi)彰顯自身功績,也不會用殿下之策。”

裴熙載並不認(rèn)同,道:“他不用,但是洛陽還有宇文尚書,東京營造期間,已經(jīng)證明殿下的十六策是最爲(wèi)愛惜民力的上優(yōu)之策,民力不失,工程才得以保障,只衝這一點,齊王就算棄用,宇文尚書也不會同意。”

“如果用了,那麼運河一半的功勞,還在殿下身上,”杜如晦道:“齊王心胸狹窄,想要獨攬運河之功,必須放棄此策,所以我認(rèn)爲(wèi)宇文尚書的話,他未必會聽,畢竟在洛陽的時候,宇文尚書與齊王之間,也鬧的很不愉快。”

大家各抒己見,是楊銘樂於見到的,因爲(wèi)好的辦法就是爭論出來的,

他將手裡的一封信交給陳奎,由陳奎交給廳內(nèi)諸人傳閱。

等到大家都看完之後,祭酒李百藥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瞠目結(jié)舌道:

“消息可準(zhǔn)確?”

楊銘笑道:“絕對真實。”

信,是楊約半路上送來的,他已經(jīng)從楊暕口中打聽到,對方有意將工期縮短爲(wèi)六個月。

一千五百里運河,六個月完工。

李百藥震驚道:“我贊成克明(杜如晦字)的說法,他如果敢這麼做,放棄十六策幾乎已成事實,他這麼幹,會出大事的。”

衆(zhòng)人閱罷,也是與李百藥一樣的心情,都覺得不可思議。

陛下訂的九個月工期,已經(jīng)是非常緊迫了,齊王縮短三個月,明擺著是爲(wèi)了配合東京完工的時間,好做邀功。

工期縮短,民力必然濫用,這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

大家心裡也都清楚,當(dāng)今陛下嘴上說的好聽,實際上也是不愛惜民力的。

楊暕如果真的能在六個月之內(nèi),挖好運河,在皇帝眼中無疑是大功一件,但是期間損耗,也絕對是個非常可怕的數(shù)字。

“此人枉爲(wèi)皇子!”房玄齡直接拍桌道:“殿下應(yīng)及時告知太子,好讓太子從中斡旋,營造東京,山西河南河北百姓,已是苦不堪言,如若任由齊王亂來,百姓危矣。”

太子的仁義,是出了名的,一方面是因爲(wèi)楊昭本性如此,另外也是楊廣有意宣傳,給太子造勢。

房玄齡都這麼說,可見太子的威望已經(jīng)無形之中深入人心。

人心,是不可丟的。

而且這次開挖運河,會從山東征調(diào)民夫,而房玄齡是山東人。

華夏自古以來,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普通百姓,都有鄉(xiāng)愁,他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是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濃如醇酒。

“諸位先不要著急,眼下齊王應(yīng)該還未抵達洛陽,”楊銘說道:“我們有的是時間謀劃,務(wù)必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於公於私,本王這次都會給他拖後腿。”

於公於私這四個字,無疑是楊銘最好的說辭。

於私,這些人都是他的幕僚,自然要爲(wèi)主出謀劃策,於公,楊暕在下面亂來,濫用民力,是這些飽讀聖賢書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儒家那一套的作用就在這裡,雖然橫渠四句這種震鑠之語,現(xiàn)在還沒有。

這麼大的事情,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議出來的,所以楊銘要給他們時間,靠他自己一個人謀劃,必然會有漏洞,集思廣益纔是做事的第一要務(wù)。

李百藥,是正兒八經(jīng)的文人,純的不能再純的文化人,大學(xué)者。

返家之後,他才聽管家說,秦王府那邊給他送來一個女人,而且是她朝思暮想的女人。

其實陳禾對李百藥並不是很感興趣,畢竟沒有哪個女人,喜歡好色的男人。

但是沒辦法,她現(xiàn)在唯一的歸宿,只能是給李百藥做妾,這樣一來,等到人老花黃的時候,也有個安養(yǎng)晚年的地方。

李百藥見到陳禾的那一刻,卻沒有了往日的那種心動,也許只有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才能勾起這位才子對女人的需求。

他濫情的一面,彰顯無疑。

只是略微安撫對方一番後,李百藥便返回了書房。

以前的他,每天晚上,都會收集父親李德林留下來的典籍史料,繼續(xù)修繕《齊史》,每一個撰寫史書的人,都會青史留名,所以李百藥一直都執(zhí)著於此。

雖然這裡面寫了不少高家的壞話,沒辦法,大隋承接於周,與齊勢不兩立,常以齊爲(wèi)“僣僞”,也就是非正統(tǒng),李百藥如果把高家寫的太好,其結(jié)果應(yīng)該與崔浩差不多。

崔浩吃著北魏的飯,卻在修國史的時候,把人家北魏拓跋家的醜事都曝了出來,基本屬於自尋死路。

但是今晚,李百藥沒有修史,而是掌燈孤坐,腦子裡盤算著運河的事情。

想要對付齊王楊暕,必須從對方的弱點下手,而楊暕最大的弱點,就是荒淫好色。

而縱觀歷史,舊齊高家的淫亂史,絕對算是上是頭一號了。

父納子妻,子通父妻,兄納弟妻,弟通兄妻,甚至皇后和大臣通姦,幾乎每一個皇帝,都這麼幹過。

而李百藥這裡,知道楊暕的一件醜事,之所以他會知道,是因爲(wèi)李百藥與受害者是好友。

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七九章 透心涼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七八章 五牙大艦五六章 胡商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63章 有失遠迎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zhuǎn)二五七章 一代權(quán)臣第六章 女賊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jié)第六章 女賊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三五章 河?xùn)|聞喜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四五章 未雨綢繆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510章 便宜行事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595章 嘔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686章 立個字據(jù)吧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wèi)丈夫二十三章 調(diào)任地方第572章 憂憤而死四三二章 七貴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十二章 撩妹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yè)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九四章 換防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五六章 胡商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701章 自命不凡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四四七章 門不當(dāng)戶不對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715章 敗興一場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zhàn)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653章 江淮羣賊十七章 純屬意外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四三二章 七貴第742章 日月二門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第761章 勸酒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七九章 透心涼三七章 我會等你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fēng)二四六章 十二衛(wèi)四府二零一章 牽馬執(zhí)鞭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544章 表哥表弟二九八章 洗白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
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七九章 透心涼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七八章 五牙大艦五六章 胡商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63章 有失遠迎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zhuǎn)二五七章 一代權(quán)臣第六章 女賊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jié)第六章 女賊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三五章 河?xùn)|聞喜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四五章 未雨綢繆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510章 便宜行事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595章 嘔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686章 立個字據(jù)吧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wèi)丈夫二十三章 調(diào)任地方第572章 憂憤而死四三二章 七貴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十二章 撩妹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yè)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九四章 換防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五六章 胡商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701章 自命不凡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四四七章 門不當(dāng)戶不對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715章 敗興一場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zhàn)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653章 江淮羣賊十七章 純屬意外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四三二章 七貴第742章 日月二門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第761章 勸酒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七九章 透心涼三七章 我會等你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fēng)二四六章 十二衛(wèi)四府二零一章 牽馬執(zhí)鞭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544章 表哥表弟二九八章 洗白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安平县| 晋宁县| 鲜城| 建平县| 福鼎市| 庆元县| 天水市| 都兰县| 客服| 乳山市| 黄梅县| 成武县| 海阳市| 德钦县| 治县。| 天津市| 黔西| 嵊州市| 黄平县| 延川县| 双辽市| 华池县| 团风县| 奈曼旗| 江安县| 梨树县| 秦皇岛市| 婺源县| 顺义区| 齐齐哈尔市| 西乌珠穆沁旗| 淮阳县| 平塘县| 绥阳县| 太和县| 营山县| 嘉黎县| 龙山县| 西畴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