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0章 便宜行事

山東可謂是雪上加霜,今年二月至今,沒有下過一場雨,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這個時節,是小麥拔節孕穗的關鍵時期,對水份的要求非常高。

幾個月不下雨,小麥已經快旱死了。

而山東沿海,以及黃河下游的齊郡、平原郡、渤海郡、清河郡、武陽郡、北海郡、濟北郡、東平郡,小麥是主要糧食作物。

去年就鬧了水災,今年又鬧旱災,神仙難救啊。

張須陀已經快抓狂了,山東與河北緊挨黃河的這些郡,都在出問題,渤海郡的首府陽信縣,更是被賊首孫宣雅給佔了,而他的大本營齊郡,主薄孟讓,帶著五百暴民,把臨邑縣給佔了。

無奈之下,張須陀緊急回師,攻打臨邑,城郊一戰大敗敵軍,孟讓敗逃,而張須陀也損失慘重,只能是返回歷城休整。

“抓壯丁吧,父親爲山東道六郡黜陟討捕大使,但眼下各地反賊,六郡主官難以支援,而我們的軍餉也不多了,再這麼下去,齊郡都出不去了,”張元備勸說道。

張須陀與一衆將領,在堂內議事,大家的心情都不太好。

齊郡周邊,已經成氣候的反賊,已經冒出來五個,雖然張須陀已經傳令各郡,各招募衛士兩千人,與他合兵,但是進展並不順利。

原因就在於,人家藉著張須陀的募兵令,募上兵來,卻捨不得給張須陀送過去,因爲兵一走,他們自身的安危便沒了保障。

但是,他們得管張須陀要軍餉,而軍餉是張須陀除了黜陟討捕大使這個名頭之外,唯一能控制六郡的手段了。

張須陀早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並未強求,只要你們各地都有兵,反賊的勢頭也就能壓一壓,別總是讓我前面打仗,屁股著火。

“抓壯丁,還不到時候,”張須陀搖頭道:“陛下已經準我于山東募兵,還是要於各郡縣鄉村,張貼募兵告示,軍餉再往上提一提,月餉五百錢,糧三石,布五匹。”

張元備苦笑道:“這麼高的軍餉,我們眼下的庫存,撐不了多久的。”

張須陀道:“你不提高軍餉,這些壯丁就成了叛軍,此消彼長之下,我日後將更爲艱難,陛下賞賜的錦緞趕緊賣出去,籌措軍需。”

“已經賣了一半了,剩下的也不好賣,”張元備道:“眼下這個時候,捨得花錢用糧買錦緞的,沒有幾家了,咱們在臨邑大敗孟讓,奪回來的那些物資,那些被搶的家族,跟咱們開口索要呢。”

“要個屁!”將軍熊寶道:“咱們拿命奪回來的,憑什麼給他們?”

張須陀挑了挑眉,道:“眼下這個關頭,人心爲重啊,王賊等人就是騙取了人心,才得以坐大,我若不還,臨邑還得出亂子,適當扣下一些糧食,剩下的,還給他們吧。”

張元備無奈的搖了搖頭。

反倒是堂內的一名年輕將領,一臉敬意道:“使君通曉大義,末將欽佩,賊人所掠之民財,我若強佔,乃失人心之舉,當下形勢,撫慰民生纔是當務之急。”

張須陀忍不住笑道:“以爲你是個粗人,沒想到也有細緻一面,這次臨邑之危,你來的很及時,山東之亂,是疾,但於我軍伍之人,也不失爲一次機會,只要你好好跟著我,將來功勞少不了你。”

程咬金哈哈一笑:“末將投奔使君,就是圖個封妻廕子。”

“那你想多了,”張須陀忍不住笑道:“我都沒有到那個份上,不過你有這個志向是好的。”

東阿縣那邊,已經沒什麼亂子了,程咬金眼瞅著沒有立功機會,聽說齊郡張太守在山東行使募兵之權,於是便帶著三百人來投奔了。

接著,張須陀吩咐衆人道:“給各郡縣主官發文,遼東城已經拿下,我大隋王師最遲八月,就會還師,讓他們安撫好當地,將此捷報傳遍各鄉,以爲震懾。”

這個法子還是相當管用的,有些沒有跟著造反的,聽到這個消息,會猶豫,已經造反的,會害怕,對叛軍不停獲取兵員,是有抑制作用的。

人家那邊一個口號,就能網羅上萬人,張須陀這邊,出錢發餉,都搞不到這麼多人。

朝廷在山東,已經失了人心,想要挽回,可不容易了。

楊銘當然不可能什麼都不做。

原工部侍郎柳肅,現在被他打發去了西南行臺擔任行臺工部尚書,與鴻臚寺的高士廉配合,以興建寺廟的名義圈錢。

錢倒是一直能搞到,但是架不住糧價飆升,以前的十個錢,現在只能當三個錢花了。

關鍵還得是搞糧食。

“巴蜀有水利之便,沃野千里,糧食不缺的,但是都在本土豪族手裡,眼下朝廷急需用糧,乾脆找個由頭,殺幾家,奪其家產充公,以供山東,”李密是個狠人,這話就是他說的。

楊銘忍不住笑道:“這是下策,玄邃可有上策啊?”

你不是遇事總是愛琢磨出個上中下三策嗎?都說來聽聽。

李密道:“羅織罪名,爲上策,巧立名目,爲中策,預繳賦稅,是下策。”

你還真有三策啊?楊銘道:“我怎麼覺得,預繳來年賦稅,比羅織罪名要強呢?”

李密笑道:“此爲非常之期,朝廷有非常之急,預繳賦稅耽誤時日,拖沓不便,唯有以雷霆手段,抄家奪財,方解燃眉,事實上,就是羅織罪名,眼下恐怕也來不及啊。”

中原豪族,對巴蜀,是完全下的去手的,這樣的辦法如果用在中原豪閥身上,行不通,各家牽扯太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動一個,牽扯一片。

所以歷來針對世家,你只能動人家某一支的某一小房,你動不了人家的族。

而且就算動,也是暗地裡謀劃,根本不會明目張膽的擺在檯面上說。

元文都搖頭道:“你這三個計策,都不成,山東之亂已經燎原,而我前方大軍,若一切順利,將會在八月底回返,也就是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山東現在只能是挺一挺,熬過這四個月,你現在從巴蜀弄糧食,先不說能不能弄到,單是運輸一項,就耗費極巨,耗時長久,不合適的。”

楊銘直接道:“若是熬不過這四個月呢?又或是四個月之後,叛亂還是未平呢?遇事要思前想後,山東眼下缺糧,不能不管不顧,讓他們自己挺,這不是朝廷應該做的。”

“是臣考慮不周,殿下教訓的是,”元文都趕忙道。

殿內一片寂靜,人人臉色凝重。

山東眼下的形勢,其實他們不怎麼擔心,他們擔心的是,亂子會越來越大,畢竟近日來,來自山東的軍報,就沒有一個好消息。

“爲今之計,殿下不妨給張須陀發文,令他便宜行事,”家令寺陳叔達道。

楊銘一愣,皺眉沉思。

這個便宜行事,可就複雜了,意思是張須陀在當地,什麼都可以做。

他可以搶劫富人,甚至平民,也可以巧立各種名目斂財,這對幹部的人性,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有良心的,做事還留點餘地,沒良心的,那可就壞事了。

這麼做,朝廷就少了一個包袱,張須陀權柄更大,但是得背罵名。

“這個法子可行,”李密贊成道:“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舉,山東繼續鬧下去,河北江淮都會受影響,陛下封的使持節,就是給張須陀放權,殿下如果再打個招呼,他會更加方便行事。”

李綱點頭道:“臣也贊成,長痛不如短痛,頑癥還需猛藥醫,張須陀這個人做事,還是穩妥的,相信他在下面,也不會怎麼亂來。”

楊銘沉吟片刻,道:“最好能有個人盯著他點,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還是要約束的,我可以容忍他劫掠富人,但絕不允許再壓榨百姓,你們誰願意去一趟山東。”

“玄齡當仁不讓,”房玄齡起身道:“齊郡乃臣之家鄉,臣對那裡還是瞭解的,願去山東,輔佐張須陀平叛。”

他們家的祖籍,其實是在清河郡,而清河郡與齊郡,這是鄰居,他爹房彥謙這一輩,遷到了齊郡的章丘縣。

實際上就是在老家分不到產業了,往外擴張。

房玄齡想去,也是存了一點私心,便宜行事,這可是最大的放權,等於張須陀可以朝任何家族,強徵錢糧,你不給,我就定你的罪。

而章丘縣,有他們家大量田畝和產業,他如果去了,張須陀就不會衝他們家下手。

這樣一來,張須陀在山東,肯定會落個差名聲,不過不要緊,這是把柄,可以用來制衡張須陀,將來叛亂平定,把他調任它地就好了。

“好!”楊銘點頭道:“我給你調撥三百衛士,送你去山東,你拿我的手諭,於洛陽興洛倉調十船漕糧,帶去山東,告訴張須陀,山東平定之日,我給他封侯。”

“臣領命!”房玄齡道。

接著,楊銘又看向劉弘基,道:

“寧洄藻你負責安排,不要住官驛了,去晉陽樓,好吃好喝供應著,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是不準離京,不管他以什麼藉口想要求見我,都給我擋著。”

“殿下放心,”劉弘基笑道:“他就是說他快死了,臣都不會讓他離開京師一步。”

衆人紛紛大笑。

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84章 五五開八十章 有罪無功一零六章 上嫁第574章 平反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478章 倚老賣老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六七章 教坊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一章 三胎第703章 如嫡第578章 舊時父女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543章 諡號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572章 憂憤而死四二七章 捱打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九十章 納吉第745章 諭齊王暕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752章 下手太快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693章 不可能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七二章 佛道領袖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726章 五座大橋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10章 便宜行事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599章 盡善盡美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556章 改換門庭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三六章 晚宴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478章 倚老賣老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605章 宗室領袖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第599章 盡善盡美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598章 不懂政治
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84章 五五開八十章 有罪無功一零六章 上嫁第574章 平反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478章 倚老賣老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六七章 教坊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一章 三胎第703章 如嫡第578章 舊時父女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543章 諡號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572章 憂憤而死四二七章 捱打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九十章 納吉第745章 諭齊王暕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752章 下手太快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693章 不可能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七二章 佛道領袖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726章 五座大橋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10章 便宜行事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599章 盡善盡美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556章 改換門庭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三六章 晚宴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478章 倚老賣老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605章 宗室領袖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第599章 盡善盡美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598章 不懂政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临漳县| 基隆市| 宜丰县| 武宁县| 义乌市| 娱乐| 正安县| 和平县| 抚顺市| 江孜县| 卫辉市| 谢通门县| 麻城市| 商河县| 永仁县| 曲阳县| 德化县| 得荣县| 蓬溪县| 云林县| 尤溪县| 老河口市| 咸阳市| 曲麻莱县| 阿拉善右旗| 六枝特区| 垫江县| 苗栗市| 关岭| 石景山区| 同江市| 安丘市| 吉隆县| 平顶山市| 衡山县| 海南省| 嵩明县| 汤阴县| 凤阳县|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