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3章 狼頭大纛

宇文化及兄弟已經離開洛陽半個月了,他們得護送宇文述的靈柩往京兆安葬。

按照他們宇文家的風俗,棺材要擺放在靈堂,守靈整整二十天,纔會前往安葬之地。

這個風俗非常不好,人在死後,屍體的腐敗速度是非常快的,按照華夏流行最多的傳統,是七天,這個時間就很合適,二十天不下葬,屍體會滋生很多病菌,對守靈的人也不是好事。

不過人家也有應對辦法。

一般人的棺材,最下面是一層鋪墊,然後放進屍體,周邊擺放金銀珠寶等陪葬之物,最後蓋上棺材板。

但是宇文述不是,宇文述的屍體上,會蓋上很多東西,一層又一層,填的滿滿當當的,最後釘棺材的時候,還頗爲費力,等於是棺材裡面的屍體,像是三明治一樣被壓縮在裡面,阻斷了病菌的傳出。

朝廷是肯定不會奪情他們三兄弟的,畢竟有你們沒你們,沒啥區別,也就意味著他們需要在關中守孝二十五個月,如果有閏月的話,就是二十六個月。

宇文述的諡號,是“恭武”,追贈尚書令,十郡太守,葬禮由留守京師的蘇威主持。

四月份,西苑的牡丹開了,楊廣每天都會去那邊遊玩。

而蘇烈也返回了東都,接受著全城百姓的祝賀,他在東都的宅子規模太小,已經配不上他國公的身份,工部早就在想辦法,將蘇府周邊的宅子給騰出去,擴建國公府。

父母妻兒本來是在京師的,但是因爲蘇烈北上之後杳無音訊,裴姝整日以淚洗面,裴仁基不忍心,所以來洛陽的時候,將蘇烈他們一家都帶上了。

畢竟一開始,大家都覺得蘇烈兇多吉少,裴仁基也是這麼想的,那麼自己的嫡出閨女,就可能成爲寡婦,他這個當爹的心疼,所以要帶在身邊照拂著。

以人家的實力,就算蘇烈掛了,養活蘇烈一家也是非常輕鬆的。

楊銘就在皇城門口,迎接勝利之師。

蘇烈、樑師都、羅士信、秦叔寶、程咬金等人早早下馬,跑過來給楊銘見禮。

楊銘扶起蘇烈道:“好了,莫要讓陛下久等,入宮吧。”

蘇烈身後,是東突厥王庭百餘人俘虜,其中頡利、突利等人赫然在列。

入宮的路上,禮樂齊鳴,前後鼓吹,站立兩旁的禁衛軍也朝著蘇烈等人行注目禮,這是超高規格了。

“臣蘇烈,叩見陛下!”

一衆北征諸將,在乾元殿內朝楊廣跪下。

楊廣起身,雙袖展開:“諸卿平身,賜座。”

“謝陛下!”衆將道。

十餘名將領,就這麼坐在了大殿中央。

楊廣看向裴仁基,笑道:“得婿如此,夫復何求?”

裴仁基臉上掩飾不住的驕傲,趕忙道:“都是陛下栽培。”

接著,兵部斛斯政道:“稟奏陛下,代國公此番繳獲黃金兩千斤,戰馬兩萬餘匹,奴隸萬餘人,珠寶無數,還有他們突厥的那桿狼頭大纛。”

事實上,再多的物質繳獲,都比不上那桿狼頭旗幟,因爲這是東突厥首領的象徵,是一代傳一代的,類似於中原的傳國玉璽。

楊廣大笑道:“呈上來。”

接著,三個人拉著那面巨大的金狼旗,進入大殿,向皇帝和羣臣展示。

爲什麼是三個人,因爲它是三角旗。

猙獰的金色狼頭,繡在了黑底的旗幟上,大家的眼神都極爲關注的審視著。

雙方交惡數十年,這面旗幟朝堂不少人都見過,如今是第一次近觀,打了這麼多年,終於結束了。

像楊義臣這樣打過突厥的,心裡也不免涌起了當年金戈鐵馬的回憶。

“燒了!”楊暕道:“此爲兇物,應付之一炬。”

裴矩一愣,趕忙道:“不能燒,東突厥王室已崩,朝廷要鎮撫,這面旗幟留著有大用。”

“怎麼用?”荊元恆皺眉道:“這是王旗,持此旗幟者爲突厥大可汗,留著百害無一利。”

裴蘊呵呵道:“諸位不會覺得,我們可以以漢人,鎮撫漠北吧?那地方誰願意去?去了又如何管理?千里之遙,遠離朝廷管轄,如若放任不管,不出數十年,便又是我心腹大患,當行以胡制胡之策,冊封一名阿史那氏,由他幫著朝廷管理漠北。”

“蘇烈剛滅了東突厥,你們就要拱手還回去?”張瑾沉聲道:“我以爲,應將東突厥之人遷至中原爲奴,只留下少量人口遊牧,爲我大隋提供戰馬。”“這麼多人進來,你養活啊?”裴蘊呵呵道:“你這是張口就來啊,去年的賦稅上個月剛議過,什麼情況你不知道?”

史祥道:“太子鼓勵開墾,突厥之奴隸正好可以爲我所用,是可以遷徙一部分的,至於以胡制胡,眼下還不合適,他們對我大隋敵意太濃,很容易養虎爲患。”

裴矩搖頭道:“遷徙,適用於同種同族,異族人口不宜大量涌入中原,教化有別,融合不了。”

“怎麼不宜?”段文振道:“我鮮卑族融入中原,便是最好的例子。”

別看他姓段,人家是段部鮮卑族。

眼下的朝堂上,一半鮮卑人,竇抗、於仲文、楊義臣,還有獨孤家、元家、長孫家,這都是。

楊廣都有鮮卑血統。

裴矩撇嘴道:“鮮卑融入中原,用了數百年時間,我說的是眼下的問題,你們跟我談歷史?鮮卑族進了中原也不是做奴隸的,你指望奴隸怎麼融入?”

話題一下子就扯到種族之爭了。

裴矩不怕惹人,只要不惹皇帝就沒事,大隋楊氏認祖弘農楊,這是正統的漢人,鮮卑族在大隋,最牛逼的階段是在開皇年間,楊堅接手的北周,而北周就是鮮卑貴族集團。

眼下的中樞,已經是以漢人爲主,而且皇帝和太子也在積極鼓勵鮮卑族徹底融入,拋棄一些舊有風俗。

你們真把自己當鮮卑族,爲啥都是漢姓呢?你於仲文,本姓萬忸於,你咋不叫萬忸於仲文呢?

楊銘這時候開口了:“鮮卑族就是漢人,朝堂之上,不應將鮮卑區別於漢人之外,你們誰再以鮮卑人自居,那就去漠北放馬去吧。”

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楊廣也是這個意思,父子倆很多年前就聊過這事,甚至楊堅夫婦聊的時候,楊銘在旁邊聽著。

楊廣說了惹人,所以楊銘來說最合適。

這是基本國策,鮮卑必須融入漢人,這一點永遠都不會變。

其實就是淡化鮮卑與漢的區別,避免形成民族對立,因爲目前爲止,有些鮮卑族,還是族內通婚,他們不娶漢人,也不嫁漢人。

這就容易形成鮮卑貴族集團,這與楊堅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楊銘這一開口,段文振也不說話了,他有膽子跟裴矩嗆,沒膽子跟太子嗆。

其實聰明的鮮卑族,已經在積極融入了,剩下那些不長眼的,早晚朝廷都會收拾他們。

歷史上對於楊堅代周的評價,是非常正面的,原因就在於是漢人奪取了鮮卑族政權。

三月份,因爲去年的賦稅就討論過,荊州因爲蕭銑,去年的賦稅簡直慘不忍睹,眼下整個國家全靠巴蜀河南和關中撐著。

可關中呢,因爲是貴族的大本營,所以歷來就是個要飯的。

這種惡劣的形勢下,從外面遷移人口?對於楊廣這種消滅內部人口以求保障糧食用度的皇帝來說,可能嗎?

我現在都嫌吃飯的人多,你還給我加人?

這時候,楊廣看向楊銘,道:“太子覺得,應該如何?”

楊銘道:“右僕射的方法是對的,還得是以胡治胡,不過我們也需要另設都護府,監管漠北行政,始畢的那個兒子突利,尚年幼,兒臣以爲,給他個和親公主,封個王,由他來治理東突厥舊地,最爲合適。”

“好主意,”裴蘊趕忙道:“最好突利之後的繼任者,必須是與和親公主所出,那麼就有我漢人血統,便於心向中原,今後繼任者之配偶,也必須是我漢人,教化蠻族需要時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民族融合,幾十年都不夠,上百年也嫌少,這個過程是需要很久的,鮮卑族融入數百年,都特麼沒融合徹底,能指望突厥人一下子融入?

於仲文皺眉道:“那跟這面狼頭旗燒不燒,有什麼關係呢?”

“沒有這面旗,突利在漠北坐不穩,”裴矩道:“不過要在狼頭下面繡幾個字,例如大隋給他的封號,或是官職,削弱其突厥首領的象徵,改爲朝廷賦予的權利象徵。”

楊廣贊同道:“可行,那麼諸卿議一議,給什麼封號合適,都護府又該設置在哪裡,由誰坐鎮。”

這樣一來,其實最後還是以都護府爲主,監管漠北,突利不過是名義上管理地方,其實就是讓他壓著突厥人不鬧事。

歷史上唐朝曾在那裡設置多座都護府,鎮撫漠北,但最後還是撤回來了,沒辦法,融合不了。

這個難題,如今要落到楊銘頭上了,他必須想一個辦法,讓突厥人認可大隋,真心歸附大隋。

不過這得在他搞定楊廣之後。

六九章 舉薦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93章 不可能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628章 誠信第一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四六章 一敗塗地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715章 敗興一場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507章 殘部補充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635章 河西戰線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613章 氣暈了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七章 化險爲夷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491章 軍府亂象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482章 老少談心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十八章 關中盟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501章 指桑罵槐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九四章 換防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483章 一代巨匠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587章 門當戶對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三十章 深不可測
六九章 舉薦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93章 不可能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628章 誠信第一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四六章 一敗塗地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715章 敗興一場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507章 殘部補充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635章 河西戰線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613章 氣暈了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七章 化險爲夷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491章 軍府亂象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482章 老少談心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十八章 關中盟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501章 指桑罵槐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九四章 換防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483章 一代巨匠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587章 門當戶對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三十章 深不可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克拉玛依市| 东莞市| 崇仁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中西区| 定远县| 林周县| 广东省| 镇沅| 合水县| 吉木乃县| 门头沟区| 青铜峡市| 郯城县| 永泰县| 共和县| 桐庐县| 密云县| 福贡县| 砀山县| 宽甸| 贡觉县| 中方县| 南丰县| 苏尼特右旗| 盐津县| 田东县| 紫金县| 鹤壁市| 隆化县| 道真| 镇平县| 望城县| 深州市| 德江县| 永定县| 左云县| 临朐县| 花莲市|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