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

翌日朝會,這是楊廣回京之後的第一次朝會。

所有的大臣們都聚集在大興殿前的廣場上,觀賞著楊廣此番西巡的收穫。

來自康國的阿薩那香、麝皮、錦疊、駱駝,來自安國的五色鹽,來自龜茲的安息香、鹽綠、雌黃、胡粉,來自於闐的羊脂玉,來自波斯的獅子、白象、珊瑚、琉璃、瑪瑙、水晶.

琳瑯滿目的東西堆了半個廣場,大臣們像是逛集市一樣,不時上手把玩。

這些東西不是楊廣買的,都是諸國上貢的貢品,其中不乏很多大隋沒有的藥材,比如阿魏樹、沒石子、硇砂、綠鹽等等,有的是植物,有可移栽不可移栽兩種,還有就是礦物,這種只能買。

楊廣也是個大方人,當場就賞出去很多東西,當然了,都是手工品之類的,真正有價值的種子、藥材、礦物,香料,一件都不會給。

整整一天,楊銘都在廣場上晃悠,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最後朝會也沒有舉行,晚上在廣場上還有一場超大的宴會,君臣同樂。

楊廣對於裴矩這一次的安排,非常滿意,前期二十六個國家,後期增加至三十多個,而楊廣這次西巡張掖,歷史稱之爲萬國博覽會。

今晚皇宮內的晚宴節目,充滿了異族風情,各國給楊廣獻上來不少異族美女,質量高的楊廣都藏起來了,質量低的出現在今晚的宴會。

有不要臉的,當場就請求楊廣賞賜他幾個美女,楊廣當然是大大方方的賞了。

你都要出口了,我不給你,豈不是駁你面子?

今天註定沒有正事可談。

走了小半年,楊廣回來自然要好好跟自己的孫子親近一下,哪些孫子最親呢?當然是他爹最有權的。

楊昭的兒子和楊暕的兒子已經跌落神壇了,眼下最吃香的,就是楊銘的兒子。

但是楊瑞和楊瑾屁股上有傷,所以坐姿非常怪異,楊廣頓時好奇的詢問楊瑞:

“伱這是怎麼了?扭來扭曲的,成何體統?”

這句話是訓斥,責怪楊瑞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坐沒坐樣。

高野剛回宮就從內侍省知道情況了,本來不打算說,但是又不能讓小殿下受這個冤枉氣,所以他小聲道:

“兩位殿下有杖傷,還未痊癒。”

“誰敢打朕的孫子!”楊廣頓時拍桌,然後目光看向楊銘。

不用說,肯定是楊銘打的。

老百姓家裡有個說法,叫做一輩不管二輩事,但是皇家不行,誰當家,那麼下面不論多少輩的事,他都得管。

而楊銘早就想好對策了,楊茵絳和裴淑英去頂鍋。

這個鍋他不好頂,但是楊茵絳她們沒事。

於是兩個小子的媽趕忙上前,跟楊廣解釋這件事。

今晚的廣場太過熱鬧,雖然有人看到了皇帝這邊的動靜,但完全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

楊廣聽完之後,挑了挑眉,冷哼道:“小題大做。”

完了,就這四個字,沒有下文了。

楊廣肯定不會因爲這麼小的事責備楊銘,也不好責怪兩個兒媳,只是吩咐太府寺,今後楊瑞和楊瑾可以自由出入左藏庫和右藏庫,從裡面拿東西,當然了,也不是什麼都能拿,可以拿一些無關痛癢的。

左藏、右藏,那是皇帝的內庫,裡面可不是簡單的金錢財物就能形容。

這晚的宴會,一直舉行到很晚,沒辦法,楊廣的精力太旺盛了,下面一幫老頭子已經困的一批,不少都坐著睡著了,但是楊廣還是興致勃勃。

這尼瑪明天還有朝會呢,讓不讓人睡了?

於是今晚,絕大多數官員都選擇在官署內湊合一晚,因爲再過一個半時辰,就是朝會了。

隔天朝會,準確點說是一個半時辰後的朝會。

一幫人全都無精打采,蘇威那眼袋都沒法看了,楊文思直接頂著個黑眼圈。

氣氛昏昏沉沉的,也就是楊廣照常龍精虎猛。

“如今國庫豐盈,朕有意開闢馳道,以達涿郡,衆卿有何意見?”

以前大家都反對,是因爲沒錢,但是現在楊廣把錢搞來了,你們還能怎麼說?

外加很多人現在腦子都是迷糊的,所以完全沒有反對聲音。

馳道是從榆林郡直達涿郡,東西三千里,不復雜,就是修路而已,但就是這一條路,基本上就能把高熲他們下去大索貌閱弄上來的錢,全部花光。

高熲也不打算勸了,他打算退休了,但是在退休之前,他希望將巴蜀的事情搞明白。

於是他站出來道:“臣此番南下巴蜀,所見所聞,觸目驚心,山川富饒,百業皆備,惟賦稅難收,皆因豪強把持地方,上以財物賄官,下以強權剝民,臣懇請陛下再設總管,以安巴蜀、御萬民。”

高熲這番鏗鏘之辭,把很多人都喊醒了,蘇威掛著個眼袋,皺眉道:

“巴蜀形勢複雜,歷來如此,想要改善頗爲不易,似乎並不是加設一個總管就能改觀。”

是的,高熲當然也明白,但是他不能提免除迴避,不然會觸碰到關中集團的利益。

而實際情況是,楊廣巴不得有人提出免巴蜀迴避,因爲他本意就是要拋棄關中本位。

於是楊廣一臉認同的點頭道:

“獨孤公此言,說到朕的心坎上了,巴漢、岷蜀之地,自古富饒,朕上承天意統御萬民,自不忍見巴蜀百姓一粟一衣,皆受盤剝,然如此重地,再設總管,似乎眼下並無合適人選。”

這句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是在說,我不能讓巴蜀的賦稅落在那些豪族手裡,那是國家的錢,他們得給我吐出來,但是這麼重要的地方,我只能安排皇子,但你們也看見了,我就兩兒子,無人可派。

楊廣是不可能讓楊暕離京的,因爲會惹到楊銘,會讓楊銘起殺心。

他的這番話,很多人都聽出其中的味道了,看得出,皇帝有心派人,但沒有讓他滿意的人可以派。

這個時候,吏部尚書楊恭仁突然朝楊銘使了一個眼色,楊銘收到了。

大隋的規矩,中樞官員每隔四五年,就得下放地方,而地方一些大佬也會返回中樞任職,這麼做,有助於削弱他們的權利和影響力,但又不影響國家運轉。

楊恭仁在吏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已經幹了好多年了,符合外放條件,隨時都有可能被放出去。

以他這個級別,放出去肯定是上上郡的太守,不會再高了,但是眼下,皇帝明顯有意再設益州總管,那麼這個位置,可是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下設三十六個郡,三百多個縣。

這可比當太守牛逼多了,而楊恭仁又是宗室,是完全符合條件的,就看楊廣樂不樂意。

楊銘猜到楊恭仁的用意,但是這麼大的一片區域,交給一個人,連他都不放心。

他還沒有開口,宇文述和來護兒等人已經站出來反對了,他們倆是知道皇帝心意的,心知這麼大疆域,皇帝眼下確實無人可用。

人家楊堅當初是派的親兒子,楊廣可沒幾個親兒子。

而楊廣也贊同兩人的意思,認爲當下確實無人可派。

楊恭仁頓時灰心喪氣。

這時候,楊銘站出來了,說道:

“兒臣以爲,益州總管確實有再設的必要,而且非常緊迫,然益州之地,過於廣闊,各地民情不一,只怕一人之力難以協調,所以兒臣覺得,在益州總管之外,可再設西南道行臺、專門負責宣化當地百姓及糾察政務之弊。”

行臺,又稱行尚書檯或行臺省,是尚書省在外的分支機構,屬於政務機構,這玩意一般是臨時的。

但是臨時多久,就沒有定義,也可以臨時好多年,因地制宜,甚至可以改成永久的。

楊銘的意思,直接在巴蜀設置一個行臺省,對接尚書省,而大總管,負責對皇帝,權利劃分的清清楚楚。

楊廣有些動心了,陷入沉默,半晌後,楊廣直接道:

“既有行臺,何需總管?就以太子爲西南道行臺尚書令,至於下屬官員,太子可以擬一個名單出來,供朕御覽。”

這招更特麼絕。

行臺省的所有編制,和尚書省是一模一樣的,只是人數少了很多。

最大的就是尚書令,接下來是左右僕射外加六部尚書,下面還有丞、郎中。

不過這些官員的前面,都需要加上行臺二字,以和真正的尚書省區別劃分。

楊廣把權利最大的職位給了離不了京師的楊銘,其實就是分化這一部門的權利,那麼西南道行臺,將來權利最大的是兩個人,是左右僕射,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所以這兩個位置上的人,必須是平時就不對勁的。

楊恭仁跟誰有過節呢?要知道這小子也是個不粘鍋,平時沒怎麼得罪過人,楊銘覺得一時間還真不好選。

щшш? тTk ān? ¢ 〇

朝會結束之後,楊恭仁屁顛屁顛的追上楊銘,小聲道:

“左右都行,殿下這次可得幫我這個忙。”

“儘管放心,左僕射非你莫屬,”楊銘肯定需要拉攏對方,所以話說的比較滿:“只是這右僕射,恐怕最後還得是陛下拿主意。”

“這是當然,”楊恭仁小聲道:“我能看出來,陛下雖然讓你選官,但陛下御覽後,肯定會改動很多,我應該沒問題吧?”

楊銘點了點頭,你小子根正苗紅,問題不大。

二六七章 教坊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45章 雙眼皮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734章 禮部侍郎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517章 嚴防死守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十八章 關中盟一九六章 亂戰第513章 臨陣抗命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三六章 晚宴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八十章 有罪無功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六十章 兩難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743章 焉能背主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六章 女賊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66章 以牙還牙第664章 滎陽之圍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597章 木棉花二一一章 妾妃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763章 告狀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486章 軍輜開運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701章 自命不凡九七章 吃軟飯第715章 敗興一場七二章 佛道領袖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五十章 破鏡重圓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十四章 太子妃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第701章 自命不凡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六三章 舊時主僕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
二六七章 教坊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45章 雙眼皮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734章 禮部侍郎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517章 嚴防死守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十八章 關中盟一九六章 亂戰第513章 臨陣抗命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三六章 晚宴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八十章 有罪無功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六十章 兩難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743章 焉能背主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六章 女賊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66章 以牙還牙第664章 滎陽之圍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597章 木棉花二一一章 妾妃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763章 告狀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486章 軍輜開運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701章 自命不凡九七章 吃軟飯第715章 敗興一場七二章 佛道領袖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五十章 破鏡重圓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十四章 太子妃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第701章 自命不凡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六三章 舊時主僕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即墨市| 正镶白旗| 迁安市| 昌乐县| 台南市| 拉萨市| 民权县| 寿阳县| 荥经县| 虎林市| 方城县| 安顺市| 平陆县| 长岛县| 张掖市| 舞钢市| 黎川县| 青铜峡市| 罗田县| 仪陇县| 平遥县| 正镶白旗| 连平县| 宁南县| 安平县| 乐东| 文安县| 农安县| 铜山县| 鹤壁市| 浦东新区| 原阳县| 瓦房店市| 鄂温| 武山县| 麟游县| 崇信县| 崇州市| 宿州市| 云和县|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