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

楊銘之所以選上這個沉綸,實因此人有真才實學。

沉綸以前在楊諒任荊州總管的時候,在總管府打過雜,也在江陵縣衙做過文書,地道的文人出身,而且極富生意頭腦,沉家的漕船,有一半是他在打理。

這樣的人因爲出身不好,基本上是沒有冒頭機會的。

但楊銘給了他這個機會。

所以當楊銘第一次接見他的時候,沉綸便表現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恨不得磕死在楊銘面前以示效忠。

文人就是這個毛病,尤其是儒家那套培養出來的,一個個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一旦遇到伯樂,就覺得自己要大展宏圖了。

不過這個人還是有志向的,也識擡舉,同時也知道這次機會難能可貴。

與其大致交談一番,楊銘頗爲滿意,此人先後在總管府和縣衙任職,對一些當地事務還是熟悉的,講解起來頭頭是道。

讓楊銘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人。

事實上,人才到處都有,只是缺少機會,他們絕大多數的上升通道是被堵死的。

難道14億人真的選不出11個會踢球的嗎?不可能的。

沉綸離開之後,楊銘來到楊茵絳的庭院,今晚的晚飯,他會在這裡吃。

楊茵絳親手遞給他快子,笑道:「爲什麼不採納我的主意呢?」

「沒必要,」楊銘笑了笑,低頭吃飯。

在此之前,楊茵絳曾經建議楊銘,賞賜一名侍女給沉綸,既然是楊銘賞賜,此女必將成爲沉綸的妾室,也會成爲楊銘監視沉綸的線人。

但是楊銘不打算這麼做,一來沉綸不值得,一個小小的縣尉,有什麼不放心的?

再者,楊銘不太喜歡這種做法,雖然不可否認,這是一個監視手下是否忠誠的有效手段,但終究有些下乘。

下乘的法子,只能用在下乘的人身上,

不過楊銘還是囑咐楊茵絳,這樣的侍女要從一些漂亮機靈的女婢中挑選,要絕對可靠,萬一將來用得上,不至於出岔子。

吃飯期間,楊茵絳故意嘆息一聲,

楊銘好奇道:「怎麼了?」

楊茵絳就等他問呢:「我今年已經十七歲了,你雖然才十三歲,但是個子已經和十五歲的沒什麼區別了,都快趕上我了。」

「再沒有區別,也是十三歲,」楊銘知道她想說什麼,於是岔開話題道:「如果覺得呆在府中太悶的話,你可以出去走走,荊州的風光與關中不同,非常值得好好遊玩一番。」

「說的好像你逛過一樣?」楊茵絳心知他在迴避自己話題,翻白眼道:「現在已經是八月,還有不足一年半,獨孤風兒也該來了。」

唉你還是不肯扯開話題啊,

提起一年半,楊銘突然想到,自己的祖母獨孤加羅,再有一年就會過世了。

雖然他每月都有請安的信件送至大興,而獨孤加羅的回信中也說一切安好。

但是楊銘從大哥楊昭的來信中知道,祖母的身子已經一日不如一日。

是啊這樣的時代,生下十個子女,本來身體就會受到極大損傷,而且據說當年生四女樂昌公主楊文宣的時候,就是難產,差點沒保住命。

楊銘對獨孤加羅,還是有真感情的,所以念及此處,多少有些傷感。

楊茵絳見狀,乖巧的不再追問,只能在內心嘆息一聲

八月中旬,楊銘收到了李靖的來信,大隋要出兵了。

這一次楊素爲行軍大元帥,出靈州(寧夏吳忠市),長孫成爲受降使者,挾啓民可汗出勝州夾擊步迦可汗。

而李靖,將會引河東之兵八千,北上與長孫成大軍匯合,從朔州(山西朔州)出,往勝州(陝西榆林)方向夾擊突厥。

現在是八月,距離年底還有四個月,而楊銘知道,這場仗是肯定會贏的,事實上,整個大隋期間,在面對突厥時,都沒吃過虧。

這樣一來,註定今年的河東要有八千人的免稅,打了勝仗還有賞錢,這筆開支都是從河東的賦稅中撥,房玄齡又得想辦法補虧空了。

朔州的啓民可汗,也就是突利可汗,名叫染干。

當年突厥中了長孫成的離間計,東突厥的都藍可汗雍虞閭,聯合西突厥達頭可汗一起,攻打突利可汗。

突利大敗,後來在長孫成的勸說之下,投降大隋,被楊堅封爲意利珍豆啓民可汗,簡稱啓民可汗,與他的部族被安置在朔州。

這個啓民可汗染干,有五個兒子,其中在歷史上比較出名的有三個,分別是老大始畢可汗咄吉世,老二處羅可汗俟利弗設,老三頡利可汗咄必。

其中老三頡利,就是歷史上與李世民訂立渭水之盟的那位。

如果按照歷史進程來看的話,楊素此番北擊突厥,會大勝而歸,步迦可汗會逃亡至土谷渾一帶,而啓民可汗將會收歸其部族,成爲東突厥的大可汗。

而啓民直到六年後過世的這段時間,一直是向大隋稱臣的。

李靖此番作戰,確實可以得到歷練,楊素也履行了諾言。

至於這次大勝之後,李靖會被授予什麼勳爵,楊銘到是不怎麼在意,勳爵嘛,這都是小事。

幾天後,楊銘從徐景那裡聽到了一些事情,於是將龐牛以及他的堂弟龐韜喊來,

「你小子跟元文都是怎麼回事?」楊銘沉聲問道。

龐韜今天二十七歲,被楊銘喊作你小子,卻一點不覺得不妥當,嘿嘿一笑道:

「也沒什麼,就是他老是使喚卑職手下的弟兄,我跟他掰扯了幾句,鬧得有點不愉快,咱們都是跟著殿下出來的,我們也只聽殿下一個人,他算老幾啊,指派我們?」

龐牛也在一旁道:「他是總管府的長史,我們是殿下的近衛,按制,他確實不應使喚我們。」

不使喚你們,他特麼使喚誰去?總管府就你們這些兵。

楊銘道:「他那裡也是缺人手,這樣吧,從前衙的衛士中挑出兩百人,以後歸他調遣。」

「殿下,這怎麼使得?」龐韜皺眉道。

楊銘臉色瞬間陰沉。

龐牛見狀,剛忙道:「就按殿下的意思辦,我今天就給他撥兩百人出來。」

楊銘沉吟片刻,冷聲道:「你小子也別在總管府呆著了,正巧郡守府有個缺,你去做個郡尉吧。」

郡尉?這是個好差事啊龐韜嬉皮笑臉道:「卑職領命。」

「彆著急樂,」楊銘臉色肅然道:「你如果敢在外面亂來,壞了本王的名聲,我一樣會砍了你。」

龐韜趕忙點頭:「殿下放心,卑職曉得輕重,我如果給您抹黑,我自己一刀抹了我自己。」

他的堂哥龐牛也在一旁踹了他一腳:「好好幹,敢亂來,不用殿下說話,我先剁了你。」

「好了好了,都下去吧,」打發走兩人,楊銘獨自坐在堂內沉思。

自己剛到荊州不足一年,總管府就在暗地裡分作了兩派,一是以元文都爲首的文人派,一是以龐牛爲首的武人派。

龐牛這個人是從皇宮出來的,逢迎上意是一把好手,約束部下也有一套,但楊銘對他沒有什麼太大的期望。

因爲龐牛身上有關中弟子的噁心,就是不把關中以外的人放在眼裡,但骨子裡對皇室,是絕對忠誠的。

沒能力,無所謂,忠誠就是最大的能力。

所以楊銘纔會安排龐韜去做江陵郡尉,別看人家年紀不大,身上可是有個旅騎尉的武散官,比房玄齡當初的羽騎尉高兩等。

誰讓人家是宮裡出來的呢?

接下來的幾天,楊銘又特意叫來元文都與龐牛,分別訓斥了一番,態度非常嚴厲,大概意思是,他們倆以後要是再鬧不和,就都給我滾。

安頓好這倆人之後,楊銘打算帶著楊茵絳出門一趟。

去哪呢?去襄陽郡。

襄陽驃騎府,是上府,兵員固定在一千五百人,但是因其兼領襄陽水軍,所以又加了一千五百人。

楊銘這次去,次要是想去瞧瞧荊州水軍,主要是向見見一個人。

這次離開,楊銘沒有帶徐景,只讓陳奎領了五百甲,與楊茵絳一道出城,前往荊州港坐船。

荊州港做爲大隋僅次於江都的第二大港口,水運貿易相當發達。

而負責管理荊州港的衙門,叫做都水署,隸屬於工部四司之一的水部。

水部掌天下川瀆,津濟(渡口)、船艫、渠樑(水渠橋樑)、堤堰、溝血(田間灌既水道)、漁捕、運漕、碾磑(水力啓動的石磨)等事。

荊州港都水署的主官,叫都水尉,是從工部派來的,屬於關中子弟。

都水尉李衡得到消息之後,早早的就爲楊銘安排了六條大船,這六條船都是官船,每船可乘坐一百人,算是目前長江上,能見到的最大的船了。

五牙和黃龍都在水軍碼頭,基本是見不到的。

登船之後,大船順流南下,先至巴陵郡,再順著長江往北到達江夏郡,從江夏入漢水,往西就是襄陽郡了。

如果從江陵走陸路,往北一天半就到了,但是走水路等於是饒了一個大圈,需要七八天左右。

陸路上的風景有什麼可看的,還是長江兩岸的景色最是波瀾壯闊,尤其這時候的長江江面,時不時的就能看到白鰭豚躍出水面。

楊銘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長江精靈。

至於楊茵絳,她已經看呆了,因爲她是第一次見到長江。

大隋至五代十國,長江已經被稱爲長江,北宋至清朝末期稱之爲大江。

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549章 家宴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727章 吃虧是福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478章 倚老賣老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640章 蘇夔無父十八章 關中盟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四五三章 苦肉計三六章 晚宴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64章 滎陽之圍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28章 誠信第一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七五章 舐犢情深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二三六章 偶遇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553章 公主將嬪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二章 以後再說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605章 宗室領袖四六章 一敗塗地六十章 兩難第609章 反客爲主十八章 關中盟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703章 如嫡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628章 誠信第一
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549章 家宴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727章 吃虧是福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478章 倚老賣老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640章 蘇夔無父十八章 關中盟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四五三章 苦肉計三六章 晚宴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64章 滎陽之圍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28章 誠信第一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七五章 舐犢情深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二三六章 偶遇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553章 公主將嬪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二章 以後再說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605章 宗室領袖四六章 一敗塗地六十章 兩難第609章 反客爲主十八章 關中盟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703章 如嫡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628章 誠信第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都昌县| 弥勒县| 南雄市| 易门县| 甘南县| 濮阳县| 额敏县| 铁岭县| 汪清县| 会泽县| 建水县| 乌拉特前旗| 灵台县| 拜城县| 贵港市| 桐柏县| 庆安县| 云霄县| 五常市| 隆回县| 怀宁县| 神农架林区| 哈尔滨市| 桓台县| 犍为县| 冕宁县| 方城县| 乾安县| 英山县| 曲松县| 中超| 类乌齐县| 中宁县| 伊通| 新兴县| 宿州市| 丹东市| 油尖旺区| 黔西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