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

楊銘答應要賞杜如晦一個侍妾,可不是說說嘴。

而且他能肯定,這小子早就不是處了,十六歲了,出身在這樣的家庭,沒有嘗過女人的味道是不可能的。

內苑侍女,都是楊茵絳負責管理,於是楊銘讓她從其中挑選出一名姿色比較出衆,名叫如花的侍女,賞給了杜如晦。

侍女,只能提供她能提供的服務,在精神上是沒辦法與飽讀聖賢書的杜如晦有任何交流的。

而楊銘這番賞賜,也不是要監視對方,杜如晦已經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了,沒什麼好監視的。

在楊茵絳看來,下人是不能讀書的,你就算讓她們讀,她們骨子裡都沒有那個興趣。

就像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不願看到老百姓都讀書一樣,懂的太多,就不好管了。

接下來,楊銘就要準備給姐姐楊嬋的賀禮。

眼下距離十月份已經不足一月,再不準備就遲了,而他也不可能因爲楊嬋成婚就被徵召回京。

不過楊銘認爲,兩人的婚事應該不會在十月份,畢竟他還沒有收到老爹老孃的通知。

能送什麼呢?楊銘其實很想準備一些比較與衆不同的禮物,但思來想去,實在是找不到這樣的東西。

而他送的賀禮,還不能太多,因爲他是弟弟,不是哥哥。

真正要備厚禮的是老大楊昭和老二楊暕。

他還沒有成年,所以意思意思就行了。

楊銘帶著楊茵絳來到庫房,讓她幫著挑選,女人嘛,最懂女人。

金銀玉器自然不在話下,楊茵絳指向哪個,就會有下人將哪件小心包裹起來,沒多久,便搬空了庫房的一個角落。

接著,楊茵絳又挑選上好錦六千匹,綾四千匹,駿馬兩百匹,稻米五千石。

大隋送禮就是這樣,基本在「衣食住行」裡面挑選,除此之外,真沒什麼好送的。

半個月後,楊銘收到了母妃蕭氏的來信,姐姐楊嬋下嫁河東裴宣機,日子定在十一月二十六。

楊銘趕忙吩咐賀禮車隊北上,務必趕在婚期之前,將東西送到。

楊嬋出嫁,楊銘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不過大哥楊昭的來信中還有一件事,讓楊銘非常不爽。

原本被髮配邊疆充作戍卒的宇文二狗回來了,而且成爲了老爹的千牛備身。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宇文述是老爹的心腹,而老爹現在是太子,三狗未來可期。

令人意外的是,建成這小子也給楊銘寫信了,信中還頗爲炫耀,說是世民不聽話,被他胖揍了一頓,雖然此後他又被李淵胖揍了一頓,但是世民現在頗爲怕他,而且一直在討好他。

小孩子就是這樣,越是害怕的人,反而越會想辦法去討好。

楊銘給建成回信三個字「做的好」,以資鼓勵。

這天,杜如晦來找楊銘,手裡拿著一沓卷宗,

「巴陵郡的田畝有點不對啊。」

楊銘讓他坐下後,笑道:「慢慢說?!?

杜如晦現在是總管府戶曹,掌管荊州地區農桑事,所以田畝一項,是在他的職能範圍之內。

只見他點了點頭,說道:「巴陵郡備桉的露田共有一千三百傾,其中公廨田爲三百傾,每年需繳納賦稅的田畝爲一千傾,而且賦稅是足額上繳的?!?

楊銘愣道:「那問題又出在什麼地方呢?」

杜如晦道:「我查了一下,巴陵郡實際繳納賦稅的田畝只有三百傾,也就是說,這三百傾的人,納了一千傾的稅,那麼另外七百傾,稅都哪了?」

楊銘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聽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

荊州各地

關於田畝的問題,他不是不知道,老百姓手裡幾乎沒有足額田,有些是因爲地域問題。

比如地處北方山地的郡縣,人口多,但田畝少,所以本就不足以分配。

但是巴陵郡是產糧大郡,內有洪湖,可謂魚米之鄉,田畝絕對夠分,官府肯定是多拿地了,世家也瓜分不少,但是你們讓這三百傾的農戶繳納自己的賦稅不說,還要替你們補稅,而且還是以三補七,這也玩的太過火了。

你們特麼的這麼強加賦稅,一旦激起民憤,老子跟上邊怎麼交待?

「查!你親自帶人去查,先清查巴陵郡田畝總額,然後再查這些田的歸處,無論牽扯到誰,都必須給我查清楚?!?

杜如晦愣在當場。

本來他以爲楊銘的第一步,應該是將巴陵太守高璥叫來詢問後,再做定奪,沒想到楊銘直接便讓自己去查,明擺著不給高璥臉。

雖說楊銘的吩咐中說,無論牽扯到誰,都要查清楚,但是杜如晦還是不明白這個尺度該有多大。

官府的公廨田查不查?世家又該怎麼個查法?

於是杜如晦小心問道:「從上到下都要查?」

楊銘頓時皺眉:「你聽不懂我說的話嗎?」

「下臣明白了,」杜如晦趕忙點頭,心裡也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也就是宗室纔有這麼大的魄力,換做其他人,多少都會給一郡太守留點面子,畢竟能做到這個位置,後面怎麼可能沒人。

不給郡守面子,總還是要給後面的人一些面子的。

查就查,反正惹出事來,有你給我頂著。

第二天,杜如晦便在元文都那裡拿了批文,帶著總管府兩百衛士去了巴陵郡。

他現在還不知道,他這一走,會給楊銘捅出一個天大的簍子

時間過得很快,眼看就要年底了。

各州郡衙門要開始算總賬了,今年的賦稅一共收上來多少,都會在年底封存入庫。

然後他們這些地方官會集中來江陵,與楊銘討論明年的開支情況。

開支,就是討論怎麼花錢。

各府庫的錢,就在那擺著呢,誰不眼紅,誰不想多找幾個項目,好能多批一點款項。

這些,都是楊銘負責上報的,然後戶部審覈上呈御覽,通過的款項就會披紅,不通過的,老老實實的封存進國庫,貼上封條,誰他麼敢撕,要誰的命。

荊州地區有兩個國庫,一個在江陵縣城,一個在江夏縣城,負責看守國庫的,是太府寺下派到地方的專員負責,楊銘管不了人家。

十二月十日這天,荊州地區二十二位主官,全部抵達江陵縣,只等楊銘召見。

總管府的僕役忙活了一天,準備酒菜肉食,並且在每位主官的桌前都擺放了筆墨紙硯。

第二天一大早,二十二人進入總管府後堂,開始議事。

首先是楊玄感,只聽他將江夏(鄂州)地區賦稅賬目一一陳述後,說道:

「明年鄂州,除了日常開支之外,只有兩筆大開支,一個是江夏碼頭需要修繕,還需增加十條官船,這一項的開支,約爲二十三萬貫,另一項,是城內需再修一座佛寺,這是太常寺交待下來的,用錢二十八萬貫,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開支了?!?

省心,都像你這麼讓人省心的話,就好了。

楊銘點了點頭,看向一邊的元文都:

「記錄在桉?!?

楊銘故意挑選楊玄感第一個報備開支,就是想讓對方起個頭,因爲他清楚楊玄感對錢興趣不大,所以編纂的開支款項也就不會多。

後面發言的人,多少就

會有點忌憚,把那些早已準備好的,聽起來不該花錢的地方抹掉。

這時候,楊銘又看向慕容三藏,問道:「江陵郡情況如何?」

慕容三藏就在楊銘眼皮子底下做事,自然不敢亂報,先是將今年賦稅情況闡明之後,說道:

「荊州碼頭也需要修繕養護,大約用錢二十三萬貫?!?

本來他準備好的文桉當中,這一項是要二十五萬貫的,但是一聽到楊玄感增加官船纔要二十三萬,所以他趕緊修改,減掉了兩萬貫。

楊銘點了點頭,示意對方繼續。

慕容三藏道:「今年府庫豐盈,城北的嘉盛倉幾近儲滿,所以需要增設倉窖,約錢九萬貫,長林縣鬧了水災,需撥賑災款項三十萬貫,還有三縣河堤需要加固,需錢二十八萬貫」

楊銘聽的一陣頭大。

誰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明明讓人血壓升高。

慕容三藏所列款項,除了抵消今年江陵郡所有賦稅之外,還落下四十八萬貫的虧空。

可是沒辦法,對方說的這些問題,都是實際存在的,也確實需要花錢。

畢竟江陵郡是荊州首府,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這些虧空,只能從別的郡縣來找補。

接下來,楊銘又讓襄陽郡的杜吒說話,

楊銘揪著一顆心,在聽完對方的敘述,終於長鬆了一口氣。

不錯,襄陽依靠漢水之利,今年漕運方面,收上來不少賦稅,而且除了修河堤,修灌既田畝的水渠外,也沒有幾個大的開支,攏共才花錢六十八萬貫,拋除全年開支,大概會結餘一百七十萬貫。

很好,能補上江陵郡的虧空了。

不過楊銘清楚,不要高興的太早,二十二位主官,眼下才過去三個。

接下來,楊銘一個個點名,讓他們上報開支。

這場議事,一直持續到深夜。

「好了好了,諸位先回官驛休息,明日再議,」

楊銘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內苑,直接讓人喊來楊茵絳。

屋內,楊銘在暖冬涼夏的服侍下更衣上榻,任由她們倆一前一後,爲自己按摩這疲乏的身體。

楊茵絳坐在一旁,笑道:「怎麼樣?是不是很令人頭大?」

「頭大如牛,」楊銘趴在牀上,苦笑道:「這幫王八蛋,一個比一個會花錢,修繕城門,都敢開口要四萬貫,他們怎麼不去搶?」

楊茵絳揮了揮手,示意暖冬涼夏退下,然後她自己脫靴上榻跪在一旁,輕輕捶打著楊銘的後背:

「慢慢來,這本就是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他們想要多少,難道還真給他們批多少嗎?他們現在是在試探你,看你好不好湖弄。」

楊銘道:「那依你之言,我當如何?」

楊茵絳想了想:「不論合理不合理,全部減半,讓他們自己去想辦法,一張餅能當一頓飯,也可以做一天的口糧?!?

楊銘笑了笑,甩了甩脖子:「下面點?!?

楊茵絳甜甜一笑,更換了下坐姿,捶敲在楊銘的腰上。

第709章 大昏招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40章 蘇夔無父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677章 我舅老爺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著去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八章 蘭陵蕭氏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七三章 挖牆腳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二六四章 高玥第703章 如嫡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七八章 五牙大艦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645章 蘭陵蕭銑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第549章 家宴第710章 蠻子第692章 四大關係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486章 軍輜開運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六一二章 商君書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628章 誠信第一八六章 左右之爭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670章 太平清河四四章 說和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10章 便宜行事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626章 不差錢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591章 駙馬都尉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81章 出使突厥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六四章 再闖東宮七三章 醍醐灌頂五一章 天大的事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
第709章 大昏招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40章 蘇夔無父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677章 我舅老爺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著去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八章 蘭陵蕭氏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七三章 挖牆腳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二六四章 高玥第703章 如嫡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七八章 五牙大艦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645章 蘭陵蕭銑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第549章 家宴第710章 蠻子第692章 四大關係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486章 軍輜開運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六一二章 商君書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628章 誠信第一八六章 左右之爭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670章 太平清河四四章 說和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10章 便宜行事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626章 不差錢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591章 駙馬都尉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81章 出使突厥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六四章 再闖東宮七三章 醍醐灌頂五一章 天大的事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江县| 阜宁县| 沂水县| 新昌县| 赤峰市| 达孜县| 盘锦市| 南岸区| 陵川县| 保靖县| 北川| 溧水县| 巫溪县| 商洛市| 区。| 鄄城县| 治多县| 汽车| 运城市| 寿光市| 广饶县| 丹阳市| 高淳县| 阿拉善左旗| 绥江县| 金堂县| 兴山县| 桐庐县| 青河县| 惠安县| 淳安县| 平乡县| 青铜峡市| 江孜县| 定陶县| 米林县| 黄浦区| 个旧市| 唐海县| 简阳市|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