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9章 北部大人

第489章 北部大人

奚,不算國家,頂多算個大部落,以遊獵、畜牧爲主,也有少量的農田,地盤很小,也就是包括河北承德市在內的北面數條河流之間活動。

在奚的東北方向,還有兩個大部落,一個叫霫(xi),地盤在扎魯特旗,科爾沁右翼中旗,巴林右旗一帶,爲匈奴之別種。

另外一個是契丹,地盤在內蒙古赤峰市,通遼市,白城市一帶,跟奚屬於同族異部,奚是鮮卑族宇文部的後裔,契丹是鮮卑族其它部的後裔。

奚、霫、契丹,是阻隔在大隋與高句麗之間的三個遊牧民族部落,基本沒有什麼話語權。

不論是隋軍還是高句麗軍,可以說隨時從他們境內通過,而他們不敢放個屁。

大隋瞧不上這三個地方,卻要死磕高句麗,有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遊牧民族與農耕文明的區(qū)別,在中原人的印象裡,但凡是農耕社會,那就是我的土地,我不拿下來,國家不算統一。

事實上,高句麗在漢朝確實屬於中原王朝,漢朝擁有的土地,楊廣都想擁有,但是遊牧民族的話,中原人就會覺得,這跟我是兩類人,無法交流。

這次進入奚族地盤的高句麗大軍,由高句麗王堂弟高建明率領,有六千輕騎,這樣的一支部隊可以算是極大的威脅了,而且距離漁陽郡,也就兩百來裡地。

高建明來自於扶余城,扶余城眼下的最高長官叫做褥薩,相當於大隋的地方大總管,形同於某一片區(qū)域的大都督,也是部族首領,而高句麗只有五個褥薩,都是皇室成員。

高句麗王室由扶余人組成,分爲五個大部族:涓奴部(西部)、絕奴部(北部)、順奴部(東部)、灌奴部(南部)、桂婁部(黃部)

扶余城的褥薩就是絕奴部首領,也可以稱呼爲北部大人,他是高建明的爹,上一任高句麗王高陽成的弟弟,高道宗。

高建明這一次進入奚,帶的還是輕騎,爲的就是襲擾大隋行軍,他是肯定不會再往南走了,南邊就是涿郡、漁陽郡和北平郡,眼下已經屯有重兵,去了就是個死。

大隋打你很艱難,你打大隋更艱難,六千輕騎對於眼下的涿郡,還不夠塞牙縫的。

韋雲起這邊,收到斥候探明的消息後,已經令麾下軍將範世業(yè)率領四千輕騎進入漁陽郡,然後北上進入奚,負責驅趕高建明的這支騎軍。

兩支騎軍就這麼在奚、霫、契丹三部境內你追我跑,最後範世業(yè)實在是追不上對方,加之所攜糧草即將耗盡,只能是率部返回。

而臨渝關這邊,派出的斥候,十個只能回來三兩個,但是這些回來的人,還是帶回了大量有用的消息,高句麗於傍海道的這支軍隊,更像是由軍民組成的雜軍,他們在沿途設置各類障礙物,尤其是在一些易於行軍的路上遍灑鐵蒺藜,以阻礙大軍將來東進。

鐵蒺藜由四根伸出的鐵刺組成,這玩意巴掌大,扔在地上不易發(fā)現,專門用來刺馬掌。

“鐵蒺藜一物,只有在出其不意的情況才能收穫奇效,眼下敵軍明目張膽的鋪灑,意在阻礙我大軍行進,看樣子,番邦那邊還沒有準備好,所以想拖延我軍東進時間。”

涿郡太守韋保巒道:“遼東太守鄧暠,柳城太守楊林甫,已經派出邊卒清理,如果不能清理乾淨,對我們來說,麻煩不小。”

遼東太守是鄧暠,燕郡太守是韋雲起掛著名,實際上由鄧暠兼管著,柳城太守是楊林甫,這三個地方,位於傍海道的北面,處於燕山山脈的各大支脈之中,對遼西走廊呈從北往南的俯瞰之勢,以前都歸幽州。

這三郡,屬於邊關郡,地盤內多爲粟末靺鞨內遷之少民,屬於胡漢混雜地帶,柳城郡只有柳城一個縣,燕郡只有燕縣,遼東郡只有通定鎮(zhèn)。

本來燕郡和遼東郡中間,還有一個遼西郡,設置有三個鎮(zhèn):遼西、瀘河、懷遠,但是這三個鎮(zhèn),沒有派遣任何官員,鎮(zhèn)內全部都是東北部落少民居住,大隋是完全不管的。

鎮(zhèn),不是鄉(xiāng)鎮(zhèn),駐兵戍守爲鎮(zhèn),是有鎮(zhèn)壓之意,這裡是指邊關軍鎮(zhèn)。

韋雲起眼下的身份,是總領涿郡兵馬,基本就相當於以前的幽州總管,對三郡的太守,都有節(jié)度權。

只聽他道:“給鄧暠、楊林甫傳信,全力清理障礙,不得延誤大軍行進。”

說著,他又看向韋保巒,道:“最先抵達涿郡的,會是哪路兵馬?”

韋保巒道:“應該是衛(wèi)總管東路軍的薛世雄部和荊元恆部,他們是第一批走運河的。”

韋雲起點了點頭,看向何稠笑道:“屆時等薛總管和荊總管抵達之後,由他們兩部配合您,先一步前往遼河準備建橋事宜。”

韋雲起現在的權力可不小,但是他對何稠還是得客氣點,因爲人家是檢校太府寺卿,等於是派在地方的臨時一寺主官,比他級別要高。

薛世雄和荊元恆部,加起來有近七萬人,是完全可以負擔起搭設浮橋任務的。

但是何稠微笑搖頭,道:“非我不肯,而是陛下有意大軍同時進發(fā),雖然旨意現在沒有,但伱我心知肚明,薛、荊二位總管,不會聽你的。”

韋雲起頓時皺眉,他心裡確實清楚,皇帝有意在涿郡集結兵馬,然後再於明年開春,一舉進發(fā)。

但是實際情況,你不趁著寒冬臘月趕緊架設浮橋,等到明年開春再修,到時候也太倉促了吧?

在韋雲起看來,薛世雄和荊元恆部,完全可以先一步出發(fā),進駐遼西、瀘河、懷遠、通定四鎮(zhèn),早早準備搭橋事宜,與對岸的遼東城隔江對峙。

這樣一來,整個傍海道就會完全在我軍控制之下,不像現在,敵軍竟然在灑鐵蒺藜?

而韋雲起不是不想派兵驅趕,你驅趕,人家跑,你走了,人家又來了,來來回回窮折騰呢,最好的辦法無異於早早進駐四座軍鎮(zhèn),可惜,正如何稠所言,他管不了薛世雄和荊元恆。

韋雲起無奈的看向韋保巒,道:“陛下雖未明旨,但我早有聽聞,大軍會匯於涿郡,同時開拔,只是這樣一來,明年開春再造浮橋,恐會延誤軍機。”

“別亂說,仗還沒打,哪來的軍機?”韋保巒笑道。

韋雲起愣道:“高建明在奚、契丹亂跑,傍海道還有那個什麼仲室韋,這還不算有軍情?”

仲室韋是遼東城的大模達,大模達可以理解爲大將軍。

遼東城的主官官職名,叫閭近支,差不多就是一州刺史,一郡太守的意思,也可以稱之爲道使,遼東的道使叫乙裡德,但是遼東的防衛(wèi)他管不了,負責遼東城戍衛(wèi)的,是高元的弟弟高建武。

高建武會在遼東和大隋打第一仗。

韋保巒笑道:“討高句麗詔,還沒頒佈,所以我們名義上,現在還沒有和高句麗翻臉,你怎麼打?”

韋雲起一臉吃癟的模樣,拿來水壺猛灌了幾口,道:

“一百萬的大軍啊,陸陸續(xù)續(xù)都會抵達,擁擠在涿郡這麼點地方,人吃馬嚼的,這要浪費多少糧草?爲什麼不能早點派出先鋒軍呢?”

“先鋒軍已經定了,就是李靖,人家可是還沒到呢,陛下讓他打先鋒,人沒到,怎麼打?”韋保巒又笑道,他覺得自己這個同族兄弟,行軍是一把好手,就是這政治覺悟,是真不行。

皇帝說誰是先鋒,誰就是,哪怕他是最後一個到的,也得他去打先鋒。

韋雲起是徹底無奈了,這完全沒有章法嘛,打仗還要挑日子啊?人家都已經挑釁到家門口了,我不能動?

放在平時,他能動,這叫戍衛(wèi)之責,但是眼下,他不能動,因爲皇帝要親征,什麼叫親征?我還沒到你就打起來了,那還叫親征?

“那怎麼辦?眼下什麼都不做?”韋雲起道。

韋保巒點了點頭,看向何稠道:“何太府的渡河事宜,還是要準備妥當,遼水也丈量過了,您這裡可不能出岔子。”

何稠道:“艱難重重,但我會克服。”

他這裡已經有一副遼水附近的地形圖,也選好了浮橋架設的位置,一共搭建兩座,用船一百三十艘,但是他清楚,你紙面上設計好的,與實際動工操作,差別巨大。

所以他的壓力是很大的。

歷史上宇文愷掉鏈子之後,他擦的屁股,不是說他比宇文愷行,而是宇文愷已經給他實地操作了一遍,所以他再接手的時候,就很好辦了。

畢竟宇文愷其實就是短了三米。

眼下是何稠一個人頂著這個艱鉅的任務,他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如果按照韋雲起剛纔所言,大軍早早進駐四鎮(zhèn),那麼他就可以到遼水河畔,親自實地考察研究,以策萬全。

很可惜,他沒有這個機會。

這時候,有洛陽的旨意送到,皇帝說了,讓韋雲起按兵不動,只派偵查遊騎,時刻注意敵軍動向,再有軍情,另行稟奏。

韋雲起蔫了,接過族兄韋保巒遞來的熱水喝了一口,嘆息道:

“給邊關戍衛(wèi)將領發(fā)文,沒有我的將令,任何時候都不準擅離本職。”

韋保巒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安心等著吧。”

(本章完)

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二二二章 牛、羊、豬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七一章 朱雀大街七十章 一車美酒四九章 有求於人九六章 頂包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740章 留活口四六章 一敗塗地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592章 水車軸承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60章 世嫡皇孫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一五四章 大忌八六章 左右之爭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544章 表哥表弟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四二七章 捱打九五章 返京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530章 謹慎持重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二九一章 滎陽王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724章 傳染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761章 勸酒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七五章 舐犢情深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510章 便宜行事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十二章 撩妹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五四章 大忌第734章 禮部侍郎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688章 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第486章 軍輜開運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九三章 祖籍九江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四三二章 七貴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00章 皇帝帶貨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597章 木棉花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539章 遼東郡王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
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二二二章 牛、羊、豬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七一章 朱雀大街七十章 一車美酒四九章 有求於人九六章 頂包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740章 留活口四六章 一敗塗地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592章 水車軸承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60章 世嫡皇孫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一五四章 大忌八六章 左右之爭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544章 表哥表弟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四二七章 捱打九五章 返京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530章 謹慎持重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二九一章 滎陽王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724章 傳染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761章 勸酒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七五章 舐犢情深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510章 便宜行事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十二章 撩妹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五四章 大忌第734章 禮部侍郎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688章 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第486章 軍輜開運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九三章 祖籍九江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四三二章 七貴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00章 皇帝帶貨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597章 木棉花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539章 遼東郡王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莒南县| 盐山县| 手机| 会昌县| 鹤庆县| 浑源县| 阿荣旗| 娱乐| 广元市| 莱西市| 微山县| 德兴市| 汉阴县| 尼木县| 朝阳市| 南和县| 陇西县| 九江市| 邻水| 浠水县| 无为县| 二手房| 文安县| 博罗县| 六盘水市| 玉树县| 大厂| 新平| 临夏县| 交城县| 夏邑县| 山东省| 河北区| 焦作市| 余姚市| 嘉鱼县| 孝感市| 云龙县| 克山县|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