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6章 軍輜開運

第486章 軍輜開運

馮玉致終究也是大家出身,懂禮數,楊銘東宮的每一個女人,她都準備了禮物,也前往拜見了太子妃楊茵絳和側妃裴淑英。

她習慣了和楊銘沒大沒小,畢竟當年春遊兩人結下了一段香火情,她覺得楊銘的性格很不錯,很對她的胃口。

但是面對楊茵絳和裴淑英,她就得注意點了,楊茵絳嚴肅,裴淑英不愛與外人打交道,都給人很強的距離感。

當年春遊的時候,馮玉致跟燕小棠拌過嘴,照顧過跳河的韋纖惠,見識過高玥的傾國之色,與這三個人,她還是比較親切熟稔的。

高玥沒見到,見到了燕小棠和韋纖惠,與兩人閒聊期間,馮玉致的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因爲這倆人都沒懷孕。

“你們在他身邊日子也夠久了,怎麼還沒有雙身???”馮玉致皺眉道。

燕小棠無奈的笑了笑:“我也不清楚,也許是同牀的機會少吧。”

“這就是給人做小的壞處,”馮玉致撇了撇嘴,直言不諱道:“你看人家的正妻,都生了三個兒子了。”

“噓~~小聲點,不要亂說,”韋纖惠趕忙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東宮女眷,都歸楊茵絳一個人管,而這位太子妃,只尊重兩個人,裴淑英和陳淑儀,剩下的不管你是什麼出身,都無法跟人家親近。

以前在秦王府的時候,地方小,她們倆還能經常與楊銘見面,但眼下偌大的東宮,楊銘來一趟也不容易,行房次數更是少的可憐,以至於直到現在,兩人都沒有孩子。

“伱們啊,已經夠可憐了,高玥姐姐更可憐,一個人守在秦王府,孤苦無依,”馮玉致不住嘆息:

“這就是民間百姓說的那句話,寧做窮人妻,不做富人妾?!?

韋纖惠解釋道:“其實並非殿下冷落,實在是國事繁重,親王和太子,是不一樣的,殿下自打來了東宮,一刻不得閒,我每次見到他,也是很心疼。”

“你心疼人家,人家可沒心疼你,”馮玉致聽到門外傳來的動靜,故意放大聲音道。

“閒談莫論人非,瞧瞧,被我聽見了吧?”楊銘笑呵呵的跨進門檻,朝馮玉致道:“我心疼不心疼,你知道?”

馮玉致陰陽怪氣道:“你要是真心疼啊,就應該讓她們倆早點懷上你的孩子,現可倒好,給你做女人這麼久,肚子都是癟的,難道你不知道,婦人以大肚子爲榮光嗎?”

楊銘在燕小棠的服侍下換上薄衫,脫掉靴子坐在桌前,道:

“我的家事你也要管???”

“我這是打抱不平,”馮玉致又看了燕小棠和韋纖惠一眼,道:“我看著她倆這副模樣,我都心疼?!?

楊銘笑了笑,將手放在身旁燕小棠的大腿上,道:

“好了,今天朝會上我已經跟觀王打了招呼,接下來的每日議事,改在尚書省,由他主持,我帶著你們出去散散心?!?

燕小棠和韋纖惠大爲興奮,忙不迭的追問要去哪裡。

還能去哪裡?楊銘是不敢跑遠的,也不能走的太久,那就只能是終南山了,打獵去唄。

三女頗爲高興,馮玉致也比較喜歡遊獵,揚言必須帶上高玥,否則她不去。

於是當天晚上,楊銘就帶著她們以及獨孤鳳兒回到了秦王府,第二天晚上又去了晉陽樓欣賞歌舞。

等到一切都準備好了之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往終南山狩獵去了。

李靖在洛陽的事情,也都安頓的差不多了,做爲先鋒軍,他需要及早上路,馳道已經修好,百萬民夫並沒有離開,而是開始運送糧草物資。

洛陽三大倉,徹底開運,一走水路,一走陸路北上,進入馳道再往涿郡。

關中精銳大軍,都在準備,皇帝已經發布詔令,明年三月份,二十四路大軍於涿郡會合,大隋皇帝親征高句麗。

楊廣的討高句麗詔,還沒有對外公佈,但是大軍的行軍序列,公佈了。

與一開始的計劃,有少許出入。

楊廣爲行軍大元帥,直轄六個兵團:外軍、內軍、左軍、右軍、後軍、前軍。

宇文述爲行軍大總管,節度諸軍,於仲文爲十一路先鋒軍總管。

二十四路大軍由騎兵團、步兵團、輜重團、鼓吹隊,鐃騎隊,弓矢隊與殿後部隊組成。

其中鼓吹隊、鐃騎隊,屬於是軍樂隊,鐃,是一種軍中打擊樂器,形似鈴鐺。

東突厥這邊,楊廣也發出了邀請,不是邀請你們參戰,而是邀請你們觀戰,讓你們見識一下,我隋軍之威武。

其實還是裝逼,爲的是震懾東突厥,讓他們沒有膽子冒犯大隋。

河東煉場日夜不停趕工,一批又一批的軍械出爐之後,立即便會押運離開。

關中大軍正在換裝,換下來的兵械,會交付給那些不算精銳的軍隊,反正好東西,肯定是先緊著關中子弟,誰讓人家是打前鋒呢。

眼下的大隋,正在緊鑼密鼓的做著最後的準備。

沒有意外,宇文愷過世之後,修橋的任務果然落在了何稠身上。

何稠接到旨意後,已經帶著自己手下的一班人和李春的一班人,提前一步去了涿郡,派出密探先一步過遼西走廊,測量遼河寬度。

楊銘跟他打了招呼,著重提醒了浮橋的長度,所以何稠不敢怠慢。

至於楊銘舉薦給他的李春,他早已知道此人之名,而且非常欣賞對方,算是英雄惜英雄吧。

“遼河水急且寬,架設浮橋頗爲不易,橋輕,容易被水沖走,橋重則難以負重,”涿郡首府薊縣的一座府邸內,李春正在與何稠商議著關於浮橋的事宜。

何稠點頭道:“遼河不在我控制範圍,想要以小船鋪設木板來搭設浮橋,需要提前造船,這是很耽誤工夫的?!?

李春道:“這個簡單,船不要造,而是借,我們現在就上奏朝廷,請求撥小船一百艘,於涿郡拆卸掉,將來再以牛車運往前線,屆時重新裝起來,以繩索攔之,可大大縮短時間?!?

何稠嘆息一聲:“你這個法子,我是贊成的,但是有兩個問題,拆下的船體,不好運輸,再者,拆掉以後,將來組裝不易啊?!?

其實在華夏古代,軍隊製作浮橋,都是制式浮橋,也就是說,它是有一個完整的工序和流程的,各個零件裝配一樣都不少,做出的浮橋非常之穩固。

但是,制式浮橋,出現在宋朝以後,大隋沒有這玩意,一向都是因地制宜,臨時搭建。

正如何稠的顧慮一樣,船拆了容易,你想要原原本本的復原,可就不容易了,而且船體不小,牛馬騾車運輸起來,也不容易,主要原因是河西走廊路況太差,深一腳淺一腳的,就是一片沼澤地嘛。

別說河西走廊了,就是涿郡,也是沼澤頗多,因爲涿郡就是天津,跟遼西走廊是一條沿海線,古時有九河下梢、北方澤國之稱。

從涿郡往高句麗,大隋會走兩條道,從北平郡的盧龍縣出發,經灤河到奚國,也就是河北承德一帶,橫跨奚國之後,再順著大淩河進入柳城郡,這叫盧龍道。

還有就是遼西走廊,這叫傍海道。

至於楊廣分的二十四道總管,不要聽他怎麼說,其實就走兩條道,聽起來是二十四道,分二十四個方向,好像是鋪天蓋地一樣壓向高句麗,實際上只有這兩條道好走,那二十四道,更多像是番號。

修橋部隊,那肯定是走傍海道,因爲盧龍道又有水路又有陸路,太折騰了。

既然船拆了不好運,那麼李春就要想辦法了,他琢磨出了一套粗淺的制式浮橋結構。

將船隻徹底分解,每一個部位做好記號,切割成易於運輸的小件,等到運抵目的地,再組裝起來。

何稠對於這個建議,是非常贊成的,兩人說幹就幹,畢竟渡河是頭等大事,他們不敢怠慢。

眼下涿郡邊關的負責人韋雲起,已經廣派遊騎,進入河西走廊,過遼東,探查敵情。

情形不容樂觀,高句麗已經準備好了。

“高句麗已經在遼河一線囤積重兵,渡河一戰,恐怕不易啊,陛下真不該這麼早頒佈行軍詔令,這不是讓人家早點做準備嗎?”新任涿郡太守,滑國公韋保巒皺眉道。

韋雲起也是嘆息一聲:“算了,這事不是你我能勸的,朝堂那幫人都沒勸住,我們就不要再說了?!?

“太子怎麼也沒勸???”韋保巒道:“兵者,詭道也,咱們時間、路線,總管名單,都告訴人家了,這怎麼打嗎?我看吶,遼河恐怕會死很多人啊?!?

韋雲起搖了搖頭道:

“那倒未必,聽說渡河的先鋒軍是李靖,這個人我在京師跟他打過交道,其人正直,不擅作僞,本以爲若無太子提攜,此人難有成就,直到我與他私下探討兵書之後,方纔知曉,此人實爲越公之後,我大隋第一將才,太子還是厲害啊,李靖這個人放在別的地方,真不行,唯獨放在軍中,乃龍入大海、虎歸山林?!?

“有你捧的這麼厲害嗎?”韋保巒不屑道。

韋雲起深沉一笑,繼續看向幾案上的地圖:

“且靜觀。”

(本章完)

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三章 小狗崽子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三四二章 倒黴崔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736章 徐景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七章 化險爲夷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80章 家規六條第513章 臨陣抗命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549章 家宴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726章 五座大橋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四八章 個子最高一零七章 檢校衛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三九章 香味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四三章 爭取儲君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六七章 御史中丞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592章 水車軸承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八八章 紅拂私奔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24章 傳染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十七章 純屬意外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657章 一步登天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743章 焉能背主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766章 體面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559章 條件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597章 木棉花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718章 北進洛陽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九五章 返京第724章 傳染
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三章 小狗崽子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三四二章 倒黴崔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736章 徐景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七章 化險爲夷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80章 家規六條第513章 臨陣抗命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549章 家宴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726章 五座大橋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四八章 個子最高一零七章 檢校衛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三九章 香味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四三章 爭取儲君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六七章 御史中丞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592章 水車軸承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八八章 紅拂私奔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24章 傳染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十七章 純屬意外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657章 一步登天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743章 焉能背主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766章 體面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559章 條件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597章 木棉花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718章 北進洛陽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九五章 返京第724章 傳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壁市| 万荣县| 织金县| 图片| 张家川| 威信县| 永昌县| 诸暨市| 珠海市| 饶阳县| 平江县| 宣城市| 双桥区| 察隅县| 内黄县| 安溪县| 河东区| 菏泽市| 化德县| 宜章县| 西青区| 甘洛县| 习水县| 玉树县| 葫芦岛市| 分宜县| 乳山市| 麻城市| 临桂县| 商丘市| 古田县| 唐山市| 平塘县| 龙游县| 天津市| 防城港市| 赣州市| 九江县| 略阳县| 奉化市|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