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

陳淑儀想的點子,楊茵絳負(fù)責(zé)完善施行,事到如今,整個陰謀已經(jīng)走完了它的全部過程。

看上去似乎一切都風(fēng)平浪靜,但楊茵絳很清楚,皇帝對齊王,已經(jīng)有了戒心。

楊銘就曾經(jīng)說過,當(dāng)你不再信任一個人的時候,這種想法是很難扭轉(zhuǎn)過來的,楊茵絳對此深以爲(wèi)然。

翌日,王茁靈便寫了一封信,希望楊茵絳能幫她呈給陛下。

信中的內(nèi)容大致是說,王茁靈打算好好的在京師遊玩幾天,再進宮給陛下請安。

這就是少女心,天真無邪,換做別人,可不敢以這個藉口推脫入宮。

偏偏楊廣最吃這一套,於是不到晌午,宮裡來了一位大人物,他的職責(zé)很簡單,陪王茁靈遊覽京師。

虞世南是越州餘姚縣人,也就是浙江寧波人,今年四十八歲。

這個人在舊陳時期,就是南方大名鼎鼎的學(xué)者,年少求學(xué),先後拜師顧野王、徐陵、智永和尚,以至於世人稱之爲(wèi):篤行揚聲,凋文絕世,網(wǎng)羅百世,幷包六藝。

虞世南的三個師傅當(dāng)中,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孫,虞世南就是跟他學(xué)的書法,深得王羲之書法真?zhèn)鳌?

而王茁靈曾經(jīng)在宮裡,給虞世南送過祝文,所以兩人算是認(rèn)識了,而虞世南,就是楊廣給王茁靈找的書法師傅。

但凡出自內(nèi)史省,那就是皇帝的近臣,這一點毫無疑問,楊廣這麼做,也是想著有虞世南作陪,可以幫王茁靈打發(fā)掉那些聞香而來的風(fēng)流世家子。

已經(jīng)被老二那個王八蛋拐走一次了,不能再被拐走了。

這段時間的京師,人口爆滿,各個裡坊之中,販夫走卒絡(luò)繹不絕,即使最偏僻的巷弄,都有商販聚集。

因爲(wèi)有人,有人就有生意。

楊銘身兼兩府大將軍,右武衛(wèi)和右屯衛(wèi),楊茵絳不敢怠慢,除了從府上挑選最得力的部曲五十人,負(fù)責(zé)王茁靈的人身安全之外,她還特地跟兩座軍府打了招呼,務(wù)必保障王茁靈所過之處,不得有任何人騷擾。

畢竟這是京師,大隋最橫的一撥紈絝子弟,都在這裡

兩儀殿,楊廣心情大好,手裡仍拿著王茁靈給他寫的那封信,他已經(jīng)讀了好多遍了。

與王茁靈的短暫相處,彷彿讓他回到了自己的年少時光,記得七八歲那年,他跟隨父親楊堅,參加一場宴會,也是在宴會期間,結(jié)識了一名宇文家的姑娘,杞國公宇文猩的女兒。

兩人一見如故,頻頻私下傳書,但是不久後,那名姑娘被自己的父親楊堅判了流放,死於途中。

那時候的楊廣,鮮衣怒馬少年郎,曾一人執(zhí)鞭策騎,出京南下三百里,找尋宇文氏,而他最後找到的,不過是一具冰冷的屍體。

這就是爲(wèi)什麼,楊廣對宇文愷甚厚,因爲(wèi)宇文愷,是那位姑娘的親叔叔。

三年後,楊廣迎娶蕭樑公主,也就是楊銘的媽。

將信紙摺好之後,楊廣這才通傳早已在殿外恭候多時的內(nèi)史令楊約。

他們談的,還是開挖運河的事情,期間,楊約向楊廣舉薦了一個人,並對此人大加讚賞,言內(nèi)之意,是想給這個人謀個好差事。

“既然是蒲山公之子,又得你如此推崇,朕準(zhǔn)他憑父蔭入仕,念其年紀(jì)尚小,就給朕做個千牛備身吧。”

楊約大喜:“此人聰慧至極,必不會讓陛下失望。”

李密的事情,是楊茵絳當(dāng)初承諾好的,既然承諾,那就一定要給辦,何況李密本就是根正苗紅的關(guān)中子弟,謀個職位其實非常容易。

至此,隋末時期的一代梟雄,就此進入大衆(zhòng)視野。

永安宮,太子楊昭聞訊而來,一直陪在母親身邊,但是不管他怎麼哄,母親始終是面無表情。

“老二已經(jīng)在殿外跪了一晚上了,阿孃消消氣吧,他也是一時湖塗,辦了一件傻事,本意也是想討父皇歡心,畢竟他不是還幹了一件蠢事嗎?”

蕭皇后臉色陰沉的看向兒子:“這麼說,你也認(rèn)爲(wèi)他給你父皇獻女人,很正常了?”

“不不不,兒子不是這個意思,”楊昭苦笑勸道:“跪了一晚上,人只怕扛不住,阿孃要教訓(xùn),也是當(dāng)面教訓(xùn)纔對啊,不然您也出不了心裡這口氣。”

蕭皇后搖了搖頭:“我向來只知老二頑劣,卻不知下賤至此,先搶弟弟的女人,又給自己的親爹送女人,古往今來,此類逆子,也是史書少見了。”

說著,蕭皇后語氣逐漸哽咽:

“我雖管著後宮,爲(wèi)一國之母,但你也知道,朝政之事,你父皇向來不許我插手,安排你那兩個舅舅,我都是好說歹說,你父皇才同意,反倒是陳氏,幾句話,就安排好幾個孃家人進來,老二估摸著是覺得我這個阿孃孱弱,不值得他孝敬。”

“母親這是什麼話?”楊昭頓時大急:“母后貴爲(wèi)我大隋皇后,乃天下黎民的主母,小小陳氏怎堪比較?老二但凡敢有一點這樣的心思,兒子一定打死他。”

“再者說,兩位舅舅,一個是內(nèi)史侍郎,一個是備身府將軍,陳氏又算什麼東西,不過都是一些刀筆小吏而已,父皇對母后的寵愛,從未有一日更改,母后切勿多心。”

這倒是真的。

楊廣雖然風(fēng)流,宮中的嬪妃也一直在增加,但沒有人能夠撼動蕭皇后的地位。

單從那些嬪妃沒有一個楊廣的子嗣,就能看出來。

楊慶楊和,那是楊廣晉王時期的妾室生的,繼位至今,還沒有增加新的子嗣。

再說了,自己三個嫡子都是蕭皇后生的,只衝這一點,楊廣都不會冷落蕭後,除非他三個兒子都不要了,那是不可能的。

好說歹說,楊昭算是稍微勸回了母親一些,蕭皇后沒有消氣,只是覺得不值得再因爲(wèi)老二生氣了,犯不著。

趁此機會,楊昭笑道:“讓老二進來吧,我好好的懲治一番,讓阿孃消消氣。”

蕭皇后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算是默認(rèn)了。

做爲(wèi)和事老的楊昭大喜,趕忙令人將楊暕帶進來。

宮女出去一會,便回來了,但是沒有見到楊暕的影子。

“回太子,齊王殿下去了御膳房,許是餓極了。”

楊昭呆若木雞。

“好了好了,你也回去吧,阿孃也乏了,我只當(dāng)自己只有兩個兒子,”

說罷,蕭皇后直接起身,在侍女的攙扶下,返回了內(nèi)殿。

楊昭呆滯的坐在原地,長長嘆了口氣。

他也沒有心力再管這件屁事了,好不容易哄勸一上午,母后纔剛剛消氣,結(jié)果老二人跑了。

楊昭現(xiàn)在很想衝進御膳房,好好的痛打老二一頓,但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連懲治老二的想法都很澹了。

這個人已經(jīng)沒救了

吃飽喝足的楊暕,披了件厚厚的毯子,重新在永安宮的臺階下盤腿就坐。

昨晚把他凍得夠嗆,兩條腿都凍麻了,要不是內(nèi)侍送來的兩個爐火,昨晚恐怕是熬不過去。

老大是真不給力,阿孃那麼好說話,怎麼裡面還沒動靜?

這時候,永安宮走出來一名內(nèi)侍,朝楊暕笑道:

“齊王殿下還請回去吧。”

楊暕道:“不見到母后,本王不走,你進去告訴母后,她若不肯見我,兒子就凍死在這裡。”

內(nèi)侍笑道:“皇后旨意,齊王若是不肯走,就把他轟出去。”

說著,內(nèi)侍退往一旁,朝左右打了一個手勢,立時便有四名御衛(wèi)過來,兩個架起楊暕的胳膊,兩個抱腿,生生的往外擡。

“放開本王,把我放下來,我要見母后”

內(nèi)侍就在一旁跟著,陪笑道:“殿下還是小點聲吧,這裡是皇城,各部堂官可都在呢,您不要面子,陛下和皇后,可丟不起這人,您要是再嚷嚷,莫怪奴婢堵上您的嘴巴。”

“狗奴婢,你敢”

話還沒說完,楊暕的嘴巴就被一個布團給堵上了

蕭皇后,一般不生氣,她的性格就是這樣,溫柔善良,菩薩心腸,也許和她幼時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

她小時候,因爲(wèi)出生的日子不吉利,被自己的親生父母給寄養(yǎng)了出去,要不是因爲(wèi)蕭家找不到一個能跟楊廣配上八字的,她這位正統(tǒng)的蕭樑公主,現(xiàn)在只怕只是一名普通世家的婦人。

也許是天可見憐,也許是命中該有,眼下的她,已經(jīng)是整個蘭陵蕭氏的領(lǐng)袖人物。

換源app】

她這一次,是真的生氣了,返回寢宮的她,哭倒在榻上,淚水浸溼了牀單。

到了蕭皇后這個地位,一般心裡在乎的,也就是子女了,但是楊暕的所作所爲(wèi),讓她感到寒心。

大隋至今,兩個皇后,兩個極端,一個極端強勢,一個極端弱勢。

哭了很久之後,蕭皇后叫來一名內(nèi)侍,擦拭著眼淚,垂泣道:

“你去洛陽告知吾兒,逆子楊暕的家當(dāng),一件都不準(zhǔn)還,就說是我這個做阿孃的,賞賜給吾兒的。”

內(nèi)侍答應(yīng)一聲,轉(zhuǎn)身退了出去。

兩儀殿,得知皇后事情的楊廣頓時皺眉,無奈的搖了搖頭,將身邊的充儀夫人陳婤,給打發(fā)走了。

他放下手中的政務(wù),前往永安宮,安撫自己的妻子。

歷史上,廢皇后的帝王有很多,但楊廣不在其列,他與蕭皇后,其實是亢儷情深。

帝王妻妾成羣,不叫好色,叫標(biāo)配。

像楊堅和獨孤加羅這樣的,翻遍史書,也只有明孝宗朱右樘與張皇后了。

華夏曆史上,也只有這兩位,後宮不設(shè)嬪妃,獨寵皇后一人。

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563章 有失遠(yuǎn)迎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五二章 左武衛(wèi)大將軍第590章 索然無味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637章 救荒法第724章 傳染第529章 進退無路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511章 兵械優(yōu)勢五九章 豪放名士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一二九章 發(fā)佈公告六九章 舉薦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第592章 水車軸承五八章 王府參軍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yè)三三九章 撂挑子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jié)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二三六章 偶遇第656章 勃而斤之?dāng)?/a>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539章 遼東郡王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744章 寧願一死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595章 嘔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690章 善四三二章 七貴一零六章 上嫁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730章 殺心起第490章 非大不可二三七章 救人七四章 家大業(yè)大第597章 木棉花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六一二章 商君書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二二六章 進士四五三章 苦肉計三九章 香味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一零六章 上嫁第693章 不可能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598章 不懂政治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591章 駙馬都尉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581章 出使突厥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六六章 是非之地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wèi)敵九一章 終於見面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672章 離強合弱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七二章 佛道領(lǐng)袖三六章 晚宴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二十八章 收藏家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686章 立個字據(jù)吧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745章 諭齊王暕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
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563章 有失遠(yuǎn)迎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五二章 左武衛(wèi)大將軍第590章 索然無味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637章 救荒法第724章 傳染第529章 進退無路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511章 兵械優(yōu)勢五九章 豪放名士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一二九章 發(fā)佈公告六九章 舉薦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第592章 水車軸承五八章 王府參軍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yè)三三九章 撂挑子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jié)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二三六章 偶遇第656章 勃而斤之?dāng)?/a>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539章 遼東郡王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744章 寧願一死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595章 嘔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690章 善四三二章 七貴一零六章 上嫁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730章 殺心起第490章 非大不可二三七章 救人七四章 家大業(yè)大第597章 木棉花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六一二章 商君書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二二六章 進士四五三章 苦肉計三九章 香味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一零六章 上嫁第693章 不可能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598章 不懂政治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591章 駙馬都尉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581章 出使突厥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六六章 是非之地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wèi)敵九一章 終於見面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672章 離強合弱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七二章 佛道領(lǐng)袖三六章 晚宴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二十八章 收藏家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686章 立個字據(jù)吧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745章 諭齊王暕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宾川县| 鄄城县| 增城市| 乐陵市| 库伦旗| 禹城市| 平昌县| 广西| 灵宝市| 漾濞| 桐庐县| 云南省| 汪清县| 会东县| 龙泉市| 丽江市| 简阳市| 田东县| 班戈县| 永济市| 庐江县| 开平市| 深圳市| 临沭县| 杭州市| 香河县| 高安市| 封开县| 大港区| 安泽县| 高尔夫| 金昌市| 仪陇县| 宜昌市| 额济纳旗| 武威市| 富民县| 高淳县| 霸州市| 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