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

陘,就是山脈中斷的地方,太行有八陘,是山西出河南河北的八條通道。

井陘自古爲兵家重地,是太原郡溝通河北恆山郡的第一要道,恆山郡就是石家莊一帶。

喬鍾葵選擇從這裡出,也是魚俱羅安排的,眼下魚俱羅守在贊皇縣,暫時沒有問題,所以他安排喬鍾葵與史懷義,一南一北,快速插入趙郡,對身處馬邑縣的賊軍形成合圍之勢。

其中史懷義撥出兩千人,急行軍直奔信都縣,想要斷掉高應年的退路。

三股叛軍是以高應年爲首,如果能快速吃掉對方,剩下兩股賊兵就會陣腳大亂。

馬邑縣,今年三十七歲的高應年,正與帳下幕僚商議軍情。

他們之所以等在馬邑,沒有往西攻打魚俱羅,一來是因爲沒有攻城器械,擔心損失過大,二來魚俱羅沒有再次開熘,說明很可能是在等待援軍。

“此地不宜久留了,如果運河上的府軍被抽調出來,從東往西壓制我們,屆時腹背受敵,情況於我大不利。”

說這話的叫王山,本名崔休珉,他指著地上的地圖道:“我們已經喪失先機,魚俱羅太狡猾了,一味避戰,如今我們在高邑已經七天,再不撤,恐有被圍之險。”

高應年嘆息道:“此時撤走,實在可惜,當時差點就追到他了。”

崔休珉道:“信報說,魚俱羅已經發動城內百姓,開始高鑄城池,我軍沒有器械,攻城期間一旦損失過重,有被反擊的風險,雖然大將軍已經令斛律善業進攻運河駐地,吸引隋軍,給我們爭取時間,但眼下時機已過,我軍應立即撤出趙郡,退往信都。”

另一個叫郭懷的道:“河北足懼者,惟魚俱羅一人而已,若能殺此人,趙郡唾手可得。”

“援軍只怕已經快到了,”範彤說道:

“我從京師趕來的路上,聽說史萬歲的長子史懷義已經赴任上黨,秦王作此安排,恐怕是針對河北,我在京師的時候也打聽過了,此子名雖不顯,實爲上才,還有一個喬鍾葵,七天剿滅高開,不得不防,此二人皆爲秦王部下,而山西的部署也都是秦王在安排,我們如果拿下趙郡,就會直接威脅到山西,眼下的情形,時不宜招惹秦王。”

這個範彤,就是高玥的隨從之一,出身范陽盧氏北祖四房,他爹當年死在楊素手裡,他爺爺是舊齊莒州刺史,死在宇文邕手裡。

“楊銘一豎子耳,平漢王有楊素,滅土谷渾有高熲,此二人之功也,如今二人都不在,他能有多可怕呢?”郭懷嘲笑道。

“不能這麼說,”高應年沉聲道:“盛名之下無虛士,楊銘在軍中威望極高,可知不是徒有虛名,如今魚俱羅主動避戰,恐怕就是爲了牽制我們,以待援軍趕到,再行決戰。”

高應年沉吟一陣後,道:“我軍孤軍深入趙郡,已是冒險,如今不能速戰,就需速退,信都爲堅城,宜暫退其中,加快網羅運河民衆,待我勢大,方可再圖後事。”

“平陽王那邊還沒有消息嗎?”範彤問道。

高應年笑道:“不要指望那幫人,高元出兵的條件,是涿郡守軍南下,如果元弘嗣按兵不動,高句麗就不會出兵,不過他們的供給,會通過渤海、河間送過來,所以眼下我們必須早點拿下這兩個地方,魚俱羅暫時不用管他了。”

說罷,高應年起身道:“傳我將令,大軍立即北返,回信都。”

河間郡,楊萬石跑到運河上面,與驃騎將軍魏奉年商量之後,暫時調撥出兩千人,直撲河間縣,結果在長蘆縣一帶撞上了賊軍,大家誰都沒有準備,直接開打。

這一仗頗爲慘烈,因爲兩軍撞上的地方,是一處山間峽谷地帶,因爲地形原因導致了,誰先退,誰倒黴。

楊萬石學到了他爹楊素那一套,親自在後方督軍,凡有後退者,直接斬首。

賀若彌在前面殺,他在後面殺。

剿賊不行,殺自己人是一把好手,偏偏就是這樣,反倒是以劣勢兵力,直接將賀若彌部擊潰。

賀若彌麾下,本來就是由一羣亂民組成的,遇到正規軍,一旦潰勢形成,就是江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

本來以爲敗局已定,小命恐怕是要交代在這裡,結果賀若彌發現隋軍的大後方陣腳大亂,數不清的亂民從運河方向逃了出來。

於是他精神大振,趁亂率領三百騎,退回了河間縣。

楊萬石這一次,本來就是冒險從運河上調兵,首先,他沒有這個權力,因爲運河現在的兵,都歸齊王和閻毗管,他沒有調兵權。

上一次河間郡民亂,元弘嗣出兵非常勉強,一副不樂意的樣子。

於是閻毗給楊萬石出了個招,如果再有民亂,就從運河上調,但不能太多,只能調你們河間府的衛士,也就是魏奉年部。

因爲大家都知道楊萬石後臺硬,將來被問罪的時候,朝廷那邊有人替他說話,而且只要他能順利鎮壓叛亂,那麼功過相抵,私下調兵的罪名,就不會有人太在意。

眼瞅著賀若彌就要被自己拿下,結果運河上面又動亂了,於是楊萬石開始率軍鎮壓,殺的血流成河。

逃亡的民夫,手裡最硬的傢伙,也就是鐵鍬鐵鎬,又無人領導,哪能打得過正規軍,幾場接觸下來,雖然仍是逃掉不少,但騷亂也被暫時壓了下去。

楊萬石下令清點屍體,就地掩埋。

此役,大約四千餘民夫,死在了隋軍的刀下。

楊萬石灰頭土臉,坐在一塊石頭上,望著賀若彌逃離的方向,苦嘆道:

“這叫什麼事啊這叫什麼事啊”

魏奉年站在一旁,沉聲道:“接下來怎麼辦?我的人已經不敢再調走了,可是拿不回河間縣,殺不了賀若彌,太守還是無法向朝廷交代。”

楊萬石苦笑道:“罪不在我,然將來我的罪名必然不小,涿郡不出兵,運河不能調,我拿腦袋去撞河間的城門啊?”

“當下形勢,太守惟有南下渤海,找高盛道,看看渤海能不能募點兵,”魏奉年道。

楊萬石搖了搖頭:“不行的,先不說渤海沒兵,渤海出兵必然要跨過運河,一旦讓那些民夫看見,肯定能猜到西邊出事了,就怕他們再往西跑,助漲賊勢,那個賀若彌最擅蠱惑人心,恐百姓爲賊所用。”

魏奉年道:“那麼太守還能如何呢?”

“我就守在長蘆縣吧,反正賀若彌短期內也不敢來這了,”楊萬石起身道:“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平叛不能指望我,亂子也不是我挑起來的。”

賀若彌的任務,本來就是勾引涿郡的大軍南下,可惜對方不上鉤。

而斛律善業是給高應年打掩護,以便吸引隋軍主力,給高應年提供剿滅魚俱羅的機會。

眼下計劃落空,高應年不得不退了,他一退,魚俱羅立馬跟進,並派兵通知喬鍾葵與史懷義改變策略,三路兵馬開始往信都郡方向集結。

而高應年也已經探查到了危險,直接放棄了信都縣,與斛律善業合兵之後,直撲渤海郡。

高句麗給他的支援,都是從海上來,賀若彌遭受重創,已經無力向瀕海方向進軍,所以高應年必須拿下渤海郡。

郡守高盛道,眼下才是最頭疼的,因爲渤海早特麼亂了。

各個縣都出了問題,誰讓這是高氏的老家呢,別看他也姓高,然並卵。

饒安縣的縣令,被縣尉給殺了,他已經失去對饒安的控制,就連首府陽信縣,城內也是天天失火亂成一團,你說沒有內鬼,誰信啊?

所以高盛道現在,已經將全家老小都接入了郡府衙門,門都不敢出。

“饒安一丟,咱們前往運河的途徑就被切斷,爲今之計,恐怕只能往齊郡張須陀求援,”郡丞高杵道。

渤海這地方,姓高的太多了,貴族如此,民間也如此。

高盛道皺眉道:“就怕張須陀不出兵啊,他一個人看著武陽、清河、平原、渤海四個郡,救的了這頭,救不了那頭。”

“那就多派幾個人,只要運河那邊能出兵,饒陽很快就可以拿回來,”高杵道。

高盛道嘆息一聲:“眼下的運河,從南往北,已然是危機四伏,就像一條火龍被軍府生生的壓著,能壓多久,尚屬未知,如果府兵調離,這團火就會四處亂竄,能燒到哪裡,燒成何樣,不可預料,所以咱們不能向運河求援,只能尋求自保之途,看看朝廷下一步會如何安排。”

“這個時候就不要再指望朝廷了,”高杵提高聲線道:

“眼下的局勢就是朝廷一手促成的,您寫給秦王的信,杳無音訊,可知秦齊二王,已經將運河視爲決勝之場,一個草管人命,一個裝聾作啞,視百姓爲芻狗,視萬民如草芥,他們倆誰都指望不上。”

高盛道皺眉道:“你這話與謀逆何異?不要再說了,小心被人聽到。”

高杵突然起身,大義凜然道:“獨孤公於生民有功,太守也是體恤百姓之人,念及於此,卑職不會加害於您,請恕得罪了。”

說罷,高杵拍了拍手掌,一幫衙役瞬間涌入大堂。

高盛道見狀,面如死灰,喃喃道:

“何必如此?”

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511章 兵械優勢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三七章 救人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592章 水車軸承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78章 舊時父女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52章 救火將軍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539章 遼東郡王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五章 坐地分贓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40章 蘇夔無父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53章 江淮羣賊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二九零章 鞭罰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六八章 入山剿匪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九一章 終於見面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14章 野心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三六章 偶遇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491章 軍府亂象二六一章 寡婦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四一章 宇文娥英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625章 登高之門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九四章 河間王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二六七章 教坊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628章 誠信第一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565章 嶺南之疾六九章 舉薦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484章 僧籍道戶四三三章 李月暉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
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511章 兵械優勢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三七章 救人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592章 水車軸承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78章 舊時父女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52章 救火將軍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539章 遼東郡王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五章 坐地分贓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40章 蘇夔無父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53章 江淮羣賊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二九零章 鞭罰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六八章 入山剿匪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九一章 終於見面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14章 野心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三六章 偶遇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491章 軍府亂象二六一章 寡婦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四一章 宇文娥英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625章 登高之門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九四章 河間王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二六七章 教坊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628章 誠信第一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565章 嶺南之疾六九章 舉薦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484章 僧籍道戶四三三章 李月暉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松阳县| 榆社县| 黄大仙区| 沅江市| 斗六市| 双桥区| 陕西省| 文山县| 江西省| 三门县| 舟曲县| 交口县| 马龙县| 清丰县| 濮阳县| 常宁市| 白朗县| 西藏| 西丰县| 德兴市| 临洮县| 本溪市| 闽侯县| 宁陕县| 会宁县| 图片| 临江市| 兰坪| 阳城县| 浦县| 仁怀市| 增城市| 北流市| 弋阳县| 朔州市| 平昌县| 防城港市| 本溪市| 化州市|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