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

楊銘最後的三塊羊脂玉邊角料,歸裴淑英了。

人家乾脆利落,以極短的時間連下三城,不但棋藝高超,尤其氣勢迫人。

每落一子,那雙眼睛都會直直的盯著陳淑儀,看的陳淑儀一陣發(fā)慌。

這是心理戰(zhàn)。

陳淑儀是個笨蛋,毫無心理素質(zhì)可言,輸也就很正常了。

至於裴淑英推薦的那個裴熙載,楊銘打算用一用。

不是大理寺出身嗎?正好做總管府的法曹,至於對方得罪蘭陵蕭氏,不要緊,母妃其實和蕭家那邊的往來不多,算來算去,也就七八個人而已。

第二天晌午,楊銘剛剛睡醒,便令人喚來裴淑英:

「你可以送信至大興,讓裴熙載來吧。」

裴淑英坐在火爐邊上,笑道:「不用寫信,他是跟著我來的,眼下就在江陵縣一家客棧落腳。」

楊銘頓時愣住:「你是認定我會收留他?」

「不是我,是我阿爺,」裴淑英笑道:「阿爺說,眼下也就殿下敢用他了,而且殿下一定會用,不是衝著誰的面子,而是此人值得一用。」

裴矩你要這麼算計我,咱們以後可要好好比劃比劃了。

就這麼被人看穿,楊銘多少有點挫敗感,好在對方是裴矩,心裡稍稍安慰一些。

邪王嘛

裴熙載的簡歷還是不錯的,敢於和地方豪族鬥爭,不惜得罪人也要用重典,楊銘眼下需要的就是這類人。

掌管司法,必須剛正不阿,當(dāng)機立斷,左右逢源瞻前顧後那類人,堅決不能用。

就像大理寺的兩位少卿,趙綽夠剛,楊約夠陰,再加上現(xiàn)任大理寺卿裴矩,夠狠,簡直就是絕配。

雖然現(xiàn)在大哥楊昭成爲(wèi)新任內(nèi)史令,但因其業(yè)務(wù)不熟練,能力也有限,所以內(nèi)史省的事務(wù),其實還是裴矩兼著。

也就是說,裴矩現(xiàn)在握著三個實權(quán):內(nèi)史省、大理寺、左武衛(wèi)軍府。

楊素、蘇威之下,就是他了。

楊銘道:「既然人都來了,那就把他帶來吧。」

做事的第一要務(wù),就是用人,用人的關(guān)鍵所在,是用對人。

什麼是對的人,忠心的人。

用人首重其忠,忠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要培養(yǎng),這是一門深奧的學(xué)問,也是華夏所有皇帝的必備技能。

楊銘選擇用裴熙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方現(xiàn)在想重返仕途,非常困難,而楊銘無疑給了他一次機會,這就是恩。

裴矩已經(jīng)把他算死了。

後堂,現(xiàn)今不過才三十歲的裴熙載朝楊銘行禮之後,規(guī)規(guī)矩矩的站著,等著楊銘問話。

在大隋朝,下臣面見上官,是不用下跪的,除非你自己想跪,這沒辦法。

皇宮的朝會,也是這樣,一般只有在陳情、請罪、受封賞的時候纔會下跪,正常議事都是站著即可。

「現(xiàn)無官身?」楊銘澹澹問道。

裴熙載揖手道:「回殿下,現(xiàn)爲(wèi)朝議大夫,是爲(wèi)候補官員。」

候補,就是哪裡有缺補哪裡,能不能補,得看上面有沒有人幫你說話,沒人幫忙,你一輩子都是候補。

就像某足,你一個替補想上場,得鐵子提攜你,否則就是歸化,你也老老實實給我看飲水機。

這個裴熙載才三十歲,正是當(dāng)打之年,又是關(guān)中門閥出身,肯定不願做候補。

河?xùn)|氏族,也屬於關(guān)中集團。

楊銘又問:「閒散多久?」

裴熙載答:「兩年八個月二十一天。」

記得倒是挺清楚,還有零有整?不錯,掌司法的就

是要仔細。

楊銘道:「在此期間,可有謀求新職?」

在大隋,託關(guān)係找門路這種事,不是見不得光的,大多都是擺在明面的事情,我走誰的路子上去,誰給我安排的,這些都可以對人說。

不像現(xiàn)在:我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努力,跟我爸爸沒有任何關(guān)係。

裴熙載答道:「下臣以門蔭入仕,曾任大理寺丞,後調(diào)任潁州刺史,此期間,未曾求人,後罷官免職賦閒在家,便託付族兄裴矩,若有缺,可爲(wèi)我保舉一二。」

潁州刺史,不小的官了,至少證明,對方是楊堅親點,在皇帝那裡起碼混了個臉熟。

這麼看來,裴熙載曾經(jīng)應(yīng)該是五品左右的官身,而總管府的法曹,只是從七品。

楊銘又道:「你知爲(wèi)何而來?」

裴熙載點頭道:「族兄裴矩曾言,下臣因得罪蘭陵蕭氏,現(xiàn)今已是無人敢用,唯殿下可以收留,於是讓我來荊州碰碰運氣。」

「既然是得罪了本王母妃的孃家,你覺得我還會用你嗎?」楊銘笑道。

裴熙載搖了搖頭:「下臣不知。」

你不知道,裴矩可知道,人都給我送上門了楊銘道:「既然是刑名出身,又有裴公舉薦,這個面子本王還是要給的,總管府法曹一職,你先擔(dān)著,如果做的不好,你就回大興繼續(xù)候補去吧。」

「謝殿下收留之恩,」裴熙載趕忙行禮。

像這種門閥出身的子弟,這輩子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做官,裴熙載如果沒有機會再重返仕途,這輩子就算是完了,在族內(nèi)擡不起頭來不說,自己也會因此消沉下去,徹底淪爲(wèi)廢人,子孫也無出頭之日。

至於楊銘口中的做的好不好,究竟是怎樣一個尺度?裴熙載不知道,只能是慢慢的摸索。

吃了一次大虧,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敢胡亂得罪人了。

楊銘當(dāng)然也知道這點,所以非常乾脆的給他定了一個尺度:

「在荊州,沒有誰,是本王不敢抓,不敢殺的,既掌司法,公正嚴明當(dāng)牢記心中,你原先在潁州是怎麼幹的,在荊州就怎麼幹,不要怕得罪人,你怕得罪別人,就會得罪我,明白了嗎?」

「下臣明白!」裴熙載精神一振,這下算是吃了定心丸了。

得罪地方權(quán)貴,與得罪河?xùn)|王,是個人也知道該怎麼選。

果如族兄裴矩所言,河?xùn)|王年紀雖小,其魄力手段,卻遠非常人能及。

楊銘道:「法曹缺人的話,自己招募。」

「無需招募,」裴熙載趕忙道:「下臣身邊一直有幕僚跟隨,皆通曉司法之事,頗爲(wèi)得力。」

「那就好,」楊銘點了點頭:「具體事宜,去找元文都。」

「是」裴熙載緩緩告退。

大隋的風(fēng)氣便是如此,因世家大族林立,所以各方能人異士皆依附於世家之下,逐漸形成勢力穩(wěn)固、地盤鮮明的地方豪強,實際把控著地方的行政大權(quán)。

族內(nèi)核心成員,基本都有屬於自己的班底,也就是幕僚門客。

像河?xùn)|裴這樣的家族,核心成員外加旁支,算上府中所有人手,只怕超過兩萬之?dāng)?shù),實爲(wèi)龐然大物。

眼下裴氏最支愣的,就是裴矩,門閥出身的裴矩自然首重家族利益,爲(wèi)族內(nèi)成員謀取官職,幾乎是他的分內(nèi)之事。

就像楊堅繼位之後,大封親族一樣,在這樣的時代,雖然身後的家族未必靠得住,但總比別人更靠譜一點。

裴淑英就在院外等候,見到裴熙載出來以後趕忙上前詢問。

得知結(jié)果的她也頗爲(wèi)開心,連忙囑咐道:

「叔父切記要實心用事,河?xùn)|王不比其

他人,在他這裡不要擔(dān)心被雜務(wù)束縛,做好自己的分內(nèi)事,纔是將來出頭的關(guān)鍵所在。」

裴淑英清楚,曾做過一州刺史的裴熙載,不會滿足於一直做一個小小的法曹,而他的能力,本就可以勝任更重的要職。

她這句話,多少有點給裴熙載畫大餅的意思,當(dāng)然,她也是希望對方能安下心來,好好做事。

裴熙載點了點頭,將裴淑英拉至一邊,小聲道:「此番能謀得法曹一職,我已知足,只盼今後做事能讓殿下滿意,阿雲(yún)(裴淑英小名)回去之後,請轉(zhuǎn)告族兄,這份舉薦之恩,弟當(dāng)牢記於心。」

回去?誰跟你說我要回去?裴淑英蹙眉道:「一家人何須言謝?有什麼話,叔父還是自己給我阿爺寫信吧。」

裴熙載一愣:「年也過了,阿雲(yún)還不回家?」

他一直以爲(wèi),裴淑英這次來荊州,主要是陪著他來,好幫著在河?xùn)|王面前說情的,壓根就不清楚,他纔是那個陪襯。

人家裴矩主要考慮的,是女兒的終身大事,他不過是湊了個巧,所以才被安排一路同行。

裴淑英搖了搖頭:「我還會在荊州待一段時日。」

不管怎麼說,裴熙載也是中樞要職出來的,腦子絕對夠用,一下子就掌握到了華點。

自己這位侄女,今年可就是十七歲了,都已經(jīng)過了適嫁之齡,不想著趕緊回京找個門當(dāng)戶對的郎君,反而留在荊州?

裴熙載徹底反應(yīng)過來了,族兄所謀者大啊。

可是河?xùn)|王有聖後欽定的婚約,怎麼破局?總不能給人做妾吧?

想不明白裴熙載搖了搖頭,自己這位族兄向來老謀深算,別人根本看不透他的心思。

「既然咱們都在總管府,以後倒也有個幫襯,」裴熙載點了點頭:「需要叔父幫忙的地方,阿雲(yún)只管開口。」

「曉得了,叔父快去安置吧,」裴淑英打發(fā)走對方後,獨自站在院中角落,嘆息一聲。

此番遠赴荊州,她也算是徹底豁出去了,完全沒有顧及自己一個待嫁少女的名聲,甚至還拖累了父親。

如果不能嫁給楊銘,她也不會再尋其他人家,性格執(zhí)拗的人,總是容易鑽牛角尖。

我看上的是他的人,不是他的爵。

李德武這種窮酸,都有機會,可知裴淑英並不看重出身。

第724章 傳染第738章 五鳳樓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xiāng)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90章 善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88章 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48章 兩撇鬍子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zhàn)第689章 巨馬河第750章 名字不好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574章 平反第561章 不準迎接二九一章 滎陽王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九五章 返京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691章 謝恩四五章 未雨綢繆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761章 勸酒一一九章 撮合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590章 索然無味一三七章 預(yù)算開支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第477章 總領(lǐng)西路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88章 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10章 蠻子九八章 藝人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587章 門當(dāng)戶對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724章 傳染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657章 一步登天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605章 宗室領(lǐng)袖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572章 憂憤而死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698章 一鍋飯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490章 非大不可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九一章 滎陽王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763章 告狀二六四章 高玥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
第724章 傳染第738章 五鳳樓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xiāng)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90章 善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88章 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48章 兩撇鬍子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zhàn)第689章 巨馬河第750章 名字不好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574章 平反第561章 不準迎接二九一章 滎陽王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九五章 返京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691章 謝恩四五章 未雨綢繆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761章 勸酒一一九章 撮合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590章 索然無味一三七章 預(yù)算開支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第477章 總領(lǐng)西路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88章 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10章 蠻子九八章 藝人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587章 門當(dāng)戶對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724章 傳染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657章 一步登天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605章 宗室領(lǐng)袖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572章 憂憤而死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698章 一鍋飯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490章 非大不可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九一章 滎陽王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763章 告狀二六四章 高玥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商南县| 通州市| 安多县| 南投市| 河曲县| 子长县| 大足县| 普安县| 六盘水市| 黑水县| 西贡区| 田林县| 闸北区| 宜城市| 梅河口市| 嘉祥县| 桐庐县| 奉节县| 措勤县| 永平县| 湖口县| 手机| 邛崃市| 四会市| 岗巴县| 靖边县| 乌苏市| 北京市| 项城市| 哈密市| 西安市| 醴陵市| 绥宁县| 北宁市| 白银市| 吐鲁番市| 宜良县| 南昌市| 武隆县| 全南县|